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密 破解攀枝花釩鈦磁鐵礦冶煉難題的幕後英雄首次亮相

2021-01-08 四川在線


5月29日,攀枝花市委書記賈瑞云為攀枝花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試驗科技攻關團隊代表頒發獎牌。 王東攝

5月29日,攀枝花開發建設55周年科技創新大會隆重召開。

大會邀請了一批「特別的客人」——「攀枝花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試驗科技攻關團隊」成員,他們身披綬帶,穿過「英雄門」、走上紅地毯,接受這座城市的致敬。

同一天,攀枝花舉行了《攀枝花英雄·108將》新書首發式。攀枝花市委書記賈瑞雲滿懷敬意,將新書贈送給馬家源、暢廣睿、孫廣義等「108將」的代表們。

至此,長時間默默奉獻、曾經默默無名的108名攀枝花英雄,首次走進了我們的視野。

最初的鑄造者

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上世紀60年代,黨中央、國務院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啟動實施「大三線」建設,將攀枝花確立為三線建設的重中之重。

開發建設攀枝花,重要前提和關鍵要素就是破解釩鈦磁鐵礦冶煉難題,為國家提供戰略資源保障。

1964年至1967年,原國家冶金工業部,在全國範圍內抽調十多家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的專家、教授、專業技術人員等組成工作組,開展了我國冶金工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科技大會戰——攀枝花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試驗攻關。

巧合的是,參與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試驗攻關的科技人員數量,恰好與《水滸傳》中「108將」相同,因此他們也被稱為「108將」。

在那激情燃燒的崢嶸歲月,「108將」響應時代號召,積極擔負起國家使命,全心投入科技攻關。歷時三年,輾轉三地,經過1200多次試驗,「108將」攻克了用普通高爐冶煉高鈦型釩鈦磁鐵礦這一世界性技術難題,打破了攀枝花礦是「呆礦」的斷言,創造了世界冶金史上的壯舉和奇蹟,為攀枝花鋼鐵基地建設乃至全國釩鈦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路線和設計依據。

賈瑞雲感慨:如果說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試驗攻關,解鎖了攀西地區的巨大礦藏,那麼「108將」就是鑄造鑰匙的大國工匠。他們是英雄攀枝花的最初鑄造者,是民族的脊梁、國家的功臣、人民的英雄,他們的事跡生動詮釋了何謂「攀枝花英雄」。

然而,由於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試驗攻關項目當時是絕密工程,長期以來人們對「108將」事跡知之不多。在很長一段時間,他們兢兢業業、默默奉獻,「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報國者的誓言

做好這一件事,就可以死而無憾

1964年5月,時任冶金工業部副部長的劉彬,約鞍鋼煉鐵廠代廠長周傳典談話:「國家決定建設西南三線基地,而攀枝花釩鈦鐵礦冶煉是一個世界性的特殊難題,如果鈦磁鐵分離技術關攻不破,大鋼鐵廠就不能建設,機械軍工工業也搞不起來,打起仗來怎麼辦?國家決定抽調你去,解決攀枝花鐵礦的冶煉問題。」

時任冶金工業部部長呂東,也找周傳典談話:攀枝花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試驗是關係到國家存亡的大事情,所以只能成功,不準失敗。

1964年12月5日,絕密的「攀枝花鐵礦冶煉試驗組」在北京成立,周傳典任組長兼黨總支書記。除周傳典和幾位副組長在40歲左右外,大部分成員都是25-30歲的年輕人。

試驗組全體會議上,周傳典熱血沸騰地說:「一個人在幾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做不了幾件重要的事,但是如果我們能夠順利完成攀枝花釩鈦磁鐵礦冶煉的任務,做好這一件事,我們就可以死而無憾了!」

試驗步步艱難,步步驚險,而試驗組每隔幾天或一周都要向冶金部和渡口總指揮部匯報試驗進展情況。

儘快突破高爐冶煉技術是關鍵,可現實卻是,爐子幾乎天天都有「狀況」……周傳典的秘書麥際全回憶,試驗期間,周傳典總是連軸工作,根本就沒有上下班時間,甚至忘記了春節,「連餃子都沒有吃一個」。「周傳典用行動告訴我們,什麼是科技工作者的責任、使命和擔當,尤其是在國家最困難、最需要的時候,科技工作者更要擔負起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周傳典是安徽鳳臺人,1947年畢業於西北工學院,1986年離休,2017年去世。他的故事,極少為人知曉。

「108將」群像

他們流過汗、流過血、拼過命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用這話形容當年的「108將」,再準確不過了。

畢業於前蘇聯第聶泊爾冶金學院鋼鐵冶金專業的王文忠,是「108將」中的一員,有人問他:試驗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王文忠回答:「我們是從全國挑選來的精英,每個人都懷揣著熾熱的愛國之心,也可以說是國家選擇了我們,而我們也沒有辜負國家的選擇,我們完成了國家使命。」

「108將」之一、東北大學鋼冶系教授趙慶傑在回憶那段崢嶸歲月時幾度哽咽:「參加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試驗,流過汗、流過血、拼過命,為攀枝花開發建設作出貢獻是一生的光榮,看到攀枝花、攀鋼如今的發展成就,當年大家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許多重大科技成果的絢麗綻放,背後都是沉潛苦功。

1964年12月至1966年6月,自「承德試驗」到「西昌試驗」結束,攀枝花釩鈦磁鐵礦冶煉試驗組轉戰南北,在一年半的時間裡,沒有一個人請過探親假,元旦和春節都在試驗現場度過。

來自東北工學院的青年教師餘琨,家在瀋陽,母親癱瘓在床,試驗組兩次派他到瀋陽取資料和購買器材,他兩次過家門而不入,辦完事就匆匆趕回試驗現場;從北京黑色冶金設計院抽調到試驗組的吳啟常,得知弟弟去世的消息後,仍堅守在崗位上,只是跑到城裡給母親匯了款,又趕回廠裡上班……

50多年前,以「108將」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們,用心血與汗水澆灌著攀枝花的科技「種子」。

創新第一方陣

「國字號」平臺數量優勢明顯

今天的攀枝花,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釩鈦鋼研發生產基地、國內最大的鈦原料生產基地、世界第一大釩產品基地。攀枝花釩鈦磁鐵礦鐵的回收率達70%、釩的回收率達44%、鈦的回收率達29%。2019年,攀枝花釩鈦產業總產值280.95億元,釩鈦產品總出口5.75萬噸,創匯3.43億美元。

2019年,攀枝花市委作出了加快建設釩鈦新城和攀西科技城的決定,開啟了全市科技創新事業新紀元。這一時期,攀枝花高鈦型高爐渣提鈦、EB爐裝備國產化、航空艦船用鈦鑄件等一批重大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發出了晚熟芒果高效豐產技術、芒果優質安全標準化生產技術、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等40餘項覆蓋芒果全產業鏈的技術成果;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國家級檢驗中心、國家釩鈦標委會等一批「國字號」平臺,「國字號」平臺數量在全省市州優勢明顯。

目前,攀枝花全市創新指數位居全省第三,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居全省第二,走在了全省科技創新第一方陣。這一切,都與「108將」密不可分。

5月29日上午,在《攀枝花英雄·108將》首發式上,「108將」之一、81歲高齡的李身釗感慨地說:「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將攀枝花開發建設55周年『特別成就獎』授予了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試驗科技攻關團隊,讓我們無比激動和自豪。55年了,攀枝花沒有忘記我們,祖國和人民也沒有忘記我們!」

一座英雄城市

把科技創新作為「一把手」工程

作為子弟和曾經的一名員工,賈瑞雲對鋼鐵、鋼廠有著很深的情感。對「108將」,他除了敬仰與敬佩之外,更要求「以英雄的事跡激勵我們的鬥志、以英雄的膽魄提升我們的銳氣、以英雄的精神砥礪我們的豪情」。他希望加快推動釩鈦新城和攀西科技城建設,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步一個腳印地重返國家戰略,一磚一瓦地建設好這座英雄之城,用一個更加美麗、更加繁榮、更加和諧的攀枝花告慰英雄、告慰歷史,贏得時代、贏得未來。

賈瑞雲對「科技」的重要性,非常敏感。「各級黨委(黨組)要把科技創新擺在重要位置,按照『第一生產力』『第一資源』和『第一動力』的要求,謀劃工作格局,擺布工作內容,健全工作機制。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把科技創新作為『一把手』工程,做到認識到位、領導到位、措施到位。發改、經信、科技、市場監管、科協等職能單位要認真履職盡責、強化協調配合,圍繞全國全省重大科研課題、緊扣改革發展重大需求謀劃推動科技創新,做實做細科研項目立項審批、創新成果孵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等管理服務工作,共同營造尊重科學、崇尚創新、追求創造的濃厚氛圍,厚植全市科技創新土壤。」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賈瑞雲說,「108將」篳路藍縷、攻堅克難的光輝事跡,將攀枝花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試驗攻關這段不為人知的歷史予以生動呈現。記住他們,既是對英雄前輩的感念與敬佩,也是對攀枝花開發建設歷史的回顧與探尋,更是對「三線精神」的傳承與弘揚,「提醒著我們從哪裡來,指引著我們該到哪裡去」。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曹笑徐湘東

相關焦點

  • 釩鈦磁鐵礦中釩的提取
    [next]    從釩鈦磁鐵礦中提取釩的方法可概括為兩種:火法是通過釩鐵精礦或釩渣間接提釩,溼法則是用釩鐵精礦直接提釩    火法提釩工藝:將選礦產品釩鐵精礦直接進入高爐或電爐中冶煉,使礦石中的釩大部分進入鐵水,再將含釩鐵水入轉爐送氧吹煉,使釩富集於渣中,成為釩渣。釩渣經焙燒、浸出、過濾、即得五氧化二釩。這一方法的最大優點是釩回收率高,特別適用於低品位釩礦石的利用。缺點是礦石處理量大,而生產規模小,與大規模的鋼鐵工業生產不相適應。
  • 上個世紀50年代國家對攀枝花釩鈦磁鐵礦的勘探
    在此期間,徐克勤等曾帶領南大應屆畢業生到攀枝花,對蘭家火山、尖包包、倒馬坎3個山頭及其外圍地區進行了詳細觀察,通過現場觀測,繪製了蘭家火山、尖包包、倒馬坎和外圍地區的路線圖一幅,對3個礦區進行刻槽取樣,採取了一個剖面的礦樣共200餘件。師生返校後,對攀枝花礦樣進行化驗分析,著手整理普查找礦報告。報告提出,攀枝花釩鈦磁鐵礦是粒狀共生結構,易選,可以利用,建議國家進行正式地質勘探。
  • 新技術新工藝助力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
    近兩年,攀西地區釩鈦磁鐵礦在進入深部開採後,礦石類型發生了重大變化,由原來的輝長巖、輝石巖轉變為橄輝巖為主,導致選廠難以獲得合格精礦產品。  針對這一情況,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綜合利用所主動發揮技術優勢,以攀西紅格礦區深部橄輝巖型釩鈦磁鐵礦為突破口,通過研究礦石的工藝礦物學特徵,結合新的選礦設備,開發出高效選擇性解離技術,形成階段磨礦-選擇性解離-高效磨選的選鐵新技術。  同時,針對不同礦區礦石特點,該所通過反覆試驗研究,為不同礦區量身定製合適的選礦新工藝、新技術,並取得良好效果。
  • 攀枝花昆鋼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省鹽邊縣中乾溝釩鈦磁鐵礦綜合開發...
    攀枝花昆鋼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省鹽邊縣中乾溝釩鈦磁鐵礦綜合開發利用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11-05     來源:行政審批科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巨虧真相揭底 攀鋼釩鈦重組進退兩難
    合則兩利,分則兩害,正是鞍山鋼鐵集團對攀鋼釩鈦重組(000629.SZ)過程中碰到的最大難題。  12月20日,攀鋼集團的子公司成都鋼釩內部人士透露,「成都鋼釩的虧損是因為礦業公司提高了給我們的鐵精礦結算價。
  • 攀枝花市釩鈦產業發展綜述
    一、攀枝花市鈦資源概述 1、攀枝花市釩鈦磁鐵礦資源儲量攀西(攀枝花市-西昌)地區是國內釩鈦磁鐵礦資源最豐富、最集中的地區,自北往南有太和、白馬、紅格、攀枝花四個礦區,共20多個礦床或礦段,其分布範圍為南北長250km,東西寬20~50km。
  • 《關於加快打造攀枝花釩鈦科技創新基地的建議》(第15號提案)的答覆
    XXX市委:  貴委提出的《關於加快打造攀枝花釩鈦科技創新基地的建議》(第15號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  一、關於「不斷優化釩鈦科技創新基地布局」的建議  我市積極布局釩鈦科技創新基地,依託攀鋼研究院、攀枝花學院先後布局組建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釩鈦產業技術研究院、國家釩鈦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一批釩鈦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全市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
  • 弘揚「三線精神」 在「大考」中寫好攀枝花答卷
    攀枝花55年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牢記使命的英雄史詩。1965年,「攀三代」思揚的祖父和祖母攜手走出大學校門,千裡迢迢從東北來到「七戶人家一棵樹」的攀枝花,在釩鈦磁鐵礦礦山腳下安家,一幹就是一輩子。和這對伉儷一樣,數十萬建設者在國家使命的感召下,從全國各地匯聚到這裡,「獻了青春獻終生、獻了終生獻子孫」。
  • 典型礦區——四川攀枝花釩鈦磁鐵礦
    金屬礦物主要是含釩、鈦磁鐵礦(由鈦鐵礦、鈦鐵晶石、磁鐵礦、鎂鋁尖晶石組成的複合礦物)、粒狀鈦鐵礦及少量磁黃鐵礦、黃銅礦、黃鐵礦、鎳黃鐵礦。脈石礦物以普通輝石、拉長石為主,有時見透閃石、綠泥石、蛇紋石、絹雲母等。    礦石結構以嵌晶、海綿隕鐵、粒狀鑲嵌結構為主,交代結構次之。礦石構造以稠密浸染狀、緻密塊狀為主,稀疏浸染狀、條帶狀、星散浸染狀次之。
  • 四川大裂谷釩業有限公司釩鈦磁鐵礦(高效清潔)直接提釩工業示範...
    四川大裂谷釩業有限公司釩鈦磁鐵礦(高效清潔)直接提釩工業示範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一次公示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18-11-29     來源:四川大裂谷釩業有限公司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 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發展史就是創新史
    新華社(記者 田剛)「三塊石頭架口鍋,帳篷搭在山窩窩」,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1965年開工時,不僅沒有公路、鐵路和城市依託,而且缺乏關鍵技術。幾十年來,攀鋼依靠不斷創新的技術攻關一步步壯大,其發展史就是創新史。
  • 釩鈦磁鐵礦(高效清潔)直接提釩工業示範項目(一期)環境影響評價...
    釩鈦磁鐵礦(高效清潔)直接提釩工業示範項目(一期)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二次公示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19-08-21     來源:四川大裂谷釩業有限公司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中國「百裡鋼城」首次發現稀土礦 具有重大意義
    原標題:四川攀枝花二疊紀碳酸巖- 稀土礦化鹼性雜巖的發現及意義來源: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網站摘要:通過1∶5萬礦產地質調查,在攀枝花紅格釩鈦磁鐵礦區首次發現二疊紀(262.4~258.9Ma)火成碳酸巖-氟碳鈰礦化鹼性雜巖,呈脈狀、網脈狀或巖枝/株狀侵位於釩鈦磁鐵礦體或礦化鐵鎂質巖體中,初步分析稀土礦品位達0.3%~0.4%,Nb2O5
  • 遼西地區新型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項目攻克短流程直接提釩工藝流程...
    近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遼西地區新型釩鈦磁鐵礦資源高效綜合利用技術及示範」順利通過國家中期檢查。該項目於2015年6月獲批,下設3個課題,分別是武漢科技大學、瀋陽化工大學承擔的「釩鈦磁鐵礦預處理、高效複合添加劑及氨氮廢水處理研究」,東北大學、朝陽日隆釩鈦有限公司承擔的「短流程直接提釩關鍵工藝流程、參數及設備研究」及「直接還原、鈦鐵分離生產金屬鐵和鈦渣關鍵工藝流程、參數及設備研究」。
  • 「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攀枝花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開發」結...
    在承擔攻關任務的各有關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攀枝花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開發"項目取得不少技術和裝備上的重大突破,有的已轉化為生產力,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有的為下步產業化提供了依據,主要成果: 一、 白馬鐵礦風化礦處理工藝及成套技術研究
  • 攀枝花科研「出彩」還是要靠攀鋼
    在近日召開的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攀枝花的16個項目分別獲得了一、二、三等獎的表彰和獎勵。一等獎:基於海綿鈦大型流水線電解鎂關鍵工藝技術開發及應用完成單位:攀鋼集團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鋼集團釩鈦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鐵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