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星空上最著名的標誌之一就是北鬥七星,這七顆亮星屬於大熊座的成員,不同時間和季節它們的位置稍有差異,因此在古籍《鶡冠子》中就有記載: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
夜晚仰望星空肉眼可見的大多數繁星都是恆星,僅有少數的幾顆是太陽系內的行星,這些恆星都是銀河系內太陽系周邊的,距離我們幾光年至數百光年不等。我們知道恆星是宇宙中能量的主要來源,主要是由氫、氦構成,在自身引力塌陷作用下,恆星內核處會發生氫核聚變,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核聚變的劇烈程度與恆星的質量有著直接關係,恆星質量越大核聚變速度越快壽命就越短。我們的太陽是一顆普通的黃矮星,從其名字就可以看出來,「黃」指的是它的顏色,這與恆星表面溫度有著絕對關係,太陽表面溫度只有6000攝氏度,如果溫度繼續高可能就是白色甚至是藍色了,「矮」說明太陽的體積質量都小。我們只要知道太陽在銀河系中在宇宙中只是非常普通的一員就好,雖然在太陽系內它是絕對的老大。
接下倆說回北鬥七星,看一下它們和太陽系的距離,以及這「七顆星」的大小。
瑤光-北鬥第七星
這顆恆星距離地球104光年,其質量是太陽的6倍,半徑為太陽的3.4倍,是一顆非常年輕的恆星,形成於1000萬年前,瑤光在我國孤獨又被稱為破軍星。
開陽-北鬥第六星
這顆恆星距離地球83光年,質量是太陽的2.2倍,半徑是太陽的2.4倍,年齡大約為3.7億年,也是一顆年輕的恆星。開陽實際上是一個恆星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共包含六顆恆星,繞著共同的質心運動,但肉眼一般只能看到一顆。
玉衡-北鬥第五星
這顆恆星的質量是太陽的2.9倍,半徑是太陽的4.1倍,距離地球大約82光年,年齡大約3億年,是一顆年輕恆星。
天權-北鬥第四星
這顆恆星距離我們81光年,其質量是太陽的1.6倍,半徑是太陽的1.4倍。天權是七顆星中和太陽比較類似的一顆恆星,同時也是最暗的一顆,視星等僅為3.3。
天璣-北鬥第三星
這顆恆星質量是太陽的2.9倍,半徑是太陽的3倍,距離地球大約83光年,也是一顆年輕的恆星。
天璇-北鬥第二星
這顆恆星質量是太陽2.7倍,半徑為太陽的3倍,距離地球大約80光年。
天樞-北鬥第一星
這顆恆星在古代通常被稱為貪狼,質量是太陽的4.5倍,半徑是太陽的22.8倍,距離地球大約123光年。從其半徑可以知道,這是一顆老年的-紅巨星,很快就會消耗完核心氫燃料完成自己一生的使命。
從上邊的描述可以知道北鬥七星距離地球在78光年-124光年之間,視星等在1.77-3.3都是肉眼可見的,並且體積和質量都要大於太陽的存在。
文/杜若,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歡迎關注我們:科學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