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IDO D3簡約電助力自行車,打造輕鬆出行體驗

2021-01-16 雨天油墨坊

可以說當今城市交通出行已經夠發達也夠成熟了,私家車基本成了標配,四通八達的公交線路,城市地鐵,此外計程車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尤其是網約車的加入使得出行也更方便。但從實際情況或是經濟條件方面考慮,這些出行方式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弊端,上下班高峰時的堵車,公交站點到家的這段距離,對於出行來說都是不得不考慮的。近兩年興起的共享單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些問題,但由於或是管理因素或是其他一些因素也導致當前共享單車已經沒落,那麼回到本文的主題-電動車,仍有其存在的空間及市場。

其實對於一個上班族來說,每天去趕時間搶擁擠的公交也是很痛苦的,加上平時的休閒放鬆一輛安全可靠的電動自行車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近日,推出過多款熱銷電單車的FIIDO(飛道),再次推出了FIIDO D3簡約電助力自行車,具體表現如何還是體驗後再說吧,感謝億智蘑菇試用平臺提供試用機會。

FIIDO D3是一款電助力自行車,可以純電動騎行,也可以純腳力騎行,當然腳力騎行時可以選擇電助力而使騎行更輕鬆,相應的續航時間也會更長,一款電動車可以享受三種騎行體驗。

平時在馬路上甚至是小區內早已見慣了各式各樣的電動車,而且有的外形都接近摩託車了,這或多或少會有些先入為主的偏見,電動車都普遍比較笨重,而當打開包裝看到FIIDO D3簡約電助力自行車的時候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小巧輕便,黑與白的配色也更彰顯簡潔,這也符合FIIDO電動自行車的設計理念:輕便、安全、品質!

FIIDO D3整體看上去小巧的同時像極了一款縮小版的自行車,讓人很難想像這是一款電動車,鋁合金材質的車架使得整車重僅16kg,這個重量對於一般人來說無論是搬走還是抬起都是可行的。

在體驗FIIDO D3這段時間有很多同事會好奇這款電動車的電池在哪?這也是FIIDO D3設計的巧妙之處,將電池內置於車架橫梁之中,這也避免了很多常規電動車電瓶被偷的問題。高能鋰電池模塊、電控系統、充電器採用一體式整合設計,這也使得整車結構更加緊湊與輕量化。

電動車除了整車車架與動力系統之外,更重要的還是電機,FIIDO D3採用無刷有齒電機,普通消費者對這個或許沒有多大的概念,無刷電機由於沒有電刷,其最大優點是從根本上消除了電刷磨損,不需要到期更換電刷,而有齒電機由於是高速電機通過齒輪減速,故特點是啟動時騎行者感覺動力強勁,而且爬坡能力較強,沒電騎行時也相對輕鬆。不足之處或許就是在將油門擰到底後所發生的嗡嗡的聲音了。

FIIDO D3高度集成的車把承載了電動車控制的所有原素,除了常規的前後剎把之外,還設有一個顯示屏,用來顯示當前電動車的電量以及檔位模式,油門採用旋擰的形式設計在了右把的內側。當然,FIIDO D3還設有前照明燈以及喇叭,控制開關也設計在了車把上,而且是靠近車把的位置,這使得在騎行時操作起來也非常方便。另外車把的設計在握持上也非常舒適。

這些元素採用內六角卡扣螺絲固定在車把上,鬆緊以及位置可以用隨車配備的工具扳手進行調節。

顯示屏下方則設有三個按鍵,中間是電動車的開關鍵,位於開關鍵兩側的+-鍵則是檔位調節按鍵,用來調節電動車騎行時的助力大小。

前照明燈與喇叭設計在了一起,照明燈的亮度還是可以的,只是照亮的區域略小,基本上可以滿足夜間的騎行照明需求,另外燈車的照射方向也是可調的。

看得出來,FIIDO D3在各個環節的細節方面是用心的,車座的設計上也是為騎行考慮,有著更加舒適的人體工程學設計,車座中部凹陷,可以減少騎行時的壓力使得騎行現舒適。記得當時共享單車剛興起的時候曾經騎行過幾次,最大的感受除了騎行時較累之外就是屁股的不舒適了。FIIDO能夠考慮到這樣可以看出一款產品著實是在為用戶考慮,在騎行的舒適度上的體驗不錯,至少不會像共享單車那樣在騎行幾次後屁股疼。

一款自行車的核心部位還是中間的鏈盤,這也決定了騎行的輕鬆程度,騎行時省力與否也取決於中間鏈盤與後輪上鏈盤的大小關係。不難理解,中間鏈盤越大,後輪上的鏈盤越小騎行起來速度也會更快,這也是一些變速自行車的設計原理。FIIDO D3採用52齒大鏈盤,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車輪較小而在騎乘時幹蹬不走的狀況。

無論何種交通工具,電動車也好,自行車也罷,安全是第一位的,除了整車的材質與設計的合理之外,剎車系統是重中之重。FIIDO D3採用前後雙碟剎配合剎車斷電系統,在按下剎車把之後整車動力系統也會隨之斷電,在安全方面是一種保障。

FIIDO D3的剎車從體驗上來講非常到位,剎車把壓到底的話也是乾淨利落的就停止住了,但從騎行安全上來講,還是不要一剎到底,點剎比較安全。

前後兩個輪胎採用的是電動車專用的正新輪胎,這個品牌在質量方面還是值得肯定的。FIIDO D3整車為了緊湊小巧,兩個輪胎直徑只有14英寸(約35.5cm),這也會直接導致騎行時的不給力,2.125英寸(約5.4cm)的寬度算是對於適應路況的一種彌補吧。

值得一提的是,前後輪上都設有擋泥板,體驗過無擋泥板雨天騎行的感受後才能體會對於這個擋泥板的渴求。其實鏈條上的擋泥板也是雨天出行不可缺少的,但遺憾的是FIIDO D3並沒有。

車座下面的一塊紅色反光燈也是對於騎行安全保障的一個措施,後面有車燈照射時會反射光而提醒後面的車輛,雖然實際效果並不太明顯,但聊勝於無。

印象中自行車最易壞的部件就是腳蹬了,FIIDO D3的兩個腳蹬看上去非常堅固結實,實際的的耐用程度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騎行去驗證,但有一點肯定的是,腳蹬上設計的13顆防滑釘足夠防滑而且不傷鞋。

雖然FIIDO D3的外觀小巧精緻,但由於其獨特的設計基本上可以滿足多數人的騎乘需求,得益於整車框架以及質量可靠的輪胎最大可以承載120kg,另外無論是車把還是車座都是可以上下調節的,這也為適應更多的消費者騎乘提供了條件。

車把與車座的調節上採用不鏽鋼卡扣,可徒手鬆開進行調節而不需要工具。當然將卡扣卡緊後也是非常牢固,並不會鬆動。

FIIDO電動自行車的亮點還在於摺疊上,通過摺疊可以使自行車所佔空間更小,出行攜帶也更方便。但D3區別於前兩款車型在摺疊上最大的不同就是整車摺疊方面。

D3車把下方立柱上靠近車身處同樣有一個卡扣開關與合葉,按住紅色的按鈕用力即可以將這個卡扣開關掰開,此時可以將整個車把反轉下去達到摺疊的目的。

這裡要提一點的是連接處無論是材質上還是做工上都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焊點與接口的處理上,做工細節比較到位,加上不鏽鋼的摺疊構件,穩固且不生鏽。

車把摺疊後可以將整車的高度由未摺疊前的105cm高度降至60cm的高度。

遺憾的是FIIDO D3隻能將車把進行摺疊,並不能像前兩款一樣可以將整車摺疊,另外D3的腳蹬也是不可摺疊收起的,這也就使得D3的便攜性大打折扣,至少公交與地鐵是帶不上的,不過120cm的車身長度普通的私家車後備箱是完全可以放下的。

FIIDO D3的隨車配件除了說明書以及充電器之外、一套內六角扳手、一個13-15的叉扳手,另外還配有一把車鎖及一個小型的車筐。

不得不提一下這個車筐,用一個金屬圈做為支撐並可以掛在車把橫杆中間,掛上後很牢固,但這是研究了好久並通過網上對比圖片才知道如何使用的,說明書以及官網都沒有任何提示。其實車筐的設定就是為了平時騎行時攜帶東西的方便,FIIDO D3的車筐很明顯是不能受重的,只能放一下輕便例如手套這類的物品,稍重點的物品就不行,這也就使得這個車筐存在的意義不大。

前面已經提到過D3的控制元素都設計在了車把上,並配有剎車斷電系統,因此連接車前把的線路足足有七根,在這些線路的歸納處理上也需要下足功夫,可能是為了車把摺疊時降低這些線路的影響,整個車把橫杆也是可以鬆開旋轉的。

無論是何種設計都是為騎行所準備的,因此騎行體驗才是最直接反應,騎乘舒適度是首要,騎乘速度上、對於各種路面環境的適應也是關鍵,另外應急機制剎車轉向等的靈活性也是一方面,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續航裡程問題。

但FIIDO D3在騎行時經過不平路面可以感覺到顛簸的很厲害,這與總體的車體構架以及車輪的尺寸有很大關係,因為除車座的底部設有減震彈簧以及加厚的加寬的輪胎之外,再無其他的減震措施。經過不平或是有坑窪的路面是尤其是路面上的減速帶還是需要及時減速,必要時還需要站起身子才可以避免顛簸帶來的衝撞。

在純電動狀態下,油門的傳輸與輪胎轉動很及時,平緩路面上FIIDO D3的最大速度可達25千米每小時,這個速度設定也符合當下電動車速度的安全速度,畢竟車身自重輕,安全才是第一位的。FIIDO D3可以騎行上25度的坡度,上坡時明顯可以感覺到電動車的用力,雖然不算輕鬆但也足能夠應對。

純電動騎行時用手機軟體記錄一了次騎行數據,從數據可以更加的直觀的了解這款電動車的性能,在上下坡都有的情況下,騎行平均速度基本上維持在20km/h左右,當然藉助下坡最高速度可以達到35km/h。

D3電源開啟的情況下,想要腳蹬騎行的話默認是助力狀態的,三檔可調,不同之處就是助力的大小,這個可以根據當前的路面情況隨時切換檔位。最高檔下當開始腳蹬一圈之後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助力前行的力量,像是電動狀態下突然加足了油門一樣,初次騎行的話可能會有點不適應,隨著腳蹬的停止,助力的力量也會停止。

如果想要純腳蹬騎行的話,需要關閉電動車的電源之後才可以,純腳蹬騎行的感覺像騎普通自行車差別不大,唯一差別之處就是比普通自行車蹬起來要吃力一些,這也是可以腳力蹬行電動車的通病,一是來自電機的阻力,另外後輪胎的尺寸太小都是造成這種狀態的原因,一直以來電動車腳蹬的設定就像雞肋一樣的存在,但這款FIIDO D3貌似是個例外。當然無刷有齒電機已經很大程度的緩解了FIIDO D3的這個問題,使得FIIDO D3不會因為太吃力而無法蹬行。

作為一款電動車最重要的一個賣點或是實用點就是續航了,FIIDO D3電池容量7.8Ah,理論上純電動續航裡程可達25公裡。從這段時間的騎行體驗來看,每天騎行上下班,純電動騎行,單程6.8公裡上下班來回就是接近14公裡,單程用時20分鐘。滿電狀態下最後顯示屏上還有兩個燈亮,這個續航裡程對於10公裡以內的路程跑個來回是不成問題的。

如果助力騎行的話,續航裡程可達40公裡以上,這個續航的話算是相當給力了,如果所要騎行的路途較長可以選擇助力騎行模式,而不必擔心電動車電量不夠用。

當然,無論是純電動騎行還是助力騎行的續航裡程都會受環境因素所影響,例如氣溫、路面狀態、風速等很多因素都會制約續航裡程。FIIDO D3其純電動加上助力模式完全可以應付多數情況下的騎行需求,即使是最糟糕的狀況還可以選擇人力腳蹬騎行,總之騎著FIIDO D3上路基本上可以不用為續航所困擾。

說到續航就不得不提的是充電,FIIDO D3採用輸出為42V 2A的充電器,理論上充電時長為4-5小時,習慣了晚上睡覺前將電動車充電對於充電時長的要求並不算高,畢竟一覺醒來電早已充滿,但這樣做的前提條件是充電器以及電動車本身的各種防護機制的完善,防過充過載等。

充電口設計在了固定在車身上的總控制器上,充電口上設有一個蓋子,在充電時只需要將這個蓋子推至一側即可漏出充電口,另外要提一點的是這個智能型的數字晶片控制器,可以說是FIIDO D3的心臟及大腦,所有這些剎車斷電、電池欠壓保護、過電流保護、無級調整等功能需要它來實現。

FIIDO的品牌含義,Free Feel DO,自由,個性,實幹,輕鬆應對快節奏的都市工作生活,這的確從這一段時間FIIDO D3的騎行體驗能夠體現出來。小巧精緻的車身,時尚的同時透漏著簡約但並不簡單,車身整體框架選材用料以及輪胎、制動、動力系統方面,D3都做到了可靠放心,也的確實是從用戶的實際需求出發,三模式的騎行也是滿足了多數情況下的騎行需求。無論是上下班的騎行還是閒暇之餘的休閒放鬆騎行,FIIDO D3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相關焦點

  • 一篇文章解讀電動助力自行車技術原理
    ,激發了人們對於這類相對新興的出行工具的興趣,不過很多人對於這種電助力自行車並不太了解,在聽到小米電助力自行車的價格時也會產生這樣疑問:三千都夠買個電動車了,為啥要買個需要腳踏的自行車呢?      雖然電動車和電助力自行車都是電助力交通工具,但我們必須要認識到的一點事,電助力自行車和電動車兩者有著嚴格的區別,所以將兩者並不屬於同一類產品。
  • 出行領域的全新物種!洪記兩輪軸傳動電助力單車新品將於6月上市
    但自1886年第一輛汽車誕生以來,一百多年間,出行領域始終波瀾不驚,未曾出現顛覆性創新產品。現在一場出行領域的大變革正在呼之欲出:致力於重新發明單車的洪記兩輪,將於6月16日正式推出全新軸傳動電助力單車——大石頭。作為一個搭載多項創新科技的全新物種,這款新品不僅將用於汽車的封閉式軸傳動系統應用於電助力單車,而且搭載智能化科技,將帶給用戶多樣化的獨特騎行體驗。
  • 瘋狂挑戰41°陡坡 喜德盛自行車文化節精彩啟幕
    本屆自行車文化節亮出了「文化+休閒」的系列特色活動:休閒文化產業周邊智能產品展覽交易會、助力山地車越野賽、試騎體驗、兒童滑步車挑戰賽,為第十五屆文博會增添一道休閒文化盛宴。在喜德盛國際自行車訓練基地內,數百名自行車愛好者的見證下,喜德盛中置智能助力山地車領先600成功徵服41°的極限陡坡,創造了一項新的行業記錄。作為中國首批量產的智能山地車,領先600此次挑戰41°的極限陡坡,是自行車業內第一次真正展示助力山地車爬坡性能的一次非凡創舉。
  • 智能化給傳統自行車創新發展加碼
    綠色低碳的自行車運動熱潮正成為引領生態體育的一張「名片」,推動自行車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車股份有限公司深耕自行車領域24年,並於近期研製出可輕鬆徵服41°極限陡坡的中置智能助力山地車,創造了一項新的行業記錄,為自行車產業領域再添發展動力。圖為喜德盛高精度機械手焊接技術工藝生產線。
  • 野馬汽車助力奧運,第二批次訓練用車圓滿交付中國國家自行車隊
    野馬汽車以實際行動助力奧運健兒,與國家自行車隊之間合作更加深化、聯繫愈發緊密,跨界CP強強聯合,揚帆續航,雙方共同期待、共同迎接2021年東京奧運會的到來。野馬汽車「勇敢、獨立、銳意進取」的品牌精神,與「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與中國國家自行車隊奮勇向前的競技精神高度契合。早在2019年12月,野馬汽車就與中國國家自行車隊在北京成功籤約。
  • 比自行車省力比電動車輕巧,杭州「智動小紅車」來了!
    插上一塊電池助力,就可以輕鬆騎行10公裡,時速控制在15公裡,還能給手機充電。它比自行車省力,比電動車輕巧。今天起,200多輛「智動小紅車」率先在濱江16個公共自行車服務點投入運營,預計到今年1月底,共有1000輛在濱江51個點投入使用。
  • 長沙機場磁浮城市航站樓打造「徒手出行」服務
    近日,首屆中國質量技術與創新成果發表賽在北京舉行,大賽以「技術助力質量,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參賽項目均來自全國各地的能源、民航、鐵路、公路、鋼鐵、銀行、通信、電網、燃氣等行業。其中,長沙機場磁浮城市航站樓管理室推出的「徒手出行,磁浮城市航站樓讓旅客出行更美好」服務項目榮獲國家專業級優質服務獎項。
  • 閃電電動助力自行車,價格飆升至六萬
    近日國際大牌閃電自行車在其官方天貓旗艦店放售出一款電動助力自行車,售價高達人民幣59900, 將近六萬塊的售價著實嚇壞眾人,究竟什麼樣的高科技可以讓一臺看起來普通的車子售到如此天價呢?閃電助力自行車高達六萬元人民幣的售價,已經達到了中國人每人年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倍之多!
  • 我國共享出行市場超3000億,永安行氫燃料電動車或成新標杆
    11月18日,有投資在互動平臺向永安行(603776)提出,公司氫能源助力自行車落地實施情況以及物聯網晶片是何時推出市場等問題。永安行回復表示,公司已在試生產100臺氫燃料電動車,預計在12月份投入試運營,目前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 滴滴出行與海航達成戰略合作 打造「空地聯運」一站式出行
    雙方將發揮各自資源優勢,打造「空地聯運、智慧出行」新合作模式,在產品創新、品牌合作、聯合營銷、會員權益、企業出行等方面開展全面深度合作,攜手提升空地出行體驗。海航集團執行董事長顧剛表示,海航作為民航業中的優秀代表,致力於在市場和服務上不斷創新,希望通過此次與滴滴出行的合作,雙方優勢互補,全方位做好「空地聯運」與「智慧出行」,全面提升旅客出行服務體驗。
  • 北鬥導航助力共享兩輪出行有機融入公共運輸生態
    央廣網上海9月24日消息(記者韓曉餘 通訊員李煜)「哈囉單車全線接入北鬥系統,這是北鬥定位服務首次大規模應用於共享出行領域,將助力共享兩輪出行有機融入城市公共運輸生態。」9月24日,在武漢舉行的中國北鬥應用大會上,哈囉出行副總裁任亮亮表示,作為首家全面接入北鬥定位的專業移動出行平臺,哈囉出行將深入探索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場景,積極推動與導航院專家院士的深度交流合作,以及創新應用,實現企業的高效有序管理。
  • ...上海,自行車,出行,上下班,廊道,潮汐,實名,押金,-上海頻道-東方網
    「目前上海很多路只有機動車道,騎自行車還是有諸多不便,將來是否能有一個整體規劃,讓自行車的出行體驗更好?」市民李女士在接受東方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家到公司僅三站地鐵的路程,如果慢行交通系統能夠健全起來,自己完全願意改成騎車上班,「天氣也涼爽起來了,騎車上班比擠地鐵早高峰舒適多了,還能鍛鍊身體,一舉兩得。」
  • 九號B80電動自行車評測:5000元不到的出行神器?
    新國標實施後,電動自行車市場迎來了不小的變化,亦有不少廠商推出中高端產品線塑造品牌形象。然而到了較低價位段,電動自行車依然存在著產品規格不清晰、駕乘體驗難以量化、缺乏工業設計和差異化等問題,消費者選購時仍有不少困難。
  • 回頭率爆表的自行車,後輪變成蜘蛛腿,跑起來速度真可怕
    隨著如今汽車的普及汽車帶來的各種問題,例如尾氣排放對大氣層及環境的汙染,又例如汽車過多造成的交通擁擠等等問題,都讓如今的人們對汽車的使用產生了反思和思考,於是便造成了如今自行車又重返人們視野的現象,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同意和踐行綠色出行這個想法。
  • 進博會這幾輛美國產的自行車,動不動就賣幾萬元,憑啥?
    這個品牌中文原意是「專門、專注」,在70年代,就是一群熱愛騎自行車的同好,為了打造自己認為最理想的單車,而創立了這個品牌。此次進博會上品牌主推的,其實是兩款電動助力車產品。白色的型號為TURBO VADO SL4.0,車架的設計更加偏重於日常通勤,車架使用的材料也是高端自行車常用的鋁合金,定價預計在2萬元出頭起。
  • 牛電科技UM電動車帶你暢享城市出行
    時光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去年5月出臺的電動車「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即將正式實施。該政策的實施,不僅為行業制定了清晰的指標和規範,也讓電動車騎行者們在出行時多了一份安心。然而,對於不少兩輪電動車從業者來說,新國標的實施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 百度地圖季永志: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釋放AI新勢能 打造極致出行體驗
    來源:時刻頭條12月29日, 2020百度地圖生態大會在京舉辦,大會以「智繪未來新圖景」為主題,集中展示了百度地圖一年來引領行業創新和賦能生態的新進展,彰顯了科技助力社會進步的新力量。(百度地圖總經理季永志)大會同時展現了百度地圖推出的諸多行業解決方案,詳細呈現了百度地圖一年來與各行業夥伴共同打造的產業成果。憑藉堅實的AI時空大數據基礎,百度地圖累計註冊開發者數量已突破200萬。
  • 披著牛皮的狼:小牛 U1 Pro 電動自行車試駕
    「智能出行」說的太多,讓我們忘了現在其實還是一個「只能出行」的時代。在北京這樣的城市,大家為越來越多的購車用車限制所束縛,而在廣大的三四線城市,居民還在為交通路網的覆蓋不完善而發愁。在這種情況下,電動自行車扮演著潤滑劑的作用,既可以覆蓋比共享單車更遠的範圍,又具備了比軌道交通更大的彈性,而這一眾品牌當中,小牛是做的最貼近智能的一家。
  • 賓利新添越插電混動版問世 在都市內外成就靜謐出行體驗
    以新添越插電混動版進一步踐行「Beyond100」商業戰略   賓利品牌計劃於2021年發布兩款插電混合動力車型,新添越插電混動版為其中之一   以插電混動技術與精緻座艙,實現靜謐出行體驗   搭載E Motor電機和3.0升雙渦輪增壓
  • 百度地圖總經理季永志:中國北鬥&百度地圖 打造極致出行體驗
    百度地圖總經理季永志出席年會高峰論壇,並圍繞"北鬥+人工智慧"做了題為《中國北鬥&百度地圖 打造極致出行體驗》的特邀報告。報告內容涵蓋精準出行體驗、智能語音交互、導航創新應用和企業社會責任四大維度,全面展現了百度地圖基於中國北鬥強大的基礎設施能力在用戶產品應用端打造的極致出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