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實驗室設計建設解決方案SICOLAB

2020-12-03 喜格實驗室設計與裝修

一、VOCs實驗室選址

選址是實驗室設計、建設以及日後投用的基礎。應避開噪聲、振動、電磁幹擾和其他汙染源。

二、VOCs揮發性有機物的檢測

廢氣的分析項目包括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非甲烷總烴、氯化氫、氟化氫、溴化氫、氯氣及廢氣有機特徵汙染物等。廢水的分析項目包括pH、懸浮物、COD、BOD、氨氮、總氮、總磷、總有機碳、石油類、硫化物、重金屬及廢水有機特徵汙染物等。

三、VOCs實驗室布局劃分

實驗區:化學分析室、前處理室、光譜分析室、色譜分析室、天平室及高溫室。

輔助區:樣品接收與暫存室、藥品室、可攜式儀器室及氣瓶間。

公共設施區:通風機房、辦公室、休息室、會議室及資料室。

四、VOCs實驗室建設方案

1、化學分析室通常進行樣品的化學處理和常規理化項目測定,以容量分析為主,放置一些小型的儀器設備。

2、前處理室專門為色譜、光譜分析設置,樣品在用大型儀器測定前,需進行前處理。

3、光譜分析室中主要放置基於光的吸收、散射及發射等原理工作的大型儀器。

4、色譜分析室承擔揮發性有機物的分析檢測。

5、天平室是為放置稱重設備而獨立設置的房間,用於化學試劑及樣品的稱重。

6、高溫室放置一些操作溫度較高的設備。

7、樣品接收與暫存室是為暫存大批量樣品設置的房間。

8、藥品室用於存放常用化學試劑及標準物質。

9、可攜式儀器室中存放採樣設備。

10、氣瓶間是用來放置實驗室所用氣瓶,為大型儀器提供所需氣體。

11、實驗室正常使用時,通風設備要經常開啟,為了防止分析房間負壓過大,影響實驗人員身心健康,需向房間內不斷補充新鮮空氣,故實驗室中設有通風機房。

12、其他辦公、存放資料等房間配套實驗室建設。

五、VOCs實驗室布局設計

1、實驗區和辦公區分開,合理充分利用室內空間;

2、實驗區分乾濕兩區,上側為溼區,下側為幹區,中間用走廊隔開;

3、氣瓶間位於建築物外一層,靠近幹區,緊鄰色譜室和光譜室2個用氣房間。

六、VOCs實驗室家具布局

1、檢測分析實驗室:「島型」結構,便於實驗人員活動並可以快速接近緊急設備或出口。

2、化學分析室與前處理室:以中央實驗臺為主,中間帶有試劑架,臺面為耐酸鹼腐蝕、耐撞擊、耐高溫的環氧樹脂。

3、色譜、光譜分析室:儀器臺,臺面為環氧樹脂,相鄰實驗臺留有500mm檢修空間。

4、天平臺:實驗臺臺面和支架應具有抗震功能,一般選用大理石或陶瓷。

七、VOCs實驗室通風系統設計

1、化學分析室及前處理室:設置較多的桌上型通風櫃和臺式通風櫃,一些分析項目直接在通風櫃內進行,實驗臺局部上方設有萬向排氣罩。

2、色譜分析室廢氣產生較少,僅對每張實驗臺局部設有萬向排氣罩。

3、光譜分析室中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AA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儀(ICP-AES)在工作時氣體燃燒產生火焰,故光譜分析室除設有萬向排氣罩外,還增設排風量較大的吸收罩。

3、可攜式儀器室設有1個臺式通風櫃,用於便攜儀器的標定。藥品室、樣品接收與暫存室採用帶排風的柜子,保持24h不間斷排風。

八、VOCs實驗室給排水設計

1、由原建築衛生間引入,沿走廊吊頂進入化學分析室、前處理室以及緊急噴淋裝置,接至實驗臺水槽、通風櫃等用水處。

2、化學分析室與前處理室各配備1臺純水機,用來製取不同級別的實驗用水。排水管道匯總,然後接到地下一層汙水處理設備。

九、VOCs實驗室特殊供氣設計

1、採用「一用一備」模式,便於自動快速切換。引入色譜分析室的氣體有氮氣、氫氣、氦氣、氬氣、空氣等,引入光譜分析室的氣體有空氣、乙炔、氬氣、氮氣等,化學分析室預留一路氮氣。

2、進入色譜、光譜分析室的氣體主管道上設有總閥,安裝在房間內明顯的牆面上,各路支管沿實驗臺功能柱鋪設,就近設置二級減壓閥和壓力表,實驗室所有氣體管道應做到統籌規劃、集中布置,以便於安裝、操作和檢修。

3、氣體氣瓶在更換時會有少量空氣進入氣體匯流排中,可燃氣體管道在吹掃或檢修時需及時放出殘留在管道內的氣體,因此,對所有氣體管道設置放空管線,並將可燃氣體與惰性氣體放空管線分開布置引至樓頂高點放空。

4、考慮到未來預留或儀器位置變動,色譜分析室的5種氣體管道並列引至儀器處,每個支管終端設置閥門,光譜分析室的4種氣體管道同樣按照此法布置。

十、實驗室供電設計

實驗室內統一配備220V、380V兩種規格電壓。實驗室在設計初期,分析儀器和設備尚未購置,其電壓、功率等參數無法準確獲取,因此SICOLAB在電氣設計時,房間用電功率應重點考慮,適當放大。

十一、實驗室安全設計

VOCs檢測與分析實驗室需要用到氫氣和乙炔等易燃易爆氣體,故氣瓶間在設計時,將可燃氣體氣瓶和惰性氣體氣瓶隔開布置,每個氣瓶採取固定措施,可燃氣體間與建築物相連處為鋼筋混凝土防爆牆,氣瓶間地面採用防火花、防靜電材料,並有遮陽防曬措施。

色譜分析室、光譜分析室、放置可燃氣的氣瓶間設置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儀。實驗室門均朝外開,便於事故時實驗人員逃生。實驗室衛生間和走廊設有緊急噴淋裝置,靠近化學分析室和前處理室,當發生意外傷害事故時,可進行快速噴淋、衝洗,將傷害程度降至最輕。

化學分析室和前處理室水槽邊各配有1臺洗眼器。

十二、三廢處理

VOCs檢測與分析實驗室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三廢。SICOLAB在設計實驗室時充分考慮了

三廢處理問題,實驗室廢水通過排水管道進入地下一層汙水處理站,廢水經過處理達標後再進入市政汙水管道。實驗室廢氣通過排風管道送至樓頂,經乾式化學過濾器處理合格後,排入大氣。實驗室固體廢物密封集中存放,交給相關單位收集處理。

十三、儀器設備表

以上為SICOLAB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HIV初篩實驗室(P2 生物安全實驗室)設計建設方案
    一 設計依據:GB 50346-2011 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築技術規範GB 19781-2005 醫學試驗室 安全要求GB_T 27025-2008 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_T 21919-2008 檢驗醫學 參考測量實驗室的要求二 HIV實驗室布局分為:潔淨區、半汙染區和汙染區,配備血清庫分區。
  • DNA實驗室建設設計方案
    DNA檢測室是一種特殊實驗室,它不僅採用了獲得諾貝爾獎的實時螢光定量PCR技術,尤其是對設計建造過程中的室內空氣汙染控制和操作流程過程中的交叉汙染控制有著及其特殊和非常嚴格的要求;本設計專為刑偵技術DNA檢測實驗區室內空氣汙染控制環境建設提出了整體解決方案。
  • 關於大學物理實驗室建設解決方案
    關於大學物理實驗室建設解決方案 為了方便大學物理實驗室建設,上海實博實業有限公司根據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大綱並參考多所名校實驗室建設方案,提供以下實驗項目供參考,如果能對您有所幫助,那是我們莫大的榮幸。歡迎來電交流或來我公司考察。
  • 實驗室建設規劃方案及標準
    原標題:實驗室建設規劃方案及標準「無規矩不成方圓」,實驗室裝修亦是如此,必須有建設規劃方案及標準才能建立起專業的實驗室。這期文章,上海SAREN三仁實驗室建設就為大家介紹實驗室建設規劃方案及標準。
  • 化學實驗室設計布置要求SICOLAB
    實驗室的廢氣排除是化學實驗室設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時應考慮全面淨化實驗室內外的空氣品質,以保障實驗室工作人員享有健康的工作環境。根據實驗大樓的實驗流程,先設計出完美的實驗室平面布局;由平面布局結合整棟實驗大樓給排水、供電、供氣作出相應設計,且充分考慮管內空氣流通對室內噪聲的影響,確定最佳管路;再根據現場施工要求,結合管路特性選擇與之配套的風機。
  • 實驗室建設籌備方案及可行性研究報告怎麼寫?
    建設實驗室,就需要有前期的一個籌備,有時候還需要寫相關的方案及可行性研究報告。想要知道如何下手?不妨看看我們SLD中檢實驗室技術給出的建議吧。實驗室建設籌備方案,也可稱作為實驗室建設解決方案。而可行性研究報告則是企業投資決策前的關鍵環節,企業有實驗室建設需求前期都會安排專業團隊做出可行性研究報告。由於實驗室建設行業的特殊性,哪怕是實驗室工作人員與設計院人員合作,也難以保證能夠做出完善合理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從大體框架上來看,實驗室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包括項目調研、實施方式、預期效果,如何細化每個環節,尤其是實驗室設計和布局階段,需要滿足哪些標準?
  • P2實驗室設計建設經驗
    在全國兩會上,P2\P3實驗室的建設成為參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科技廳廳長王瑞軍接受採訪時透露,廣東科技廳牽頭已經形成一個P3實驗室的規劃建設方案,規劃建設25-30家P3實驗室。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闞全程也表示,河南省還有92個縣(市)疾控中心、98個縣(市)綜合醫院沒有P2實驗室,今年將全部建成。
  • ICP–MS 實驗室設計建設方案-九合設計
    ICP-MS實驗室九合設計一 設計依據實驗室布局:分為儀器間、樣品前處理間、緩衝間、更衣間、輔助間,儀器間、樣品前處理間要求1000級潔淨度,緩衝按潔淨房10000級設計,輔助間潔淨度不要求,但要設計隔音,並將把機械泵、循環水泵、UPS放置在輔助間、淨化機組。根據儀器型號決定要求不要求淨化。
  • P2實驗室 | # 全國P2實驗室建設刻不容緩,SLP建設方案來了! #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P2\P3實驗室發揮了重要作用,分離病毒毒株,研究病毒的侵入機制、變異追蹤以及疫苗研發、藥物篩選都需要在P2\P3實驗室中進行。在全國兩會上,P3實驗室的建設成為廣東參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全國人大代表、清遠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周海波呼籲加大建設P2\P3實驗室的力度。
  • 西安專業的實驗室設備設計建設公司是怎樣的?
    單位在選擇實驗室設計、實驗室建設以及實驗室設備時需要從多方面考慮選擇合適的公司或者廠家,其目的是讓實驗室設計合理,實驗室設備先進、安全,使用年限久,那麼陝西松峰實驗室公司從這幾個方面給您建議。擁有豐富行業經驗才能給出合理的設計方案。由於實驗室建設在多行業、多領域都有需求,每個行業不同,甚至一些行業有特殊的要求,對於這些行業有沒有實驗室實施建設經驗,是考量公司資質的首要因素。除了經驗外,相應資質證書在招投標時由實驗室設備公司提交,常見的資質有實驗室施工資質、實驗室裝修資質等等,根據單位實驗室建設要求而定。
  • 初中生物創新實驗室可行性報告及建設方案
    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人才,沒有生物創新實驗室這個載體,也就難以負擔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任。  讓科學動起來,讓科學更好玩,讓學生熱愛科學,在玩中感悟科學,提高科學素養,是建設生物創新實驗室的重要目標。
  • 直播預告:全新實驗室數位化解決方案重磅上市
    隨著5G、大數據、AI技術在實驗室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對實驗室的運營、管理、決策產生重大變革,實驗室已經逐步從自動化向智能化發展。智能化的實驗室不單單是把檢測結果用數字表示了,而是實驗室的運營狀態、日常管理、關鍵決策都可以全面地用數字來表示。數位化將進一步提升實驗室效率、質量,滿足臨床及患者對實驗室的需求,提升實驗室的整體服務能力,提高臨床及患者滿意度。三級醫院績效考核,檢驗科是否也需要進行成本管控?該如何管控?
  • 濟南科研院校實驗室設計方案 山東科研院校實驗室設計方案(中)
    儀器分析實驗室,主要設臵各種大型精密分析儀器,同時也包括普通小型分析儀等,一般設計的裝 備有:儀器臺、實驗臺、通風櫃、天平臺、電腦臺、氣瓶櫃、洗滌臺、器皿櫃、藥品櫃、急救器、萬向 排氣罩、原子吸收罩等。
  • 組織培養實驗室設計規劃方案
    組織培養實驗室在設計前期要因地制宜地利用現有房屋建設進行改造或者新建,植物組織培養是在嚴格無菌的的條件下進行的,在無菌環境就需要一定的設備、器材和用具,同時還需要人工控制溫度、光照、溼度等培養條件。關於組織培養前實驗室設計方案,SLD中檢實驗室技術為您詳細的介紹,如有實驗室相關問題,也可諮詢中檢實驗室技術。組織培養前實驗室的功能區分布1、化學實驗室(準備室):各種藥品的貯備、稱量、溶解、配製等。
  • 化學實驗室的規劃設計要求
    在綜合的學生實驗室中,化學實驗室是學校常使用的,而化學實驗室是存在一定危險係數的空間,實驗操作使用一些酸、鹼、有機溶劑等試劑藥品;試管、燒瓶、燒杯、冷凝管等玻璃器皿;原子吸收、氣相色譜、液相色譜、紫外分光光度計等精密儀器以及烘箱、馬弗爐等高溫設備。
  • 新冠PCR實驗室設計建設預算每平米多少錢?
    新冠PCR實驗室建設預算每平米多少錢?我們從建設流程所需要用到的東西來進行具體的盤點。新冠PCR實驗室建設總包包括設計規劃、基建工程、採購工程,我們就從這三個大方面出發來進行詳細估算。一、新冠PCR實驗室設計規劃PCR實驗室設計是沒有模板的,新冠PCR實驗室相比傳統PCR而言,建設等級要求更高,新冠PCR實驗室要達到更完善、更標準的要求,必須選擇專業正規的設計團隊。
  • 智能高效,自動便捷丨天隆科技PCR實驗室建設方案
    省時簡要版1、我國PCR實驗室數量嚴重不足,且分布不均,國務院和衛健委連續發文要求各級醫療機構和疾控中心大力加強PCR實驗室建設力度。2、天隆科技專注核酸檢測、分子診斷領域,可提供從實驗室規劃、建設、儀器試劑配置、人員及項目培訓到實驗室驗收等整體解決方案,全程貼心服務,讓您無後顧之憂!
  • 深圳鵬城實驗室石壁龍園區一期設計獲勝方案揭曉
    深圳市建築工務署和鵬城實驗室於上周正式宣布10 DESIGN與Arup聯合設計的方案贏得鵬城實驗室石壁龍園區一期設計競賽。作為廣東省委省政府首批啟動建設的四家省實驗室之一,鵬城實驗室園區將吸引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地的最優秀人才,以推動21世紀的科學發現。
  • 山西長治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
    全文如下:長治市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為持續改善全市環境空氣品質,遏制臭氧汙染,全面加強揮發性有機物(vocs)汙染防治工作,強化重點行業汙染物減排,促進重點行業綠色轉型發展,依據六部委聯合印發的《「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工作方案》(環大氣〔2017〕121
  • 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籌)建設計劃方案通過
    據科技部官方網站消息,近日,科技部在北京召開了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籌)建設計劃可行性論證會。專家組一致同意實驗室建設計劃方案。論證專家組由中國分子科學研究領域15位知名專家組成,組長為周其鳳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