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企鵝,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遊禽,它們在南極還沒有形成冰川之前,就已經在那裡定居並形成大規模的種群了。這種鳥類翅膀已經進化成短短的鰭狀,與其說那是翅膀,不如說是「漿」。這樣的前肢能讓它們在水中自由穿梭,時速能達到30公裡,可以在水中快速地捕捉魚蝦。它們的羽毛的密度,比其他體型差不多的飛禽的大3到4倍,這樣的羽毛不適合飛行,更適合用來保暖。也就是說,企鵝非常適合在極寒的地區生存。
可能有人會問,企鵝既然適合在極寒的地區生存,北極和南極都是極寒地區,如果把一定規模的企鵝種群從南極遷移到北極,它們能不能在那裡很好地生存下去呢?
理論上是可以的,畢竟北極比南極「溫暖」。因為北極是海洋,南極是陸地,北極的海水能保留更多熱量;北極的海拔比南極低;更重要的是,南極的冰雪覆蓋率比北極大很多,能夠反射更多陽光,所以企鵝的羽毛能在南極為它們提供足夠的保暖功能,北極的嚴寒對企鵝來說不值一提。在食物方面,北極有鱈魚、鮭魚等豐富的魚類,還有大量的磷蝦。在棲息地方面,企鵝可以生存在北冰洋周圍的大陸巖石地區,就像在南極地區的安塔裡達一樣。

如果在北極專門劃一片地方給企鵝繁衍生息,有人在那裡保護企鵝,那絕對是沒問題的。(那不是廢話嗎,世界各地的動物園裡的企鵝就是這樣的。)但是如果讓一群企鵝在北極的野外獨自生存,它們要面對的不僅是保暖、食物和棲息地的問題,它們還得面對北極地區大量的捕食者。
北極圈對企鵝來說是危險的,因為它們很可能會受到一些陸地食肉動物的攻擊,而這些食肉動物在南極的自然環境中根本不存在。北極地區隨時出沒的北極熊和灰熊、北極狼、北極狐、狼獾、雪地貓頭鷹等動物,都有可能成為它們的天敵。

有人說,企鵝可以生存在一些偏遠的島嶼上,但是北極熊是一種遊泳能力超強的動物,它們能到達一個其他陸地動物無法到達的地方。有人曾認為冰島是企鵝在北極最理想的棲息地,因為冰島唯一的本土哺乳動物是北極狐,如果企鵝養成了逃避的習慣,它們能跳到水中來逃避北極狐的追捕。但是自人類登上了冰島後,它們把老鼠等齧齒動物也帶上了冰島,這些老鼠可能會偷吃企鵝的卵。


總而言之,企鵝在北極生存,在理論上是可能的,但可以確定的是,它們在北極的生活會比在南極艱難很多。實際上,在現實世界中,幾乎沒有一種鳥類能在北極圈發展成一個自然生態位。值得一提的是在千萬年的地球歷史中,企鵝完全有機會進入北極圈,但那裡的野外卻沒有一隻企鵝。
實際上,在很久以前,北極圈內是有一種類似企鵝的鳥類動物在那裡生存的,那就是大海雀。企鵝的英文單詞「penguin」,就跟大海雀有關。據說第一批見到企鵝的水手,以為這種鳥是跟紐芬蘭的白頭島上的大海雀是同一種鳥,因此他們就以威爾斯語的「pen gwyn」(白頭)來命名企鵝,後來才發展成英語中的「penguin」。

大海雀跟企鵝一樣不會飛,也是以海中的魚蝦為食,也喜歡成百上千隻聚集在一起,但很可惜,由於人類的大量捕殺,這種長得很像企鵝的鳥類在1844年徹底滅絕了。跟上面的描述一樣,大海雀生存在靠近大海的偏僻巖石地區,只有在這些地方,它們才可以躲避北極狐等捕食者的追捕。事實上,大海雀幾乎沒有自己的棲息地,這個物種一生都在為尋找一個臨時的安全的地方來繁衍後代而奔波。
總而言之:企鵝可以生活在北極,但只生活在偏遠地區,最理想的地方可能是大海雀曾經生存過的區域。但如果它們生存在那裡,它們就沒法像在南極一樣安逸了,它們可能也會像大海雀一樣,一生都在為尋找一個臨時的產卵地而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