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你們有沒有察覺今年的天氣有些不對勁?比如溫度較往年同期低,比如少晴多雨……如果你察覺到了那就對了,你肯定能接受一個一直流傳在少數媒體的似是而非的傳言。
前不久,有外媒稱,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不僅人類變得虛弱就連我們的生命之源太陽也處於「虛弱狀態」。據稱:太陽的能量已經下降到足以讓地球上的生命受到饑荒、地震和冰凍的威脅。
我們都知道太陽產生的磁力是不斷變化的,而這種變化決定了它產生的紫外線輻射和X射線強度。也就是說特別強的磁場會限制太陽產生的熱能,熱能少,輻射量就低,其表面就會出現黑點,也就是所謂的太陽黑子。太陽黑子區域是太陽上最涼爽的地方,這當然是相對的說法,即使涼爽也不是咱們這小身板所能消受的。
太陽黑子雖然肉眼可及,但直到19世紀中期,天文學家才意識到它們有著周期性的活動。譬如它們首先會出現在中緯度地區,然後在大約11年內逐漸向赤道區擴散遷移。一期一期,周而復始。
相反,當磁場偏弱時,太陽核心產生的熱能就高,輻射至表面從而導致突然的能量爆發。天文學家稱這一現象為太陽耀斑.。
太陽黑子的數量和它們的位置以及太陽耀斑的強度等等被統稱為太陽活動。這種活動在一個相對可預測的周期內,也就是11年之間上下波動。天文學家把這個11年的時間框架叫做太陽活動周期,。而這個周期又分為兩個階段:太陽黑子在大約五年或六年的時間裡逐漸增加,達到峰值。太陽熱能值最大;太陽黑子在接下來的5到6年內會逐漸減少,直到很少或零時,稱為a太陽黑子。太陽熱能值最小。
據天文學家觀察得知,太陽最近的運動周期始於2008年底,在2014年4月達到太陽黑子的峰值,然後穩步下降,直到2019年末和2020年達到「太陽最低值」--即零太陽黑子期。這意味著2020年春天,太陽活動會達到所謂的「虛弱」狀態,也就是太陽活動的最小值。
所以,哪怕今年太陽進入了所謂的「虛弱狀態」--太陽黑子的數量減少到很少或沒有,但這是正常現象,不可能帶來饑荒、地震或嚴寒天氣繼而威脅地球上的生命。
事實上到2020年5月,太陽仍然保持在太陽的最低水平,這也意味著這一說法的其中一個方面是事實。據美國宇航局研究員託尼菲利普斯博士預測,這種現象可能會延佔據2020年的大部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