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貝殼是貨幣時,人們為什麼不去海邊撿點貝殼?讓自己成為有錢人

2021-01-11 騰訊網

人類社會最早的貨幣是貝殼,稱之為「貝幣」,在4000多年前,整個的東亞、印度次大陸、大洋洲、非洲都在將貝殼當作貨幣,當時的貝殼可謂是國際通用貨幣,這大概就是人類社會最早的「全球化」。

那麼,問題來了,生活在海邊的人們是不是都是當時的百萬富翁呢?在海邊撿貝殼,能發財嗎?

阿拉伯商人使用貝殼當貨幣,1845年繪製

第一:香菸也能當貨幣

中國西漢時期的著作《史記·平準書》中記載道:「太史公曰:『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在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中,其實有很多東西,都可以當作金錢來使用。龜、貝、金、錢、刀、布都可以,龜指的是龜甲;貝是貝殼;金在商周時期,主要是指青銅;錢則是指鐵鏟;刀是指兵器——刀;布就是布匹,麻布在最開始的時候也是貨幣,《詩經》中有「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的記載。

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流通的貨幣,形狀各式各樣,當時雖然使用銅錢作為貨幣了,但是,仍然模仿原先的一些貨物的形狀,齊、燕、趙流行刀幣,刀幣像一把刀;鄭、衛流行布幣,戰國時期的布幣不是一塊布的形狀,而是模仿農具鏟;錢其實也是一種鐵鏟,這是「錢」字最初的本意;金則是指青銅器。金、錢、刀、布都變成了金屬,龜、貝仍然是有形的龜殼和貝殼,不過,楚國的貨幣蟻鼻錢則是模仿貝殼製造的,是銅貝。

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的銅刀

在夏商周時期,其實任何有使用價值的貨物都可以當作貨幣,甚至農具也能當作錢,漢語中的「錢」就是鐵鏟的意思。貝殼不是唯一的貨幣,但是,在眾多的貨幣當中,是有一種貨幣作為主要的流通貨幣的,《鹽鐵論》中說:「夏後以玄貝,周人以紫石,後世(春秋戰國)或金錢刀布。」

春秋戰國時期,貝殼、農具都做成了青銅的貨幣,但是,攜帶起來非常不方便。秦、趙、魏出現了一種更先進的貨幣,稱之為「圜錢」,圜錢就是圓形圓孔的銅幣。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也統一了貨幣、文字和度量衡,於是,貨幣就統一使用圓形方孔的銅錢了,銅錢的使用一直延續到了晚清民國時期。

唐代的銅錢

在中國古代,銅錢一直是流通貨幣,但是,銅錢只用於小規模的商品交易,大宗商品交易使用的是黃金、白銀,這就是所謂的「金條」、「銀錠」。其實,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太會使用到銀錠和金條,因為白銀和黃金都是貴金屬,非常昂貴。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白銀是碎銀子,大塊的銀錠、銀元寶其實是作為貯藏貨幣使用的,古代沒有銀行,人們一般把巨額財富換算成黃金、白銀收藏起來,埋在地底下,有些白銀和黃金被埋藏起來之後,因為各種特殊的原因,被原來的主人遺忘了,於是,就被現代人發現了。

任何貨物都可以當作貨幣,香菸其實也可以,在現代社會的一些監獄裡,犯人常常將香菸當作錢來使用,在監獄裡,香菸比較常見,但因為與外面的世界隔絕,香菸又相對比較稀缺,而且還有使用價值,所以能夠成為特殊的貨幣,實現以物易物。

銅錢、香菸都可以當作貨幣,但是,作為貨幣來使用的貝殼則是比銅錢、香菸還要稀缺的商品。貝殼其實就是後世的黃金和白銀,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二:貝幣非常昂貴

我們現在的紙幣,是用數字來衡量大小的,但是數字也是有單位的,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10分為1角,10角為1元。美元的單位是元(dollar)、分(cent),100美分等於1美元。因為是十進位,所以,我們往往忽略了紙幣單位的存在,實際上,元是用來進行大宗貨物交易的,角和分則是小規模的商品交易。古代的貨幣是金屬貨幣,大宗貨物交易用的是黃金、白銀,小規模的商品交易使用的是銅錢。

貝幣其實與黃金、白銀一樣珍貴,並不是到了海邊,一撿就能撿到一大堆的那種普通貝殼。

曾經作為貨幣的貝殼

從出土的貝幣來看,當時作為貝幣的貝殼,其實都是「寶貝」,有虎斑寶貝、環紋貨貝、阿文綬貝、擬棗貝、貨貝等等。海貝當中有一個科,叫做「寶貝科」,如同陸地上的貓科、馬科、牛科動物一樣。

屬於「寶貝科」的海貝,現在一般都是珍稀野生動物了,這些海洋生物的貝殼在古代甚至往往比虎皮、鹿皮還要貴,還要美。下面,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這幾種貝殼:

虎斑寶貝,俗稱虎皮貝,是黑星寶螺的貝殼,這種生物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虎斑寶貝的表面光滑,如同瓷器的琺瑯質,非常的漂亮。

虎斑寶貝

環紋貨貝,俗稱白貝齒,在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但主要位於暖水區,我國的南海盛產環紋貨貝。

阿文綬貝在我國的沿海地區分布比較廣泛,阿文綬貝又稱之為「阿拉伯寶螺」,之所以被稱為「阿拉伯寶螺」是因為這種海貝的貝殼花紋形似阿拉伯文,阿文綬貝在我國一般俗稱「紫貝」,紫貝有藥用價值,雖然不是很名貴,但也不是普通的貝殼。

擬棗貝分布在淺海區,常常隱藏在礁石之下,擬棗貝的貝殼也十分的漂亮。

貨貝又稱「黃寶螺」,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洋的暖水區,貝殼的顏色從淺黃到深黃,表面有一層琺瑯質,非常的光滑、漂亮。貸貝本身就是一種裝飾品,具有審美價值。

非常漂亮的環紋貨貝

因此,能夠成為貨幣的貝殼,都比較的珍貴,符合物以稀為貴的特點。能夠成為貨幣的貝殼,還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能夠做裝飾品,在這一點上與後來的黃金、白銀是類似的,黃金和白銀也可以製作成首飾。

第三:貝幣為什麼會被淘汰?

既然貝幣比較珍貴,還具有一定的裝飾功能,那麼,為什麼後來的人類再也不使用貝殼作為貨幣了呢?因為人類的金屬冶煉技術進步了,黃金、白銀的產量越來越多,金屬貨幣取代了貝殼,貝殼畢竟是海洋裡的生物資源,隨著社會財富的增長,貝殼不夠用了,人們寧願將銅製作成貝殼的樣子,也不願意使用真的貝殼了。金、銀、銅、鐵的數量雖然多,但是,到了北宋時期,銅的產量,也明顯不足,以致於出現了「錢荒」,漢唐時期,銅錢是最主要的流通貨幣,財富是以銅錢的多少為衡量標準的,到了明清時期,主要的流通貨幣變成了白銀,為什麼從銅錢轉變為白銀了呢?因為沒有足夠的銅礦。實際上,明清時期,以白銀為主要的流通貨幣,也沒有那麼多的銀礦,但恰恰在此時,新航路開闢了,歐洲人發現了美洲新大陸,歐洲人在美洲開採的白銀,通過貿易流入到中國,才支撐起以白銀為主要流通貨幣的貨幣體系。

北宋時期出現紙幣,與銅錢供應不足有關

如果現在全球的財富用黃金、白銀計算,那麼,黃金和白銀的數量也會明顯不足,所以,金屬貨幣必然會被紙幣取代。我們現在使用紙幣為流通貨幣,但是,有的學者認為全球的金錢總額有90%以上,其實是沒有實體紙幣的,僅僅是個數字而已,這些代表財富的「數字」,實際上也沒有必要印刷出紙幣出來,因為紙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體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用關係。

在計算社會財富的時候,連黃金、白銀、銅、鐵、紙幣都不夠用,想想看,身為生物的貝殼,夠用嗎?如果人類一直使用貝殼作為貨幣,那麼,地球上的海貝也許早就滅絕了,自身的生長速度、繁殖速度跟不上人類社會的財富增長速度。

使用貝殼作為貨幣,那麼,生活在海邊的人們是不是比生活在內陸的人們富裕呢?其實並不一定!短期來看,生活在金礦、銀礦周圍的人們,「近水樓臺先得月」,會首先富裕起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黃金、白銀的價格最終會被拉平。

歐洲出土的銀幣

我們以金礦為例來說明「差價」的問題,地球上的金礦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A地的金礦資源十分豐富,黃金多了,價格就便宜,B地的金礦資源非常稀缺,黃金稀缺了,價格就高昂,商人們很早就注意到了這個現象了,於是就把A地的黃金運送到B地出售,低價收購,高價賣出,賺取差價。隨著時間的推移,A地的黃金需求量會持續增長,甚至出現了金礦的產量跟不上需求量的問題,然後,A地的金價也開始上升。A地有大量的黃金被運輸到B地後,B地的黃金價格也慢慢下跌,最後,A地與B地的黃金價格就持平了。貝殼也是一樣的,海邊雖然盛產貝殼,但是,一旦成為貨幣,就會有大量的商人從這裡收購海貝,將其運輸到內陸,最後,全世界的貝殼價格就基本持平了。生活的海邊的人類,必然是要出售海貝的,否則的話,他們如何獲得自己想要的物資呢?黃金、白銀、貝殼這些東西,餓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當衣服穿,人們將地底的黃金、白銀開採出來,將海裡的海貝捕撈上來,必然是要交換的,況且開採貴金屬,捕捉海貝,本身就是要付出成本的。

當貝殼不是貨幣以後,貝殼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了,4000多年前的人們,喜歡用貝殼當裝飾品,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貝殼是財富的象徵,有一些想像的成分在裡面。現在的人們喜歡佩戴用黃金、鑽石製作而成的首飾,其實也是因為黃金和鑽石是財富的象徵,黃金、鑽石的顏色和形狀,無可否認,是漂亮的,但是,這並不是地球上最漂亮的顏色和形狀。

當貝殼失去了貨幣的地位以後,人們也就不在追求貝殼了,很多漂亮的海貝甚至被現代人給遺忘了,如果我們不去專門研究貝殼,還真不知道地球上有如此眾多的、漂亮的貝殼的存在。

相關焦點

  • 泰國海邊的貝殼不能撿,你知道嗎?
    ,履行自己的義務,積極的傳播正能量。其實不是這樣的,是當地的法律規定,不允許撿海邊的貝殼。因為,貝類生物裡面有瀕臨物種,根據泰國海洋保護法相關規定,禁止跨國瀕臨物種交易,違者必究。我們不可能把貝類生物都辨別很清楚,再者我們有的遊客也不清楚哪一種貝類生物屬於瀕臨物種,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還是不撿海邊的貝殼。
  • 為什麼在泰國旅遊時不能撿海灘上的貝殼?聽聽泰國導遊怎麼說的吧
    為什麼在泰國旅遊時不能撿海灘上的貝殼?聽聽泰國導遊怎麼說的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海邊旅行,反正小編去海邊旅行都會撿一些貝殼作為紀念品帶回去,不僅好看而且很有意義。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小編一樣有這種習慣,但是這種在海邊撿貝殼很簡單的行為,卻在泰國是被禁止的,小編一開始也感到好奇,後面問了在泰國做導遊的朋友才知道。
  • 在泰國旅行時,為什麼一定不能撿貝殼?否則會有大麻煩
    我們在國外的海邊旅行時,總是喜歡去沙灘上撿一些自己認為好看的貝殼,作為去過這片海域的紀念。也許一些國家是允許你這種行為的,但是在泰國,千萬不能這樣做。他們對這一塊管的特別嚴,如果你撿貝殼被他們國家的人發現,那麼等待你的就將會是官司以及重金罰款了。
  • 去泰國旅遊,導遊提醒不要去撿海灘的貝殼,不聽勸的被罰了2萬
    現在中國人掀起了一股出國旅遊的熱潮,特別是之前去過東南亞旅遊回來的中國人那麼一宣傳,說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海邊風景完全不輸國內的三亞,最關鍵的是那裡消費比三亞等國內城市便宜不止一半,這一下在旅遊界真是「炸了鍋」,成群結隊的人趕往東南亞國家旅遊,這些國家也因此得利不少。
  • 貝殼,改變全世界
    飽暖思淫慾,當先人們一絲不掛,爬在樹上,和野獸比劃的時候,每天填飽肚子是最大的願望。但是,祖先們以極其發達的大腦,學會了製作工具,用火,團結就是力量的打獵,慢慢地開始不愁吃穿了。閒下來的古人們開始搞事情,整藝術品。
  • 看孩童在海邊快樂玩鬧,坐在沙灘上等候海浪退去,撿拾美麗貝殼
    文/不該記住的人間看孩童在海邊快樂玩鬧,坐在沙灘上等候海浪退去,撿拾美麗貝殼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廈門,這裡是許多人在假期都會選擇去到的地方,我也如此,這次利用空閒時間,我就去到了讓我幻想很久的廈門。再想想,我即將就要去到令我嚮往的廈門了,不自主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坐在列車上,拿出了手機,播放了我最喜歡聽的歌曲,絲毫不放過旅途上的每一刻時光。隨著列車飛速的向前行駛,我離目的地也越來越近。沒過多久我就下車了,當我站在廈門的這一刻時,突然覺得這裡的空氣十分的溼潤,風也特別的溫柔。這個我期待已久的陌生城市真的是非常適合休閒和放鬆身心了。
  • 為什麼旅遊過的人都說不能撿泰國沙灘上的貝殼?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為什麼旅遊過的人都說不能撿泰國沙灘上的貝殼?一條規章制度的出臺,都是要經過各方嚴肅討論過後覺得可行才予以實施的,關於在泰國旅遊不可以撿貝殼這個規定,它的出臺也是考慮了多種因素後才決定的,這條規定是完全有必要讓廣大遊客們遵守的。
  • 女兒撿貝殼放進父親口袋,內藏劇毒藍環章魚險釀悲劇!
    皮克斯與兒女海灘合影42歲皮克斯(Aaron Pix)的一對子女平安夜當天在海灘潛水撿貝殼當蘇菲把找到的貝殼交給皮克斯後,他就將貝殼放入口袋內,打算帶回家清洗乾淨。這個貝殼是三角錐形的,而且很精緻,她問我可不可以留著它。當我在家中將貝殼取出來清洗時,一隻藍環章魚就出現在我手中。」
  • 數千年間,貝殼在融入人類世界過程中發生了哪些故事?
    軟體動物在地球生存已超過 5 億年,它的外殼(貝殼)從舊石器時代起就介入了人類的生活,例如:作為先民的信仰、性與權力的象徵,價值超過黃金的貨幣;隨著貝殼退出貨幣體系,它在人類生活中的影響還是隨處可見,例如全球性美食、裝飾品、收藏品、精美織物等;它們的形狀啟發著數學家、藝術家、建築家的作品靈感;到如今,人們更是在醫學上發現了它們的巨大價值,例如提取出治療糖尿病的新藥
  • 貝殼可以造房子?請不要太過於相信你的常識
    狗尾巴草可以像拉麵一樣食用,蝙蝠的排洩物與葡萄的巧妙結合可以腐蝕鋼鐵,海邊的普通貝殼不僅可以造房子,可以讓田地增產,對人類的健康也具有不小的貢獻。這並不是異想天開,而是知識原本的力量。所以千萬不要私自去試驗,真的很危險!3 貝殼其實是多功能用品海邊的貝殼,不僅可以作為特色的裝飾品,而且曾在遠古時期被當作「代幣」使用(作用與現在的紙幣相近)。然而,除了以上幾點,貝殼還可以用來「造房子」,增加田地產量,以及在眾多場合,在人類與病魔之間劃出界限。
  • 捉魚蟹、挖海蠣、撿貝殼,在廈門這樣體驗趕海!不過要注意……
    最近,「趕海」在廈門民宿圈子裡很受歡迎每當臨近退潮時不少遊客穿著膠鞋、提著水桶在民宿老闆的帶領下趕海~「趕海」究竟有何魅力?讓我們跟隨記者一起探尋吧!農曆六月初一,廈門島海域大退潮,當天下午6點左右,太陽落下餘暉,沙灘上滿是貓著腰、提著水桶的人,他們在灘涂上邊找邊挖,抓螃蟹和小魚,撿漂亮的貝殼。經營民宿的蘇小姐帶領遊客趕海,已有近兩個月了。帶遊客趕海前,蘇小姐會提前告訴遊客一些技巧,例如不同的海洋生物出現在哪些區域,不同生物有不同的活動習性,該如何抓捕等。
  • 還有粉色的貝殼!
    這裡有一條長長的海邊公路,簡直是美到爆炸。來煙臺最好的時候是6~9月份。但是一定要注意曬霜,最好攜帶遮陽傘。煙臺晝夜溫差較大,早晚最好穿上防風衣。煙臺海邊比較乾淨的地方在養馬島,去往養馬島車子只能停在附近不能開進去,所以要步行,去養馬島的話建議穿舒服的鞋子。
  • 一些我國海邊常見的雙殼綱貝殼種類
       許多朋友經常在海灘邊上撿貝殼,卻常常不知道它們的名字。我想有必要整理一些我收集的常見雙殼綱貝類,包括它們的名稱、採集信息和生活環境。首先介紹參考書目:1.十三、 猿頭蛤科Chamidae         猿頭蛤的貝殼營固著生活,固著一邊的殼大,不固著的殼小。猿頭蛤的表面常常附有許多鱗片和小棘。
  • 抓魚蟹挖海蠣撿貝殼 遊客在廈門住進民宿體驗趕海
    當天下午6點左右,太陽落下餘暉,沙灘上滿是貓著腰、提著水桶的人,他們在灘涂上邊找邊挖,抓螃蟹和小魚,撿漂亮的貝殼。經營民宿的蘇小姐帶領遊客趕海,已有近兩個月了。蘇小姐說,沿海城市的趕海活動,能增加遊客的體驗感。帶遊客趕海前,蘇小姐會提前告訴遊客一些技巧,例如不同的海洋生物出現在哪些區域,不同生物有不同的活動習性,該如何抓捕等。
  • 為什麼說貝殼和國美將成為最大的對手?
    不管是阿里京東,還是紅星居然,亦或者是國美蘇寧,美團點評、貝殼、字節跳動、58同城,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切入家居家裝產業,探索商業化的可能,對應企業的布局,此前已經做了比較完整的報導,不再贅述。今天主要聊聊貝殼和國美,未來這兩家很有可能會成為最大的對手。
  • 關於貝殼,多的是你不知道的小知識
    貝殼,對於愛吃的人來說,可能就只是一個去了肉的空殼,其實它們和人類的故事可以追溯到數萬年前。史前時代,人們已經將貝殼串起來當裝飾品;幾千年前,貝殼在很多地區被當做貨幣;而到了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地理大發現時期,貝殼成了珍貴的收藏品。不過,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種貝殼嗎?知道最大的貝殼長啥樣嗎?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一看!
  • 在埃及金字塔發現了成百上千的海洋貝殼化石
    據新的研究稱,許多埃及最著名的遺蹟比如獅身人面像、吉薩大金字塔等都發現了成百上千的海洋生物化石。後者含有大量孔蟲(一種簡單的海洋生物,被稱為貨幣蟲)類貝殼化石。「只有在基奧普斯金字塔中含的貝殼化石超過了整塊建築巖石的40%。「研究人員在最新版的《文化遺產雜誌》中寫道。
  • 你撿過漂亮的貝殼吧!其實它是一種蛤蜊的外殼,還是海鮮呢!
    相信許多90後80後在第一次見到大海的時候,都曾經在沙灘上撿過貝殼吧,其實那些漂亮的貝殼其實就是我們平時食用的海鮮哦!一般我們撿到的都是蛤蜊的外殼,蛤蜊是一種貝殼類的小型海鮮!有很多顏值很高的貝殼其實也是海鮮哦!
  • 貝殼找房經紀人信用評價體系升級:更高貝殼分,服務更稱心
    很多人都知道,買房、租房時,找到一個靠譜的經紀人非常重要,但如何去找?除了靠熟人推薦,有沒有比較權威的參考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