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摩擦表界面結構演變研究取得新進展

2020-10-25 今日科學

石墨烯具有獨特的二維薄層結構,是一種極具潛力的新型潤滑材料。近年來研究表明,具有原子厚度的石墨烯不僅在微觀接觸尺度下具有超滑特性,而且在宏觀接觸方式下也展現出非凡的摩擦學特性,但是均強烈依賴於理想的石墨烯表界面結構。因此實現石墨烯摩擦表界面結構的調控對於獲得優異的摩擦學性能並推動其實際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日,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磨損與表面工程課題組發現了摩擦力致氧化石墨烯向理想石墨烯表界面結構原位轉化的現象,並與清華大學馬天寶教授團隊合作,結合實驗和分子動力學模擬揭示了結構演變過程的分子作用機理與規律,提出了一種利用簡便的摩擦力作用,即可實現選擇區域的石墨烯表界面結構調控的新方法。

宏觀摩擦過程中,氧化石墨烯向理想石墨烯結構轉化的實驗現象

研究發現,在宏觀球-盤接觸摩擦實驗過程,摩擦軌道上的氧化石墨烯發生了向完美石墨烯結構的原位大尺寸轉變。實驗檢測到該過程伴隨著氧化石墨烯羥基官能團的減少以及水分子的溢出。其中摩擦力作用而非靜壓力驅動了該轉化過程,而且當與有活性鍵的配副摩擦時更有益於該轉變現象的發生。研究人員進一步結合分子動力學模擬計算,揭示了轉變過程的分子作用機制:在滑移摩擦力剪切作用的驅動下,激活了氧化石墨烯的羥基官能團與摩擦配副上的活性鍵以及相鄰石墨烯片層上羥基官能團之間的化學相互作用,誘導發生C-OH鍵的斷裂。斷裂後碳原子由sp3態向能量更穩定的sp2態轉化,實現六元環結構的自修復;斷裂後-OH基或與配副懸鍵結合,或奪取相鄰片層-OH上的氫生成水分子溢出。

整個摩擦過程中,氧化石墨烯向石墨烯結構的轉變使得摩擦係數進一步降低且平穩,因此利用該摩擦結構演變現象,可以主動調控、獲得摩擦界面的理想石墨烯結構,實現平穩、長效的潤滑狀態,對於推動其實際應用具有重要價值。同時利用結構轉化過程中伴隨的摩擦力致水分子脫溢行為,通過對水分子的監測,可以為力致傳感提供新的思路。

摩擦過程中滑移界面結構轉化的分子作用機理

上述研究結果近期在線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航天聯合項目、面上項目和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項目的資助。(來源: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dfm.202004498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生物膜界面蛋白質錯誤摺疊及超快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羅毅教授團隊葉樹集研究員小組在生物膜界面蛋白質錯誤摺疊及振動能量轉移超快動力學研究兩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小組揭示了與二型糖尿病相關的胰島澱粉樣多肽(hIAPP)在生物膜上錯誤摺疊過程的結構演變機制,以及界面蛋白質與水分子間的共振能量傳遞捷徑,研究成果分別以Misfolding of Human Islet Amyloid
  • 石墨烯限域催化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通訊員石瑛 記者劉萬生  12月8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石墨烯限域催化及表面催化原位表徵研究取得新進展
  • 多層石墨烯壓電效應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與物理學院喬振華教授與南京大學繆峰教授、王伯根教授合作,在多層石墨烯的壓電效應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首次在實驗上觀察到石墨烯材料體系中正的壓電效應,並在理論上揭示了多層結構內層間相互作用對該效應的顯著貢獻。
  •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磷摻雜物種在石墨烯中的結構演變及其穩定電化學界面研究
    雖然目前磷摻雜炭材料已經有大量研究,但由於常規磷摻雜炭材料的孔結構發達,含氧官能團豐富,使得大量的磷摻雜物種不可避免地被包埋入複合碳基體中,這種磷物種的不充分暴露性和可獲得性差導致了關於碳晶格中磷物種的存在形式,結構演變規律和電化學行為作用機制上的認識有許多模糊的地方。對於這方面認識的不充分性,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對於設計更加合理的新型高性能磷摻雜炭材料的進程。
  • 哈工大在石墨烯功能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於淼教授課題組在石墨烯功能化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該工作通過精細調控局域雜化模式打開石墨烯帶隙,首次在原子尺度實現了石墨烯的二維長程有序功能化,為石墨烯基二維材料在電子器件和光電器件應用方面的關鍵難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法。
  • 力學所納米結構陶瓷塗層界面粘結性能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在納米結構陶瓷塗層與合金基底的界面粘結性能、納米結構塗層的導熱性能和彈性性能等研究上取得了新進展如航空發動機的葉片由於工作溫度高達一千度以上,金屬基底上往往要沉積或塗覆上一層幾百微米厚的耐高溫的陶瓷塗層以保護內部部件,而塗層與基底之間的界面粘結性能則關係到相關結構和部件的可靠性與服役壽命。一旦塗層與基底之間界面開裂,塗層剝落,暴露在高溫下的金屬基底將很快失效。因此研究塗層與基底之間的界面粘結性能、提高二者之間的界面結合強度一直是工業應用的迫切需求。
  • 研究觀察到石墨烯拓撲缺陷結構動態演變
    圖1 (a)C-C鍵90°旋轉;(b)Si原子競爭佔位;(c)Si原子團簇60°旋轉 最近,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固體原子像研究部楊志卿副研究員、先進炭材料研究部尹利長副研究員等與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合作
  • 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5-12-30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及原位表徵研究工作中取得新進展
  • 納米石墨烯限域單原子鐵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國家納米中心二維材料力學性能研究取得新進展
    國家納米中心二維材料力學性能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9-09-12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字體:】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張忠、劉璐琪在二維材料力學性能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科學家發表石墨烯和孔石墨烯材料的化學和應用前景研究進展綜述文章
    石墨烯是我國「十三五」重點發展新材料之一,被列為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由於石墨烯具有超薄二維結構和優異的力學、光學、電學等性質,據預測近期有可能在儲能、薄膜和塗層、複合材料等領域實現較大產業化進展。
  • 光子晶體電浸潤性研究取得新進展
    而光子晶體表面的特殊浸潤性設計會賦予材料更多優異性能及新應用,比如可有效加速光子晶體的傳感及檢測、可實現具有超強防汙的光子晶體光學器件等,因此光子晶體超浸潤性研究得到了廣泛關注。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院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在具有超浸潤性光子晶體的製備及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 物理所大面積高質量氫化石墨烯的構築及物性研究取得進展
    物理所大面積高質量氫化石墨烯的構築及物性研究取得進展 2018-12-29 物理研究所 【字體氫化後石墨烯的拉曼(Raman)光譜中石墨烯晶格的G和2D特徵峰恢復,預示著Ru基底與石墨烯之間的界面有氫原子存在並有效地減弱了石墨烯與金屬基底的強相互作用(圖1)。進一步掃描隧道顯微鏡(STM)研究發現,氫原子與石墨烯晶格中√3 × √3/R30°位置的碳原子化學成鍵形成長程有序的雙面氫化結構(圖2)並延展到整個4mm ×4mm表面。其中碳氫比為三比一,因此稱之為三分之一氫化石墨烯。
  • 化工與化學學院於淼課題組在石墨烯功能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哈工大報訊(化工/文) 近日,我校化工與化學學院於淼教授課題組在石墨烯功能化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該工作為石墨烯光致精準功能化的首例,通過精細調控局域雜化模式打開石墨烯帶隙,首次在原子尺度實現了石墨烯的二維長程有序功能化,為石墨烯基二維材料在電子器件和光電器件應用方面的關鍵難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法。
  • 超快光譜和動力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氧化石墨烯雙疇結構的揭示
    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羅毅研究團隊的張群研究小組,在凝聚相微納結構的超快光譜和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人員採用超快光譜原位、實時測量手段,揭示了氧化石墨烯的雙疇結構。
  • 石墨烯研究取得新進展---層間聲子模式輔助雙層石墨烯熱電子冷卻
    石墨烯研究取得新進展----層間聲子模式輔助雙層石墨烯熱電子冷卻 石墨烯由於其獨特的物理性質,在多種電子學和光電子學器件應用研究中被寄予厚望;石墨烯多層堆垛形成的薄膜具有極高面內熱導率
  • 石墨烯材料應用前景研究進展到底怎麼樣了?聽科學家怎麼說
    如今,石墨烯是我國"十三五"重點發展新材料之一,被列為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由於石墨烯具有超薄二維結構和優異的力學、光學、電學等性質,據預測近期有可能在儲能、薄膜和塗層、複合材料等領域實現較大產業化進展。
  • 中國科大膜蛋白界面振動能量轉移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大膜蛋白界面振動能量轉移研究取得進展 2017-09-20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字體: 語音播報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量子創新研究院、化學物理系羅毅教授研究團隊研究員葉樹集小組在膜蛋白界面振動能量轉移方面取得進展
  • 理化所氧化石墨烯促進高分散、多晶面沸石晶體合成研究取得進展
    理化所氧化石墨烯促進高分散、多晶面沸石晶體合成研究取得進展 2017-09-18 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耿建新團隊,利用GO與沸石晶體不同晶面間的選擇性作用,實現了在石墨烯體系中無機材料結晶的可控生長,製備了高分散、多晶面、含多級孔結構、沿c軸取向生長的Si-ZSM-5沸石晶體。
  • 中國科大生物膜界面蛋白質錯誤摺疊及超快動力學研究獲進展
    小】 語音播報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教授羅毅團隊研究員葉樹集小組在生物膜界面蛋白質錯誤摺疊及振動能量轉移超快動力學研究兩方面取得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