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在醫院被抱錯,如今患肝癌病危,他給醫院寫下絕筆信:不甘心!

2020-12-02 騰訊網

「醫生告訴我,我現在已經不可能換肝了。只能保守治療,我知道我身體裡的癌細胞已經侵蝕了我的全身,每天疼痛加劇,如萬千螞蟻般的蝕骨。」

「我不甘心,為什麼28年前,我在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出生,醫院明明知道我生母是B肝患者,卻沒有給我注射最為寶貴生命第一針-B肝疫苗?」

「我只想在我生命最後之際,得到一個答案,得到一份公平的裁決……」

今天(25日)上午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

「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姚策家屬處獲知

姚策寫了一封給河南大學淮河醫院院長

1700餘字的絕筆信

姚策的律師周兆成也證實了上述消息

據了解

這封信已由姚策家人寄往河南

姚策絕筆信。周兆成供圖

提及姚策寫下這封絕筆信的初衷

其生母杜新枝回應稱

「之前還抱有一絲希望,通過各種檢查,姚策已經知道不能換肝。而且一家人都圍著他轉,沒有經濟來源,他心理壓力很大。最重要是他的疼痛不能緩解,每天要吃兩次止疼藥,晚上還要打嗎啡。姚策希望在他生命的最後能看到醫院的態度。

今年2月

28歲的江西九江青年姚策被查出患有肝癌

母親許女士欲「割肝救子」

卻發現兒子並非血親

而是河南鄭州的杜女士所生

杜女士的兒子郭威則是許女士的親生兒子

28年前的兩個嬰兒在淮河醫院被抱錯的

7月23日

「錯換人生28年案」正式立案

9月11日

「錯換人生28年」案

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原告姚策及其親生父母要求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公開道歉

起訴請求金額總計270萬餘元

9月25日

該案再次開庭

罹患肝癌的當事人姚策坐在輪椅上出席庭審

被告河南大學淮河醫院

當庭先行給予姚策10萬元執行款項支票

截至目前

該案尚未宣判

姚策也仍在杭州一家腫瘤醫院接受治療

姚策躺在病床上疼痛難耐。 周兆成供圖

親生母親:

能還回一個健康的孩子,我們一分錢不要

由於癌細胞擴散,姚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疼痛愈加強烈。「究竟姚策還能不能挺過這個新年。」這是全家人懸在心頭的一把刀。

「現在是多發性轉移了,他吃飯也疼、喝水也疼、疼得下不了床。」這幾日,姚策生母杜新枝因家中的事務從杭州趕回了河南老家,每次想看姚策的時候,她就給兒媳婦熊磊撥通視頻電話。從前兩人分隔兩地接通電話時,姚策還能用正常音量喊一聲「媽」,現在杜女士只能心疼地看著屏幕另一端沉默的兒子。

杜新枝接受上觀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看到姚策寫給淮河醫院院長的絕筆信前,就已經了解到兒子的想法,「他看不到希望了。現在一整天也不說一句話,除了疼,心情也不好。」

對於半個月前,法院反饋來的河南大學淮河醫院最多不超過60萬賠償的調解意見,姚策和家人都難以接受。

「如果醫院沒有抱錯,如果你給我們孩子打了防禦針,什麼事情都做到位了,我們幹嘛要找你呢?2020年都要過去了,不給我們一個說法,也不說賠,也不說不賠,給我們晾在這。」面對事件進展,姚策的生母杜新枝既氣憤又無奈。

目前,姚策的治療費用多來自於公益平臺捐款,妻子熊磊則全職照顧姚策,家中沒有經濟收入,日常開銷多通過刷信用卡和花唄維繫。在杜新枝看來,獲得來自醫院的賠償能讓姚策增加生活的信心,看到希望。「他會覺得自己沒給家裡帶來太多的壓力,心裡不是也得到了安慰嗎?如果孩子沒了,我要的錢幹啥。姚策出生的病歷上所有檢查都是健康,你能還我一個健康的孩子,我們一分錢不要。

代理律師:

2個月前他還勸家人諒解醫院,現在是真的失望了

11月25日早上,姚策的代理律師周兆成得知了姚策寫下絕筆信的消息,「我仔細看了信的內容,真的感覺心痛。」

周兆成說尤其是讀到姚策對張禕捷寫下:我知道您是1991年7月畢業後就來到了淮河醫院,一直工作至今。而我是1992年6月出生在淮河醫院,而後被你們「錯換」!今天,您在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培養下,已經成為醫院院長;而我卻在河南大學淮河醫院的「錯換」下,已經肝癌晚期,只能等死……他感受到了姚策字裡行間對命運不公的悲憤。

看完信後周兆成和姚策通了微信語音,電話那頭的姚策聲音已經很虛弱了。姚策告訴他,自己之所以寫下這封信,是想要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找到一個答案、一個交代,另一方面他的確因為後續醫藥費倍感焦慮:此前姚策的不少治療費用都來自一個公益平臺,後來一家人對於這筆治療費用的花費方式一度遭到網絡質疑。儘管家裡人後來在網絡上公開了這些善款的使用明細,但是也增加了他們對這些不確定因素的不安。

開庭以後,周兆成就沒再見過姚策,但一次次語音交流,他都感受到姚策的病情的確是在走下坡路。「這兩個月,他從上海的醫院轉到杭州的醫院繼續治療。由於其體內的癌細胞已經擴散,醫生告訴他已經無法換肝了。以前我和他溝通,他幾乎是秒回。現在發消息沒有任何回應,偶爾回過來,聲音已經極度虛弱。」但是話語之間,周兆成依舊能夠感受到姚策想要活下去的願望,他也會提及如何配合醫生治療。

周兆成沒有料到,一起事故責任劃分十分明確的訴訟案件的進展會如此艱難:「當時我們提出200多萬元的賠償款,完全是按照法律條款得出的嚴謹訴訟請求,現在對方回應最多賠償不超過60萬的回應讓我們很震驚。」

9月開庭時淮河醫院方面承諾姚策要為他的後續治療儘可能提供幫助,但是2個月後,姚策卻等來這個出人意料的回覆。

9月在開封的庭審現場,姚策並未見到他絕筆信中的主人公張禕捷。姚策對她一直有所期待,因為在事情發生後,張禕捷曾經很堅決承諾要徹查這件事,給當事人一個交代。庭審結束當天,姚策堅持到淮河醫院去看看,等了張禕捷一下午,依舊沒有見到本人,但當時接待姚策的工作人員都在言語間表達了醫院會負起自己的責任。

姚策是情緒十分平和地結束那次在醫院的探訪的,他甚至在回來的路上一直對親生父母和養父母叮囑不要怨恨醫院,他們也不容易,自己的身體已經這樣,還是選擇諒解吧。

這是姚策最後的妥協和希望,現在也被打碎了。「這麼年輕的生命一點點的在我眼前消逝,我也無比揪心。現在姚策的病情如此危急,我希望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能夠早日宣判;也希望河南大學淮河醫院能夠積極踐行『早前的承諾』,利用自身醫療機構的優勢資源對姚策進行後續的幫助。在法院判決之後,如果姚策治療費用不足,也請早日啟動醫院公益基金進行幫扶。」周兆成說。

但這位代理律師唯一的擔心是,姚策是不是還能等到法院公正的判決結果;而他在生命最後時刻期待的人性和善意,還能如期到來嗎?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王倩 楊書源

微信編輯:佳思敏

校對:胡雨松

相關焦點

  • 「視頻」癌細胞擴散,錯換人生28年案當事人寫下「絕筆信」
    「我是錯換人生28年患癌青年姚策,我現在躺在醫院的病床上,眼睛絕望地盯著天花板,感覺空氣裡瀰漫著死亡的氣息。」近日,紫牛新聞一直關注的「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姚策病情惡化,醫生曾告知他換肝的可能性極小,在得知此案的調解結果後,他寫下這封「絕筆信」。
  • 特稿|「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癌細胞擴散病危,寫絕筆信喊話涉事醫院
    「我不甘心,為什麼28年前,我在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出生,醫院明明知道我生母是B肝患者,卻沒有給我注射最為寶貴生命第一針-B肝疫苗?」今年2月28歲的江西九江青年姚策被查出患有肝癌母親許女士欲「割肝救子」卻發現兒子並非血親而是河南鄭州的杜女士所生杜女士的兒子郭威則是許女士的親生兒子28年前的兩個嬰兒在淮河醫院被抱錯的7月23日「錯換人生28年案」正式立案9月11日「錯換人生28年
  • 「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癌細胞擴散喊話醫院:我不甘心
    「我不甘心,為什麼28年前,我在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出生,醫院明明知道我生母是B肝患者,卻沒有給我注射最為寶貴的生命第一針——B肝疫苗?」  「我只想在我生命最後之際,得到一個答案,得到一份公平的裁決……」  ——摘自「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姚策絕筆信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陳彥霏  11月25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姚策家屬處了解到,近日法院反饋了河南大學淮河醫院的《最新調解意見》,對於涉事醫院同意最多不超過60萬元賠償的調解意見,姚策和家人都難以接受
  • 「錯換人生28年」案姚策病情惡化,癌細胞已經擴散!他留下絕筆信 涉...
    山東商報訊 「我是錯換人生28年患癌青年姚策,我現在躺在醫院的病床上,眼睛絕望地盯著天花板,感覺空氣裡瀰漫著死亡的氣息。醫生告訴我,我現在已經不可能換肝了,只能保守治療……」近日,「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姚策病情惡化,醫生曾告知姚策換肝的可能性極小,得知調解結果後,他寫下這封「絕筆信」。 11月25日,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從姚策代理律師周兆成處了解到,近日法院反饋了河南大學淮河醫院的《最新調解意見》,醫院同意最多不超過60萬賠償。
  • 「錯換人生28年」涉事醫院同意賠償不超過60萬 姚策癌症擴散寫絕筆信
    此案代理律師周兆成向記者證實了此事,並透露就目前姚策身體狀況,醫生曾告知姚策換肝可能性很小,得知調解結果後,姚策寫了《絕筆信》。,醫生告訴他已經無法換肝了。  周兆成律師稱,法院近日反饋了河南大學淮河醫院的《最新調解意見》,醫院同意最多不超過60萬的賠償,醫院這個方案讓姚策絕望。因為上次姚策去開封參加完庭審去了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姚策得到院方的承諾一定會幫助自己。「但是,現在過了兩個月,醫院不僅無動於衷,而且拋出這個刻薄的方案,所以,姚策感覺自己再次被醫院愚弄,所以才寫了這封《絕筆信》。」周兆成律師說。
  • 錯換人生 28 年小夥姚策病危,曾希望以自身經歷推動立法變革
    凌晨,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姚策突然病情惡化,大口吐血、血流不止,被醫院下達病危通知書。姚策代理律師@周兆成律師 稱醫院表示,如果血止不住,姚策就危險了,希望上天可以庇佑姚策,不要放棄姚策。姚策的代理律師周兆成表示,姚策的生母杜新枝告訴自己,醫院已經給姚策下了《病危通知書》,如果姚策的血可以止住,他的命可以救回來,否則就危險了。
  • 「錯換人生28年」家屬欲起訴醫院,院方調查至今仍無結果
    6月1日下午,許女士和丈夫來到北京,和北京市一法律師事務所周兆成律師籤訂代理協議,計劃起訴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圖說:姚策及家屬與律師籤訂授權委託書)周兆成律師向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表示,河南大學淮河醫院由於28年前的工作失誤,導致兩家孩子被"錯換人生28年"。
  • 醫院表示歉意
    後來對江西景德鎮夫婦來到河南淮河醫院,因為當時母親住在河南開封,而孩子出生在河南開封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現河南大學淮河醫院)。根據調查,醫院告訴江西這對夫婦,同期生了三個男嬰,並且後來再次通過了調查。有人懷疑住在駐馬店的夫婦和郭郭(化名)是他自己的孩子。很快,在駐馬店警方的幫助下,來自江西的一對夫婦遇到了郭郭和他的養父老郭。
  • 走過五十年,用「閃亮成績」締造了「世界奇蹟」 復旦大學(中山醫院...
    時光長廊中,另一幅28年前的畫面與之交織重合:在1991年的上海國際肝癌肝炎會議上,生存10年以上的30位肝癌病人以一曲合唱「震撼」了國內外專家。半個世紀前,權威的教科書上寫著:「肝癌的病程是2-5個月。」當時,一個人患了肝癌就等於被宣判了死刑,而且送進醫院的病人已多為肝癌晚期。有這樣一群人,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使肝癌術後的累計5年生存率由上世紀60年代的14%提到如今的64%,創造了肝癌治療的「世界奇蹟」。
  • 母親割肝救28歲兒子,卻發現母子無血緣關係!究竟是誰的錯?
    一則如戲劇的事件在現實中發生,姚某今年28歲,有了妻子和孩子,父母對他也很疼愛,原本幸福的一家人卻因為姚某的身體狀況陷入困境,甚至出現了戲劇化的反轉。這天,姚某覺得身體不適,於是就來醫院檢查,沒想到竟然已經是肝癌晚期,父母得知後痛苦不已,為了兒子,姚某母親許女士做出了割肝的決定。
  • 28年,錯過的人生|百家故事
    知道姚策不是自己孩子後,她立刻打電話回娘家求助,二姐猜是不是從源頭上就錯了,讓他們直接去生產的醫院找找看。也許生父母的肝源能夠匹配上孩子,許莉想,找到了他們,姚策或許就有救了。而她也能找到失散28年的親生孩子。尋親的路比想像中要難。丈夫住在醫院旁邊的賓館裡,每天跑到醫院找負責人,「求求你們幫我找吧,孩子病得好重。」
  • 他向月亮走去丨晨報人物
    11月25日,一封「絕筆信」讓讀者格外揪心,他來自於「錯換人生28年」的當事人姚策。 第一次見到姚策,是在今年的夏天。從開始寫這個選題至今,就像有一塊石頭壓在我的胸口,讓我的心情如同最近上海連綿不斷的陰雨天氣一樣蕭瑟陰霾。
  • 母親割肝救28歲兒子發現非血親,錯換的28年人生誰買單?
    1992年6月16日上午9時20分許,許女士在河南開封醫專第二附屬醫院(現為河南大學淮河醫院院)產下一名7斤重男嬰。隨後,男嬰被抱進嬰兒室,3天後她出院,護士將男嬰阿斌送到她的手上。在許女士和丈夫的精心撫養下,阿斌成家立業,一家人的日子過的其樂融融。
  • 只因沒把它當回事 寧波四兄弟患上肝癌 10年間3人去世
    3個哥哥在10年間相繼因為肝癌不治而離世,自己也被查出了肝癌晚期。這是發生在慈谿的羅大伯身上的悲劇。  醫生發現,兄弟4人都是多年的B肝患者,但都沒當回事。他們為自己的盲目大意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7月28日是第9個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題是「積極預防,主動檢測,規範治療,全面遏制肝炎危害」。
  • 北京302醫院楊永平教您防肝癌
    (原標題:北京302醫院楊永平教您防肝癌)
  • 腫瘤醫院院長:患癌十多年我是如何活下來的?|徐克成
    2001年,他以61歲高齡創辦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暨南大學附屬醫院,隸屬於廣東省衛計委直管),設立「不收紅包、不收回扣、不接受吃請」廉醫規矩。2006年,66歲時,身為腫瘤醫院院長的他,體檢時卻發現自己患上肝癌。後來他反思、研究治療方案, 摒棄傳統落後的治療方式。如今14年過去了,癌症都沒有復發。患癌後,他在接受採訪和不同場合,說了大實話!患癌十多年我是如何活下來的?
  • 陝西一病人被錯輸血漿死亡 院方稱癌症系致死元兇
    幾天前,這樣的事情就在陝西西安鳳城醫院真實上演了。  事情還得從5月1號晚上說起,王女士的丈夫劉某今年36歲,患有肝硬化四年,一年多前被確診為肝癌。今年5月1日晚上,丈夫在家發病,不斷嘔血,王女士將他送到鳳城醫院接受治療。  到達醫院後,劉某依然吐血不止,院方經過血檢,輸入了相匹配的O型血,病情有所緩解。
  • 四兄弟相繼患上肝癌,10年間3人去世!都是因為沒把它當回事!
    B肝患者但都沒當回事他們為自己的盲目大意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兄弟4人相繼患上肝癌,3人去世近日,羅大伯來到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求治。他今年65歲,出現右上腹痛已經半個月。該院肝膽外科主任王海彪主任醫師一查是肝內實質性佔位,高度懷疑肝癌。上周,羅大伯接受了腹腔鏡下右肝切除術,病理切片證實是肝癌,晚期。雖然手術很成功,但術後還需要化療,羅大伯能否挺過5年、10年的生存期還不好說。
  •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好不好 且看肝癌晚期患者怎樣與癌共存
    與許多癌症患者一樣,孔祥泉曾被醫院宣布,生命「只剩下兩個月」。但他沒有放棄,鼓勵自己要活下去。「只剩兩個月」的絕望在遇到徐克成後有了轉機。從確診肝癌晚期至今,「與癌共存」的理念為孔祥泉注入了信心、力量。這一年,他堅持「與癌共存」,活到了今日。
  • 患闌尾炎這醫院誤診腸癌 那醫院照單操刀切腸
    患者家屬要向兩家醫院索賠十五萬元  華龍網訊家住綦江縣東溪鎮上榜村2社的64歲老人帥成德最近痛苦不堪——自己因患闌尾炎被綦江縣人民醫院診斷為低分化癌,而該縣中醫院又據此診斷給帥成德做了結腸和小腸切割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