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往昔,站上2020年度天津商品房房企銷售流量金額榜塔尖的只有兩個名字:融創和萬科,分別以172.7億和137.8億的流量金額實現百億跨越。
除此之外,在天津,其他房企也都非常優秀,卻仍難以企及百億指標。太多雙眼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南方的市場風生水起。
受疫情影響,過去的這一年,有太多的磕磕絆絆。在天津,地產行業的從業者心中唯一的期盼,就是好消息。
可是,好事多磨,他們知道自己的命運和去留,與一紙政策息息相關,卻也只能安慰自己,或許,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01 | 壹
多城加入搶人大戰 地域靈活性決定職業天花板
剛剛過去的12月,無錫、福州、青島、廣州、蘇州五大城市陸續發布相關文件,進一步放寬人才落戶條件。
其中,廣州、福州、蘇州等城市降低落戶門檻,包括蘇州等城市發布政策要求租房也可以落戶,這些相比往年都有非常明顯的降低要求,代表了在2019年弱二線城市為主導的搶人潮繼續升級。
當下,除上海、北京外,全國一二線城市也加入到了搶人行列。
反觀強二線城市天津,無論是此前風傳的「新人才政策」,還是吸引京津冀居民落戶的購房新政,同樣都將人們的核心關注點鎖定到了一個方向:外地人購房。
或許,這也將成為2021年最有可能發生的政策「變量」。如果,天津這一次是真的下定決心要提振經濟,那麼,引進人才就迫在眉睫。
據說,還有一些利好政策「在路上」,但是哪怕外地媒體都未必敢寫。
新年伊始,人們對市場和政策的預測,往往都懷揣著美好的期待與憧憬。2021年,尤為迫切。
四年的隱忍,四年的熱盼,總不能次次都失望。還是那句話:天津,是一座需要好消息的城市。更確切地說,天津,比任何城市都更需要好消息。
無論如何,日子一天一天過,希望總是要有的。
這些年,很多地產人離開天津,賺得盆滿缽滿。從天津到弱二線城市或者強三線城市,也是降維打擊,直接把競品幹到無還手之力。
更多的人,不願意離開天津,仍在等一個好消息。更多的人,幹地產這麼多年,卻萬萬沒想到,決定職業天花板的,竟然是地域靈活性。
即便如此,他們也不願意離開,戰鬥過、灑過淚、流過汗的天津這片土地。
02 | 貳
看不到預期給不了授權 開發商在天津拿地太難
我們再來看看房企拿地數據。
2020年全年,房企積極拿地的趨勢開始顯現。累計14個城市賣掉千億,其中,上海、杭州、廣州、南京4個城市賣地2000億,另外還有北京、武漢等10個賣地千億城市。
全國累計看,超過33個城市賣地超過500億,全部刷新歷史紀錄。
毫無疑問,房企開始積極拿地,主要為了追求市場規模,即便是近年來拿地不多的房企,也開始積極拿地。50大房企拿地超過2.59萬億,同比2019年全年上漲13.4%,30家企業拿地超過300億。
而天津土地市場,卻是冰火兩重天。
據有關媒體統計,天津全年共計成交119宗含宅地塊(純住宅&商住用地),比去年同期下跌23%;
純住宅&商住用地共計出讓土地面積約767萬平米,比去年同期下跌31%;
純住宅&商住用地規劃總建面約1299萬平米,比去年同期下跌28%;
純住宅&商住用地成交總金額共計約923億元,比去年同期下跌25%。
純住宅&商住地塊平均樓面價7105元/平米,環比上漲4%。
也就是說,2020年天津土地市場的成交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在體量、總價、溢價、自持等基本指標上沒有突破往年紀錄,僅單價較去年有所上漲。
很顯然,現階段,仍是天津土地市場的膠著期和博弈期,量跌價漲的趨勢無一不在透露:地方較高的心理預期和開發商對市場的信心存在根本性偏差。
換句話說,集團的資金池就這麼大,無非是南方多投點,北方少投點的算帳邏輯。如果暫時看不到政策利好的預期,集團給天津公司的拿地授權就不會太高。
過去,地塊停牌、延期是新聞,現在,人們已經見怪不怪。太多的房企已經超過一年沒有在天津拿地了,不少天津公司正面臨或即將面臨被大區兼併的命運。
沒有任何一個公司會為了養團隊拿地,很仁義,但也很不符合商業邏輯。即便不退出天津,也惟有合併,降低人效,才能等待來日市場好的時候,再重新重倉天津這片曾經深愛、仍然深愛的土地。
03 | 叄
太多人在期盼 聽到這座超大城市久違的好消息
或許是多年來的職業習慣,我特別喜歡和別人聊經歷,聽他們這些年走過的風風雨雨。
我認識一個優秀的地產HR,獵頭出身,我卻沒想到他竟是來自國企。為了來天津,不僅他放棄了河北省的穩定工作,還勸說自己的公務員妻子辭職,舉家搬遷到天津。
我問他,是什麼讓他如此毅然決然。他說,為了下一代更好,這是自己深思熟慮的結果。
是的,因為天津更好,為了小家更好,他來了。
我還認識一個95後置業顧問,小小年紀就賣到了銷冠,最近卻突然通過內部競聘離開,調任物業總部。我問她為什麼,她告訴我,不想做銷售把身體搞垮了。
是啊,這些年,天津樓市如此艱難,營銷的壓力逐級傳導,案場的一線銷售想按時吃飯、按時下班都是一種奢侈。因為,兌現業績才能活下去,持續地兌現業績才能一直活下去。
是的,雖然天津很好,但為了自己更好,她走了。
前兩天,幾乎沒進過菜市場的我,從一對神仙眷侶那裡,買了一份來自內蒙古的羊排、羊蠍子禮盒。
他們之前在天津從事房地產媒體工作,現在卻在零下30度的察哈爾右翼中旗追尋自己的詩與遠方,就這樣跨界創業了。
幾個月前,受人之託,我想幫一家地產媒體物色一個合適的主編人選,找了幾位有相關從業經驗的老友,結果,有的選擇投身汽車媒體行業、有的給自己放了長假,她們說,不想做地產了。
如果有一天,我為你們辦一場酒會,希望大家都能來。
不妨,一杯敬過往,經歷過天津房地產市場這段艱難而漫長歲月的,都是真的英雄;
一杯敬未來,天津明天會好,因為每一個樂觀向上、持續奮鬥的你和你們。
最後,借用一位房企高管的朋友圈,作為本文的結語:河道蜿蜒,終匯大海;松林雪域,曙光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