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以下習慣,辦公久了在椅子上伸個懶腰,跑步前後習慣性壓腿適當伸展身體,使疲勞感下降,拉伸作為無數運動的一種方式,雖然可能不如有氧運動那麼大汗淋漓,讓人身心通暢,也不如力量訓練那麼高負荷,存在感較強,但是運動的時候如果少了拉伸,就會感覺渾身不自在。越練越累。
事實上,拉伸是每個人都必須學會的鍛鍊動作,能夠提高身體柔韌素質,增強關節活動度,提高運動表現,減少運動損傷,經常拉伸,還有以下好處。
拉伸有利於保護肌肉
拉伸不僅能夠增加肌肉長度,保持正常的肌肉張力,同時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脊柱偏移等疼痛。
拉伸能預防疾病
有研究表明,通過拉伸不僅能夠改善動脈硬化,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經常拉伸能夠提高血液循環,增強上肢與下肢的連接感。
拉伸能改善精神狀況
當你睏乏的時候,不妨嘗試伸懶腰,拉伸腿部等動作,能夠立馬讓心情平復,精神變得更好,也更加高效,這是因為在拉伸過程中能夠有效改善精神狀態,有助於擺脫抑鬱症等困擾,女性每天堅持拉伸10分鐘,還能緩解更年期綜合症。
但是,儘管拉伸擁有以上眾多好處,由於這一兩年拉伸的概念被大量倡導,包括拉伸減肥、拉伸瘦腿、拉伸瘦手臂的迷惑操作應接不暇。但是拉伸做不好,也是傷病的導火索:
1、力量訓練前做靜態拉伸。訓練前靜態拉伸會降低訓練中的發力和肌肉功能。
一個部位單次拉伸超過60秒甚至會增加隨後訓練的傷病風險。有些女孩子怕跑步粗腿,跑步健身前都要進行一頓拉伸。
但是你們不知道的是,拉伸過度不僅不會防止粗腿,反而會使肌肉在一定程度內生長,讓你的腿更粗。
正確做法:是訓練前應該進行一些動態的拉伸而非靜態的拉伸。
2、同伴進行的被動式拉伸。我們日常做拉伸之所以不會直接拉傷肌肉,是因為我們的感覺會保護我們的肌腱不被過度拉伸。
但是進行被動拉伸時(例如同伴輔助壓腿),同伴無法感受我們的被拉伸感,因此很容易就出現輔助力道過大過猛,導致肌肉拉傷或者傷到同伴。
正確做法:進行被動拉伸時讓同伴緩慢增加力道,不要發力過猛。
3、久坐人群的拉伸。
正確做法:久坐後應起身走路活動5-10分鐘後再進行簡單輕鬆的拉伸放鬆。
注意
1 活動後的拉伸,建議靜力性拉伸為主,可以消除疲勞。
2 沒有健身經驗的人,應當以靜力性牽拉練習為主,逐漸增強柔韌性。
3 拉升時避免過度用力,應當循序漸進,不要突然做大幅度拉升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