「難言之隱」——勃起功能障礙一文全搞定 | 臨床實戰
2019-06-20 來源: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導讀
勃起功能障礙(ED),俗稱陽痿,是指無法獲得並保持勃起狀態,以維持性交。ED是成年男性常見疾病。隨著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最新流行病學顯示ED在我國有較高的發病率。
根據統計數據,2003年在北京、重慶和廣州三座城市調查2226名中年男性(年齡40.2±5.8歲)的ED患病率為40.2%,其他樣本患病率甚至達50%~70%。如果ED持續存在,將會給患者帶來壓力,降低自信心以及影響伴侶關係。
勃起功能障礙病因
男性性喚起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大腦、激素、情感、神經、肌肉和血管等因素。勃起功能障礙可由上述任何一處病變引起。同樣,壓力和心理健康問題也會導致或加重ED。有時生理和心理問題也會相互促進導致ED。
生理因素 在許多情況下,ED是由某些生理因素引起的,常見的病因包括:心臟病、血管阻塞(動脈粥樣硬化)、高膽固醇、高血壓、糖尿病、肥胖、代謝綜合症、帕金森、多發性硬化症、某些處方藥、菸草、佩羅尼氏病、酗酒和其他形式的藥物濫用、睡眠障礙、前列腺癌或前列腺肥大的治療以及影響骨盆或脊髓的手術或損傷。
心理因素 大腦從性興奮開始,在觸發勃起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許多因素會干擾性興奮,導致或加重ED,這些因素包括:①抑鬱、焦慮或其他心理健康狀況;②壓力;③由於壓力、溝通不暢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夫妻關係緊張。
ED的診斷
ED的診斷主要依據患者的主訴,因此獲得客觀而準確的病史是關鍵。應設法消除患者羞澀、尷尬和難以啟齒的心理,鼓勵患者伴侶參與疾病診斷。問診的內容應包括:①發病和病程;②婚姻和性生活狀況;③精神、心理、社會及家庭因素;④非性交時陰莖勃起狀況;⑤伴隨疾病、損傷、藥物及不良習慣;⑥患者治療預期。
體格檢查的重點為生殖系統、第二性徵及局部神經感覺。根據性生活過程中陰莖持續不能達到或維持足夠勃起,病程3個月以上,即可做出ED的診斷。依據國際勃起功能問卷-5,我們將ED嚴重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表1)。
表1 國際勃起功能問卷-5(IIEF-5)(點擊圖片可放大)
ED的治療
一般治療 調整生活方式(首要事項),增加運動,合理營養,控制體重均有助於改善ED。最近研究發現,中度到劇烈的有氧運動,可以改善ED。即使不是劇烈運動,有規律的運動也可能降低ED風險。不過,對於患有心臟病或其他嚴重疾病男性來說,運動帶來的收益可能要少一些。
另外,應控制基礎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進行心理疏導,有助於幫助患者恢復自信心和自尊心。進行性生活指導,適當調動患者及伴侶對性生活的興趣。
藥物治療 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劑是一類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的藥物,選擇性PDE5在ED治療中,具有廣泛應用。
目前常用的PDE5抑制劑包括他達拉非、西地拉非和伐地那非。這幾種藥物都能增強一氧化氮(NO)的作用。NO是人體產生的一種天然化學物質,可以放鬆陰莖肌肉,增加局部血液流量,幫助性刺激後勃起。口服該類藥物後不會自動勃起,需要有足夠的性刺激才能增強勃起功能,對ED患者總體有效率達80%左右。
其他藥物 ①前列地爾(前列腺素E1)注射,使用細針將前列地爾注入陰莖基部或側面;②前列地爾尿道栓塞,在尿道內放置一小支前列地爾栓劑;③睪酮替代,部分男性ED可能由睪酮激素水平較低引起。在這種情況下,睪酮替代療法可推薦作為首先或與其他療法聯合使用。
醫脈通編譯整理自:
[1] Erectile dysfunction. Mar 9, 2018. mayoclinic.org.
[2] 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 陰莖勃起功能障礙診斷與治療指南.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