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壩水務:助力雄安生態建設,以紅色引領繪就新區熱土的藍綠底色

2020-11-26 中國水網

「水變清了,街道也變乾淨了,生活更加舒心了。多虧了你們呀!」談論起雄縣這幾年的人居環境的變化時,當地居民無不豎起大拇指為「水清街淨環境好」的現狀點讚,為中國能建葛洲壩水務公司點讚,為不斷提升的幸福感、安全感點讚。

藍、綠是「未來之城」雄安的底色,生活汙水及垃圾處理是民生問題,也是環保問題,更是重要的公共服務事業。有著紅色基因的葛洲壩水務主動作為、為民解難,以高度的責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服務新區熱土的生態建設,讓黑水進、清水出,讓垃圾清、環境淨,有效改善城鄉人居環境,以環境汙染治理的實效得到了屬地政府及人民的一致好評,為雄安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進軍雄安:肩負「藍色使命」,勇擔排頭兵重任

容城水廠

雄安新區建設是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白洋澱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是雄安新區建設的先行重點任務。葛洲壩水務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建設雄安新區,一定要把白洋澱修復好、保護好」的重要指示,2018年初,通過併購保定市堯潤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葛洲壩水務(保定)有限公司,成功入駐雄安新區,加入到守護白洋澱生態環境的隊列,邁出了進軍雄安新區水務環保市場的關鍵一步,開啟攜手新區熱土、共建生態新城的新篇章。

建設雄安:發揮「綠色優勢」,深度參與新區生態建設

雄縣水廠

葛洲壩水務所屬保定公司運營雄縣、容城縣、唐縣、淶水縣共7座汙水處理廠、2座垃圾填埋場及3個汙泥幹化項目,汙水處理規模達9.1萬噸/日,生活垃圾處理規模達365噸/日。

水廠地處雄安新區白洋澱流域,屬於白洋澱上遊大清河流域的重點控制區域。面臨高標準、嚴要求的運營監管,葛洲壩水務發揮專業化運營優勢,始終秉持依法、從嚴、精細、卓越的經營管理理念,深挖工藝生化處理潛能,通過工藝、技術改造、藥劑改良等一系列方式方法,保障出水穩定達標排放。自併購以來,共處理汙水7341萬噸、垃圾73萬噸,為地方政府提供了優質的環保技術服務,明顯改善了保定區域及雄安新區水質環境和衛生環境,為地方的生態文明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守護雄安:迸發「紅色能量」,做黨和人民可信賴的力量

長古城水廠

葛洲壩水務在實現環保效益的同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助力雄安新區建設與發展,織牢串聯水務行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的經緯線。公司主動為淶水縣野三坡鎮榮盛康旅集團旗下四季聖誕小鎮生活汙水處理站提供技術指導,幫助該站平穩度過生產運營技術難關;受邀前往淶水縣波峰中學,針對校內的一體化水處理設施穩定達標問題進行交流共商,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切實保障校內用水安全。通過企企互助、校企幫扶的發展模式,實現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的高度統一,不斷彰顯葛洲壩水務綜合實力。

面對疫情大考,葛洲壩水務堅決扛起社會責任,展現央企擔當,為當地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疫情期間,協助淶水縣環保局建立應急疫情隔離發熱門診的排水消毒系統,維護保障正常運行;聯合保定市生態環境局阜平監測站共同成立糞大腸桿菌隔離檢測室,並主動提供輔助化驗場地、器材及技術服務,有效防止新冠病毒通過汙水傳播。同時,公司所屬保定公司黨支部的黨員同志不畏艱險、挺身而出,主動加入防疫志願者行列,幫助當地村委會製作排查樣表、參加社區入戶排查等工作,充分展現了葛洲壩人「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去」的戰鬥精神與擔當意識。

近期,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與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籤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深入開展全方位合作。昔日雄安新區設立,人們對這個新時代的春天故事投去無數關注,葛洲壩水務發揮自身優勢,在這幅畫卷上繪揮筆描繪美麗的藍綠底色。如今,葛洲壩水務將積極履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排頭兵」作用,一步一個腳印的吹響建設號角,把黨中央精神落實好、把規劃綱要部署落實好,全力以「歷史性的起跳」,為白洋澱「華北之腎」的生態功能修復、為雄安新區的碧水藍天、為新時代中國的壯美畫卷刻寫下「點睛之筆」。


編輯:趙凡

相關焦點

  • 「智慧藍圖」輪廓漸明——河北雄安新區加快建設「未來之城」見聞
    在這片希望的熱土上,「未來之城」正在拔節生長……「未來之城」上演「速度與激情」起重機巨臂高擎、工程車輛穿梭忙碌、建設者埋頭奮戰……秩序井然的雄安新區建設工地上,在保障質量的同時,建設者們揮灑汗水、全力以赴,展現出新時代「未來之城」的「速度與激情」。
  • 雄安畫卷徐徐鋪展 「未來之城」蓄勢待發——雄安新區設立三周年...
    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從「紙上」到「地上」 「未來之城」輪廓顯現  三年來,雄安新區保持歷史耐心,堅持先謀後動、規劃引領,把每一寸土地規劃得清清楚楚後再開工建設,累計安排1000多名國內外專家、200多支國內外團隊、25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規劃編制工作。
  • 李曉江:雄安新區將是一個全新概念的國家新區
    、發展新基礎上的新區,雄安新區的規劃應當注重時代的先進性,體現新時期的規劃理念,體現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對城市發展建設的新要求。  根據中央部署,雄安新區定位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規劃建設要有「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  李曉江說,雄安新區規劃首先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 李曉江 - 堅持生態優先 構建水城共融的雄安新區 _新華網
    雄安新區是一個站在歷史新起點、發展新基礎上的新區,雄安新區的規劃應當注重時代的先進性,體現新時期的規劃理念,體現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對城市發展建設的新要求。根據中央部署,雄安新區定位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規劃建設要有「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雄安新區規劃首先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 2020清華同衡學術周 | 「藍綠交織 水城共融」助力公園城市高質量...
    2020年11月21日下午14:00由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市政規劃研究所、四川分院、遺產保護與城鄉發展研究中心、詳細規劃研究中心、風景園林研究中心、生態環境研究所和城市發展策劃研究所聯合主辦的「『藍綠交織 水城共融』助力公園城市高質量發展」分論壇在成都交子金融科技中心準時開場。
  • 柳工機械助力京雄高速開工,雄安新區對外骨幹路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柳工機械助力京雄高速開工,雄安新區對外骨幹路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2019-08-22 | 發布者:小編在線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8月18日上午,北京到雄安新區高速公路――京雄高速河北段正式開工建設,榮烏高速新線、京德高速等幹線也將在9月底前陸續開工建設,雄安新區對外骨幹路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 提升水資源與生態環境承載力 助雄安新區建設目標實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雄安新區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著力建設綠色、森林、智慧、水城一體的新區,打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區域協調發展示範區,為京津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提供支撐。
  • 雄安新區:先植綠、後建城 街道100%林蔭化
    在雄安新區,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綠色生態宜居的理念,滲透到這座新城建設的方方面面。  「一扇舊門也捨不得扔,真摳門兒,你們是深圳的大公司嗎?」在雄安新區的一個小院裡,裝修師傅這樣揶揄他的業主——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租下這座小院後,實行「綠色微改造」,廢舊物品能用盡用,改造後取名「綠舍」,寓意綠色家園。
  • 雄安新區什麼樣?30個關鍵詞帶你看未來之城
    4月21日,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全文發布。全文共分為十章,有2.3萬餘字。這座未來之城什麼樣?如何建成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一極?人民日報客戶端為你摘編了其中30個關鍵詞,一起來看!1.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一極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要建設成為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一極、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引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
  • 地熱資源豐富、土壤質量優良 雄安新區部分地質「家底」公布
    中新網北京11月21日電 (記者 龐無忌)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21日公布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系列成果,包括工程地質、土地質量、地下水與地面沉降、地熱清潔能源、白洋澱生態環境等內容。
  • 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
    (三)主要目標系統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和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雄安新區在承接中促提升,在改革發展中謀創新,把雄安新區建設成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京津冀城市群重要一極、高質量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發揮對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領示範帶動作用,走出一條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打造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樣板。
  • 央視新聞:雄安新區地質調查,地熱資源被畫重點
    一地熱資源豐富,地下水質量穩定據悉,在雄安新區的建設過程中,中國地調局先後開展了工程地質、土地質量、地下水與地面沉降、地熱清潔能源、白洋澱生態環境等多項調查工作。調查發現,雄安新區地熱資源豐富,儲量大、溫度高、水質好、易回灌,技術、經濟、環境可行條件下適宜規模化開發利用,可為打造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提供穩定安全的清潔能源供給。
  • 10.5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雄安新區建設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已下達雄安新區建設專項2020年第二批中央預算內投資10.5億元,用於支持雄安新區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本批項目資金在安排時,一是結合當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優先支持有助於改善雄安新區環境衛生的大件垃圾拆解中心等環衛設施配套項目;二是根據新區建設進展,支持位於啟動區內的北京市援建「三校一院」項目的配套道路和給排水工程,以及保障啟動區大規模建設的交通運輸通道項目;三是按照「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支持配套燃氣工程項目建設;四是為加快雄安高鐵站周邊配套設施建設
  • 雄安新區的歷史特徵:新石器、東周漢和紅色文化圈
    新石器、東周漢和紅色文化圈如今,白洋澱周邊的紅色文化圈和東周漢文化圈以及新石器時期文化圈一起,成為了該區域三大重要的文化特徵。雄安新區聯合考古隊總領隊,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所長毛保中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三大文化圈加上以燕南長城和遼宋邊關地道構成的兩條線基本概括了雄安新區最重要的歷史特徵5月28日,河北省保定市容城縣晾馬臺鄉南陽村。身穿淺綠色T恤衫,戴著白色手套的考古隊員們來到這裡。
  • 空間論道|解讀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兩大原則和五大信號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區如平地驚雷,給長期沉寂的京津冀一體化進程注入一劑強心針。今年4月21日,新華社受權播發《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全文共10章23000字。新華社播發後,「如何學習雄安」成為每個從事城市管理/空間規劃/城市設計/新城建設/產業研究等行業朋友們最近一個月所關注的主要問題。
  • 雄安新區地質情況已摸清
    本報北京電(記者常欽)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了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系列成果,包括工程地質、土地質量、地下水與地面沉降、地熱清潔能源、白洋澱生態環境等內容。目前,初步建成雄安新區自然資源環境綜合監測網,實現監測數據的在線集成和信息化服務。
  • 雄安新區地質調查亮出「家底」
    圖源北晚新視覺淺層地熱可供暖製冷為支撐雄安新區規劃建設,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部署開展了工程地質、土地質量、地下水與地面沉降、地熱清潔能源、白洋澱生態環境等多項調查工作。中國地質調查局透露,雄安新區地熱資源豐富,儲量大、溫度高、水質好、易回灌,技術、經濟、環境可行條件下適宜規模化開發利用,可為打造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提供穩定安全的清潔能源供給。
  • 雄安新區:我們這代人留給子孫後代的歷史遺產
    雄安新區吸引了各方的目光,僅在百度搜索裡,4月6日就已經有超過108萬條相關結果。落實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努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雄安新區任重道遠。「雄安新區承載的使命就是創新,今後將成為中國的『矽谷』,是中國成為創新型現代化國家的心臟區域。」
  • 雄安新區安置房建設按下「快進鍵」
    雄安新區安置房建設按下「快進鍵」本報訊(記者劉靜)前不久,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安置房建設現場一片繁忙景象:工地上塔吊林立,眾多大型機械忙碌作業,工人們正加緊施工。據了解,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安置房建設是新區建設的先行工程。
  • 雄安新區起步區萬米多尺度地下空間三維結構初步構建
    地質調查工作團隊通過在雄安新區起步區建立地下200米深度範圍米級精度三維地質模型,評價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條件和工程建設適宜性,構建起步區萬米深度範圍地下含水層、地下熱儲層、深部探測層等多層次、多尺度地下空間三維結構框架,有效支撐雄安新區地下資源開發利用,助力「透明雄安」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