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不太懂,這滿天星河點點星光看起來非常微弱,怎麼能和萬丈光芒的太陽來對比,後來知道了我們肉眼所看見的星星大部分都是銀河系內的恆星,它們的本質和太陽是相同的。
當然也有幾顆是太陽系內的行星,例如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除此之外可能就是距離我們非常遙遠的一些河外星系了,如仙女座星系和三角座星系,還有大小麥哲倫星系。尤其是前兩個它們距離我們較遠,雖然是恆星的「集團」,但肉眼看上去可能就是較大的星星了。
恆星的「恆」字,除了代表它們本身超長的壽命之外,也表示它們在夜空中位置的恆定不變,但凡實際上所有的天體都是在運動的,例如太陽系就位於銀河系的一條旋臂之上,距離銀河心大約是2.6萬光年,正在以每秒240公裡的速度繞銀心運動。同樣的銀河系也是在運動中的,它還會構成更高級別的天體系統,銀河系也在朝著巨引源狂飆。
但是對於人類文明來說,天上的星星位置移動確實非常漫長的事情,典型的如北極星,指的是位於北天極附近的一顆亮星,它更像是一個職位,哪顆亮星更靠近北天極就會成為北極星,當前的北極星是勾陳一。
夜空中除了北極星應該屬北鬥七星最受到大家的關注了,因為這七顆星在夜空中比較明亮並且構成特殊的勺子形狀,幾千年來對於人類的生產生活也有一定積極作用。夜空中肉眼可見的星星無一例外全部都是在銀河系,距離我們幾光年到近千光年不等的範圍內。因此說北鬥七星也是如此,它們都位於銀河系內。
七顆亮星分別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接下來我們按照順序來看一下這七顆亮星的具體數據。
距離地球分別為:124光年、79光年、83光年、81光年、80光年、78光年、101光年。
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北鬥七星全部都是位於銀河系內,從大角度來看可以說距離我們非常「近」,銀河系的直徑在20萬光年,中心核球厚度1.2萬光年。
視星等:1.79等、2.4等、2.5等、3.4等、1.77等、2.4等、1.86等。
從地球上肉眼可見的天體,它們的視星等都小於6等,並且數值越小意味著在地球上我們看到的這顆星星越亮,例如太陽的視星等可以達到-26。這個概念要受到兩方面的因素影響,首先是和地球的距離,其次是自身真正的亮度(絕對星等)。太陽的真正亮度可能都要小於北鬥七星,但是奈何太陽距離我們太近了。
質量半徑:4.5倍和22倍、2.7倍和3倍、2.9倍和3倍、1.6倍和1.4倍、2.9倍和4.1倍、2.2倍和2.4倍、6倍和3.4倍。
從上邊的對比數據可以看出,北鬥七星每一顆無論是從質量還是體積上都要比太陽大。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