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天文臺臺長:極端天氣料增 全年雨量預測偏少
香港天文臺臺長:極端天氣料增 全年雨量預測偏少 2015-04-12 13:44:1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詩堯(香港《文匯報》) 中新網4月12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隨著氣候變暖,全球極端天氣愈見頻密。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表示,香港去年6月至11月間的平均氣溫是130年來最高,呼籲市民要有心理準備,未來出現極端天氣的情況會愈來愈多。
-
今年將有6至8個颱風影響福州!接下來的天氣怎樣呢?
N海都記者 陳恭璋今年上半年,福州市的天氣情況如何?和往年相比,是否有異常?在正在到來的颱風季,今年有多少個颱風可能會影響福州?福州市氣象局相關人士介紹:1月1日至6月21日,全市降水平均778.4毫米,偏少1.8%。月雨量時間分布不均,1月偏少44.0%,2月偏少12.9%,3月偏多69.1%,4月偏少62.3%,5月偏多5.6%。
-
香港天文臺:預計今年將有4至7個熱帶氣旋襲港
中新網3月24日電 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香港天文臺預計,今年風季在6月或之後開始,全年有4至7個熱帶氣旋進入香港500公裡範圍,數目接近正常。臺長鄭楚明23日在記者會上闡述今年天氣展望和天文臺未來動向。
-
2020年汛期天氣盤點——看看今年的颱風到底多「反常」
截至9月11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僅有10個颱風生成。7月「空臺」、東北颱風「三連擊」創歷史,帶你盤點2020年汛期的颱風,看看今年的颱風到底多「反常」?今年10個颱風的平均生成位置(18.8N、124.2E)較常年平均生成位置(16.1N、136.5E)偏西約12個經度,颱風生成位置越偏西,颱風越有機會登陸或影響我國。颱風生成數偏少,強度偏弱。截至9月1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0個颱風生成,較多年同期平均偏少6.1個;10個颱風平均峰值強度(37.4米/秒)較多年平均(40.1米/秒)稍偏弱。
-
今年廣州天氣有「三多」
記者會上獲悉,今年廣州汛期總雨量較常年偏少但「龍舟水」偏多,可能出現較嚴重暴雨洪澇災害;影響廣州市的颱風偏多,為3~5個。高溫天氣30~35天,較常年偏多15~20天。去年天災致倒塌房屋899間3月20日,廣州召開2018年三防暨北江大堤防汛工作會議。
-
香港天文臺:今年香港天氣溼熱極端 已破12項紀錄
馮健文 攝 中新網12月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天氣變得愈來愈極端及反常。香港天文臺指出,以往香港平均每10年才會出現6天的嚴寒天氣,今年初已出現3日,本年度至今更有多達12項數據打破自1884年以來的紀錄,大多在溫度方面創新高。 天文臺又預測,香港今冬氣溫接近正常,平均介乎16.6至17.4度(攝氏、下同),雨量則正常至偏少。
-
香港天文臺預計今年有4至7個熱帶氣旋
新華社香港3月23日電 香港天文臺23日表示,預測今年有4至7個熱帶氣旋進入香港500公裡範圍,數目大致正常,而受氣候變化影響,全年平均溫度偏高,並有機會出現暴雨。香港天文臺臺長鄭楚明23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預計香港風季將於6月或之後開始,而全年總雨量預測為2000至2600毫米,屬於正常至偏少。鄭楚明表示,世界氣象組織已確認2019年是全球有記錄以來第二最暖的年份,香港去年的平均氣溫為24.5攝氏度,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年份。
-
今年預計3-4個颱風影響廈門!
今年以來天氣偏暖降雨偏少 今年以來 廈門氣溫偏暖 1月1日-3月16日,廈門島內外平均氣溫分別為15.2℃和15.7℃,分別比常年高2.0℃和1.7℃。
-
今年氣象較罕見 8月颱風或至廣東
歷經4輪「龍舟水」及1個颱風來襲之後,廣東高溫少雨天氣已持續了一個多月,接下來汛情發展形勢如何?應重點防範哪些安全風險?筆者從7月29日召開的全省防汛救災暨安全生產工作視頻會議了解到,今年以來,全省22個縣(市)平均氣溫破歷史同期最高紀錄,預計8月份可能有兩個颱風影響我省。接下來,我省要做好防禦颱風及其次生災害的各項準備。
-
廣東颱風都在幾月?2018年預計有5~7個颱風登陸廣東
據預測,今年颱風將呈現「初臺早、終臺晚、個數多、影響重」的特點,今年預計有5~7個颱風登陸廣東。 15日至16日,廣東省防總和廣東省水利廳組織了「『未雨綢繆看防汛』記者採訪行」活動,來自中央和省市的媒體實地走訪了省防總、江門和珠海防汛工作情況。
-
2018年颱風早知道:5~7個登陸或嚴重影響廣東,4-6個侵擾廣西
今年約有5~7個颱風登陸或嚴重影響廣東廣東省防總15日通報,根據專家會商會研判,今年有5至7個颱風登陸或嚴重影響廣東,龍舟水偏重,局部區域可能出現特大暴雨等極端天氣!具體表現在:一是降雨時空分布不均,開汛正常略偏晚,前汛期降雨偏少,後汛期降雨偏多,龍舟水偏重,局部區域可能出現特大暴雨等極端天氣。
-
8月份,將有2-3個颱風會登陸我國
進入 8 月以來大連地區不斷有降雨光顧,跟少雨的 7 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麼為什麼今年 7 月少雨,為什麼出現了罕見的 7 月"空臺",8 月大連的天氣到底是個什麼樣?8 月 5 日,國家級首席預報員梁軍為您一一解答。為何入汛以來降水偏少?
-
7月零颱風?颱風與它的「兄弟們」,今年有點怪!
時間進入7月下旬,按往常,我國將進入颱風「高影響時段」,但今年的颱風似乎有些反常,到目前為止動靜很小。今年7月會創紀錄一個颱風也沒有嗎?雖然近期西北太平洋沒有颱風生成,但全球其他主要海域卻並不「太平」。
-
福州今年有幾個颱風?今年以來福州氣候概況
今年以來福州氣候概況降雨:今年以來(1月1日~6月24日)全市降水平均917毫米,偏多12.4%。各縣(市)雨量介於691毫米(福清)~1189.6毫米(永泰)之間。其中,永泰和閩侯屬偏多,其餘縣市均屬正常。
-
深圳:第一季度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二高,降水偏少
筆者從深圳市氣象局4月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深圳第一季度平均氣溫達到19.0℃,為歷史同期第二高。第一季度深圳呈現出「氣溫異常偏高,對流天氣早,降水偏少」的氣候特點。據悉,2019年12月以來深圳市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強暖冬,秋冬氣溫創歷史新高,2020年以來對流天氣發生早且強。據發布會消息,2020年第一季度深圳氣溫異常偏高伴階段性波動。第一季度平均氣溫19.0℃,較近五年同期(17.7℃)偏高1.3℃,為歷史同期第二高,最高氣溫29.6℃,為近五年同期第二高。
-
今年颱風反常,是因為氣候越來越極端了嗎?
9月21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媒體通氣會上獲悉,今年以來颱風呈現生成源地明顯偏西等特點,其中,7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無颱風生成,是自1949年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出現7月「空臺」現象,創造新歷史。
-
香港天文臺:太平洋海水仍溫暖 或會有颱風形成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7日表示,雖然今年颱風高峰期理應已過,但太平洋的海水仍然溫暖,加上氣候暖化因素,仍會有颱風形成,呼籲市民不能掉以輕心。資料圖:強颱風「山竹」蹂躪石澳,香港網紅景點遭摧毀。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岑智明7日出席電臺節目時表示,最近香港天氣漸涼,相信今年颱風高峰期已過,但全球暖化令太平洋水溫仍溫暖,因此10月和11月仍可能有颱風來襲,提醒市民不能掉以輕心。
-
2018廈門汛期時間 今年影響廈門的颱風有4-5個
每年的4月15日至10月31日,是廈門的汛期,其中7月至9月是主汛期。這是根據廈門市暴雨洪水和颱風的特點,由權威部門確定的。 今年以來,我市累計雨量為278.2毫米,與常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是降雨的時間分布非常不均――1月本該是全年降雨最少的月份,卻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暴雨;春雨季(3月-4月)則名不副實,降水持續偏少,3月降水量只有53.1毫米,不足常年3月雨量的一半(常年3月的總降水量均值為113毫米)。 汛期到來意味著降雨將明顯增多。
-
今年影響我國的颱風為何個數偏少、強度偏弱?專家釋疑
其中西北太平洋最多,約為全球生成數量的三分之一;東北太平洋、澳大利亞附近海域及西南太平洋分別每年約有15個左右生成;其他海域,如北大西洋,北、南印度洋每年生成不足10個。目前,北半球逐漸進入盛夏時期,逐漸進入颱風高發期,包括西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北印度洋;相對的,南半球則將進入颱風休眠期,很難有颱風生成。
-
香港將迎來最寒冷平安夜 氣溫下降至最低10度(圖)
來源:香港《文匯報》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天氣轉冷,22日晚氣溫急降至攝氏12度,24日更會下降至最低10度,可能成為本世紀最寒冷的平安夜,市民終於可以感受到一個真正寒冷的聖誕節。不過,本周中期,氣溫會再度回升至20度,溼度亦會進一步攀升至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