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毛畫眉鳥即是當年剛剛出窩的小鳥,可以具體區分為頭窩原毛和二窩原毛,這個頭和二的區分,其實就是當年的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的區別。頭窩的畫眉鳥即是4月份出窩的畫眉鳥,二窩原毛既是7月份出窩的畫眉鳥。一直到第一次換毛之前,這些畫眉都統稱為原毛畫眉鳥。

而原毛畫眉鳥在野外的時候,生存的時間還不長,身體的素質齊毛、老山等鳥要差許多,也不適合作為打苗,故而畫眉鳥飼養者之中,有一句老話是說原毛不入打場,就是因為原毛畫眉鳥大多是人工哺育長大的,沒有莖幹生存和打鬥的歷練,這些原毛畫眉鳥自然不怎麼會打。

不過,雖然原毛畫眉鳥不適合作為打鳥,但是作為唱鳥,卻是十分親人和溫順。一般來說,原毛畫眉鳥比其他階段的畫眉鳥,服籠要更加容易多,不論是換毛之前還是換毛之後,原毛畫眉鳥的性子都被飼養者盡收眼底,自然是知根知底了。但是,在原毛畫眉鳥第一次換毛之後,始終處於無性的狀態,飼養者應該如何行事呢?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原毛畫眉鳥都有性,畫眉鳥想要上大性,那麼必須要經歷無性和落性這兩個階段,如果飼養者想要快速的給畫眉鳥上性,每日按時遛鳥,才是正確的解決之道!在原毛畫眉鳥換毛之後,多帶畫眉鳥出去溜溜彎,而早晨和晚上是畫眉鳥一天之中的兩個興奮點,這個兩個時間段帶鳥出去遛彎,對於畫眉鳥的起性大有裨益。

除了遛鳥的時間需要注意,遛鳥的方式也多有講究,一般來說,常見的遛鳥法子有單遛、山遛和群遛,而對於剛剛換過毛的原毛畫眉鳥而言,建議先從獨鳥山溜開始效果最佳。在自然界之中,山林草木都是畫眉鳥天性嚮往的地方,自然界當中的畫眉鳥,有助於原毛畫眉鳥對於周圍事物放鬆警惕,達到更快上性的效果。

獨鳥山遛的時候,可以順從畫眉鳥的天性,在適宜的溫度之中,山林,樹木或是鳥市之中,周圍小夥伴都鳴叫了,久而久之,自家鳥也會和旁邊鳥交流兩句。如果家養的原毛畫眉鳥,在換毛之後,始終無性,那麼飼養者所能夠做的,就是堅持遛鳥,配合母陪的方式進行,對於畫眉鳥起大性的日子,應當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