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動物電影,我都很容易被感動,也心寒,感動動物無條件的陪伴和溫柔,心寒人類的自私與惡毒。
本片狗主角巴克,它原本是條養尊處優的文明犬,它力大無窮,每天有發洩不完的精力,但它不知人間險惡,所以被誘拐到冰天雪地的北方阿拉斯加。
在那裡,巴克被一個紅毛衣的人類用棍棒"教育",於是它懂得了"棍棒與犬牙的法則",這是他野性被喚起的第一步。為了生存,它掙脫了文明的束縛,它很快地認識到環境的改變,以及人類世界信條的變化,並及時作出反應。
在這個過程中,它時不時都會看到一頭英俊的黑狼,站在高處注視並呼喚著它。
所謂: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在危機四伏的雪地裡,絕不能倒下,只能不斷地跑,這是雪橇犬的使命,是它們的工作,憑著超強的適應能力,在不斷的磨練當中,巴克成長成一隻無可匹敵的狗,它會把食物分給同伴,它對同伴和人類依舊充滿善意。
直到一頭灰狼狗頭領挑戰它,那頭英俊的黑狼又出現了,再次喚起了內心那陌生又熟悉的騷動,這次它聽從了內心,爆發了它原有卻隱藏的實力,把主人最引以為傲的領頭犬給打跑了,於是,大塊頭巴克接替了領頭犬,憑著機智帶領隊友們幾次絕處逢生,為主人立下了汗馬功勞。
巴克輾轉經過幾個主人的手中,在最後一個主人,對它有救命之恩的孤獨老人那裡,它重新感受到了愛和溫暖。它與老人,互相依偎,互相療愈,開始了一段,也是最後一段平靜的生活,可是,此時此刻的巴克內心深處的野性已然復甦,它時不時都能感受到來自森林深處的召喚。
自然界的野性呼喚和對人類社會的牽掛在巴克內心糾結著,它一次又一次地奔向森林,卻還是因為老人一次又一次地回來。看著巴克一天天的變化,老人也不禁思考,巴克回歸了屬於它的地方,那他呢?他的歸處又是何處?
老人臨終才想明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哪裡都可以是歸處,於是安心地躺在巴克身邊永久地閉上了眼睛。
老人死了,巴克再無牽掛,它再次順從了自己的內心,走進了狼群,以實力當上了狼王,成為當地土著嘴裡代代相傳的靈魂野獸。每年,它都會來到老人死亡的地方,默哀,然後,繼續回歸它的狼群中去,而那頭神秘的黑狼再也沒有出現,後來巴克也就明白了,那頭黑狼其實就是它的內心——它成為了它自己的主人。
狗擁有不同的性格和脾性,有溫柔隨和的,有沉穩安靜的,有膽小怯弱的,有陰險狠辣的,也有偷懶裝病的,這些狗,其實就如同人類社會的縮影,人類之間的競爭和所需要肩負的責任,狗狗們都有,人類的情感,狗狗們也都懂得,它們是人類靈魂的再現,而狗狗的野性,其實人類也有,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其實都像巴克一樣潛藏著一份最深層,最原始,又不易被發覺的野性。
現代人的生活受到各種規則壓制太久,已經難再看到這種狂放的野性,看到的只是一個個被馴服了,庸庸碌碌的人類,只有少數有野性的人,是灑脫不羈的,是充滿活力的,是敢於挑戰的,他們不為機械化的工作生活所困擾,他們更不會理會世俗的眼光,他們尊敬大自然,善待所有生物,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但這樣的人,真的極少數。
相比於動物,自稱萬物之靈的人類真是懦弱
動物敢於響應遠古時期的野性呼喚,
即使被馴化了也還是能保持著驚人的警覺性,而人類呢?
敢於拋下世俗的一切投奔自然嗎?
有一天天災來臨,人類真的能夠自保嗎?
常常聽人說狗狗的智力相當於七歲小孩,真是自大,至少七歲的我可不會預測天氣,估計七十歲時也不會。
電影其實還有不少瑕疵,但整體我還是很喜歡的,配樂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