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今年7月開播的《Gon的旱獺》特別篇《獺獺突然想到》,除開一如既往的「開心」、「可愛」等評價外,觀眾們也發現,新作中主角獺獺發生了一些變化。相較於前三季動畫,特別篇的畫面更為精細,時長也從過去1分鐘左右的「喝水番」,變成3分鐘左右的「泡麵番」。新作增加了配音旁白,除獺獺外,變色龍、寵物貓等角色的出鏡率更高。新作延續搞笑幽默、貼近生活的風格,著重刻畫主角的奇妙靈感與神奇腦洞,偶爾也會展現溫情一面,感悟人生哲理。
或許很難想像,這只不斷思考人生的獺獺,在4年前,僅僅活躍在微信表情包中。
符號形象展現賣萌日常
2016年,旱獺形象正式誕生,作者「山藥Gon」主要通過GIF動圖,呈現呈現網友常用的社交語言,以及「洪荒之力」、「土撥鼠尖叫」等網絡熱點。2017年,《Gon的旱獺》推出了第一季動畫,每集時長約1分鐘。從表情包到動畫,「Gon的旱獺」系列形象與思想內核也在逐步完善。此後,《Gon的旱獺》每年都會更新一部動畫作品,探討當代人心理壓力、手機依賴、減肥失敗等現狀,在觀眾眼裡,主角獺獺成了「人間真實、快樂肥宅」的象徵。
不同於日本三麗鷗、San-X等公司專為商品打造的卡通形象,旱獺的演變歷程,與Line Friends更為相似,都是從表情包「起家」,再緩慢觸及遊戲、漫畫、動畫等領域。
除了Gon的旱獺外,國內已經有不少創作者重視起表情包這一表現形式,更有一些公司專注於卡通形象IP的孵化。例如作為人氣表情包的萌二、乖巧寶寶、野萌君等形象,隸屬於IP廠牌萌力星球。再比如Gon的旱獺所屬的十二棟文化,旗下還擁有關注「夢想」、「成長」的長草顏糰子、「暖萌」的破耳兔、擅長「冷笑話」的製冷少女等形象。由於用戶喜好多元化,公司旗下IP的角色定位、內容定位各不相同,期望讓不同喜好的粉絲都對這些形象傾注情感。
ACGx也注意到,這些活躍在社交平臺的表情包們,近幾年紛紛嘗試推出時長較短的動畫,並投稿至各個平臺。從角色形象誕生,到廣告合作、衍生品開發、IP形象授權、開設線下門店等環節,動畫化已然成為形象IP養成的重要一步。
通過劇情強化角色人設
為表情包而生的卡通形象,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劇情做支撐,僅僅依靠角色造型、誇張的表現力來吸引關注,讓用戶在社交軟體平臺自發傳播。雖然得益於網際網路特點,表情包傳播速度快、易出圈,卻也很容易成為「過氣網紅」。因此表情包創作者們,需要不斷更新形象、緊跟時事進行創新,增強形象的辨識度。如果說表情包僅限於體現瞬間的情緒,對塑造角色個性的幫助有限,那麼通過有故事情節的內容來凸顯人設、增強粉絲粘性,就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當然,想要完善角色形象及世界觀,也可以通過不同載體實現。
運用圖片和文字表達情感,是相當常見的做法。十幾年前,那隻眯著眼睛、四肢靈活的白色兔子「兔斯基」,它的創作者王卯卯就曾以繪本形式,展現「順其自然、寵辱皆忘、自得其樂」的生活哲學。幾乎同時期出版的《阿狸·夢之城堡》《阿狸·永遠站》等作品,創作者Ha則描繪出純真浪漫的童話世界。由張小盒主筆陳緣風創作、近期仍在社交平臺更新的條漫《和女兒的日常》,也記錄下家人之間的溫馨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