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海峽兩岸文博會昨日在廈門會展中心開幕。(本報記者黃 嶸攝)
明亮
文博會上展出的各種造型的創意小夜燈。
小巧
來自臺灣的創意置物掛架別具風格。
精緻
一款以臺灣元素為設計靈感的伴手禮。(本組圖/本報記者黃 嶸攝)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黃懷 衛琳 鄔秀君 郭睿 )昨日,海峽兩岸文博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在這裡,您可以欣賞到各種充滿特色的文創產品,也可以一睹兩岸城市的人文風採,更可以穿越時空,與古老的敦煌壁畫來一次親密接觸——創意無限,賓朋盡悅。
首設兩岸主賓市
寧波館臺中館
聯動亮相
本報訊(記者黃懷)本屆文博會首設兩岸主賓市,特邀寧波與臺中聯動亮相,並於昨日舉行主賓市開館式,展示主賓城市的特色資源、重點產業項目、產業發展成就及優秀文化,助力兩岸經濟文化對接。
寧波館
融合傳統與時尚
泥金彩漆工藝吸睛
寧波館通過「書香寧波、創意寧波、音樂寧波、影視寧波」四大板塊,打造「文化寧波」。由寧波傳統工藝——泥金彩漆工藝打造的和盒、提籃、帽桶等嫁妝讓人眼前一亮,工藝品製作精巧、絢麗多彩、熠熠閃光,為主人家嫁女兒增添了喜慶吉祥的氣氛,體現了獨具匠心的地方風格。泥金彩漆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古樸的傳統文化中融入時尚元素,穿越千年,將這一寧波古老的技藝呈現在觀眾面前。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張菊琴表示,希望藉助文博會平臺,推廣寧波特色文化,更歡迎兩岸業界加強交流合作,推動文旅產業發展。
主賓市寧波館展出的創意產品。 (本報記者黃 嶸攝)
臺中館
嘗美食賞精品
細細品味城市之美
臺中館以「品臺中」為主題,展示了綠意環繞、閒適宜居的城市形象。共有15家優秀臺中企業參展,展廳內共展出70多件文創精品。嘗一塊酥嫩可口的鳳梨酥,品一盞沁人心脾的烏龍茶,細細感受臺中的味道。流光溢彩的漆工藝、巧奪天工的木雕藝術、古樸厚重的陶藝工藝相映成趣。沿著流暢的觀賞動線,觀眾在觀展的同時,還能品味臺中時尚現代又極具本土人文色彩的城市風採。
臺中市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今年首次參加文博會,「文博會首次設立兩岸主賓市,很榮幸臺中能夠作為主賓市之一。」他表示,文博會是海峽兩岸文化產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希望通過這個平臺更好地深化產業對接,同時也邀請廈門業者參加臺中推介會,兩岸攜手共同發展文化產業,大家一起賺進「文化財」。
以光影節為設計藍本
澳門創意館獨具魅力
澳門創意館人氣高。(本報記者黃 嶸攝)
本報訊(記者衛琳)第十二屆海峽兩岸文博會澳門創意館昨日舉行開館儀式。今年,主辦方以「澳門光影節」為設計藍本,以環繞展館的精美手繪來呈現澳門的表演藝術、美食文化、手作工藝等文創主題;澳門文創業者攜各種充滿本土特色的文創產品亮相展會,讓廣大市民近距離感受到澳門的獨特文化和城市魅力。
巧克力星球聯合創始人孔麗怡帶來可定製圖案的黑巧克力,不論是自然風光或人物肖像,任何圖案都可以彩印在巧克力表面,使這份禮物更具紀念意義。孔麗怡說,目前她還在嘗試將不同地域的文化相結合,推出可可普洱茶等創意產品,推廣健康巧克力理念。
在澳門中華民族文創館展位,金箔撲克牌、「運財銀鑽」籤字筆、「金蓮花」翡翠項鍊等澳門特色文創品十分吸引眼球。創意顧問李美玉告訴記者,澳門中華民族文創館聚集澳門院校學生和文創人士組成工作坊,除了設計澳門元素文創產品,還致力於加入少數民族文化,打造澳門本土與中華民族多元融合的文創產品,希望以此加深內地和澳門彼此的文化了解。
據悉,今年共有澳門維京影業國際有限公司、澳門漫畫從業員協會、南燻樓工藝社等10家澳門文創單位參展,展品涵蓋紀念品、手信禮品、手工藝品、珠寶首飾、裝飾擺設、動漫周邊等。
活動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主辦、中國澳門廣告展覽有限公司承辦,希望藉助海峽兩岸文博會的平臺,展示澳門文化創意產業成果,推介澳門文創特色產品與服務,促進閩澳兩地文創產業合作交融,共同譜寫閩澳文化產業發展新篇章。
【花絮】
工藝品琳琅滿目給您視覺享受
法藍瓷「百鳥迎祥」的禽鳥造型紋理細膩,栩栩如生。
本報訊(文/圖記者鄔秀君)此次文博會的工藝藝術板塊可謂精彩紛呈。臺灣工藝之家協會以「臺灣工藝之巔」為主題,傾力打造臺灣頂級工藝展館,首次設立超6500平方米臺灣精品展區。而臺灣生活館則繼續亮相文博會,集合法藍瓷、吉而好、春稻等臺灣知名文創品牌,集中展示臺灣工藝傳承與創新。此外,工藝藝術大師、非遺傳人、兩岸中華傳統工藝匠人以及景德鎮精品陶瓷全國巡迴展區、惠和石文化園等知名企業也一一亮相,打造了璀璨的工藝文化視覺盛宴。
昨日展館中的工藝藝術品可謂琳琅滿目。在法藍瓷展區,一套「百鳥迎祥」瓷器引來眾多市民圍觀。這套法藍瓷由三件瓷器組合而成,作品上的鳳凰及百鳥以全立體雕塑方式打造,不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能看到禽鳥細膩的紋理和肢體。三件瓷器上鳥兒的眼神、神態栩栩如生,羽翼紋路清晰可辨,仿若真鳥。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套「百鳥迎祥」全球只有88套,每套價值128000元,也是該公司此次帶來的最貴的展品。
臺灣工匠有絕技,大陸也有絕活。在惠和影雕展區,一塊長160釐米、寬70釐米的影雕引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紅樓夢》中的十二金釵被雕刻在這塊長石上,畫面上的美人細膩逼真,清晰生動,古樸高雅,透露出一種獨特的藝術神韻。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塊作品由影雕代表性傳承人李雅華於1999年開始創作,歷時1年,敲擊12億次創作完成。同時,這幅作品還曾在廈門會晤的福建非遺展上展覽過。而李雅華當時更是被普京盛讚為「美人刻美女」。如今,這塊影雕已經作為該公司的鎮店之寶,成為影雕工藝的一件代表性展示品。
40件精選展品帶您領略敦煌神韻
敦煌文化展示吸引眾多觀眾。(本報記者林銘鴻攝)
本報訊(記者郭睿)一條神秘的木棧道,鋪出通往莫高窟的路,兩側是時隔千年依舊衣袂飄飄的飛天,是被歲月染黃的長卷上仍然清晰可辨的星座。這是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上人氣頗旺的「覺色敦煌」展區。現場共展出近40件由敦煌研究院精選的壁畫、敦煌遺書等展品,均為複製品或復原品。這些展品極具代表性,不僅有莫高窟第220窟的《西方淨土》、第156窟的《張議潮出行圖》等名作,還有敦煌藏經洞裡的儒家經典,乃至世界上現知最早的全天星圖——敦煌天文氣象佔寫本「全天星圖」等。隨著木棧道的延伸,參觀者好似走過一個又一個洞窟,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千年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