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首個太空科技館開工 市民未來可體驗「火星漫步」「太空行走」

2020-11-20 新海南三亞融媒

這裡,可以仰望星空,遇見未來「空天技術」;這裡,可以開啟體驗「火箭升空」探秘之旅。11月9日,三亞首個太空科技館開工,實現三亞太空科技館「零」的突破,空天信息產業將成為三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新爆點」,預示著三亞正在向深度開發應用的空天信息產業生態圈挺進。

  新技術、新突破催生新應用、新體驗。三亞首個太空科技館開工,有望助推更多「科幻場景」走進現實。

  這個太空科技館很「時尚」。科技感「爆棚」,它的設計構思為「七星伴月」,建築整體形態取意天體中恆星的運行軌跡,好似莫比烏斯環的閉合曲線建築形體美輪美奐,與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內的七個白色球體形成「七星伴月,交相輝映」的城市意向。規劃用地面積23.72畝,以科普展覽和科技體驗等多種形式開展科學教育和科學傳播活動。空天院海南研究院執行院長楊天梁告訴記者,太空科技館是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座以太空科技為主題的集科普教育、圖文信息交流、雙創研學為一體的科技建築。

  這個太空科技館很「吸睛」。你想親自體驗「火星漫步」和「太空行走」嗎?坐在太空艙上戴上VR眼鏡,就可以在現實與虛擬世界中行駛,體驗同步的快感。這個「黑科技」滿滿的太空科技館以宇宙探索為主題,以科幻為基調,利用VR/AR、數字地球影像、模擬太空飛行器等高科技進行展示。楊天梁說,為民眾提供近距離接觸前沿航天科技的平臺,用增加興趣、親身體驗、寓教於樂的參與方式使參與者了解中國航天事業,推動三亞航天科技旅遊及相關動漫、遊戲等文化產業的發展。

  這個太空科技館很「親民」。科技部原部長、中科院院士徐冠華說,融入公益性元素並結合可持續的商業運營,圍繞科普活動、教育產業、娛樂體驗、綠色產業、動漫產業和產業園的六大產業板塊,發展「航天+」產業,借力航天優勢打造發展引擎。太空科技館沿線串聯起了天涯海角、南山景區等多個重要旅遊觀光景點,距天涯海角直線距離5公裡,距南山旅遊景區直線距離16公裡,距西島旅遊景區直線距離11公裡,距三亞市中心直線距離24公裡,必將形成「遊天涯、觀海景、品科技、觀南山」的旅遊產業格局,將成為三亞西線旅遊新的網紅打卡地。

  空天信息產業作為新興科技產業力量,在測繪、自然災害防治、應急救援、建築風險評估以及政府服務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推進海南及三亞產業結構轉型和升級、探索新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之一。楊天梁說,太空科技館的建成,將滿足市民遊客親身體驗和主動學習科學技術的需求,增強公眾的探索和創新能力,達到科學教育、普及、傳播和應用的作用,為三亞現代產業體系添加科技元素,讓科技為自貿港建設賦彩。

相關焦點

  • 三亞首個太空科技館開工 未來可體驗「火箭升空」
    11月9日,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重點項目——太空科技館奠基儀式在三亞市天涯區紅塘灣舉行。這是該產業園成立以來首個開工建設項目,標誌著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的實體建設正式啟動。三亞太空科技館開工儀式現場。
  • 中國科技館開放「太空探索」新展廳 親身體驗「火星漫步」
    2016年12月9日訊,你想親自體驗「火星漫步」和「太空行走」嗎?即日起,中國科學技術館「太空探索」展廳開放,先進的展示技術和航天科技實物讓人大開眼界。「你想像航天員叔叔一樣體驗『太空行走』,修理飛船的太陽能帆板嗎?」
  • 三亞首個太空科技館啟動建設 周期為兩年
    11月9日上午,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太空科技館啟動建設,這是園區成立以來首個開工建設項目,標誌著產業園實體建設啟動。據悉,這也是三亞首個空天主題科技館。 據介紹,三亞太空科技館項目規劃用地面積23.75畝,總建築面積4.7萬平方米。
  • 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首個項目「太空科技館」正式動工
    11月9日,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重點項目——太空科技館奠基儀式舉行,這是該產業園成立以來首個開工建設項目。  據了解,該太空科技館項目規劃用地面積23.75畝,總建築面積4.7萬平方米。
  • 苗圃體驗太空艙 穿太空衣過「太空漫步」隱
    苗圃體驗太空艙 穿太空衣過「太空漫步」隱 苗圃穿太空衣體驗太空行走
  • VR騎乘、宇宙漫步 天津濱海科技館10月1日開館試運營
    VR騎乘配有8個座位,市民可以體驗「過山車」一般從海河到深海再入太空的視覺體驗(央廣網發 賈成龍 攝)濱海科技館位於天津濱海文化中心內,與「網紅圖書館」相鄰,以其特色鮮明的後工業風格建築造型被市民親切的稱為「大銅鍋」,一直以來備受關注。
  • 漫步太空 學習英語
    2008年9月27日下午,「神七」航天員翟志剛進入太空,成為中國太空漫步第一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海外輿論評論說,翟志剛的一小步是中國的一大步。翟志剛精準完成在艙外漫步的任務,並同步施放了小型衛星。這次成功,不僅將中國太空科技又往前推了一大步,也證明了中國的太空實力。
  • 香港為「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歡欣鼓舞
    新華網香港9月28日電 「神七」航天員成功「太空漫步」,整個香港為之歡欣鼓舞。27日下午,香港各大電子媒體均進行了直播,眾多市民在鬧市區的大屏幕前駐足觀看。報紙專發號外慶賀。28日,香港各報紛紛在頭版突出報導「神七」航天員首次太空行走的情況。
  • 太空漫步,酷不酷?
    每次康寶寶一看到電影中,航天員在太空漫步的畫面,那個羨慕嫉妒的心情就別提了。
  • 怎樣在地球上實現「太空漫步」?有三種方法可選,最後一種最簡單
    導語:怎樣在地球上實現「太空漫步」?有三種方法可選,最後一種最簡單。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探索神秘的未知之地是一項偉大的任務,太空向來是人們最嚮往的地方之一,當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上天,不只感動了多少中華兒女,太空人一度成為最受孩子們喜愛的理想之一。
  • 這就是太空漫步輔助機器人的未來,經驗老道的太空人如是說
    關鍵在於人類的太空漫步不會被替代,但是通過在偏常規和普通的太空漫步任務中使用機器人,來降低太空人面對危險處境的風險。圖解: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的人類第一次太空漫步。通用汽車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合作一個龐大的機器人項目——機器太空人。
  • 武漢太空科創園開工 裡面有嫦娥秀場、太空營地……
    原標題:武漢太空科創園開工 裡面有嫦娥秀場、太空營地……    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出席長江網訊(記者李詠)27武漢太空科創園項目和優炫信息安全產業園項目籤約儀式在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蔡甸)中法科技谷隆重舉行,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出席,兩大科創項目籤約開工總投資170億元,這標誌著中法科技谷建設全面啟動。中法科技谷突出製造業、服務業深度融合的信息技術產業主線,建設武漢江北科技新城,與中國光谷遙相呼應。中國武漢太空科創園項目正式開工。
  • 在地球上體驗太空之旅
    太空對於人類來說,一直是個險象環生的地方,為了能安全地探索太空,科學家想讓機器人當我們的化身前往太空。太空危險重重太空人在太空行走時,如果安全帶意外斷開或噴氣背包出現故障,他很有可能成為其他星球的一顆「人體衛星」。
  • 家門口感知硬核科技 在建新昌未來科技館帶參觀者體驗未來生活
    「長徵二號運載火箭」實體模型,僅是在建中的新昌未來科技館重點展品之一這座科技館建成開放後,新昌市民還可以在館內接觸模擬太空艙、攝影機器人、智能醫療設備等炫酷「黑科技」,參與AR互動,全程參觀也都由智慧機器人導覽陪同。此前的「劇透」揭秘,未來科技館內的機器狗,會將「寵物」通過人工智慧演繹,參觀者感知現代科技蓬勃發展的同時,也能體驗多種未來生活的動感方式。
  • 200名貧困留守兒童參觀科技館 「觸摸」太空感知宇宙
    」與同齡孩子一樣,對於太空,10歲的薛晴晴有著濃厚的探索興趣。在一樓展廳體驗了航天員失重行走、模擬火箭發射、遙控嫦娥登月車等,一件件精彩奧妙的航天展品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大夥看得異常認真。通過虛擬增強現實技術,模擬飛船回收艙的屏幕上出現了3D太空場景,當太空人緩緩走入屏幕,邁著輕盈的步伐行走時,帶著3D眼鏡的孩子們一個個伸出了手,忍不住用手去觸碰他的身體。
  • 人類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漫步結束,在太空中行走是啥感覺
    美國東部時間10月18日早7點38分,人類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漫步(sopacewalk)開始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兩位太空人傑西卡·梅爾、克裡斯蒂娜·科赫走出國際空間站,開啟了她們的太空漫步之旅。這是今年以來國際空間站的第8次太空漫步。
  • 太空漫步太危險?這裡有件「一鍵回艙」太空衣
    自從前蘇聯航天員列昂諾夫1965年走出 「上升」2號飛船,成功實現人類第一次太空出艙活動以來,人類已經完成了200多次的太空行走,出艙活動的航天員也達到了數百人次。太空人的出艙活動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身系安全帶,在太空艙的幾米範圍內活動;另一種則是背一個可控制的噴氣背包或者穿艙外活動救援輕便服,活動範圍也能達到近百米。太空漫步聽起來非常詩意,但對太空人來說如何保證在艙外行走不迷失方向,尤其是保證他們在不依靠安全帶且艙外的氧氣供應還有限的情況下安全回艙,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 【趣太空航天科技館】29.9元搶門票+颱風/地震/5D影院/VR眼鏡4選1票!石家莊首家航天主題樂園,圓寶貝一個航天夢
    每個孩子都曾有一個探索未來世界飛向太空的夢想
  • 未來人類或可在太空繁衍
    想像一下,未來某一天,人類可以將精子運送到其他星球,然後創造出所謂的「太空嬰兒」,在此星球上繁衍生息,並擴展人類的基因庫。是不是太過於科幻?        但一名專家表示,這項研究並未揭示精子在太空中的真實表現,我們距離使用冷凍精子創造太空嬰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還面臨諸多困難。        樣本經歷多種重力環境        由於很多原因,在太空中進行性行為不僅困難而且危險。此外,宇宙輻射對發育中的胚胎也會造成巨大威脅。
  • 國際專家盛讚中國太空行走:這是全人類的成就
    俄羅斯專家:全人類的成就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主管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27日說,他對中國航天員當天成功完成太空行走表示熱烈祝賀,中國成為繼俄羅斯與美國之後三個獨立完成這一壯舉的國家,這是全人類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