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秋拍丨貨幣的衍變:貝幣、先秦橋梁幣、魚幣、刀幣、原始空首布幣

2021-01-21 網易

  

  12月17日 B廳 09:30

  中國歷代錢幣專場

  

  中國貨幣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 中原內地和雲南邊疆都曾經使用海貝作貨幣, 中原地區至秦統一中國時 「廢貝行錢」 , 而雲南各民族直到十七世紀還以貝為幣。

  貝作為中國歷史上繼物物交換之後最先出現的貨幣 , 從夏商時期至秦就已在中原地區廣泛用作商品交換的等價物。秦朝統一幣制,貝幣在中原地區退出流通領域之後, 雲南長期仍以之為主要商品交換媒介,直至1648年大西農民軍「鑄興朝錢,禁民用貝」後,雲南貨幣制度才逐步與中原統一,《雲南騰越州志》曾這樣記載:「海貝一索值銀六釐,而市小物可得數十種,故夷民便之。」

  按貝幣的計數單位,一索為80枚海貝,以80枚海貝即可買到數十種「小物」 ,常見的海貝是一種齒貝,白色居多,空心、口細長、背隆起或人工磨背式,兩端常有磨孔,便於穿系攜帶。

  中原地區,貝幣以「朋」為計量單位,具體實行「朋貝」制:五貝為一串,兩串為一朋。貝幣價值很高,西周共王三年衛盉(音同和,即古代溫酒的銅器)銘文載意,裘衛用值80朋貝的瑾璋(即玉質禮器)換了矩伯的10塊田,可見財富之巨。

  

  隨著經濟的發展,天然貝幣漸漸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故在當時又出現了許多仿製貝幣,有石貝、骨貝、蚌貝、陶貝、綠松貝、玉貝、銅貝、包金銅貝、金貝等,其中珠玉金屬貝稱上幣,價值昂貴,人們用各式各樣的貝幣交換商品,互通有無。

  西周厲王時的一銅器銘中載「罰女(即汝)三百」,也就是說,罰你150兩銅貝。一枚銅貝一般重約5銖(3克),一兩十六銖,也即450枚銅貝。河南安陽和山西保德發現的三千年前的商代銅貝,不僅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鑄幣。 河北靈壽縣春秋戰國中山王墓中的無文金貝、銀貝開創了我國金制幣、銀制幣之先河。河南輝縣東周墓中的包金貝,堪稱華夏金屬質地包金幣之鼻祖。

  從海貝變成多樣、多質,有輕有重,價值不等的貨貝,貝幣經歷了漫長的演化過程,它們不但為當時社會地區性商業繁榮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是華夏幣史重要的組成部分。

  

  戰國·金貝幣

  通長:24mm

  重量:2.6g

  

  戰國·銀貝幣

  通長:28mm

  

  戰國·金貝幣

  通長:30mm

  

  戰國·金貝幣

  通長:13.5mm

  

  戰國·金貝幣

  通長:28mm

  

  戰國·鎏金貝幣

  通長:19.4mm

  

  西周·仿螺型玉貝幣

  通長:18mm

  

  戰國·特大型玉螺貝幣

  通長:56mm

  

  商·貝幣大型三枚、小型十二枚

  說明:所見最大型海貝,3個不同式樣代表貝幣的三個發展時期,早期未打磨或孔相對小,稱之為「小孔式貨貝」,以後,穿孔逐漸擴大,稱為「大孔式貨貝」。春秋戰國時期「貨貝」背部幾乎磨平,稱為「磨背式貨貝」。大型海貝歷經幾千年如蛋殼般易碎,難以保存,被發現時大部碎裂,完整者稀見。

  通長:22-85mm

  12月17日 B廳 09:30

  中國歷代錢幣專場

  從商到春秋戰國的先秦時期,中國存在很多小的方國,這些方國都有自己的流通貨幣,五花八門,但逐漸形成了以銅為基本貨幣載體。其演變過程是從最初的大小不等的以重量作為價值基礎的無文貨幣向固定重量的有文制式貨幣過渡。在這個過渡過程中,會存在有文貨幣和無文貨幣同時流行的時期,最終在秦統一中國後,統一重量的制錢才在統一的國家中確立了法定地位。很多文獻也都記載了西周時期就有貨幣,從朋貝到錢鎛,不同的區域使用不同的形制,例如,陝西地區的魚幣與橋梁幣就是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無文貨幣。

  

  原始早期貨幣基本上都是從生產及生活工具演化而來。西周開始的齊國漁業發達,人們在捕魚結網的時候廣泛使用削刀,因此當地最早的貨幣就由削刀演化成了「刀」。《管子·國蓄》:「五穀食米,民之司命也;黃金刀幣,民之通施也。」戰國時齊、燕、趙等國也都鑄造過刀幣,那時的貨幣「刀」就是指我們現在所說的刀幣。

  布幣,則因形狀似鏟,又稱鏟布,從農具鎛[bó]演變而來,鎛就是商周春秋時期除草的一種短柄闊口鏟,最初的原始空首布幣作為「鎛」的例證,保留著其作為工具的模樣,有青銅製和鐵製兩種,留有裝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後來逐漸減輕、變薄、變小,幣身完全成為片狀,便於鑄造和攜帶。

  橋梁幣,形似除草的工具鐮,現存戰國時期的鐮一邊為沿,一邊為刃,且中間有折,而橋梁幣也是如此。另外,從「錢」字的象形文字來看,「錢」代表的也是一種除草工具,形狀和橋梁幣非常類似。

  魚幣, 殷商中期,居住在黃淮間的部族,所謂東夷、淮夷、徐夷者所創作的。這些部族,濱水而居,以漁獵為主,經常食用、貯藏魚類,免不掉以之互相交換,互相饋贈。後來有了交易行為,便以魚為代表價值的砝碼。既受到中國文明的影響,躍入貨幣經濟,便用魚為貨幣。更從殷商學會了熔煉青銅的技術,遂作出世界唯一的魚形錢幣。著名泉家鄭家相《貝化概說》:「漁民所用之化幣,於貝化之外,更有所謂魚幣者,……予曰,此上古金屬時期黃河沿岸所用之幣也。漁民於貝化之外,而復鑄此魚形之幣,與貝化並行,其值必較大於貝化。當金屬時期,農業發達,漁民勢力逐漸減少,故漁民所鑄貝化及魚幣,行用時間甚短,而農民所用之鏟布,漸次普遍,貝化、魚幣遂歸淘汰。」

  

  西周·包金橋梁幣

  說明:橋梁幣是一種中國原始貨幣,也稱橋幣。此貨幣出現在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繼續沿用,流通於韓,趙,魏三國。包金,指的是將金捶成薄片,包覆於胎體上,再以錘敲打密實,先秦時代,包金工藝只用於宮廷器物,此包金橋梁幣,首見品,為同類橋梁幣中規格檔次最高,全金水覆蓋,歷經千年保存完好,完美體現了先秦時代青銅工藝和包金工藝的最高水準。

  通長:105mm

  

  西周·銀質魚幣

  說明:大型銀質魚幣為首次發現,西周為青銅時代,鐵器也時有發現,因開採冶煉技術限制,銀與鉛不易獲得,成本較高,應專供宮廷王侯使用,銀質地較軟有韌性,能完整保存至今殊為不易。

  通長:110mm

  

  春秋·原始空首布幣(鐵製)

  說明:首布幣,古代錢幣的一種。它取相農鏟,留有裝柄的銎,原始而厚重,形制似定千鐵錢(記值一千),古以農器(含青銅及鐵器兩類)為交易之媒,後做幣, 逐漸減輕、變薄、變小,其首中空,故稱空首布,是春秋戰國時期周、晉、鄭、衛等國鑄行的一種金屬貨幣。也是我國最早的金屬鑄幣之一。空首布是先秦四大錢系之一布幣體系的分支。西周末始鑄,春秋晚期以後盛行,公元前221年被秦始皇廢止。青銅時代的鐵器非常罕見,也極為珍貴。雖然地表富含鐵礦石,但在當時,人類尚未掌握熔化鐵礦石的方法,從青銅時代的鐵器來看,當時的人類並不需要依賴鐵礦石才能製造鐵器。來自太空的隕石中含有鐵、鎳和鈷等成分。當隕石穿過地球大氣層、擊中地表後,其中的鐵已經處於可以直接使用的狀態。青銅時代的工匠用隕石便可製造鐵器。

  通長:105mm

  

  西周·棘幣一組三枚

  說明:明代《古今治平略》載:「伏羲氏聚天下之銅···以為棘幣···而錢幣自此始矣」。本組中素身龍頭棘幣通長165mm,為同類中最長者,首見品,兩頭類似海神三叉戟,兩側頂端6個龍頭栩栩如生,虯角清晰可見,整體做工精湛。

  通長:120-165mm

  

  戰國·齊大刀全套六枚

  說明:含齊法化、齊之法化、安陽之法化、齊返邦長法化各一枚,即墨之法化大小版二枚。齊國的貨幣主要是齊刀幣,俗稱齊大刀,以厚重、大氣、精美而著稱。齊刀幣的面文流暢華美,有6種版式,其中以六字刀最為珍貴,這是(公元前279年)田單復齊之後,齊襄王還都臨淄時鑄造的,是中國最早的紀念幣。「齊返邦長法化」,先秦貨幣中的名譽品,位列中國古泉五十名珍。

  通長:155-190mm

  西泠印社二〇一八年秋季拍賣會

  - 預 展 -

  12月12日至12月14日(周三至周五)

  杭州黃龍飯店(杭州市曙光路120號)

  - 拍 賣 -

  12月15日至12月17日(周六至周一)

  徵集範圍:

  中國陶瓷:精品陶瓷,元明清官窯,宋瓷為佳

  中國書畫:名人字畫,海派畫家 當代書畫精品等

  翡翠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現代玉器等

  雜項精品:名家文房用品、紫砂、古籍善本、金銀器等

  深圳市寶安區西鄉大道文化潮汕博覽園

  18926047649

  http://www.lxgj1688.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空首布的銎簡化後而逐漸演化成了平首布
    很顯然,體型比較大的空首布攜帶不是很方便,帶有銎的首布也比較笨重,後期,逐漸簡化為平首布,較適用於交易攜帶。布幣頂端不再保留空銎,布首呈扁平狀,稱平首布。平首布是戰國時期魏、趙、韓、鄭、宋等中原諸侯國及東周王室流通的主要貨幣類型,北方燕國和南方楚國也曾鑄行少量平首布。不同國家和地區,平首布的形態各有不同,趙國主要通行尖足布和圓足布,魏國主要通行橋襠布,南方楚國主要通行長布。方足布流通範圍最廣,燕韓趙魏齊魯宋衛秦都有鑄造,堪稱當時的國際流通貨幣。
  • 古代「紀念幣」:齊之法化刀幣
    記者 王志偉 攝    在古代,貨幣可謂多種多樣,從最初的物物交換到貝幣,再到金屬貨幣。其中,刀幣是我國古代特有的一種貨幣形式,流通於春秋戰國時期,鑄行於當時的齊、燕、趙、魏、中山等幾個諸侯國,市博館就藏有一枚戰國時期齊國的齊之法化刀幣。
  • 當貝殼是貨幣時,人們為什麼不去海邊撿點貝殼?讓自己成為有錢人
    :「太史公曰:『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 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流通的貨幣,形狀各式各樣,當時雖然使用銅錢作為貨幣了,但是,仍然模仿原先的一些貨物的形狀,齊、燕、趙流行刀幣,刀幣像一把刀;鄭、衛流行布幣,戰國時期的布幣不是一塊布的形狀,而是模仿農具鏟;錢其實也是一種鐵鏟,這是「錢」字最初的本意;金則是指青銅器。
  • 金耀基書法展在西泠印社舉行
    台州鄉賢、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 金耀基書法展在西泠印社舉行 台州日報記者趙宗彪文/攝 11月18日,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金耀基書法作品展在「天下第一社」杭州西泠印社隆重揭幕。
  • 數字貨幣:比特幣BTC和分享幣SHC
    第二代加密數字貨幣—分享幣SHC 繼比特幣之後,國內外出現了較多的數字貨幣研究團隊,各種理念的數字貨幣應運而生,近期一個名為分享幣SHC的新型數字貨幣引起眾多玩家的熱議與關注。 什麼是分享幣SHC ?SHC相對於BTC和其他數字貨幣有什麼優勢?它是曇花一現還是真正的數字貨幣新的寵兒?
  • 火幣否認創始人被帶走調查 數字貨幣大佬為何屢陷調查漩渦?
    雷達財經 文丨梁春富 編|深海  近日,有傳聞加密貨幣交易所火幣網17名核心員工被帶走調查。有消息稱"警方已帶走包括李林、朱嘉偉在內的17名火幣核心員工,除高層外,其餘員工分別系OTC、技術、財務、大客戶部門的核心工作負責人。"
  • 火幣否認創始人被帶走調查,數字貨幣大佬為何屢陷調查漩渦?
    雷達財經 文丨梁春富 編|深海近日,有傳聞加密貨幣交易所火幣網火幣在聲明中再次強調,目前公司運營一切正常。此前,人人比特創始人趙東、OKEx實控人徐明星被調查,數字貨幣大佬為何屢次捲入調查漩渦?網傳貨幣17名核心員工被帶走,火幣連續否認11月28日晚間,網傳火幣網包括創始人在內的17名核心員工被帶走調查。
  • 幣汐柔:7.8數字貨幣市場中空氣幣是什麼意思如何辨別
    幣汐柔:7.8數字貨幣市場中空氣幣是什麼意思如何辨別空氣幣,顧名思義就是沒有實體支撐的加密貨幣。但具體什麼樣的幣算是空氣幣,也有不同的說法。一般認為,如果某個區塊鏈項目只是發幣的一個幌子,而項目沒有投入沒有推進,毫無疑問這就是空氣幣。
  • 穿越時空和西泠諸賢相遇 每一幀鏡頭都美得讓人心醉 紀錄片《西泠...
    觀樂樓是西泠印社創始人吳隱為紀念吳氏祖先季札而築。……《西泠印社》最後兩集《兄弟》與《刀法》,將於本周三、周四晚9:40在浙江衛視播出。近日,《西泠印社》總導演許繼鋒接受了快報記者的專訪,講述了這部紀錄片的拍攝以及背後的故事。
  • 紀念幣市場迎來熱潮 具有特殊意義的貨幣文化符號
    紀念幣,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法定貨幣,用以紀念歷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標誌性建築以及各種風景名勝、動植物花卉等。從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六字刀」幣,到如今鑲嵌著彩色寶石的異形幣,紀念幣經歷了千百年的發展,成為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貨幣文化符號。1 可流通紀念幣的問世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使用貨幣的歷史長達五千年之久。
  • 白鹿皮幣是啥?漢武帝拼命斂財的新手段
    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貨幣的種類非常多,貝殼、布匹、銅錢、金、銀等等,但是有一種貨幣卻非常罕見,那就是漢武帝推行的「白鹿皮幣」,以非常稀有的白鹿皮作為貨幣,以此實現聚斂錢財的目的,下面文瀚樂拍就來為大家仔細說說。
  • 比特幣後的ODE幣(奧迪幣),一款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幣圈神器
    從宏觀上來說,現如今虛擬貨幣市場中的產品,拋開「先入為主」佔據市場優勢地位的幾類幣種和後起之秀中的佼佼者,大多數都是問題頻頻,不堪重用,甚至徹底淪為山寨品,在激烈的市場角逐中被淘汰、被遺忘。而正是這種最純粹和最原始的優勝劣汰機制促進了區塊鏈的加速高效進步與演化。
  • 政府發幣、軍隊挖礦,一個國家的加密貨幣自救
    此後,嘗到甜頭的馬杜羅開始不遺餘力地推廣石油幣。譬如,將石油幣納入銀行範疇,呼籲工人們接受石油幣作為獎金,甚至包括民眾的日常工資支出,都一度使用石油幣來結算。更有甚者,馬杜羅推動憲法修訂,意圖將石油幣納入國家貨幣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