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年末,寒潮席捲大半個中國,室外是寒風刺骨,在農村室內即便是烤著火也難抵寒意。而在重慶市長壽區江南街道扇沱村五寶原豬場內,種豬卻在15℃至18℃的大棚內悠閒地吃著飼料。
「相比去年的冷清,今年大棚內恢復了往年的『熱鬧』。」重慶市長壽區五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孫世忠看著眼前熟悉的場景,卻感覺如幻似夢。
「2019年豬場幾乎倒閉,多虧國網重慶長壽供電公司江南供電所的黨員們上門指導用電設備地改造,豬場再轉變養殖模式,總算是安全活過來了,並且今年已經產生了收益!」豬場這兩年的經歷讓孫世忠由衷感慨:「保姆式的用電服務,讓我們倍感溫暖!」
真誠服務點燃創業新希望
時間撥回到2019年。孫世忠的豬場損失300多萬元,公司也因此一度關門停業。困難沒有打倒孫世忠繼續創業的心,他上網查看資料,翻看書籍,向專業人員請教。2020年,孫世忠決定改變養殖方式,優化豬群,減少密度,加大消毒力度。
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增強消毒能力、提升豬捨生長環境需要對豬場電氣設備進行大改造,豬舍在通風、清潔、病菌消殺等方面都有特殊標準,而且豬舍溫度冬季和夏季都要求保持在一個相對恆定的溫度才行,這就要求供電必須連續可靠,不容閃失。
孫世忠想到了供電所。找來電話號碼,他向江南供電所副所長王正洪打去了求援電話,王正洪立即帶領3名黨員進行實地勘察,為孫世忠出謀劃策。不久後,一套適合養殖場的供用電技改方案出爐了。首先,養殖場必須採用雙電源供電,需購置安裝自備應急電源,以保證在電網計劃停電、故障停電的情況下可靠用電,同時更換養殖場線徑小的鋁芯導線為載流量較大的銅導線,以滿足養殖場保暖、通風、消殺、給水、排汙的負荷需求;其次,將養殖場各用電線路分開敷設,並在每一迴路安裝漏電保護器,保證在一路或兩路線路出現故障時不影響其它迴路用電,以減少故障率。
可靠電力鋪就致富路
說幹就幹。孫世忠按照供電所給出的供用電技改方案,購買設備材料,在江南供電所人員的指導下,經過半個多月的努力,養殖場自備應急電源安裝、保暖通風消殺照明等多迴路用電線路敷設、公司外圍給水安裝調試、排汙設備安裝調試、三相用電負荷平衡調試工作全部完成。
2月11日,豬場所有設備順利投入運行,徹底解決了養殖場的用電難題。
4月,孫世忠趁著疫情好轉之際,來到陝西、四川等多地購買種豬,嚴格按照標準的養殖方式飼養。「一頭種豬一年能夠產仔2.3窩,每窩有10頭豬崽,再以商品豬飼養長大售賣,可以大大節約成本。」孫世忠盤算著。
豬舍良好的環境,冬暖夏涼恆定的室溫,一年來,豬仔都健康生長,孫世忠十分欣慰。雖然在夏天的時候,因為豬場用電負荷過高,發生過幾次故障,不管是白天還是深夜,供電所的人員都在第一時間趕到養殖場,嚴格按照養殖場的防疫要求穿戴防護服開展搶修工作,所以對豬仔安全並未產生影響,每當在有計劃停電的時候,王正洪都會提前打來電話通知,提醒豬場要備好發電機供電。
12月29日,江南供電所所長王婭霖和副所長王正洪帶著黨員們再次來到養殖場,了解養殖場的用電需求,王正洪對用電設備進行了測溫,張玉坪還對豬場內的電工詳細講解了用電注意事項。
「今年養豬場有200頭種豬,已出欄6000頭商品豬,一個月基本就可以出兩欄左右,全年依然能保持原來的出欄水平,今年市場行情較好,商品豬均價在17元每斤,今年已經收益150萬元,預計明年就能收回損失的成本。」孫世忠興奮地告訴供電所人員自己再次創業成功。
電力「活水」來澆灌,五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再次煥發活力,該公司準備擴大豬場。「有了可靠的電力加持,再加上『三零』服務的助力,我們小微企業擴大規模更有底氣了。」找到了正確的養殖方式,孫世忠計劃在13公裡外的天星村再建一個8000平方米的豬場提高收益。目前,供電人員正在為該地區立杆架線,新建電力設施,孫世忠的創業夢正一步步地實現。
(況敏 吳楊平)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