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之際,他們走向麥田

2021-01-21 國際在線

科技日報記者 喬地

眼下,隨著氣溫逐步回升,冬小麥陸續進入返青、起身和拔節期,這一階段是決定成穗多少和麥穗大小的關鍵時期,也是田間管理的最重要時期。雖然發生了新冠肺炎疫情,但時令不等人,作為全國小麥第一生產大省,一大批小麥專家冒著疫情,分頭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對春節麥田進行管理。

「這塊地畝群體超過100萬了,必須控制繼續旺長,才能豐產」

「苗高30釐米,長得太旺了!這塊地每畝頭數已經超過100萬了。要想實現高產,一畝地成穗必須控制在40多萬穗。所以必須控制旺長,讓目前六成的分櫱死掉,剩餘的四成麥頭才能活得健壯。」2月12日,在河南省農科院現代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郭天財在一塊麥苗長勢茁壯的田裡,掏出隨身攜帶的一個小鏟子,挖出一撮麥苗,一根根看完,又掏出尺子量了量麥苗的「身高」,一瓢「冷水」澆在了身邊農民的身上。

今年67歲的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是我國著名的小麥栽培學家,身兼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河南省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等職,被農民親切地稱為「郭小麥」。他的話雖然難聽,但農民們十分信服。

郭天財分析,去年秋播以來河南氣溫持續較高,加上部分麥田早播,而且播量偏大,目前小麥旺長趨勢明顯。他認為,旺長容易導致4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一旦發生倒春寒極易發生凍害;二是小麥長得高,抽穗後遇到颳風下雨天氣容易倒伏;三是消耗養分多,若管理不及時會導致後期早衰,造成籽粒不飽而減產;四是麥田通風透光條件差,容易發生病蟲害。

如何控制旺長?郭天財為農民支招:最好的辦法是在小麥起身期進行機械碾壓,效率高、效果好;也可在起身期對旺長麥田噴施植物生長抑制劑控制繼續旺長。另外,深鋤斷根也是控制麥苗旺長的一個好辦法,在當前「抗疫」的非常時期,農民朋友去地把麥田鋤一下,既管理了麥田,又鍛鍊了身體。他說:「如今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很多農民都在家,有勞動力對旺長的小麥深鋤。通過深鋤,一些麥根斷了,沒吃沒喝自然就死了。」

「這個時期麥田管理的好與壞,會讓一畝地產量相差200斤左右。」他叮囑,各地要因地因苗制宜,分類適時做好肥水運籌,苗弱的早點澆水施肥,苗壯的可推遲至拔節初期以後再澆水追肥,避免發育過快過旺。

根據氣象預報,未來幾天河南將大幅降溫和降雨天氣,小麥田間管理該如何應對倒春寒?郭天財說,當前河南冬小麥剛進入返青期,小麥還有較強的抗寒性;同時,春季前後兩場大範圍降雨雪,麥田土壤墒情普遍較好,對防禦低溫凍害極為有利。氣象預報這次天氣過程是先降雨後降溫,對小麥凍害不會有太大影響。但需要提醒農民的是,對於沙土地等墒情差的麥田或種植偏春性品種,現在已經起身拔節旺長的麥田要重點給予關注。同時,還要做好麥田病蟲草害的監測,選準對路農藥,及時進行防控,確保小麥安全生產。

十天之內,對麥田全面追肥、澆水、除草,搶農時

墒好土沃,麥苗青青。在位於新鄉縣朗公廟鎮毛莊村的「茹振鋼小麥基地」裡,看著千畝麥苗長得壯、長得旺,基地負責人、毛莊村村民李德嶺難掩心中喜悅。十天內,他將和村民一道對麥田全面追肥澆水除草,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搶農時,確保幾個月後小麥豐收。

今年63歲的李德嶺,是著名小麥專家、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茹振鋼教授的「老搭檔」。1995年,他就帶領村民與茹振鋼科研團隊展開深度合作,通過大田種植,把茹振鋼的科研成果進行快速檢驗、轉化和推廣——茹振鋼培育的最新小麥良種,第一時間都會出現在這塊麥田裡。「茹老師培育出來的優良品種,讓這塊麥田具備了豐產基礎,再加上我們後期的科學管理,雖然今年遇上了疫情,但夏糧豐收還是不會受太大影響!」

茹振鋼目前正在雲南進行小麥種質資源考察

「你看,這是『百農4199』,易管理,產量高,口感好!」李德嶺拔出一株麥苗向記者「科普」:葉片又小又厚、綠得發黑,在光合作用中能更好地吸收光、利用光;根系發達,有效分櫱多;植株健壯,抗凍抗寒還早熟……去年,「百農4199」平均畝產在600公斤以上,最高畝產超過850公斤!

李德嶺說得頭頭是道,「畝穗數」「千粒重」等專業名詞,不斷地從他嘴裡蹦出來——這哪像一個一輩子跟土坷垃打交道的農民?

「俺可不是一般農民!當了30年農藝師,去年被評為高級農藝師,相當於『副高』!」李德嶺說,幹啥都要「專業」,種地也不例外。1975年,李德嶺高中畢業,回村裡當技術員,靠自學拿到了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的畢業證,又在「實戰」中不斷向茹振鋼等專家學習,自己也成了小麥種植的行家裡手,每年都義務指導鄉親們科技種麥。

要想豐產豐收,一靠小麥良種,二靠科學管理。李德嶺說,近期出現的疫情,打亂了田間管理的節奏,給農業生產製造了點「麻煩」。大家都提高了認識,對疫情防控一點也不敢鬆懈,我們將加大機械作業力度、開展統防統治,在個人防護措施到位的前提下錯時作業,做好春季田間管理。

2月13日,在焦作市溫縣祥雲鎮大玉蘭村,記者看到村口設立著疫情監測崗,而不遠處的麥田裡,裕田種植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戴著口罩,在輕快利落地除草、追施化肥。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合作社負責人朱樂軍介紹,合作社每天都給工作人員測量體溫、發放口罩,並要求大家分散幹活,避免人員聚集。

隨著氣溫逐漸回升,小麥陸續進入返青期。「我們在『老牛』的科學指導下,開展田間生產,統籌做好防疫春耕工作。」朱樂軍說。

麥田裡一群戴著口罩的農民在春管

說話間,溫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牛長河蹲下身子,拔起麥苗數分櫱,刨開土壤查墒情。「小麥返青期是穩定小麥畝穗數的關鍵時期,要抓好水肥、病蟲害防治等麥田管理。」牛長河一邊說,一邊拿出手機,趕緊在溫縣農業技術人員諮詢服務微信群中發布小麥返青期管理要點。

「真是及時雨!」「這是小麥當下管理『指南』」……微信裡嘀嘀響個不停。

這個群的群成員主要是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的負責人。「疫情當前,他們比以往更需要科學的技術指導和服務。」牛長河說。

作為全國著名的小麥高產縣、優質小麥種子基地的溫縣,如何統籌做好防疫生產兩不誤,確保春耕備耕有序開展?

「組織農技人員利用微信群、電視、廣播等方式,及時發布麥田管理技術要點,設置農技服務熱線,指導農民因地制宜地把春季管理技術措施落到實處。」溫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桑衛江說。

組建以高級農藝師、農藝師為成員的農業技術服務團隊,以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對象,對接全縣規模經營10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435戶,覆蓋面積達10萬餘畝;協調全縣農資門店配送車輛通行證,確保農資配送到村,滿足農戶春耕需求。

「疫情不等人,農時也不等人。溫縣在紮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統籌抓好春耕備播,努力為夏糧豐收、糧食安全奠定基礎!」溫縣縣委書記毛文明說。

相關焦點

  • 《麥田裡的守望者》——誰在守望我們的麥田
    說到《麥田裡的守望者》這本書,會讓一些人想起1980年冬天,約翰·列儂和妻子走在回公寓的路上。一個叫馬克的年輕人走向約翰·列儂,在得到偶像籤名後,轉身槍殺了列儂。看到偶像倒在血泊中,便異常平靜地坐在街邊,開始讀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
  • 最後的麥田
    因為路上的時間太短,就算心裡有些波瀾,不等醞釀出韻味來,就被雜沓走向指紋考勤機的腳步聲,或者家裡柴米油鹽的忙忙碌碌淹沒了。看到麥田綠得要流出鮮汁兒來,看到遠近山上散漫浮起的淺綠,會突然覺得有些清純和詩意,心動之際,也會偶爾留下幾行率性的文字。然而事後再去讀,又覺得了無特別之處,便只有暗笑自己的淺薄了。日復一日,來來去去,枯燥單調得讓人鬱悶。
  • 薛之謙、二手玫瑰……2020淄博麥田音樂節首批陣容發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樊舒瑜由淄博市人民政府主辦,張店區人民政府、淄博經開區管委會和太合音樂集團聯合承辦的「2020淄博麥田音樂節」於8月25日在山東齊盛國際賓館召開發布會。藉此次麥田音樂節活動,淄博市人民政府與太合音樂集團正式啟動合作,麥田音樂節齊耀淄博,一場與音樂相結合的文化之旅正式拉開帷幕。據悉,此次「2020淄博麥田音樂節」發布會選擇在七夕之際,以七夕為媒介,隆重推出淄博麥田音樂節品牌。
  • 土耳其效仿美軍展開「焦土」作戰,燒毀敘利亞數十萬畝麥田
    但是,美國軍隊在5月17日又發明了一種新的「燒光」戰術,出動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敘利亞投拋燃燒彈燒毀大片麥田,從而達到遏制敘利亞政府軍推進的目的,被認為新時代的「焦土」作戰策略。僅僅過了不到一個月,土耳其聯軍就效仿美軍展開了更大規模的「燒光」作戰行動,在敘利亞哈薩克省北部農村燒毀了56.6萬公畝麥田。
  • 英國南部麥田一夜之間出現300多個「怪圈」,這是何人所為?
    麥田怪圈麥田光圈這一現象一般表現為小麥等農作物在成熟之際會出現自動倒伏,呈現出一個個有規則類似於圓圈的圖形。據報導,在1910年,在英國南部的麥田裡,一夜之間就出現了300多個大小不等的「怪圈」,這些個怪圈最小的直徑有2到3米,最大的直徑竟然達到了600米,更令人驚奇的是,有報導稱,在1987年九月,一架英國皇家空軍執行飛行任務返航的時候,經過麥田怪圈的時候,作業系統突然失靈,最後墜毀在大西洋裡。
  • 通過麥田怪圈破譯外星人的信息,他們在示好?還是警告人類?
    在接受新聞採訪的時候,他們當場拿出他們的工具,給媒體展示了他們製造麥田圈的整個過程。他們只用了一塊木板,一條繩子,和一個裝有鋼絲圈的棒球帽,就完成了這個麥田圈的製作。第二排,代表他們的DNA組成元素,比我們多了一個矽元素。第三排核苷酸與我們是一樣的。接下來,DNA的結構是不同的,我們是雙螺旋結構,而他們是一個雙螺旋,一個三螺旋。再往下是最明顯的可以看出來的一個,有一個頭很大的小人兒,代表他們的長相,左邊是他們的平均身高:1米2,右邊是他們的人口數量:213億。接下來黃色的,代表他們居住的星球。
  • 科學家嘗試用麥田怪圈破譯外星人的信息,他們在示好?還是警告?
    如果存在,他們在哪裡躲藏著,為什麼不願意出現在人類的面前?如果不存在,那麼在地球之外的更廣闊的宇宙星空中,是否存在著外星人呢?顯然,地球之外的可能性更大。但是人類也沒有放棄過地球上有可能存在外星人,畢竟自16世紀以來,全世界各國人幾乎都在偶遇和目睹UFO。更有甚者稱外星人還給自己生了孩子。除了UFO之外,麥田怪圈現象也被多數人認為這是外星人聯繫地球的一種方式。
  • 科學家嘗試用麥田怪圈破譯外星人的信息,他們在示好?還是警告?
    如果存在,他們在哪裡躲藏著,為什麼不願意出現在人類的面前?如果不存在,那麼在地球之外的更廣闊的宇宙星空中,是否存在著外星人呢?顯然,地球之外的可能性更大。但是人類也沒有放棄過地球上有可能存在外星人,畢竟自16世紀以來,全世界各國人幾乎都在偶遇和目睹UFO。更有甚者稱外星人還給自己生了孩子。
  • 小鎮一夜之間出現新冠圖案麥田圈,非人力所為,真是外星人幹的?
    可是,幾個月前出現的麥田怪圈,有點不一樣,它的形狀酷似今年肆虐全球的:麥田圈圈多數形成於晚上,通常是子夜至凌晨四時,形成速度驚人,麥田附近找不到任何人、動物或機械留下的痕跡,也沒人親眼目睹到圓圈圖案的產生過程。
  • 小鎮一夜之間出現新冠圖案麥田圈,絕非人力所為,研究結果曝光了
    可是,幾個月前出現的麥田怪圈,有點不一樣,它的形狀酷似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甚至還有科學家坦言,也一直都是謎:麥田圈圈多數形成於晚上,通常是子夜至凌晨四時,形成速度驚人,麥田附近找不到任何人、動物或機械留下的痕跡,也沒人親眼目睹到圓圈圖案的產生過程。
  • 美軍一把火燒掉敘利亞麥田,慘無人道
    全球疫情有多嚴重?美國第一不是吹噓的。全球感染人數達到4927861,直逼五百萬,死亡人數達到320921,直逼四十萬。這其中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美國佔三分之一。作為世界上醫療水平發達的國家,美國,為什麼疫情這麼嚴重?
  • 麥田房產:中介行業異軍突起 麥田再獲金橋大獎
    這場名為「2010中國地產新視角品牌經紀金橋獎」的盛典已經舉辦了四屆,繼去年捧得大獎之後,麥田房產在本屆頒獎盛典上又再度收穫三枚獎項——北京麥田房產榮獲「品牌機構獎」;中國麥田董事長繆壽建獲得「年度領軍人物獎」;麥田營銷總監吳存勝獲得「風雲人物獎」。   進駐北京市場僅四年時間,麥田卻連續兩年將大獎收入囊中,可謂是異軍突起,諸多與會同仁都對這家外界眼中略顯神秘的企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杭州城裡有一塊麥田 麥田的主人是誰?【組圖】
    看到麥子就想到家鄉  山東人杜先生,沒拆遷前就住在麥田所在的位置。  「我們老家種麥子,一到收穫的季節,那個美啊!」杜先生說,麥子長到幾釐米高時,還「披」上了一層薄膜,「他們照料得挺細心。」杜先生在老家種過麥子,據他看來,「那批麥子長勢還挺好的。」
  • 數十年破解麥田怪圈真相終揭開
    歷史上曾經有人出面承認過,麥田怪圈是他們幹的。1991年9月,英國人道格·鮑爾(Doug Bower)和戴維·車利(Dave Chorley)宣布,從1978年到1991年的麥田圈都是他們幹的,並當場做了表演。這被稱為「道格和戴維」事件。人為製作麥田圈的視頻網上也有,曾經有人在白天耗時5小時製作了一個麥田圈。
  • 麥田怪圈:是大自然的偉力,還是地球人類無聊時的嬉作?
    人為製作的怪圈1991年,道格·鮑威爾和戴夫·喬利兩人,向全媒體宣布,他們兩人從1978年開始,趁著夜色,製作超過200個麥田怪圈,至於他們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嬉戲大眾,讓人誤以為這一切是外星人的傑作!
  • 疫情肆虐、政策「空轉」 美國大量失業者恐將墜入「紓困懸崖」
    北美觀察丨疫情肆虐、政策「空轉」 美國大量失業者恐將墜入「紓困懸崖」  處在節日購物季的美國,本應一派消費繁榮景象,但由於疫情持續惡化,各州都在考慮新的封鎖措施,人們對糧食援助的需求空前高漲。從休斯敦到洛杉磯,到處都是排長隊領取食物的人。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顯示,如今美國的飢餓人口數量已經達到新高。
  • 神奇又神秘的的麥田怪圈
    麥田怪圈指的是在麥田或其他農田上通過某種力量把農作物壓平,從而產生出的幾何圖案。最早的麥田怪圈被認為是來自於1678年的一份英文報導,在一幅名為《割麥的魔鬼》 畫中,一個惡魔手持鐮刀在麥田裡做了一個橢圓形。此圖被當作是17世紀就存在過怪圈的證據。
  • 最早的麥田怪圈出現在1678年,麥田怪圈並不全是人為製造
    事情發生後,外星文明研究者和媒體紛紛來到農場考察,此時,「麥田怪圈」一詞首次出現在世界上。自那以後,一系列的麥田怪圈就出現在了英國多個地方。由於圖案的異常複雜,再加上媒體的誇大描述,「麥田怪圈」一詞不光出現在了世界各地,並且還吸引了大量想要目睹「奇蹟」的遊客,在那一段時間裡,全世界每年都要出現幾百個怪圈,而圖案也是一個比一個複雜;其中,最出名的當屬「茱莉亞怪圈」系列。
  • 疫情肆虐,我們不拋棄不放棄,哪裡的月亮最圓也有了明確答案!
    有英國小留學生家長說我們仇富,其實我們沒有任何仇富的心理,更沒有任何幸災樂禍的想法,我們只是擔心所有人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才取得抗擊疫情的階段性勝利,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會不會由於包機接回英國小留學生而毀於一旦?出國留學確實是自己的選擇,而疫情肆虐的大環境下,選擇回國避難也是情理之中,如果換位思考的話,小留學生家長會不會也能理解我們的想法呢?
  • 「麥田怪圈」不只出現在麥田,還出現在深海底,它真的只是騙局?
    麥田怪圈,顧名思義就是在麥田裡一夜之間突然出現的複雜,詭異圖案。這種圖案巨大無比,而且圖案的輪廓看起來非常的真實和精確。它不像在紙上畫畫那樣,想怎麼畫就怎麼寫,這是在長著麥子的麥田上畫,圖案實現起來特別的難,而且要做到線條精美無誤那就難上加難了。麥田怪圈最早是1678年英國的一位農夫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