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0出頭的高先生
十多天前,開始打嗝反酸
胃口也越來越差,還渾身乏力,有黑便
在外院檢查下來提示癌變
不放心地他找到了蘇州科技城醫院腫瘤中心主任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腸專家黃華
入院後檢查了腹部增強CT
結果提示賁門部小彎側胃壁稍增厚
局部黏膜可疑中斷,胃小彎側多發小淋巴結
病灶不明顯
黃華主任查看腹部CT後
認為高先生屬於siewert III型 賁門癌
為求術中準確切除病灶
黃華建議術前行胃鏡下定位,指導手術
於是邀請了消化內科主任史肖華再次行胃鏡檢查
胃鏡發現病灶位於賁門胃底後壁,1*1.8cm
史肖華在病灶上緣以和諧夾定位
在完善術前準備後
黃華為高先生順利實施了根治性全胃切除術
手術後恢復良好
術後病理也提示是I期胃癌,也就是早期胃癌
有人可能有疑問
為什麼早期的胃癌也要把整個胃都拿掉呢
黃華說,這是由腫瘤生長的位置決定的,就像高先生,因為腫瘤在賁門處,賁門是胃和食管的交界處,賁門可以防止胃裡的胃酸反流到食道,如果手術僅僅切除賁門,行近端胃切除手術,那麼胃酸將非常容易就反流到食道,導致燒心、反酸的症狀,今後高先生的生活質量也會較差,所以臨床上一般行全胃切除,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胃癌這個詞兒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了
中國每年死於胃癌的約有22.7萬人
而且有資料顯示,青年人患胃癌的比例在增加
15%患者為40歲以下年輕人
當然,大家也不要看到這些數字就被嚇到
黃華說早期胃癌預後良好,5年生存率達90%以上
始發階段小胃癌及微小胃癌的10年生存率可達100%
而進展期胃癌5年存活率僅為40%~55%
因此,還是那句老話
早發現早治療沒錯
為何現在的胃癌年輕化了呢?
其實還是和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
來看看胃癌的高危人群就能明白了
1、有不良飲食習慣者
1
狼吞虎咽。食物進入胃內,經儲納、研磨、消化,將食物變成乳糜狀,才能排入腸內。如果咀嚼不細、狼吞虎咽,食物粗糙,就會增加胃的負擔,延長停留時間,可致胃黏膜損傷;另外細嚼慢咽,能增加唾液分泌,而使胃酸和膽汁分泌減少,有利於胃的保護。
2
喜飲咖啡濃茶。咖啡、濃茶均為中樞興奮劑,都能通過反射引起胃黏膜缺血,使胃黏膜的保護功能遭到破壞,從而導致潰瘍發生。
3
喜歡饑飽不均。飢餓時,胃內的胃酸、蛋白酶無食物中和,濃度較高,易造成黏膜的自我消化;而暴飲暴食又易損害胃的自我保護機制。胃壁過多擴張,食物停留時間過長等都會促成胃損傷。
4
喜歡晚餐過飽。很多人喜歡把一天的食物營養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在睡前吃點東西。這樣做,不僅會造成睡眠不實,容易導致肥胖,還可因刺激胃黏膜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潰瘍形成。
5
吃黴變食物。黴變食物含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是強烈的致癌物質。
6
喜食醃製、燻制食品。醃製、燻制的食物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質,久食可導致胃癌發病機率增高。
7
高鹽飲食者。目前認為,食鹽本身並不致癌,可能由於鹽造成了胃黏膜損傷,與其它致癌因素協同使人更易患胃癌。
2、長期酗酒及吸菸者
酒精可以刺激胃黏膜,使黏膜細胞發生改變而導致胃癌的發生。
吸菸者患胃癌的危險性不僅與吸菸量有關,而且也與開始吸菸的年齡有關,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吸菸的危險性最大。
3、患有胃癌癌前疾病者
第一種是慢性萎縮性胃炎,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其發生胃癌的機率可以高達10%;
第二種是慢性胃潰瘍,癌變率一般不足3%;
第三種是胃息肉,一般認為,直徑>2cm,多發且基底較寬的息肉癌變率高;
第四種是殘胃:大量資料表明,胃部分切除術後殘胃發生癌的危險性增加,可達0.3%~10%;
其他還有:巨大胃黏膜肥厚症,疣狀胃炎等。
4、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險性可增加2至3倍。
5、精神受刺激和愛生悶氣者
在胃癌危險因素的調查分析中發現生愛悶氣、精神受刺激,長期抑鬱者胃癌發生的危險性明顯升高。
6、有胃癌家族史者
胃癌存在家族聚集性現象,家庭成員中有胃癌病人的其他成員胃癌發病率比正常人群高2-3倍。
7、某些特殊職業者
研究表明,暴露於硫酸塵霧、鉛、石棉、除草劑的工人,胃癌發生的危險性明顯升高
大部分早期胃癌患者無症狀
少數患者會有飽脹不適、消化不良等輕微不適
不容易被引起重視
因此黃華提醒
定期做胃鏡檢查很有必要!
早期胃癌,一般有2種手術方式
ESD和腹腔鏡
那到底要怎麼採用哪種方式呢?
來聽聽黃華怎麼說
黃華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腸專家
蘇州科技城醫院腫瘤中心主任
主任醫師、教授、碩導、博士
醫療特長:胃腸道腫瘤外科手術治療及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尤其是胃癌的腹腔鏡微創手術在國內及亞洲地區享有一定的聲譽。
行政職務: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外科副主任
學術職務: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外科手術學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微創外科醫師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微創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腫瘤外科醫師委員會中青年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微創專業委員會腹腔鏡學組秘書長,上海市醫藥衛生青年聯合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專業信息傳播和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機器人與腹腔鏡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腹腔鏡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專業委員會ERAS委員會委員,海峽兩岸醫學衛生交流協會胃腸腫瘤委員會委員,中韓腹腔鏡胃腸外科研究協作組(China-Korea Laparoscopic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tudy Cooperative Group, CKLASS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簡稱"腫瘤醫院」)與蘇州科技城醫院深度合作項目我院腫瘤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通過HIS系統和腫瘤醫院的無縫對接實現遠程會診、專家號源開放、檢驗檢查互認、病理遠程會診等,真正達成雙向轉診無障礙。
同時,中心作為腫瘤醫院與蘇州高新區衛計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重要組成部分,緊跟全市醫改工作,對接市府實事工程--健康市民"531"行動計劃,由腫瘤醫院做技術支撐,承擔蘇州高新區內腫瘤篩查試點工作,聯合所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逐步組建蘇州高新區腫瘤防治網絡。
目前中心由普外二科、腫瘤血液科、放療科和病理科共同組成,現有臨床醫技人員共計40名,黃華(腫瘤醫院胃腸腫瘤專家)擔任主任。腫瘤醫院將定期派多學科腫瘤專家來中心坐診,提供診斷治療一體化的長期腫瘤醫療服務。中心將秉承腫瘤醫院多學科腫瘤診療模式,逐步整合我院各相關學科,組建各亞專科MDT,全面提升蘇州市的腫瘤疾病診療能力。此外中心將充分利用腫瘤醫院病理科優勢,通過遠程會診、現場指導建立蘇州病理讀片中心,為中心專科發展夯實基礎。
中心宗旨:為蘇州市民提供便捷、規範、與上海腫瘤醫院同質的腫瘤診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