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看到牡丹美景的花友,不要錯過5月花神芍藥花
這個季節最美的花就是芍藥了,它是名副其實的美貌與氣質擔當,芍藥有「花中皇后」的美稱,被列為「十大名花」之一,又被稱為「五月花神」。芍藥倍受青睞,自古以來象徵著我國的愛情之花,現在也被譽為七夕節的代表花卉。芍藥花代表著情有所鍾,表達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愛意。
-
牡丹花到底是不是芍藥花
芍藥,是一種植物,它的別名又叫別離草,以及花中丞相等,芍藥花長的和牡丹很相似,但也只是相似而且牡丹花和芍藥花的大小也是不一樣的,牡丹花的花朵是開於花枝頂端的,大多數都是單花,而芍藥花的花朵多開於枝頂簇生
-
第二屆西北中藥材學術研討會在寧夏舉辦
11月30日開啟,旨在傳承弘揚中醫藥文化,推動西北和寧夏中藥產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寧夏已被國家認定為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中藥材基地和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中藥材產業在鄉村產業發展的地位十分重要。特別是六盤山區廣泛分布著西北、華北和青藏高原三個區系藥用植物90科、618種,種質資源突出,種群分布集中,一些道地中藥材質量享譽全國。
-
五月,天津,芍藥花盛開,點綴著美麗的濱海新區
我來到天津濱海新區泰達牡丹園來享受盛開的美麗芍藥花。天津濱海新區泰達牡丹園有牡丹花、芍藥花和一些特色植物。由於牡丹花在盛開,所以現在芍藥花正盛開。我們醒醒吧:網友若想快看芍藥花,估計一周之內「旺季」。雖然花園不大,但有很多花卻,從遠處看,他看起來像花龍臥在濱海新區的第八條大街邊上,在濱海新區上添加美麗。這裡不僅有大量的芍藥花,還有一些特色植物。
-
同仁堂書寫脫貧攻堅的精彩答卷
調研情況呈報後,同仁堂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決定,當年以高於市場的價格在當地定向採購500萬元的中藥材,切實幫助貧困戶增收。據統計,這筆訂單為貧困戶每人至少增加了1500元的收入。扶貧第一年,實現了幫扶100家貧困戶235人脫貧的初期目標。當地野生藥材資源十分有限,不足以長時間支撐大批量採購,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
-
規模種植中藥材多種渠道促增收 滿江紅村靠產業旺起來
張寶解釋道,這是一道「脫貧算術題」:村子距離脫貧目標差多少?種一畝平貝又能補多少?「我們得算準了,畢竟,種下的不僅是平貝,也是脫貧的決心和希望。」張寶一字一頓地說。 2016年3月,211.5畝土地成功湊齊,鐵力市滿江紅精準致富平貝種植專業合作社、興村中藥材經銷有限公司相繼成立。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幫扶模式,全村53戶貧困戶帶地入社,每戶享受4000元的年收益分紅。
-
《紅樓夢》史湘雲醉臥芍藥叢有何意義?曹公以花暗喻身世
第六十二回,原文是這樣的一段文字:「果見湘雲臥於山石僻處一個石磴子上,業經香夢沉酣,四面芍藥花飛了一身,滿頭臉衣襟上皆是紅香散亂;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鬧嚷嚷的圍著;又用鮫帕包了一包芍藥花瓣枕著」。
-
植物園內美麗的芍藥花
植物園內美麗的芍藥花植物園內美麗的芍藥花植物園內美麗的芍藥花植物園內美麗的芍藥花植物園內美麗的芍藥花植物園內美麗的芍藥花植物園內美麗的芍藥花植物園內美麗的芍藥花植物園內美麗的芍藥花植物園內美麗的芍藥花
-
雲南楚雄:「四抓四促」提升產業鞏固脫貧成果
近年來,雲南楚雄市始終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子,破解產業發展「瓶頸」,實施4項措施提升產業扶貧。抓組織強保障,促凝聚合力。成立以市長任組長,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指導產業扶貧相關工作。
-
芍藥是什麼植物,芍藥是花還是樹?
芍藥是毛茛科芍藥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由於不是喬木,所以並不是樹。它的花在5-6月開放,花色豐富,花瓣有單瓣有重瓣。植株喜歡溫暖乾燥的氣候和光照充足的環境,也有一定的耐寒性。植株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江蘇、陝西等地,多集中在海拔1000-2300米高的地方。
-
「千年藥鄉」宕昌縣 中藥材產業鋪就致富路
中藥材產業鋪就致富路 金奉乾攝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金奉乾「我家以前除了種地幾乎沒有其他收入,自從到中藥材加工車間打工,我每月都有3000多元的工資。」倉庫裡儲存的大量中藥材 金奉乾攝走進甘肅琦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佔地5.3萬平方米的倉庫,一股濃濃的中藥味撲鼻而來,映入記者眼帘的是一堆堆碼放整齊、貼有國家中藥材流通追溯二維碼標籤的各類中藥材。記者了解到,倉庫裡存儲的中藥材包括當歸、甘草、黃芪、黨參、大黃等10多個品種,多達5萬餘噸。
-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公益廣告」永靖農特產 有機原生態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公益廣告】永靖農特產 有機原生態永靖,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先民沿河而居、繁衍生息。在這方熱土上,布滿大禹導河、絲綢之路、唐蕃古道、茶馬互市的印記,「恐龍之鄉」「彩陶之鄉」「儺文化之鄉」「水電之鄉」的美譽不勝枚舉。
-
致富面面觀:種植中藥材「錢景」驚人
目前,水口鄉已有20多戶農戶參與到「公司+農戶」銷售隊伍。典型引路打造中草藥新興產業 在武康鎮山民村,成片的金銀花正等待著5月的採摘季。「這就是山民中藥材精品園項目之一。」鎮農辦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該鎮正在全力打造中藥材精品園,為發展都市型高效生態農業添上精彩的一筆。
-
市民下鄉 能人回鄉 企業興鄉房縣人才集聚工程激活鄉村發展
:近年來,房縣大力實施 「兩回三鄉」人才集聚工程,引導和鼓勵在外能人回歸創業、在外務工人員回鄉就業,全面推進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用好用活第一資源為精準脫貧、鄉村振興添活力。聞鄉音、敘鄉情,用心用情吸引能人回歸創業。
-
「小兔子大產業 」新疆和田傾力打造全國一流肉兔產業基地
本次大會以「綠色養殖、科技創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為主題,通過舉辦展覽展示、商業接洽、美食比賽、主題報告、高端論壇等活動,企業代表和全國科研人員共商兔業振興之計,譜寫兔產業發展新篇章。 據了解,和田兔產業發展潛力巨大。特色畜牧養殖加工產業是和田重點投資領域之一,兔產業是其中的重點打造項目。
-
宜君:芍藥花開引客來
初夏時節,一場大雨過後,宜君縣動漫花溪谷景區的彭祖仙草園內120畝芍藥花競相綻放,進入最佳觀賞時期。嬌美馨香的花朵遠看緋雲一片,近瞧雲霞朵朵,豔麗妖嬈、光彩奪目、芳香襲人……令前來賞花的遊客們流連忘返、讚不絕口。
-
漢源縣坭美鄉:發展特色中藥材產業 貧困村年人均收入超過六萬元
四川新聞網消息 近年來,漢源縣坭美鄉結合當地地理優勢、土壤條件、氣候溫溼等特點,堅持把發展中藥材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支柱產業和主要途徑。通過近幾年的發展,成片種植的中藥材不僅美了鄉村,更成為了村民們以「苦」換甜的「幸福事業」。
-
【脫貧攻堅】土家大寨村古風猶存:守著「靜土」 念好「山」字經
記者本月跟隨「武陵山鄉美·齊力奔小康——聚焦重慶民族地區脫貧攻堅暨民族團結進步新風貌」主題採訪活動走進土家大寨村,眼前一幢幢保持完整的土家吊腳樓依山而建,古樹高大蒼翠,小橋婉約玲瓏,古橋、古井穿插其間,閒庭靜院古風猶存,叫人樂不知返。大寨村村支部書記楊小芳介紹,大寨村村原名「鬼板溪」,後改名為「黑虎寨」,清末更名為「大寨」,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
村民搬新家換家具 石柱永和村中藥材種出「脫貧良方」
近年來,永和村以農業產業結構深度調整為契機,引進石柱縣旺咖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種植吳茱萸1200畝,三葉草800餘畝,荒坡變為「聚寶盆」,用中藥材種出了自己的「脫貧良方」。提升「顏值」 中藥材為荒坡披上「綠衣」 吳茱萸產業基地在永和村的東南方,原是荒坡,雜草叢生,偶爾會看到裸露在外的黃色土地。
-
吉林紀事:盛夏爛漫的芍藥花
民國初年,據《永吉縣誌》記載,吉林城花之屬有長春,有芍藥,有牡丹,有玫瑰,有荷花,有迎春,有鳳仙,有白玉簪,有夜來香,有西番蓮,有百合,有山丹,有茉莉,有洋繡球,有垂絲海棠,有草木芙蓉,有藍雀花,有月季,有江西臘花,有高麗菊,有萬年菊,有燈籠花,蝴蝶梅,還有冰花。還有雞心,牛卵,牛爪,燕子,八股牛諸目。還有年香,俗話說得好香,就是滿人祭祀時,用火燒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