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藥鄉」宕昌縣 中藥材產業鋪就致富路

2020-12-06 湘湘帶你看社會

中藥材產業鋪就致富路 金奉乾攝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金奉乾

「我家以前除了種地幾乎沒有其他收入,自從到中藥材加工車間打工,我每月都有3000多元的工資。」初冬時節,位於宕昌縣哈達鋪鎮的甘肅琦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各生產車間內一派忙碌的景象,劉海霞對中外媒體記者說,通過在家門口打工掙錢,她家迎來了「好日子」。

倉庫裡儲存的大量中藥材 金奉乾攝

走進甘肅琦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佔地5.3萬平方米的倉庫,一股濃濃的中藥味撲鼻而來,映入記者眼帘的是一堆堆碼放整齊、貼有國家中藥材流通追溯二維碼標籤的各類中藥材。記者了解到,倉庫裡存儲的中藥材包括當歸、甘草、黃芪、黨參、大黃等10多個品種,多達5萬餘噸。

網絡直播進倉庫 金奉乾攝

在飲片生產車間,隔著走廊玻璃,可以直觀地看到,該企業從中藥材洗浸、飲片切制、烘乾、內外包裝,到最後的出庫,已全部實現自動化生產。生產效率的提高,使得該企業可實現年產各種中藥飲片4800噸,生產各類超中藥微粉共計200餘噸。

工人操作機器切制飲片 金奉乾攝

最為震撼的是位於車間最頂部佔地1.1萬平方米封閉式陽光晾曬房。這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晾曬房,幾名身穿藍色工作服、裹著鞋套的工人,正忙著晾曬當歸、黃芪等中藥材原料和飲片,他們小心翼翼地將含有水分的飲片均勻地撒在專用曬布上,對之前晾曬的飲片進行仔細翻動,確保中藥材晾曬均勻。

工人們在封閉式陽光晾曬房翻動晾曬中藥飲片 金奉乾攝

宕昌縣位於甘肅省南部,地理環境獨特,氣候層次分明,中藥材資源豐富。自古就有「千年藥鄉」「天然藥庫」的美譽,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40萬畝,藥材種類達690多種。近年來,宕昌縣把中藥材產業作為精準扶貧和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來抓,促進了中藥材產業的發展。

工人盛裝中藥飲片 金奉乾攝

「今年我公司與宕昌中藥材主要產區的5個鄉鎮38個合作社籤訂中藥材訂單收購合同共3.1萬畝,有效帶動當地群眾脫貧增收。」甘肅琦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建軍說,公司現已建成2萬畝綠色標準化道地中藥材種植培育示範基地,建成兩條現代化中藥飲片生產線,預計年銷售額3.6億元,為宕昌縣提供200個穩定工作崗位及季節性就業崗位約2400人次,有力解決當地貧困人口就業,「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宕昌模式,已成為當地藥農脫貧增收的主要途徑。

如今,在「千年藥鄉」宕昌縣,許多像劉海霞一樣的群眾,在富民政策指引下,用辛勤勞動託起致富的夢想。

【來源:每日甘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千年藥鄉」甘肅宕昌「疫」訂單增多 藥農直播帶貨銷售中藥材
    【解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因物流等多環節受阻,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中藥材面臨滯銷。隨後防治新冠肺炎「甘肅方劑」公布的藥方裡,出現黨參、黃芪等中藥材,促使近期中藥材市場需求增大。甘肅新隴羌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龐俠平也因此受益,他白天發貨滿身塵土,晚上就坐在店裡喝著中藥飲片茶,通過網絡直播向粉絲介紹健康養生知識。
  • 中藥材鋪就致富路
    2018年開始,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進駐繼紅村,駐村第一書記王金波和工作隊隊員依託當地特有的山地氣候,引進中藥材種植項目。2020年,繼紅村種有五味子、貝母、紫蘇、菊花、人參等中藥材2000畝,包括種植示範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內,共有一百餘人加入到中藥材種植產業中,人均增收超千元。
  • 天柱:鋪就群眾「致富路」搭建幹群「連心路」
    「到坪地鎮之前,我去過很多地方,要不就是海拔、氣溫合適沒有路,要不就是有路但是海拔、氣溫不適合,剛開始來我也很擔心,可不曾想到才過兩年,你看看這裡,道路四通八達。」天柱縣坪地鎮凸屯中藥材種植基地負責人姚玉文說到。
  • 羅田縣平湖鄉古羊山村:產業鋪就致富路
    產業選對頭,小康有盼頭。近年來,羅田縣平湖鄉古羊山村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利用「支部+市場主體+產業+旅遊+扶貧」的發展模式,合理利用荒廢土地,引導群眾參與到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規劃中來,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正在基地務工的江群芳今年68歲,體弱多病的她和老伴兒沒有收入來源,日子過得很是清苦。
  • 中國藥科大學:把技術帶到田間地頭,為「巴山藥鄉」開出扶貧良方|我...
    跨越千裡 修起致富路鎮坪縣地處陝西省最南部,大巴山北麓,森林覆蓋率高達88.6%,生態資源富饒,素有「巴山藥鄉」之美譽,卻始終摘不掉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沒有路,難致富。2014年,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副院長陳永法來到鎮坪任副縣長,他告訴記者,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鎮坪是全市唯一不通二級路的偏遠縣。
  • 巧家紅山:小小蠟蟲「引客入鄉」鋪就致富路
    今年,紅山鄉蠟蟲產業又喜獲豐收,來自湖南、四川、貴州的「蟲客」都不約而同地來紅山收購蠟蟲,小小蠟蟲「引客入鄉」,大大提高了當地群眾的經濟收入,為當地老百姓鋪就了致富路。該鄉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在海拔2300米至3300米高山草甸片區,以發展牛、羊養殖業為主;在海拔800米至2300米片區,以發展核桃、花椒、蠟蟲、豆類產業為主;在海拔800米以下,以發展熱區蔬菜、水果及水體養殖為主。產業布局合理,實現了經濟、社會、生態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 民樂:手工編織鋪就脫貧致富路
    民樂:手工編織鋪就脫貧致富路 20-12-03 15:51
  • 致富面面觀:種植中藥材「錢景」驚人
    甘肅麥積:中藥材拓寬致富路今年44歲的劉存福是個精明的漢子,他還是東岔小紅珠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在劉存福的帶領下,記者來到村民剡銀輝家裡,剡大娘告訴記者:「兒子長年在外跑貨車,家裡就我、兒媳婦和孫子,幹不了重體力活,村上就動員我們種柴胡,成本少,好作務。
  • 油茶樹套種中藥材種出致富路
    油茶樹套種中藥材種出致富路 2020-11-21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江蘇海安:玫瑰花鋪就農民致富「芬芳之路」
    當地政府積極引導農民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發展玫瑰種植為主打的休閒觀光農業,這裡的玫瑰花銷往全國各地,鋪就了農民致富的「芬芳之路」。當地政府積極引導農民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發展玫瑰種植為主打的休閒觀光農業,這裡的玫瑰花銷往全國各地,鋪就了農民致富的「芬芳之路」。
  • 南京高淳:拓展螃蟹產業鏈 鋪就特色致富路
    創新無止境,鋪就「致富路」除了個人增收,孔祥華還將村民組織起來抱團發展,組建和豐園生態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為蟹農提供水產養殖、水質處理、電商銷售等技術指導。據悉,目前合作社已有成員105戶,水產面積達3960餘畝。
  • 好政策鋪就致富路 樅陽周刊 中安在線多媒體報刊平臺
    國內統一刊號: 好政策鋪就致富路 路過G347樅陽段相國大橋,遠遠就能看見路邊豎立的指示牌  致富後的錢葉平「吃水不忘挖井人」。他決心回饋鄉鄰,擴大規模後的草莓種植園,錢葉平夫妻倆忙不過來,於是他把村裡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吸納了過來,忙時幫助他打理草莓採摘園,草莓開園採摘的季節,一天能安排周邊群眾就業10餘人,錢葉平的草莓園為全家帶來穩定收入的同時,也成為周邊群眾增收致富的「甜蜜園」。
  • 三都盛開西紅花 鋪就農民致富路
    除了花絲是名貴中藥材外,西紅花的花瓣其實也有很多的藥用價值。在聖火農業的基地裡,一瓶瓶透明的液體被整齊地擺放在一邊,張建紅告訴記者,這就是西紅花瓣萃取的鮮液。「西紅花的根部,有豐富的多糖成分,用它做面膜有效果,其中還含有黃酮和藏紅花素。所以,現在我們對花瓣也進行包裝銷售,從花瓣裡面提取一些西紅花的鮮液,也叫做純露,這個純露可以拿到市場上去做面膜。」張建紅介紹說。
  • 吉林輝南縣輝發城鎮富強村劉闖:君子蘭鋪就小康路
    他幹事有熱情、善鑽研,執著於君子蘭種植業,帶著父老鄉親一道闖出了一條君子蘭鋪就的康莊大道。他就是鴻通綠植花卉有限公司負責人劉闖。今年35歲的劉闖是吉林省輝南縣輝發城鎮富強村村民,2016年,他自籌資金先後投資30餘萬元建起了第一棟花窖,搞起了試驗示範。
  • 邵東斫曹鄉舉辦芍藥花節 致力中藥材產業脫貧
    開幕式現場,數千名遊客一邊欣賞歌聲,一邊在田間地頭的芍藥花地流連遊走,盡情飽覽了芍藥花的嬌豔和藥鄉小山村的別致。   芍藥,又名別離草,多年生草本,根可入藥,被譽為「花仙」和「花相」,是「友誼」和「愛情」的象徵。芍藥花期從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初,園藝品種花色豐富,有紅、白、粉、紫等品種。
  • 蠶寶寶吐銀絲 三姐故裡絲綢鋪就致富路(圖)
    圖為:女工在認真工作 記者 徐芳 攝圖為:車間裡的現代化設備 記者 徐芳 攝  荊楚網消息(記者 徐芳)「宜州農民好幸福,銀絲鋪成致富路這是「歌仙」劉三姐故鄉——廣西宜州市近年廣泛傳唱的一首歌,它形象地描繪出當地農民通過養蠶致富奔小康的生動畫面。11月30日,「生態長壽地 三姐文化城——2016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河池行」採訪團的記者們來到宜州嘉聯絲綢公司,了解絲綢生產的奧秘。  在絲綢生產廠內,蠶房內未破繭的蠶包被採繭機高效率地取出來;在流水線生產間,絲綢製作機械化生產,讓記者一探蠶寶寶的「奧秘」。
  • 敖學安:帶領群眾種白芨 產業興農共致富
    家住羅平縣馬街鎮歹墨村的敖學安,他並非貧困戶,卻心繫貧困戶,助力脫貧事,一門心思探索產業脫貧路。敖學安是當地有名的白芨種植大戶,2017年在多方支持下,他在歹墨村主導成立了羅平縣馬街鎮興盛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這裡位於縣城的北面,距離縣城60餘公裡,氣候特別適宜白芨生長。他因地制宜,積極發揮羅平縣「雲藥之鄉」的氣候、環境等優勢,建立白芨規模化種植示範基地,帶領貧困戶搞起中藥種植產業。
  • 電助創業人鋪就致富路-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可靠電力鋪就致富路說幹就幹。孫世忠按照供電所給出的供用電技改方案,購買設備材料,在江南供電所人員的指導下,經過半個多月的努力,養殖場自備應急電源安裝、保暖通風消殺照明等多迴路用電線路敷設、公司外圍給水安裝調試、排汙設備安裝調試、三相用電負荷平衡調試工作全部完成。2月11日,豬場所有設備順利投入運行,徹底解決了養殖場的用電難題。
  • 感知山東|朵朵紅花向陽開 花香鋪滿致富路
    韓書記已經63歲高齡,已經是幹了32年的「資深書記」,但是韓書記沒有選擇「躺在功勞簿」,而是用已日漸單薄的身軀扛起帶領人民致富的使命。「發展集體經濟,帶著群眾致富是黨和人民對我們的要求,也是我們的責任」韓書記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 田園孟津|徐嶺村:黃金油葵鋪就小康路
    田園孟津|徐嶺村:黃金油葵鋪就小康路 2020-10-21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