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高法反對紐約宗教集會防疫限制,媒體:天平正在向右傾斜

2020-12-05 澎湃新聞

美國最高法院當地時間25日暫時禁止紐約州對宗教活動採取的防疫限制措施。媒體分析指出,最高法院對宗教集會限制的裁決與今年早些時候已經不同,這反映出在新任保守派大法官埃米·科尼·巴雷特加入後,最高法院在「向右轉」。

據英國《金融時報》當地時間26日報導,美國最高法院當地時間25日晚以5比4的投票結果裁定,暫時禁止紐約州州長、民主黨人安德魯·科莫頒布的宗教集會防疫限制措施。6名保守派大法官中的5人投票支持暫時禁止這一限制,包括新近由美國總統川普提名的埃米·科尼·巴雷特;而首席大法官、保守派的約翰·羅伯茨則與另外3名自由派大法官反對禁止。

該裁定認為紐約州的防疫限制侵犯宗教自由權,因此將暫時禁止,時效性將持續至上訴法院審理此案為止。這一訴訟由紐約市布魯克林社區的天主教和猶太教組織提出。科莫早前頒布的禁令要求在被列為「紅色區域」的地區,宗教集會人數不得超過10人;「橙色區域」的人數上限為25人。

美國有線新聞網(CNN)26日報導指出,最高法院在全美新冠確診病例數激增之際做出這樣的裁決,凸顯了新任保守派大法官巴雷特對最高法院的影響。《金融時報》稱,此次裁決顯示最高法院的天平正在向右傾斜。

川普也對此次裁決表示了支持,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轉發了該裁決的連結。不過科莫在26日早上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因為提出訴訟的組織所在區域的疫情等級此前就已下調,此次裁決「除了表明最高法院的立場」,沒有任何實際影響。

今年早些時候,最高法院在審理此類宗教活動爭議時,曾以5比4的結果裁定允許加州和內華達繼續實行類似的限制措施,其中羅伯茨與4名自由派大法官投票支持限制措施。但自由派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9月去世後,空出的大法官席位由川普提名的保守派、虔誠的天主教徒巴雷特接任。目前最高法院由6名保守派大法官和3名自由派大法官組成。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美媒:美華人丹佛集會 反對蔡英文「過境」
    當地時間19日,在丹佛市中心的希爾頓飯店前,華僑華人冒著酷暑,怒斥正在此處所謂「過境」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他們高舉橫幅,頻喊口號:「中國統一」、「反對『臺獨』」、」九二共識」!參加這一和平示威的華人說,蔡英文挾美自重,兜售其「臺獨」貨色,其結果一定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美大法官人選宗教信仰受質疑 美媒:她與怪異團體關係緊密
    該宗教團體在美國、加拿大和加勒比海地區的22個城市擁有約1700名成員。據多家媒體報導,「讚美的子民」被指擁有「高度威權的內部結構」。有專家認為,這個組織似乎支配了成員的日常生活。《紐約時報》報導說,該組織成員之間要宣誓終身互相忠誠以待,這被稱為契約,組織上給每個人配有顧問,組織成員在重大決定、甚至嫁娶問題上,都要從顧問那裡獲得指導。
  • 美媒體:多家實驗室再次表明,紐約病毒來自歐洲
    對於病毒來源以及在美傳播的問題所在,科莫多次表示,已經有證據表明,美國的新冠是從歐洲傳入,在川普下令對中國以及亞洲進行入境限制後,湧入美國的歐洲人多達數百萬,錯過了防疫窗口期後疫情早已失去控制。據美國《科學日報》網站日前報導,紐約以及長島兩地新冠爆發的時間比之前預計得還早
  • 美西方主流媒體集體沉默
    然而,長期以來,美西方部分政客、非政府組織、媒體等卻一直戴著有色眼鏡看新疆,不斷惡意中傷或造謠抹黑新疆的反恐維穩工作。如將新疆的反恐維穩污衊為「打壓少數民族的人權和宗教自由」,將新疆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污衊為「再教育營」「拘留營」甚至「集中營」,將新疆的脫貧攻堅、推動少數民族就業污衊為「強迫勞動」等。
  • 北美觀察|直擊大選:攸關宗教與未來,美國大法官「補席戰」涵義關鍵
    而另一方面,拜登和民主黨則堅決反對共和黨在大選前確立自己屬意人選的企圖。拜登一再要求大法官的挑選確認工作要放到大選後進行。《紐約時報》報導,金斯伯格是美國自由派司法體系和女權運動的一面旗幟,她獲得了在國會停靈的殊榮不過,就目前形勢來看,除非共和黨內部出現突然的反水行為,大法官人選在美國大選前決定基本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 堅持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
    伊拉克什葉派宗教領袖薩德爾當天呼籲採用一切和平方式敦促美軍撤離。新華社發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暴力執法致非裔男子弗洛伊德死亡,由此引發的抗議活動在美國紐約進行。圖為2020年6月13日,抗議人群通過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大橋。
  • 臺灣用「電子圍籬」防疫越來越受質疑,媒體:誰能保證這「天網」不...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臺灣民進黨當局一直炫耀自己防疫有成,但經過一年的抗疫,島內民眾開始出現不祥預感,既擔心自己的個人隱私受到侵犯,同時又擔心靠封鎖臺灣拿出的「成績」是否能持續。新年伊始,針對島內防疫的質疑聲越來越大。
  • 美報告無理攻擊香港國安法 港府:強烈反駁,堅決反對
    中新網12月2日電 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香港特區政府2日強烈反駁美國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發表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堅決反對其在香港章節中作出的無理攻擊和不實指控。香港特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是一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區域。
  • 加拿大也扛不住了:最大城市多倫多將再度「封城」,加美...
    由於病例激增,加拿大多個省開始重新實施不同程度的防疫限制措施。加拿大最大城市多倫多將於本月23日再度「封城」,禁止所有室內社交聚集活動。特魯多於20日表示,民眾應當儘可能多地待在家中,病例激增可能導致醫院不堪重負。
  • 美數百人集會抗議陳宇暉案主犯被輕判 促開除軍籍
    中新網8月13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美華裔士兵陳宇暉受虐致死案首名被告被輕判,在紐約華裔社區引起強烈不滿,來自眾多亞裔團體的數百位成員代表和多位民選官員一起,於11日在華埠哥倫布公園大集會,要求軍方尊重死者,秉持公平和正義,至少要將主犯霍爾科姆(Adam M. Holcomb)解除軍職,否則沒人再願意將子女送到軍隊。
  • 電子天平的三種稱量方法
    電子天平是 一種精密稱重衡器,相比桌式電子秤、臺式電子秤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穩定性。你知道電子天平有哪些稱量方法嗎?其實電子天平的稱量方法有三種,直接稱量法、固定質量稱量法、遞減稱量法。對於一般物體的稱量我們一般都採用直接稱量法,然而對於某些特殊物體的稱量,我們並不能按常規方法來處理,尤其是實驗室中的化學試劑。下面亞津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三種電子天平的稱量方法。
  • 美國將限制中企在美上市?外交部回應
    外交部回應美國將限制中企在美上市:反對政治打壓 據央視新聞,在2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據報導,美國眾議院本周可能會通過關於限制中國公司在美上市的議案。你對此有何評論?
  • 美對中國反恐法草案說三道四 中方對此駁斥
    新加坡亞洲新聞臺23日報導稱,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21日開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上提交了《反恐怖主義法》草案三審稿。有消息說,該法可能於近日被批准通過。對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22日在記者會上批評說:「這一立法草案泛泛且模糊措辭的條款,以及今年早些時候通過的《國家安全法》和正在審讀中的《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法》,不但不會有益於反恐,還會對反恐事業造成損害。
  • 美學者:佛教是能夠滿足人們精神需求最好宗教
    美國人經常說,我們已經吸收亞裔美國人為我們的「少數民族模式」了,媒體似乎已默認佛教為美國少數民族的宗教模式。1949年,中共政權成立,許多華人移居香港、臺灣,其中也有少數人移民美國,70年代以後,由於臺灣及美國當局均放寬限制,許多出家人相繼赴美弘法,中國佛寺也因此在華埠地區相繼成立。
  • 中國駐南非大使館提醒中國公民重視節假日期間防疫工作
    當天,南非新增確診病例已超過6000,此前南多地已發生聚集性感染事件,納爾遜·曼德拉灣、薩拉·巴特曼以及花園大道成為新增感染和致死率最高的地區。茲韋利·穆凱茲並表示,此次疫情15至19歲的年輕感染者佔絕大多數,這與年輕人聚會飲酒,不佩戴口罩,不遵守防疫措施直接相關。該群體流動性大,且大部分感染者為無症狀,衛生部已建議各省控制青少年聚會規模。
  • 黑死病時代的義大利:首創近現代防疫制度,卻不受歡迎
    第四是聚集管控措施,疫情期間禁止市民在各城邦之間來往,也不允許舉行大型集會,在葬禮這種必須出席的場合,只有死者的至親才被允許參加。義大利人在疫情防控方面最為卓著的貢獻,是發明了海關檢疫制度,1377年6月,曾是威尼斯一部分的拉古薩 (Ragusa) 籤署了第一個檢疫隔離法令,規定所有來自疫區的人必須在梅爾卡納(Mercana)或者拉古薩老城待一個月。
  • 外交部回應美國或將限制中企在美上市:反對將證券監管政治化
    中國外交部回應美國或將限制中企在美上市:反對將證券監管政治化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 (黃鈺欽)針對美國或將限制中國公司在美上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2月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堅決反對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做法,
  • 美媒體:多家實驗室研究表明,紐約病毒來自歐洲
    紐約病毒來自歐洲最近,美國《科學日報》發表研究文章,文章表明,紐約及長島等地區的新冠疫情爆發時間遠比發現病例時的要早通過分析感染毒株的結果可知,紐約地區的新冠病毒毒株與中國發現的毒株有差別,但其基因序列與歐洲發現的基本吻合,即美國的病毒並非來自中國,而是來自歐洲。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為首的研究團隊也有類似發現,經研究,新冠病毒於今年2月份就存在與美國本土,且其源頭多達109個,而並非政客們口中的單一病原體,而正是由於源頭眾多,才導致美國確診病例數增長極快。
  • 中方回應美將限制中企在美上市:反對將證券監管政治化
    在2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據報導,美國眾議院本周可能會通過關於限制中國公司在美上市的議案。你對此有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