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亞首個太空科技館開工 市民未來可體驗「火星漫步」「太空行走」
這裡,可以仰望星空,遇見未來「空天技術」;這裡,可以開啟體驗「火箭升空」探秘之旅。11月9日,三亞首個太空科技館開工,實現三亞太空科技館「零」的突破,空天信息產業將成為三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新爆點」,預示著三亞正在向深度開發應用的空天信息產業生態圈挺進。 新技術、新突破催生新應用、新體驗。
-
三亞首個太空科技館啟動建設 周期為兩年
11月9日上午,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太空科技館啟動建設,這是園區成立以來首個開工建設項目,標誌著產業園實體建設啟動。據悉,這也是三亞首個空天主題科技館。 據介紹,三亞太空科技館項目規劃用地面積23.75畝,總建築面積4.7萬平方米。
-
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首個項目「太空科技館」正式動工
11月9日,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重點項目——太空科技館奠基儀式舉行,這是該產業園成立以來首個開工建設項目。 據了解,該太空科技館項目規劃用地面積23.75畝,總建築面積4.7萬平方米。
-
家門口感知硬核科技 在建新昌未來科技館帶參觀者體驗未來生活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整個火箭實體模型重量約達3.5噸,長17.346米,翼展3.19米,最大直徑3.2米,模型以「長徵二號運載火箭」為原型,以1:3的比例製作而成,還能真正模擬點火裝置。
-
中國科技館開放「太空探索」新展廳 親身體驗「火星漫步」
2016年12月9日訊,你想親自體驗「火星漫步」和「太空行走」嗎?即日起,中國科學技術館「太空探索」展廳開放,先進的展示技術和航天科技實物讓人大開眼界。在新展廳的「太空行走」項目前,講解員告訴小朋友們,太空行走是載人航天工程在軌道上安裝大型設備、進行科學實驗、施放衛星、檢查和維修太空飛行器的重要手段。而戴上VR眼鏡,觀眾們就能以第一視角體驗航天員離開太空艙進入太空行走的過程。而另一個虛擬實境項目——「火星漫步」展項,則首次引入無線可穿戴行走VR設備。
-
上遊新聞帶你打卡全國首個旋轉式跳樓機「火箭太空梭」
10月2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為你打探體驗了涪陵美心紅酒小鎮景區裡剛剛開放的、全國首個旋轉式跳樓機「火箭太空梭」。「火箭太空梭」是由廠家來到景區實地測量後量身訂做,外觀造型十分炫目。它彩燈閃爍,音效轟鳴,在景區任何位置抬頭向山上望去都可以發現它。
-
武漢太空科創園開工 裡面有嫦娥秀場、太空營地……
原標題:武漢太空科創園開工 裡面有嫦娥秀場、太空營地…… 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出席長江網訊(記者李詠)27武漢太空科創園項目和優炫信息安全產業園項目籤約儀式在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蔡甸)中法科技谷隆重舉行,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出席,兩大科創項目籤約開工總投資170億元,這標誌著中法科技谷建設全面啟動。中法科技谷突出製造業、服務業深度融合的信息技術產業主線,建設武漢江北科技新城,與中國光谷遙相呼應。中國武漢太空科創園項目正式開工。
-
火箭為什麼要在海上發射?馬斯克:這是飛船和火箭的未來
一般來講,海上發射平臺更接近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地區,火箭能夠充分利用赤道上地球自轉的附加速度,從而節省燃料,運載能力則會得到提升。第二,提升火箭發射安全性。火箭升空一段時間後助推器等「殘骸」會掉落,最壞的情況是發射失敗火箭墜落,而海上發射平臺周圍人口稀少,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安全。
-
NASA直播載人火箭升空 社交媒體都可觀看
上一次有美國太空人,從美國的土地進入太空已是2011年。在這之間,美國只能依靠俄羅斯的火箭,前往在地球表面上方250英裡處的國際太空站。這次的飛行任務將由NASA太空人羅伯特·本肯(Robert Behnken)和道格拉斯·赫利(Douglas Hurley)執行。
-
我國首次海上發射火箭模型將入駐中國科技館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胡喆)12月11日,中國航天基金會與中國SUV品牌WEY聯合發起捐贈儀式,向中國科學技術館贈送成功實施中國首次海上火箭發射的「CZ-11WEY號火箭海上發射展示模型」及「固體燃料運載火箭一級箭體落體」,將為青少年築起航天科普教育最直接、高效的交流平臺。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迎來高光時刻
據央視新聞7月23日報導,今天(2020年7月23日)中午12點41分,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這值得中國人民驕傲的事情,我們的科技又進了一步,對宇宙的探索從月球邁向了火星。
-
夏日新去處 「遨天一號」太空科技體驗館邀您「飛天」
位於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的「遨天一號」太空科技體驗館昨天(8月2日)正式對外開放,科技館通過仿真模擬器以及VR和聲光電等技術,給體驗者帶來了真實、震撼的「飛天」感受。 「遨天一號」是按照「天宮一號」一比一的比例仿製的,通過配備VR眼鏡和動感設備,可讓體驗者真實看到和感受到火箭從發射到升空的全過程。
-
坐在火箭裡吃飯是什麼體驗?全球首家火箭餐廳要請吃「太空餐」
原標題:坐在火箭裡吃飯是什麼體驗? 全球首家火箭餐廳要請吃「太空餐」火箭餐廳效果圖。長徵二號火箭遺留殘骸正在杭州進行搭建。揚子晚報訊(記者 徐曉風)火箭除了發射飛船還能做什麼?還能用來做餐廳。9月4日,還在搭建中的火箭餐廳不經意上了熱搜。記者隨後從相關方面了解到,這家以長徵二號F火箭殘骸為主體的火箭餐廳,將在9月12日淘寶造物節首日開始開門營業。據悉,這將是全球首家真正用火箭改造的餐廳。
-
NASA對太空發射系統火箭模型進行風洞測試
北京時間6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太空發射系統(SLS)」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運載火箭,但是該火箭仍然會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
-
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已入駐高新技術企業200多家
記者袁永東攝自《總體方案》發布至今,上百家企業與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接洽,還有幾波企業將組團前來考察,有些已提交入園註冊手續聽,空天產業的「潮聲」在三亞澎湃!這個月,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十分「熱鬧」。
-
SpaceX火箭將載100人骨灰升空集體「太空葬」
中新網12月3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太空葬」成真! 日前,位於美國舊金山的「極樂太空」公司推出「太空葬」,預計在當地時間3日利用SpaceX「獵鷹9號」火箭,把100人的骨灰送到外太空。資料圖:太空。
-
美「太空班車」正式啟航!SpaceX載人「龍」飛船順利升空
當地時間15日晚19時27分,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夜色中,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4名太空人搭載由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研發的載人「龍」飛船,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這是「龍」飛船的第二次載人發射,也是該型號飛船得到美國宇航局(NASA)認證後,執行的首個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意味著美國太空人的「太空班車」有望走上正軌。美國的商業太空時代,即將開啟。【啟航:太空漫遊分幾步?】
-
臺首顆自製衛星「福衛五號」將於8月在美國升空
25日凌晨發射升空。 據報導,臺灣科技部門表示,「福衛五號」是臺灣首枚自主發展的高解度光學遙測衛星,由財團法人臺灣實驗研究院臺灣太空中心規劃,結合島內微像公司及「中央大學」等產學研50餘團隊共同研發,可提供解析度黑白兩米、彩色
-
地平論支持者搭載自製蒸汽火箭升空!還揚言未來要到達卡曼線
地平論支持者搭載自製蒸汽火箭升空!休斯這次乘坐的火箭是他去年發射那枚蒸汽動力火箭的翻新改進版。他說,他使用蒸汽來推進火箭是因為蒸汽既便宜又相對簡單。「沒有燃料成本,只需要水,」他說。《自製太空人》將於2020年首映,該節目展示了為太空飛行建造和發射火箭等其他設備的平民百姓。和以前一樣,休斯從一個移動平臺起飛(這是這個自製發射裝置的另一個獨特之處)。
-
嗶哩嗶哩衛星成功升空「太空視頻」內容引領者?
9月15日,嗶哩嗶哩官方發布消息稱,「嗶哩嗶哩視頻衛星」成功升空,這也是我國首個網際網路公司定製、用於科普傳播的視頻遙感衛星。接下來,該衛星拍攝出來的視頻、圖片數據將會被製作成科普視頻,在B站播出。早在今年7月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搭載的便有嗶哩嗶哩視頻衛星,但是最終因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不過,嗶哩嗶哩官方表示不會放棄,直到9月15日再次發射,獲得成功。據了解,該衛星距離地球535公裡,位於太陽同步軌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