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新天津人,我想在天津買套房!」恭喜你,這裡是你正確的打開方式。
在365置業交流群中,有很多新天津人把小編給問懵圈了,比如說路勁雋瀾灣和世茂璀璨公園選那個好?
這種一南一北怎麼選的問題有很多,可見新天津人對天津的區域真心是不了解,難怪他們看房前都先去買一份紙質地圖。
天津是一個地理、人情都非常複雜的地方,所有的房價背後都暗含著「歷史原因」,並不是外環內的都貴,也不是外環外的都便宜。
如果你是新天津人,那大抵是不會明白為什麼南外環比北中環還要貴。
買房最容易陷在一個小區域裡,掙扎、糾結、焦慮,最大的原因也許只是你知道的還不夠多。在一猛子扎進售樓處之前,你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天津真實的房價格局。
1
一張地圖告訴我們的現實
天津的「環」不多,就三個,內環、中環、外環。
但是內環我們很少這麼叫,因為內環的面積不大,而且與中環也並沒有拉開太大的距離,所以更多的稱之為市中心。
過去我們買房子不想離開中環這個圈,但現在能不出外環就不錯了,抱著「休想騙我出外環」的想法的老天津人,仍然在市內六區佔據著中堅力量。
但並不是外環內都是市內六區,有的區已經「吃進去了」。
北外環內已有一部分是北辰區,比如鐵東北路板塊、劉園板塊,將來外環線補圓之後,小澱板塊也屬於外環以內;東外環內有一部分是東麗區,比如成林道板塊、津濱大道板塊。
所以,這個概念不要混淆,市內六區一定在外環內,但外環內並一定都是市內六區。在這個基礎上,再去選房子。
2
市內六區暗含「玄機」
第一梯隊自然是天津市內六區:和平區、河西區、南開區、河北區、河東區、紅橋區。
在這六個區中又分為上三區(和平、河西、南開)和下三區(河北、河東、紅橋),但上三區才算得上是天津最核心的位置。
雖然這裡並不一定是天津的發祥地,但主流的觀念會覺得進入上三區更有「格調」一些,自然,這裡也是天津房價最貴的地方。
A、市內六區不一樣的發展方向
關於市內六區,有一句話叫做「南比北好,西比東強」。
市內六區內貫穿著一條海河,雖然是稀缺資源,但那股壕勁兒只在河下遊,也就是中部和東南部才體現出來,比如仁恆海河廣場、海河金茂府、恆大帝景等。
北部由於城市界面差一些,這股豪氣還沒有烘託出來。
南邊環境好(河西、部分南開),多權貴居住。東邊、北邊平民百姓居多。
當然,現在城市大拆大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也不妨礙居住,但是始終有這麼一層底蘊在裡面。
B、學區房多是老房子的天下
和平、河西的教育強,南開也不錯,從小學、初中到高中上三區佔了天津大部分的頂尖教育資源,實驗、一中、耀華、南開等頂級學校都在這。
如果你看中教育,那麼還是首選上三區,但是可選的新房非常少,目前只有和平翰林公館、閱和平以及新八大裡一片大概率會是重點學校。
此外就只能選擇二手房了,那你就不能太在意房子的環境、樓齡和戶型,因為九成九的房子你都不會滿意的。
尤其是和平區,九十年代的房子都能稱之為「新房」,五六十年代的房子都還有在掛牌交易,這些老古董一樣的房子可想而知它們的戶型、小區設計有多落後於時代。
但為了教育,你就不能太糾結這些。
老社區環境差亂,房子破舊,住的很多都是有錢的窮人,空守著幾百萬的房子,卻享受著八九十年代的生活品質。雖說出門方便,但居住舒適度很低,房價卻很高。
環外一棟棟商場、醫院、學校拔地而起,地鐵延伸而至,和老城區的配套、交通差距越來越小,居住環境更舒適,似乎環外的新房會比市區的老房子更好。
但這話不能說絕對了,環外還有很多土地可以開發,而老城區地就那麼多,能蓋的都已經蓋完,房子再老那也是核心地段的絕版資源。
老城區的配套可以改善,但環外跟天津市中心的距離卻永遠不可能拉近。
C、中心地段不一定就更難買
越靠近市中心、房價越貴,購房門檻越高。這似乎成了我們默認的規則,但這放在天津只對了一半。
市中心的閱和平放風價5萬5,雅頌居5萬3,海河金茂府4萬8,大都會的大戶型次新房3萬7……非市中心呢,崇德園5萬5、新八大裡也都在4萬5左右……
從某個層面來說,市中心的購房門檻反而比中環線的低。
河北區是個價格窪地,注意,是價格窪地,而不是價值窪地。
天津的北邊由於教育、產業、醫療等資源劣勢,和傳統地域觀念影響,同一環線均價比南向最多便宜一萬多。
比如南外環附近的仁恆公園世紀均價39500元/平米,北中環的天房北寧公元均價29300元/平米。
南邊已經出現開車買菜的豪兒主兒了,但北邊雖然貫穿3條地鐵,可似乎還是沒嘛存在感。
但講真,河西外環附近當前價格已經超過了區域的當前價值,更多的是在提前透支未來的預期。
但畢竟基礎決定發展,如果你覺得價格低今後就能漲的多,那就真的掉進迷魂陣了,因為升值潛力的大小完全決定於區域城市界面,這對於市內來說基本已成定局。
3
環城四區更要看房價背後的支撐
目前天津市內六區的新地基本靠拆,土地供應稀缺,新房不多,落後的城市規劃並不能承載人口快速增長帶來的壓力。
於是,環城四區就成了主要的外溢承接地。整個天津城市的拓展和建設,已經徹底進入到了環城時代!
環城四區包括西青區、津南區、北辰區、東麗區。
環城的發展深深受到市區的輻射,遵循同樣的規律,西部優於東部。
前幾年南部優於北部,但北辰如今的發展勢頭也很猛,尤其是地鐵5號線的修建以及永旺的即將落地,帶動了鐵東北路板塊的發展。
如果按照區域平均房價來說,大致的排序是這樣的:西青>北辰>東麗>津南。
不管怎麼說,如今的選房主力仍在環城四區,雖然說房子也是「一分錢一分貨」,但是對於新天津人來說,同樣價位的,究竟選哪就是個問題了。
比如說鹹水沽和華明鎮,價格差不多,買哪個好?
如果對於天津人來說,這個問題根本就不存在,因為本地人置業一定會遵循著地緣性,不可能住河東區跑到津南區買房。
也就是說,對於天津人來說,地理跨度較大的樓盤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但新天津人就不同了,他們在天津沒有「根」,買哪裡都算是天津。
對比1:華明鎮VS鹹水沽
選鹹水沽。理由簡單粗暴,就憑鹹水沽有兩條地鐵:1號線東延和8號線。
在環城的板塊中,能有兩條地鐵線,而且一條已經建成,另一條也在建的,在天津環外區域,也只有這個板塊能有這「實力」。而且鹹水沽緊鄰海教園,自身新房項目也不少,未來可以成氣候。
津南區的雙港、辛莊是距離外環線最近的板塊,但無房可售了,現在最近的就剩下海教園和鹹水沽了,而鹹水沽的價格有優勢。
對比2:鐵東北路VS精武鎮
選精武鎮。記住一句話,天津的發展向西南,雖然鐵東北路有地鐵5號線,但畢竟挨著的是河北區,而精武鎮挨著的是南開區,距離很近。
雖然5號線沒通車,但鐵東北路板塊現在的價格已經把通車的預期疊加進來了,即使以後通車了,價格也不會漲。
精武鎮有地鐵3號線,而且城市界面和整體居住舒適度要比鐵東北路好一些。
對比3:中北鎮VS津濱大道
沒得選,打平,因為各自的長處都很明顯,選哪個要看自己的需求,這個價位就不是剛需盤了,必定主打改善,哪個更適合生活,哪個就勝出。
如果對地鐵特別依賴,那要選津濱大道,有2、4、9、10號線,尤其是4和10號線,是貫穿板塊的,未來出行很方便,現在有房在售的只有融創城和融創融園。
但是天津人對津濱大道是有點牴觸情緒的,就是因為有第二殯儀館,當然現在要搬遷了,但天津人還是有歷史包袱的,可新天津人對此基本無感。
如果更注重城市界面和居住體驗感,要選中北鎮,有華僑城萬科翡翠嘉和即將開盤的萬科西華府,這兩個項目是精裝,從這一層面來說,更具性價比。
對比4:小街VS東麗湖
選小街。小街目前就一個項目,融創東岸名郡,可是賣的出奇的好,近期開盤的一波洋房全部售罄了。
一方面小街是地鐵4號線的終點站,雖然天津地鐵慢的一臉懵,但至少已經有確定的規劃了,總比東麗湖永遠都是「上報給領導」強吧。
另一方面,小街是「兩頭靠」,往北有來自武清、北京的購房群體,往南還有市區的外溢。
但東麗湖「只有一頭」,除了東部城區的外溢,再往東走就是塘沽了,沒有購房支撐。
對比5:東麗湖VS天嘉湖VS團泊湖
東麗湖、天嘉湖、團泊湖這三大湖算得上是天津24K純剛需的板塊,均價都在萬元左右,這也是很多新天津人糾結的選擇。
三大湖最大的優勢是環境好。但劣勢也不少,但作為剛需的選擇,需要考慮的就一個問題:能不能生活。
團泊東主打別墅區,密度比較低,但人氣相對也差,生活氛圍不是很理想,也因為別墅區較多,整體的「調性」高一些。
天嘉湖因為之前星耀五洲「斷檔」一段時間,整體發展很緩慢,生活配套很成問題。
東麗湖算是老牌板塊了,發展的最早,相對來說生活氛圍好一些,至少還有地鐵的遠期規劃。
這三大湖如果要選擇,可以選擇東麗湖,更適合剛需生活。
另外,天嘉湖旁邊還有北閘口和小站板塊,價格也不算高,但對於新天津人來說,可以不考慮了。
北閘口完全是靠鹹水沽的外溢,鹹水沽吃肉,它就只能喝湯;小站跟它們不是一個門派,自己玩自己的,完全靠小鎮內的購房支撐,自力更生。
對比6:海教園VS李七莊
這對組合也沒得選。李七莊的萬科、金地兩盤也是小高層、洋房,預計均價和海教園差不多。
海教園的「王炸」就是學校,整體規劃很低密,人文氛圍好。地理位置相對李七莊更遠一些。如果你是個「孟母」,可以果斷選擇海教園別猶豫,因為李七莊是不會有靠譜的學校的;
但如果你不考慮學區,就可以大膽選擇李七莊,距離外環線近,生活很方便。這兩個板塊都有三價聯控地,價格合適、性價比高。
對比7:大張莊VS團泊西
這一局秒殺,選團泊西。大張莊有3個項目,北辰新天地盛景灣,這是一個賣了多年的老盤了,今年又出來「湊熱鬧」;
還有2個新盤:陽光城翡麗公園、綠地新裡棲湖公館,產品確實不錯,比團泊西的洋房便宜了一些,但可惜生錯了地方。
板塊不怕偏遠,最關鍵的是需要「眾人拾柴火焰高」,兩、三個項目想撐起一個板塊不是幾年就能搞定的。
團泊西的規劃很厲害,大公建不少(醫院、學校、體育場、地鐵規劃……),屬於一張藍圖幹到底、按照城市規劃建設的板塊,城市界面好。
而且新房扎堆,是天津西南板塊剛需外溢的「接盤俠」,可以成氣候,雖然現在還是荒涼,但這種新興板塊「賭」的就是未來。
但要注意,精武鎮就是團泊西的天花板,有這個三價聯控重鎮的半路截胡,團泊西的洋房最受重創,可算不上是價值窪地了。
有團泊西不選團泊東,一則團泊東距離市區更遠,二則主打生態旅遊,更適合第二居,剛需在裡面會感覺很彆扭,產品多少也會有些錯配。
4
看懂天津,明白自己
為什麼很多老天津人不願意去環城買房?
除了他們的地域歧視以外,還有一層原因,是由於他們對外環以外世界的未知,對於未知世界風險的恐懼,牽絆了買房的腳步。
在新興板塊成功買房,最大的門檻不是資金、不是技術,而是對於這種未知世界恐懼的克服,對於未知風險的把控。
但是新天津人有一個優勢,他們對於全天津都是未知的,所以也就不存在對於恐懼的克服,所以只剩下一方面,就是對於風險的把控。
新區的整個成熟,實際上就是一個以小博大的過程,不過你要算算,你的錢能不能撐住月供,撐到5年或者10之後,撐到新區成熟、撐到下一輪的風起。
新區規劃的再美麗,永遠是有鬼城風險,首套住房未來三年翻幾倍對於剛需的你來說不重要,重要是你不要成為鬼城炮灰。
所以,地鐵、大規劃、土著、距離市區近,這四方面至少要佔一樣,才能把風險控制到最低。
買房之前,看懂天津,明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