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關鍵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共建安全韌性長三角(新時代新步伐)

周偉鐸 莊貴陽

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中,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關鍵領域。多年來,長三角區域灰色基礎設施(道路、機場、橋梁)的規劃建設,在促進生產要素流動融合和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存在建設成本高、資源消耗大、破壞自然景觀和諧等突出問題。

綠色基礎設施是基於自然的調節系統,通過提供生態系統服務來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是自然的、可持續的、有活力的。在長三角區域探索綠色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既是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維繫長三角區域安全韌性的戰略選擇,能夠為中國的區域協調發展走出新路。

在共建綠色基礎設施方面,筆者認為長三角區域有「三大訴求」。

第一,長三角區域在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方面有共同訴求。長三角有漫長的海岸線,是我國登陸颱風數量較多的區域。不管是赤潮、風暴潮、海嘯還是颱風侵襲,對長三角區域的浙江、江蘇和上海都有影響。隨著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推進和自貿區擴容,長三角區域對海洋的開發力度將進一步加大。沿海基礎設施的開發建設如果不當,會導致資源枯竭、珊瑚礁破壞、漁業和旅遊業收入減少、無法抵抗風暴潮和海岸侵蝕對基礎設施造成的傷害、海灘維護成本增加以及白色汙染等問題。

第二,長三角區域在提高蓄洪排澇能力方面有共同訴求。長三角區域大城市集中,受全球氣候變化、城市熱島效應和雨島效應影響,近年來沿江、沿湖、沿海城市遭受洪澇災害的風險增加。這使得一些城市的排水、內澇防治和城市防洪(潮)等基礎設施無法承受暴雨洪澇災害的衝擊。打通內河水網,修復內河生態系統,提高城市的蓄洪排澇能力,是當前長三角區域的共同需求。

第三,長三角區域在共建生態防護林方面有共同訴求。在生態防護林建設方面,長三角區域省際毗鄰區域是生態建設的薄弱環節,江河湖岸防護林、皖西大別山區和皖南—浙西—浙南山區的綠色生態屏障碎片化特徵明顯。

為了更好地促進長三角區域綠色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以較低成本降低生態風險對經濟社會的衝擊,建設安全韌性的長三角,紮實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明確綠色基礎設施共建關鍵領域,助推區域協作。加強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共建濱海溼地。堅持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建立一批海洋自然保護區、海洋特別保護區和溼地公園,逐步修復已經破壞的濱海溼地。強化蘇滬浙皖聯動,加強河流、湖泊上遊源頭水源涵養保護和水土保持,實施跨省河道疏浚和綜合整治。

探索建立長三角區域內原水聯動及水資源應急供給機制,提升長三角區域防洪(潮)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強化森林資源保護,共築長三角綠色生態屏障。以皖西大別山區和皖南—浙西—浙南山區為重點,加強天然林保護,建設沿海、長江、淮河、京杭大運河、太湖等江河湖岸防護林體系,開展丘陵崗地森林植被恢復。

完善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保障機制。拓寬綠色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來源,保障投資力度;完善跨省域城市綠色基礎設施的規劃體系,確保規劃先行;探索建立區域互利共贏的利益分享機制和協調機制,促進公平競爭。探索建立長三角區域跨省域項目投資、稅收等利益爭端處理仲裁機制,形成有利於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的良好法治環境。創新綠色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的評估體系,在水壩、水庫、灌溉和排水工程中,結合經濟學方法綜合評估流域內生態系統服務的成本與收益,量化綠色基礎設施的投資回報率,為決策提供支持。

(周偉鐸系上海社會科學院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莊貴陽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相關焦點

  • 長三角區域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路徑選擇
    他強調,要深刻認識長三角區域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相統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成效。座談會還對長三角提出「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三大戰略定位新要求。
  • 「最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如何推進?聽聽他們怎麼說!
    今天下午,市第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多場專題審議,小布對其中的「貫徹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這一場進行了微直播。長三角的未來將會有怎樣的藍圖?一體化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面?
  • 英語熱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Yangtze...
    作者:   1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知識點】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2019年12月1日發布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是指導長三角地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一體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制定相關規劃和政策的依據。
  • 凝聚共識 形成合力 加快推進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
    二是有利於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探索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制度體系和路徑模式,引領長江經濟帶發展,為全國區域一體化發展提供示範。早在浙江、上海工作時,習近平總書記就開始謀劃長三角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構想。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_2019...
    ,著力加強協同創新產業體系建設,著力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著力強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著力加快公共服務便利共享,著力推進更高水平協同開放,著力創新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努力提升配置全球資源能力和增強創新策源能力,建成我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
  • 仲量聯行:縱論區域經濟一體化 城市聯動,協同發展
    區域經濟一體化「以長三角為例,從南京、蘇州、無錫、杭州等地到上海,城市燈光毫無間斷。很顯然,該區域的發展是連續性的,城市之間早已相互連接。」仲量聯行中國區研究部總監周志鋒表示,在中國,地圖上最亮的地方恰好是三大城市群所在: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這三個區域也是中國經濟活躍度最高的地區。
  • 長三角一體化籤約重要合作!涉南通新機場、大飛機製造、量子通信等...
    6月6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合作事項籤約儀式在浙江湖州舉行,共計籤約重大合作事項19項,分5批籤約,包括南通新機場建設、大飛機製造、量子通信等項目,涉及產業合作、科技創新、生態環保、交通互聯等多個領域。上海將積極發揮龍頭作用根據上海發布的消息,6月5日,2020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浙江湖州舉行。
  • 「習旋風」勁刮APEC,「互聯互通」加碼「一帶一路」
    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及,據亞洲開發銀行測算,2020年以前亞洲地區每年基礎設施投資需求高達7300億美元。       「亞洲各國多是發展中國家,普遍缺乏建設資金,關鍵是盤活存量、用好增量,將寶貴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習近平說。
  • 長三角智庫:集聚一體化發展的創新要素 | 三個地·理論周刊
    作為我國經濟最具活力、創新能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的長三角地區,要通過加快集聚創新要素來推動區域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以更好地引領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新發展格局構建。創新要素集聚是長三角開展高層次科技創新的內在要求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首先要求經濟發展方式的創新驅動。
  • 長三角一體化嘉興如何作為?聽聽專家怎麼說
    目前,長三角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過渡階段,長三角的發展存在突出短板,也留下了廣闊的探索空間。在長三角區域格局中,嘉興有著無限的發展可能性。如何挖掘自身特色,找準定位?專家學者們建議可以"採他山之石以攻玉"。
  • 蘇浙滬交界營造綠色「水鄉客廳」 力推城市軌交互聯互通
    昨天,在復旦大學舉行的長三角地區高校智庫專家專題研討會透露,由高校牽頭的「水鄉客廳」規劃設計正引入多國項目方實施招投標。《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總體方案》明確,一體化示範區範圍包括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面積約2413平方公裡。其中,青浦區的金澤鎮、朱家角鎮,吳江區的黎裡鎮,嘉善縣的西塘鎮、姚莊鎮是先行啟動區,面積約660平方公裡。
  • 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 復旦辦了一場長三角高校智庫峰會
    央廣網上海11月28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通訊員殷夢昊 汪蒙琪 張晉川 金雨豐)昨天,2020 長三角高校智庫峰會在上海青浦朱家角舉行,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圍繞示範區建設發展,交流思想洞見,分享研究成果。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副主任,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忠偉出席峰會並致辭。
  • 區域一體化推進城鄉協調發展 南京開啟「雙主城」格局
    推進交通一體化,公鐵航喜報頻傳區域協調發展,交通一體化先行。2020年,南京公鐵航建設喜報頻傳——7月29日,T1重裝歸來,祿口機場正式邁入「雙航站樓、雙跑道」時代。城鄉統籌發展,讓農民也享受到了一體化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去年11月1日,南京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開啟了垃圾減量、綠色發展的新階段。從城市到鄉村,垃分「新時尚」你追我趕。城區,4171個小區開展垃圾分類,1萬多名垃圾分類指導員進行桶邊指導,2545個小區建成5159個垃圾分類收集點;鄉村,所有自然村均已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基本實現農村廚餘垃圾就地就近生態處理。
  • 長三角區域信用體系專題組第32次例會在溫州召開
    12月24日-25日,長三角區域信用體系專題組第32次例會在浙江溫州召開。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建忠參加會議並講話。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信用辦、信用中心,生態環境廳(局)、文化和旅遊廳(局)、市場監管局、藥監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執委會,浙江省信用協會及溫州市有關領導及人員參加會議。
  • 央地同頻共振,中國建築全力共「築」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中國建築如何對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實現央地同頻共振?本期《學習「建」行》,藍寶為您帶來「中國建築全力共『築』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打通區域動脈,助力長三角交通一體化交通運輸承載著經濟「輸血」的重任,中國建築積極助力完善長三角區域聯絡線,為滿足區域發展"鋪路",為長三角區域協同賦能。長江是一條黃金水道,是連結中國多地區的經濟紐帶。
  • 民航和高鐵銷售平臺互聯互通 首次實現一站式訂票
    這標誌著兩家企業自有銷售平臺實現了「互為第一次」的接口對接,開創了民航和高鐵銷售平臺互聯互通。民航和鐵路是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早在2019年9月,東航就按照促進空鐵聯程運輸發展有關部署,與國鐵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在創新聯運產品、推進聯程售票、促進綜合運輸服務一體化發展方面達成合作意向。經過一年多的籌備,網際網路化銷售的「空鐵聯運」產品正式上線。
  • Frank打開長三角「盲盒」①|南通?上海,3-1.5=?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在江蘇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推出「在中國,看Frank打開長三角『盲盒』」大型互動式融媒體產品,以不一樣的視角,講述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故事。3-1.5=?這是一道簡單的算術題。但是,這組數字換成時間,將是怎樣的答案?
  • Frank打開長三角「盲盒」④|蘇州市民如何直通滬醫?
    蘇州市相城人民醫院與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合作共建,是響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長三角公共服務一體化的縮影。共享互通長三角跨省醫保結算不再卡患者診療結束後,需要支付診療費用。從組建醫聯體、醫療服務互聯互通、疫情期間三省一市互認健康碼到醫保結算輕鬆「跨省」,長三角三省一市的醫療服務打破了原有的地域與時間限制,讓老百姓生活更有幸福感。為了讓區域內的老百姓實現高品質醫療和健康資源的共享,江蘇積極主動地協同兄弟省市齊發力,頻出「實招」。
  • 青浦區檢察院課題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檢察協作工作...
    關鍵詞:長三角一體化 檢察協作 路徑依賴 強制性 分合有度區域協作機制是服務和保障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關鍵。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核心在於滬、浙、蘇三地要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區域一體的原則,在不斷優化開發區域發展,走出一條人口、經濟、資源、環境協調的協同發展路子,其實質上包括長三角區城市場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生態環境優良化和社會高度融合化。
  • 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地協同推動制度創新長三角 探路...
    在生態環保、互聯互通、創新發展和公共服務等領域,示範區率先探路,形成了許多新機制和新制度,高質量發展動能顯著增強。在示範區,「業界共治、機構法定、市場運作」的跨域治理新格局正在形成。2019年11月1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