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可以仰望星空,遇見未來「空天技術」;這裡,可以開啟體驗「火箭升空」探秘之旅。11月9日,三亞首個太空科技館開工,實現三亞太空科技館「零」的突破,空天信息產業將成為三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新爆點」,預示著三亞正在向深度開發應用的空天信息產業生態圈挺進。
新技術、新突破催生新應用、新體驗。三亞首個太空科技館開工,有望助推更多「科幻場景」走進現實。
這個太空科技館很「時尚」。科技感「爆棚」,它的設計構思為「七星伴月」,建築整體形態取意天體中恆星的運行軌跡,好似莫比烏斯環的閉合曲線建築形體美輪美奐,與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內的七個白色球體形成「七星伴月,交相輝映」的城市意向。規劃用地面積23.72畝,以科普展覽和科技體驗等多種形式開展科學教育和科學傳播活動。空天院海南研究院執行院長楊天梁告訴記者,太空科技館是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座以太空科技為主題的集科普教育、圖文信息交流、雙創研學為一體的科技建築。
這個太空科技館很「吸睛」。你想親自體驗「火星漫步」和「太空行走」嗎?坐在太空艙上戴上VR眼鏡,就可以在現實與虛擬世界中行駛,體驗同步的快感。這個「黑科技」滿滿的太空科技館以宇宙探索為主題,以科幻為基調,利用VR/AR、數字地球影像、模擬太空飛行器等高科技進行展示。楊天梁說,為民眾提供近距離接觸前沿航天科技的平臺,用增加興趣、親身體驗、寓教於樂的參與方式使參與者了解中國航天事業,推動三亞航天科技旅遊及相關動漫、遊戲等文化產業的發展。
這個太空科技館很「親民」。科技部原部長、中科院院士徐冠華說,融入公益性元素並結合可持續的商業運營,圍繞科普活動、教育產業、娛樂體驗、綠色產業、動漫產業和產業園的六大產業板塊,發展「航天+」產業,借力航天優勢打造發展引擎。太空科技館沿線串聯起了天涯海角、南山景區等多個重要旅遊觀光景點,距天涯海角直線距離5公裡,距南山旅遊景區直線距離16公裡,距西島旅遊景區直線距離11公裡,距三亞市中心直線距離24公裡,必將形成「遊天涯、觀海景、品科技、觀南山」的旅遊產業格局,將成為三亞西線旅遊新的網紅打卡地。
空天信息產業作為新興科技產業力量,在測繪、自然災害防治、應急救援、建築風險評估以及政府服務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推進海南及三亞產業結構轉型和升級、探索新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之一。楊天梁說,太空科技館的建成,將滿足市民遊客親身體驗和主動學習科學技術的需求,增強公眾的探索和創新能力,達到科學教育、普及、傳播和應用的作用,為三亞現代產業體系添加科技元素,讓科技為自貿港建設賦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