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權交易全國落地在即

2020-12-05 人民網

  11月30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1月例行發布會。據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介紹,此前生態環境部組織起草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已於11月初徵求有關單位意見並公開徵求社會意見,將對前述《管理辦法》完善後盡快發布。

  如今,距我國首次在北京、天津等7省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已時隔九年。後期隨著《管理辦法》等文件的落地,碳排放權交易也將跳出試點,逐步走向常態化。然而,執行「全國統一動作」帶來的不僅是碳排放額度分配機制更變、不同路徑企業利益分化等挑戰,試點期間的諸多經驗教訓也仍待藉此機會從長計議。

  初期以免費分配為主

  由於碳市場總量需通過一定比例分配給企業,市場交易規則將很大程度上決定碳交易權落地後,企業端的接受程度和最終執行效果。此次《管理辦法》改變《暫行辦法》中提出的「預留一定數量用於有償分配」的方式,明確排放配額分配初期以免費分配為主,適時引入有償分配,並逐步提高有償分配的比例。有償分配收入實行收支兩條線並納入財政管理。

  「在碳排放權配額分配中,一個配額相當於一噸二氧化碳當量。國家對所分配的碳排放總量在每個排放主體間的分配被稱為碳排放權初始分配,一般可被分為無償、配額分配以及二者混合的定價分配。」深圳大學鄧紅梅、嚴良曾撰文指出,我國可借鑒歐盟經驗,其在國家履約期首階段採用無償分配,企業無需支付費用並可通過交易獲得碳資產,後期再逐步提高拍賣分配的碳配額佔比。

  2011年,我國在7省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分別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和深圳。雖然京津等試點地區碳排放配額免費發放,但廣東已於今年4月競價發放2019年度第一次碳排放配額,有償配額總量為40萬噸,政策保留價為25.84元/噸。

  不過,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鑒於《管理辦法》在全國是統一適用的,所以落地後廣東應該會回歸到免費配額的狀態。總體而言,也是借鑒了西方探索的部分路徑。

  然而,並非所有企業均可獲得免費額度,並被列入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管理。此次《管理辦法》明確,將符合要求的地方碳市場管理的重點排放單位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其中,重點排放單位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行業內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 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及以上的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對排放額度較小的非重點單位將不被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

  「風、光企業」的機遇

  在10月生態環境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介紹,截至今年8月,我國試點省市碳市場共覆蓋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累計配額成交量約4.06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成交額約92.8億元。

  「對於不同產業的企業來說,政策帶來的效力可一分為二。」林伯強表示,對於「風、光企業」而言,意味著其碳資本的集中增長,並為企業增加新的盈利可能﹔但對於傳統化石能源等企業而言,擴充產能則意味著要節能減排或購買碳排放指標。

  林伯強所說的「風、光企業」重點指向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企業。據測算,企業年排放1噸二氧化碳,需安裝1.1kW以上光伏站才能實現碳中和,而從現有政策來看,碳排放權交易可給風電、光伏項目帶來每度電1.3-7.4分的額外收益。

  碳排放權交易機制下,傳統能耗企業該如何改革?根據《管理辦法》,新增的關於抵消機制條款,規定了可用國家核証自願減排量(CCER)抵消不超過5%的經核查排放量,且CCER應來自重點排放單位組織邊界範圍外的減排項目。

  前述CCER項目是指,通過開發具有減排或增匯效益的項目而獲取碳抵消信用,允許相關企業使用碳抵消信用完成自身的碳減排義務。

  以「海寧京運通50MWp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為例,據中國自願減排交易信息平臺顯示,其利用屋頂資源進行太陽能發電,年均發電量46376MWh替代火力發電,每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38010噸。被開發成CCER項目以後,其每年累計可為業主增收約100萬元。

  據可查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末,國家發改委公示CCER審定項目累計達2856個,備案項目1047個,獲得減排量備案項目287個。而按照規劃,未來該模式將從發電行業逐步擴展向建材、有色、鋼鐵、石化、化工、造紙、航空等行業。

  CCER項目細則仍需補缺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耗碳量較大的傳統型企業而言,CCER雖提出了一種「用項目換碳抵消信用」的解決辦法,但其落地對企業而言並非一勞永逸。

  海通証券指出,CCER交易為碳配額交易有力補充,但其準入量仍需合理設計。過度放開CCER進入會對碳配額市場造成沖擊,削弱配額有效性、降低企業內生減排動力﹔過少則無法充分利用CCER對碳市場的促進作用。

  回顧CCER項目制度的過往歷程,其曾因市場混亂、不規範等問題引發關注。2017年3月,國家發改委曾發布公告,暫停溫室氣體自願減排項目備案申請的受理。作為CCER項目審核機構的廣州東潤發環境資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市場上CCER項目供應量太多而需求有限,相較促進貿易,國家更傾向於通過限制項目備案、增加限制性條件來減少供給。

  同時,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周杰俁認為,由於CCER須用於抵消「經核查排放量」,這或與《管理辦法》中的「雙隨機、一公開」存在沖突,如果希望使用CCER項目進行抵消的企業並未經過隨機核查過程,或將導致抵消過程變得更繁瑣,應對此進一步明確。

  此外,此次《管理辦法》規定,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重點排放單位,不重復參與各碳交易試點市場。周杰俁指出,應加快制定細則,做好試點與全國碳市場的銜接工作。從試點碳市場到全國碳市場的銜接,涉及各試點碳市場已納入主體目前仍持有的配額結轉問題,以及不同碳市場差異較大的碳價等問題,對於試點碳市場配額向全國碳市場配額應進行轉換、過渡或注銷以及如何給予試點已參與交易、做過減排努力的企業應得的獎勵等,未來需進一步理出方案。

(責編:趙安妮(實習生)、李棟)

相關焦點

  •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在即 對企業影響幾何?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在即,對企業影響幾何?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終於要來了!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近日透露,2021年將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利用市場機制倒逼企業技術創新,減少碳排放強度。「我們選擇一些典型行業,電力行業有2000多家企業,會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把相關的碳排放配額下達到這樣一些企業。
  •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徵求意見
    30478次閱讀 作者:陳熠城 耍旭祥 劉海軍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11月06日 收藏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建設進度將進一步加快
  •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的溫室氣體種類和行業範圍,由生態環境部擬訂,按程序報批後實施,並向社會公開。第五條  生態環境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建立全國碳排放權註冊登記機構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組織建設全國碳排放權註冊登記系統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
  •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啟 2017年僅是開始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啟   「十二五」期間,國家正式啟動碳排放交易相關工作,選擇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深圳等7省市作為試點區域。在試點過程中,各地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取得了一定成績,譬如切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為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打下堅實基礎。
  • 遼寧瀋陽擬對碳排放權交易立法《瀋陽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
    第三條 碳排放權交易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遵循誠信、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第四條 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是本市行政區域內碳排放權交易的主管部門(以下稱市碳排放權交易主管部門),負責對碳排放權交易相關工作的組織實施、綜合協調和監督管理。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配合做好與碳排放權交易相關監督管理工作。
  •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下月起施行
    碳排放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燃燒活動和工業生產過程以及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等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也包括因使用外購的電力和熱力等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碳排放權是指分配給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的規定時期內的碳排放額度。《辦法》明確,生態環境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即將正式投入運行!合規機構和個人可參與交易...
    碳排放權是指分配給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的規定時期內的碳排放額度。《辦法》明確,生態環境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的溫室氣體種類和行業範圍,由生態環境部擬訂,按程序報批後實施,並向社會公開。生態環境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建立全國碳排放權註冊登記機構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組織建設全國碳排放權註冊登記系統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
  • 如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建設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的一項重要制度創新,也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落實國際減排承諾的重要政策工具,自2017年底啟動以來,在國際社會產生廣泛影響並備受關注。當前,我們正面臨國內強化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國際上落實並實施《巴黎協定》、強化減排努力和行動的新形勢。
  • 生態環保部:《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關於公開徵求《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徵求意見稿)及相關文件意見的通知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我部對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進行了反覆研究論證,形成了《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 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再次利好光伏!
    鼓勵大力開發貧困地區碳減排項目,推動貧困地區碳減排項目進入國內外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改進扶貧資金使用方式和配置模式。六、建設和運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一)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在現有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交易機構和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機構基礎上,根據碳排放權交易工作需求統籌確立全國交易機構網絡布局,各地區根據國家確定的配額分配方案對本行政區域內重點排放企業開展配額分配。
  •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 首批納入1700餘家發電企業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首批納入1700餘家發電企業  少排可以賣配額 多排就要掏錢買(綠色焦點)  去年12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印發,明確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
  • 生態環境部公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的溫室氣體種類和行業範圍,由生態環境部擬訂,按程序報批後實施,並向社會公開。第五條 生態環境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建立全國碳排放權註冊登記機構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組織建設全國碳排放權註冊登記系統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
  • 生態環境部發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
    ,加強對溫室氣體排放的控制和管理,規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適用範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是指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展的排放配額等交易以及排放報告與核查、排放配額分配、排放配額清繳等活動,上述活動的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
  • 生態環境部完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 強化企業責任
    摘要 【生態環境部完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 強化企業責任】生態環境部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和《全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管理辦法》徵求意見。
  •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即將施行,你知道火電廠的碳排放是怎麼算出來...
    這標誌著中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全國碳市場)正式投入運行。 具體而言,屬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行業;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都將列入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名錄。
  •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全文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的溫室氣體種類和行業範圍,由生態環境部擬訂,按程序報批後實施,並向社會公開。 第五條 生態環境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建立全國碳排放權註冊登記機構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組織建設全國碳排放權註冊登記系統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
  •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第一條(立法目的)為了規範碳排放權交易,加強對溫室氣體排放的控制和管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適用範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碳排放權交易相關活動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 碳排放交易
    二、碳排放交易最新政策1. 發改委發文,推動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2017年啟動2016年1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6]57號,以下簡稱《通知》),旨在協同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確保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實施碳排放權交易制度。
  • 碳排放權交易可適時引入有償分配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即將正式投入運行。1月5日,生態環境部官網正式發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進行規範管理,《辦法》將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天津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的有關情況
    《天津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已於今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今天,我們邀請到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謝華生做客天津政務網,為我們解讀《管理辦法》的有關情況。謝局長,您好!謝華生:主持人好,網民朋友們大家好!主持人:謝局長,首先請您介紹出臺《管理辦法》的背景和意義好嗎?謝華生: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