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10:15:37 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
地中海會幹涸嗎?
海真的「可枯」嗎?
來看一組數據——地中海每天在持續不斷蒸發,而每年大約有1.2米深的地中海水變成蒸汽,且雨水和河水並不能滿足「補水」。
直布羅陀海峽(Strait of Gibraltar)是地中海西部的狹窄水域,也是地中海與世界海洋的唯一聯繫,正如上圖所示,這張拍攝於國際空間站。攝影:NASA
地中海面積相當於中國國土面積1/4以上,也就是說,每年地中海蒸發的海水相當於15億個遊泳池!
地中海每年把這樣的遊泳池「扔到空中」,15億個
現在說地中海,你是不是首先腦海裡閃過「義大利」?該國是地中海氣候的代表國家,與海洋相互依賴、共生共滅。而今時此地,義大利正飽受新冠摧殘,其死亡率如今也居全球最高——突破4.96%
當地時間9日,義大利一家殯儀館為提醒民眾儘量少出門,發布一條標語:「要麼待在家裡,要麼die在棺材裡」。
「要麼待在家裡,要麼die在棺材裡」。
如今,地中海沿岸國家,除黑山、利比亞、土耳其、敘利亞以外,都感受到了新冠的「魔爪」。新冠病毒已攪得地中海沿岸不得安寧。
地中海沿岸撒丁島,義大利,攝影:MATTHEW BOROWICK
而現在,地中海也要用自己的「乾涸」來補上一刀嗎?
事實並不是你想的那樣——地中海沒你想的那麼無情。
地中海沿岸突尼西亞,號稱「世界最浪漫小鎮」sidi bou said,攝影:MAX SHEN, GETTY IMAGES
地中海雖然每年蒸發1.2米深的海面,雨水和河流也無法補足這個消耗的系統,但是地中海有它唯一的大靠山,名叫大西洋。
美國德拉瓦州,大西洋日出。大西洋是地球上第二大洋,驅動著包括颶風在內的氣候變化,像一條巨大的輸送帶,在世界各地推動暖流與冷流。攝影:DAVID GRIFFI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且地中海還有一個狹窄、而又彌足珍貴的補水渠道,名叫直布羅陀海峽。
圖上顯示的為狹窄的直布羅陀海峽
以直布羅陀海峽為主,包括達達尼爾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在內都是排灌渠道。黑海和大西洋中含鹽度較低的海水,可以分別通過海峽的表層,源源流入地中海。而地中海中較鹹、較重的海水,又從海峽深層分別排入黑海和大西洋,彼此來去通暢。這樣,地中海的海水就不至於一天天減少,也不至于越來越鹹。
然而,海真的「枯」過,從前的地中海真的是一片荒漠。
攝影:BRYNN BAYMAN, MY SHOT
地中海泛著綠松石光芒的海水之下,隱藏著一個驚人的秘密:厚達3200多米的鹽層潛伏在海床深處。這些幽靈般的白色礦物是數百萬年前消失的古地中海留下的遺蹟,沒人知道這些古老的「鹽」都經歷過什麼!
大約600萬年前這些龐大鹽層已經開始堆積,而這些鹽層的體量——相當於給全球70多億人,每個人都分一堆鹽,而這個鹽堆的大小,相當於50座吉薩大金字塔群!也許真夠一個人吃600萬年了。
吉薩大金字塔群,攝影:ALI AL-EZZI,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因此,通過這些古老的厚密鹽層,一些科學家認為,整片海洋曾乾涸了一段時間,在那期間,地中海就像南部的撒哈拉沙漠一樣乾燥。
而在大約500萬年前,有一場贊克爾期洪水,這是地球史上最大的洪水,它直接將枯竭的地中海灌滿,使「桑田」變「滄海」。
大約500萬年,贊克爾期洪水通過直布羅陀海峽(A)和西西里海峽(F)泛濫的地中海的假想圖。圖源:維基百科
據估計,當時大西洋以傾盆之勢注入盆地,其流速大約是亞馬遜河流速的500倍,終於成就了今天的地中海。
公元前1550-300年,腓尼基人形成商貿網絡曾在地中海地區蓬勃發展,圖中描繪的是貨幣、商品和奴隸的交換場景。繪圖:ROBERT CLIFFORD MAGIS, NATIONAL GEOGRAPHIC
如果沒有那場大洪水,或者沒能與大西洋重新連接,今天的地中海就不會存在。在人類文明早期,船舶也不可能在這條水波浩蕩的高速水路上來回穿梭,地中海沿岸上的豐富文化也不可能如此富有活力。
今天,地中海仍是全球水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蒸發為其水域帶來了額外的鹽份,它們匯入大西洋,推動海洋傳送帶循環全球,進而影響氣溫、風暴模式等等。
地中海沿岸腓尼基文物。攝影:WINFIELD PARKS, NATIONAL GEOGRAPHIC
然而,質疑的聲音也開始出現,有些科學家質疑地中海曾是荒漠,甚至質疑那場大洪水。
早在19世紀,地質學家就認為:「不可能發生那種規模的超級洪水。」
穿越直布羅陀海峽的贊克爾期洪水假想圖,圖源:維基百科
亞利桑那大學地質學家、特大洪水專家Victor Baker表示:「像讚克爾期洪水的存在太罕見了,類似小行星撞地球一樣罕見,能永遠改變地球上的生命形態,那種洪水與一切我們認識的洪水不一樣,不是每年都發生的那種,而是百萬年都難得一遇的!」
由於蒸發而在海底形成的石膏錐,包含無數種古生物化石。圖源:維基百科
荷蘭烏得勒支大學地質學家Wout Krijgsman表示:「整個乾涸的盆地中都能找到生物化石,表明地中海在重新與大西洋連接之前幾乎已經注滿了水。也許在洪水襲來之前,這個地區並不是一片沙漠,而是一片萎縮了的海洋。」
但500萬年,地中海究竟蒸發了多少水才導致萎縮?而且海水究竟消失了多長時間?科學家們仍存在較大分歧。
而這片迷人的海水,也變成了迷一樣的水域,還有太多謎團沒有浮出水面。
地中海西岸巴利阿里群島第二大島梅諾卡島,泳者在蔚藍的大海中戲水。攝影:ENRIC ADRIAN GENER, MY SHOT
地中海不會幹涸,但是它在不斷縮小——紅海面積在擴大:紅海位於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之間,屬於板塊生長邊界,伴隨著板塊之間的張裂,紅海面積不斷擴大;地中海面積在縮小:地中海位於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之間,屬於板塊消亡邊界,伴隨著板塊之間的擠壓碰撞,地中海面積不斷縮小。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