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氣候「不平衡」?全球變暖趨勢成定局,體感溫度達40度!

2020-12-05 環球科學貓

在地球上,最近的氣候變化可以說是我們很難想像的,地球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是呈現出不一樣的氣候變化,暴雨,高溫等都是相繼而來,這個問題呈現在世界各國,包括我國在內。根據中國氣象局消息稱,浙江,福建,東北等地是多雨天氣,而在華北,黃淮,華南等區域,體感溫度逼近40度,這地球真的是「冰火兩重天」,地球氣候,溫度變化不平衡一樣。

根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顯示,全球變暖已經在開始對我們地球進行改變之中,在北極的部分島嶼地區,也達到了我們有史以來最熱的氣溫,根據數據測量,在朗伊爾城區域,高於常年6.0攝氏度,連續第90個月超過正常溫度,這是地球溫度最不平凡的一種表現。

根據挪威氣象研究所數據顯示,自從2010年12月以來,在斯瓦爾巴特群島區域的測量結果再一次證明了我們全球變暖的嚴重性,測量數據顯示,平均氣溫為1.8°C,比正常水平高6°C,而巴倫支海氣候是最為變化嚴重的,平均溫度為3.7攝氏度,這比正常高5.1°C。位於斯匹次卑爾根島以北地區,平均氣溫為1.6°C,比本月偏高了5.6°C。

單一的從測量數據來看,我們地球5月份的時候溫度變化是最為奇特的,並且在挪威大陸,5月30日的時候,卑爾根郊外溫度達到了32.7攝氏度,挪威的平均氣溫比正常高了4.2度。根據氣象數據記錄顯示,這是1900年登錄氣象平均值以來,2018年是迄今為止,氣象研究所通報的最高溫度。

這些數據都是直接顯示出了我們全球變暖的事實,現在全球變暖的問題引發的我們氣候變化已經開始呈現出來,不僅是南北極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這麼簡單,更多的是極端氣候不斷的出現。根據《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說明,全球變暖還在不斷的加強,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表示,中國也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明感區,所以受到的氣候影響也是我們必須面臨的問題。

根據聯合國氣象委員會(IPCC)也發布了報告,全球變暖的趨勢已經成為了定局。我國專家孫穎也指出,整體上在未來我國也會出現不同極端氣候的增加,從氣候的變化情況來看,未來我國降水的整體趨勢還會增加。所以,全球變暖引發的氣候問題不是單一的區域,而是整體的變化,未來的地球的生活可能沒有我們想像的這麼好過,畢竟極端的氣候變化引發的問題也開始增加 。作者:文/羅兆春

相關焦點

  • 丁一匯院士解析全球變暖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之關係
    6日至8日,在這場幾乎與2016年隆冬「霸王級」寒潮量級相當的天氣過程中,降溫8℃以上的國土面積達250萬平方公裡,降幅12℃以上面積達40萬平方公裡;北京、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等省份共計60個氣象觀測站的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很多人可能很難將日常生活與全球尺度的氣候變暖聯繫在一起。
  • 全球氣候變暖沒有消失,還需要警惕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和自然有關的現象,是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由於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即溫室效應。全球變暖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僅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還威脅人類的生存。
  • 緩減全球變暖趨勢,海立睿能在行動
    據了解,過去30年以來,北極變暖的速度已經達到全球增速的兩倍,今年極地的溫度一直升高,極地海冰的面積為40年來最低水平加拿大北極地區冰架坍塌無疑是全球變暖的又一個信號。 那麼,導致全球變暖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即溫室效應。
  • 全球氣候變暖,你感受到了嗎?
    全球氣候變暖,你感受到了嗎?隨著全球氣溫逐年攀升,由氣候變暖引發的風雹、乾旱、暴雨、高溫等極端天氣事件愈加頻繁,使得全球各地都面臨嚴峻的氣候災難。氣候變化不僅威脅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嚴重影響著人類的生產生活。
  • 全球變暖的原因 全球氣候變暖原因及危害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自然現象。
  • 地球「母親」體溫逐步上升-全球氣候變暖
    但是小夥伴是否發現最近幾天的氣溫較往年都有大幅度的升高,全球性氣候變暖的話題再一次讓我們擺上了餐桌,讓我們必須重新重視起來。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和自然有關的現象,是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
  • 研究發現:全球海洋溫度創新高 變暖趨勢將持續不減
    參考消息網1月30日報導 英媒稱,科研人員警告說,2017年全球海洋水溫上升到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研究作者成裡京和朱江寫道:「人類活動所導致的長期變暖趨勢將持續不減。」美國聖託馬斯大學熱能學教授約翰·亞伯拉罕在英國《衛報》上寫道,2017年水溫的突然升高使該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水溫最高的一年。這一發現前有研究表明2017年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 地球怎麼「發燒」了 全球變暖
    美國有關機構的記錄顯示,自從1980年至今,全世界範圍內的平均氣溫呈明顯上升趨勢,全球地表溫度平均每隔10年就會上漲約0.2度,從1980年至今全球氣溫平均上漲約0.8度。儘管最近在歐洲地區出現了嚴寒的天氣,但這並不能說明全球變暖的趨勢已得到改變。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全球氣溫不斷升高呢?針對全球變暖的問題,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溫室效應」。
  • 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
    ,漸漸引發了全球變暖。全球變暖的改變使得全球溫差變小,引起空氣流動變慢,導致霧霾長久不能散去,倫敦的霧都之名便由此而來。緊隨其後的氣候變化導致全球性的降水重新分配。有的地區本就雨水充足,分配之後可能會導致雨水泛濫。
  • 地球上的人會因為全球氣候變暖而滅亡嗎?
    很多人對地球溫室效應的提升,全球變暖認知不足,總以為變暖就變暖唄,不就是冬天變得更暖和一點,夏天變得更熱一點嘛,這樣冬天省了暖氣費,夏天多開點空調冷氣費,沒什麼大不了的。其實這種理解完全沒有觸及全球變暖的本質。全球變暖完全不是暖一點或者熱一點的問題,而是溫度總水平升高,從而引起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氣候出現反常,並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的問題,導致生態毀滅的大災害問題。
  • 全球變暖是真的嗎?
    撰文 | 成裡京(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1975年8月,《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氣候變化: 我們是否正處於全球變暖的邊緣?》的論文,「全球變暖」這個詞首次在科學文獻中出現(Broecker等,1975)。
  • 恰恰與全球變暖有關
    在剛剛過去的「霸王級」寒潮中,全國降溫8℃以上的面積達250萬平方公裡,降幅12℃以上面積達40萬平方公裡;北京、河北、山東多地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不是說全球變暖嗎,怎麼今年還這麼冷?」很多民眾不解。「殊不知,我們現在感覺到的冷恰與全球變暖有關。」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說。
  • 氣候變暖引發全球關注,或成美國大選關鍵因素
    聯合國糧農組織就此事發布警告稱,東非地區的局勢目前十分危急,沙漠蝗的數量已經多達3600億隻。發生在肯亞的蝗災是該國7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僅僅一個蝗蟲群的長度就達到60公裡,寬度達到40公裡。他在《關於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的特別演講》中指出,「像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巴基斯坦不是氣候變暖的始作俑者,但卻面臨著不成比例的後果。」
  • 全球氣候變暖已成事實,萬年遠古病毒或將洩漏
    氣候變暖由美國「氣候之父」布羅克在1975年提出來,距今已經過了45年,在布羅克剛剛提出氣候變暖這個問題的時候,人們都不以為然,認為布羅克是「喝多了」,隨便就亂說地球在變暖,如今40多年過去了,地球的巨大變化已經印證了布羅克氣候變暖的正確性。
  • 水蒸氣是全球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主要影響因素
    」具體來說,該研究小組發現,如果地球變暖1.8攝氏度,每平方米(約110平方英尺)增加的水汽將陷困住額外2瓦的能量。「這一數字聽起來可能不多,但將所有在整個地球表面水蒸氣是俘獲能量算進去,你就會發現,水蒸汽的反饋是非常強大的。它等同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造成的全球變暖效應加強了一倍。」
  • 其實恰恰與全球變暖有關
    在剛剛過去的「霸王級」寒潮中,全國降溫8℃以上的面積達250萬平方公裡,降幅12℃以上面積達40萬平方公裡;北京、河北、山東多地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 「不是說全球變暖嗎,怎麼今年還這麼冷?」很多民眾不解。 「殊不知,我們現在感覺到的冷恰與全球變暖有關。」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說。
  • 全球變暖是騙局?地球目前處於自然變暖期,溫度升高是常態
    當然,其中還有一些寒冷年份,比如2008年南方雪災,但在自90年代變暖後,這種寒冬是偶發的,出現的次數不多。從數據來看,全球確實在變暖,但是,全球變暖真的失控了嗎?全球變暖?全球回溫?首先,我們要明白,溫度不是升就是降,自然界的溫度不可能永遠保持在一個值。地球的這種溫度變化產生的結果就是冰期交替。地球在40多億年的歷史中,曾出現過多次顯著降溫變冷。在前寒武紀晚期、石炭紀至二疊紀和新生代的冰期稱為大冰期,時間尺度至少數百萬年。當然,在冰期之間還會出現冷暖交替的情況,而變暖的時間則稱為間冰期。
  • 全球氣候變暖是科學界確立的一個共同性結論
    質疑一:全球變暖是人為的,在人類活動之前,包括我們大規模的溫室氣體排放之前,地球的氣候已經處在一個長周期的變化趨勢當中了,所以人類的活動不應該為今天的氣候的改變負責,然而我們現在科學解答:根據過去建立起來的氣候模型來觀察,已經可以清楚的確認到地球氣候的改變,如果不考慮極短周期的波動長周期的趨勢
  • 全球變暖和全球變冷,哪個更可怕?
    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暖是個不爭的事實。之前,對於全球氣候變暖,普遍認為「極其可能」是人類影響造成的。不看數據,就以自身的體感來說,很多人感覺進入冬天之後好像更冷了!再加上這組數據,說好的全球變暖呢?這明明就是全球變冷吧!就在大家陷入全球變暖的恐慌之中,有一位俄羅斯科學家站出來說,全球持續變暖只是一個「神話」。當然人家科學家是根據北極冰層增減周期和當前氣候周期趨勢,有理有據的推測,地球將在本世紀末進入全球性寒冷階段。
  • 研究顯示:氣候變暖扭轉了6500年的全球降溫趨勢
    外媒稱,一項研究表明,過去150年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已抵消此前6500年自然降溫過程的結果。據《今日美國報》網站7月1日報導,科學家重現了過去1.2萬年的全球平均氣溫,以此得出結論。他們通過研究來自世界各地的「古氣候」數據推斷歷史溫度變化。這些「古氣候」數據包括湖泊沉積物、海洋沉積物、泥炭和冰川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