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特約評論員 陳佳
浦江奔湧,東方潮闊。
「要勇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彰顯「四個自信」的實踐範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國理念、中國精神、中國道路。」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為浦東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只有敢於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才能收穫別樣的風景。」30年砥礪奮進,30載春華秋實,浦東新區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改革開放「探路先鋒」,風景別樣美麗。統計數據顯示,浦東經濟總量已經從1990年的60億元躍升到2019年的12734億元。從一片阡陌農田變身為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浦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提供了最鮮活的現實明證。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在歲月砥礪中,創新驅動成為了浦東開發開放的引擎。近年來,浦東突破了一大批制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體制機制瓶頸,著眼於人才建設,出臺並落實了一大批有突破、有創新的人才政策。牽住自主創新「牛鼻子」,扛起「打造自主創新新高地」大旗,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浦東在新時代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應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浦東在諸多領域突入「無人區」,成功實踐為全國的改革開放破局開路。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成立,嘗試土地實轉、資金空轉的土地開發模式,開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浦東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氣神把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在全國範圍內發揮著窗口作用和示範意義。
事業發展,關鍵在人。浦東的精彩蝶變,背後有著一大批黨員幹部「勇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在2018年,浦東就曾深入開展大調研活動,動員全區所有機關、所有幹部一起出動,走訪調研全區所有企業和各類群眾,把企業和群眾的問題建議轉化為推動浦東改革發展的具體舉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浦東的未來更加值得期待。
歲月指針滴滴答答,浦東已是而立之年。「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浦東為全國的改革開放探索新路、積累經驗、提供示範。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開放再擴大,「勇當標杆、敢為闖將」的精神,將繼續助力浦東走在新發展階段前列,不斷創造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奇蹟,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