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籌)建設計劃方案通過

2020-12-05 中國網

據科技部官方網站消息,近日,科技部在北京召開了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籌)建設計劃可行性論證會。專家組一致同意實驗室建設計劃方案。

論證專家組由中國分子科學研究領域15位知名專家組成,組長為周其鳳院士。專家組聽取了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林建華教授關於實驗室籌建情況的報告和實驗室主任萬立駿研究員關於實驗室建設計劃可行性的報告,實地考察了實驗室,並與實驗室部分骨幹成員進行了座談。

專家組認為,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籌)依託北京大學化學學院和中科院化學所相關研究領域建設,具有多學科交叉、互補的優勢及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實驗室研究方向符合分子科學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建設目標明確,措施可行;實驗室建設計劃將探索院所合作新機制,凝聚國內外優秀科研人才,搭建公共實驗研究與共享平臺,必將為分子科學研究和國家戰略目標提供重要的科學與技術支撐。專家組一致同意實驗室建設計劃方案。

同時,專家組建議,實驗室要不斷深入研究分子科學發展趨勢,堅持服務於國家的戰略需求,進一步凝練科學目標,深入探索新的管理機制和運行模式,加強支撐體系的建設,充分發揮國家級公共平臺的作用,逐步形成實驗室在分子科學研究領域的引領作用。

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籌)是科技部2003年批准籌建的5個試點國家實驗室之一,由北京大學和中科院化學所兩家單位共建。

相關焦點

  • 6個國家實驗室(籌)正式獲批組建國家研究中心
    23日下午,科技部發文《關於批准組建北京分子科學等6個國家研究中心的通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等獲批組建6個國家研究中心。
  • 6個國家實驗室(籌)正式獲批組建國家研究中心!
    今天下午,科技部發文《關於批准組建北京分子科學等6個國家研究中心的通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別讓國家實驗室一「籌」莫展
    從我國開始醞釀籌建國家實驗室時起,他就積極參與論證工作。回想起當初參與研討國家實驗室的定位、發展目標、如何來做、怎麼來選擇等問題,仍歷歷在目。而今,滿腔的熱情期盼卻等來一個尷尬的結果:自第一批國家實驗室籌建至今已經過去十多年,國家實驗室卻至今「籌」字難除。一聽說要聊聊國家實驗室的建設問題,很少與媒體打交道的他欣然接受了科技日報的專訪。
  • 國家實驗室:為何十幾年搬不掉一個「籌」字?
    今年3月,科技部副部長侯建國等多位領導分赴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籌)、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等在籌國家實驗室考察調研,並召開北京地區試點國家實驗室座談會,就國家實驗室如何驗收和未來發展等問題展開討論。
  • 探訪北京凝聚態國家實驗室(籌)—新聞—科學網
    探訪北京凝聚態國家實驗室(籌)
  • 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召開第一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
    中廣網北京1月7日消息 2008年12月27日,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第一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在清華大學召開。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理事會成員,科技部基礎司、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國家基金委信息學部、北京市科委、清華大學等部門和單位的領導出席會議。
  •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以下簡稱國家實驗室)召開第一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與會理事及有關部門領導聽取了國家實驗室陳東敏主任的工作匯報和周興江研究員的研究進展報告,現場考察了實驗室自主研製的儀器裝備,充分肯定了國家實驗室籌建工作取得的重要進展。  國家實驗室籌建以來,高質量科研成果持續增長,2006年在Nature、Science、PRL及JACS等高水平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數量再次突破歷史記錄,達到了46篇,其中第一作者單位25篇,申請國際專利8項。
  • 首個國家實驗室花落上海合肥北京,張江國家實驗室方案初定
    首個國家實驗室花落上海合肥北京,張江國家實驗室方案初定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12月25日從上海科技、智慧財產權工作情況通報會上獲悉,我國首個國家實驗室花落合肥、上海、北京三地——在合肥啟動建設量子與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總部
  • 省部共建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籌)召開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四...
    9月4日,省部共建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花溪迎賓館召開。貴州省科技廳廳長廖飛、副廳長林浩,貴州大學黨委書記李建軍、副校長李軍旗出席會議,貴州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省部共建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籌)等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省部共建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籌)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梅宏院士主持。
  • 「乘風破浪」的「造物者」——走進北京分子科學國家研究中心轉載
    兩家單位於2003年聯合籌建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籌),2017年組建北京分子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分子科學中心),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由中科院與高校共建的國家研究中心。中心主任由北大化學學院教授席振峰和化學所所長張德清共同擔任。事實上,兩家的「親戚」關係淵源不淺。上世紀50年代,中科院決定在北京籌建綜合性化學研究機構。
  • 衝擊國家實驗室,9省份大比拼!誰將勝出?
    近日,河南省籌建黃河實驗室的消息廣受關注。該實驗室預計年內掛牌,河南省省長親自「掛帥」擔任理事長,旨在為衝刺國家實驗室儲備力量。與此同時,河南省還計劃籌建同級別的嵩山實驗室。不過,衝擊國家實驗室,河南只能算是後來者。
  • 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通過驗收
    9月4日,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依託於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的「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驗收會。驗收專家組由來自國內高校、科研院所的9名知名專家組成,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武向平院士擔任組長。
  • 基礎研究司赴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調研
    2017年3月31日,基礎研究司葉玉江司長帶領基礎司基地處和科學處同志赴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進行調研,了解實驗室建設運行情況,華中科技大學駱清銘副校長和實驗室有關同志陪同。
  • 北京懷柔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原標題:加速構建「科學+城」城市框架,為北京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懷柔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揚帆啟航,新型研發機構與研究院快馬加鞭,硬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嶄露頭角,完善新型城市形態畫龍點睛,懷柔科學城、國際會都、中國影都同頻共振
  • 順利通過!華東交通大學「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要來了!
    近八年來,歷經基地動土、竣工,科研團隊入駐,成立專門機構,整合各方資源,凝練研究方向,部省領導實地考察,通過專家論證……近日,我校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迎來「臨門一腳」。11月20日上午,科技部與江西省省部共建軌道交通基礎設施性能監測與保障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題協商會在北京召開。科技部副部長黃衛、省政府副省長羅小雲出席並講話。
  • 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項目用地獲批
    2017年2月14日,從省國土資源廳獲悉,安徽省與中國科學院合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具體承辦的「一號工程」——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籌)一期工程建設用地項目,日前獲得安徽省政府批准
  • 「植物生理學與生化重點實驗室」通過國家驗收
    人民網北京8月29日訊 記者陶世安報導:由科技部基礎研究司組織的「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驗收會議日前在中國農業大學召開。科技部、教育部、農業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有關領導參加了這次會議。
  • 青島新能源山東省實驗室組建方案通過專家論證
    專家組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徐春明院士、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郝芳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所唐勇院士和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所張東輝院士等9位院士、教授組成,徐春明任組長。山東省副省長凌文、青島市副市長耿濤出席並講話,青島新能源山東省實驗室主任建議人選劉中民介紹實驗室建設方案。會議由山東省科技廳廳長唐波主持。
  • 甘肅: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實施方案通過論證
    原標題:甘肅: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實施方案通過論證 甘肅省第一家依託省屬高校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有色金屬先進加工與再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實施方案通過論證。
  • 探秘蛋白質的「前世今生」——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籌)印象
    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籌)主任雷鳴用這個真實的案例,向科技日報記者生動闡釋了精準醫療的未來圖景。但並非所有的癌症患者都和那位女孩一樣幸運。在人類通往精準醫療的道路上,蛋白質科學研究將扮演什麼角色?身為國家大科學工程之一的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以下簡稱「上海設施」)對推進蛋白質科學研究將起到怎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