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政策「空轉」 美國大量失業者恐將墜入「紓困懸崖」

2020-12-01 中國新聞網

  北美觀察丨疫情肆虐、政策「空轉」 美國大量失業者恐將墜入「紓困懸崖」

  處在節日購物季的美國,本應一派消費繁榮景象,但由於疫情持續惡化,各州都在考慮新的封鎖措施,人們對糧食援助的需求空前高漲。從休斯敦到洛杉磯,到處都是排長隊領取食物的人。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顯示,如今美國的飢餓人口數量已經達到新高。

  與此同時,隨著越來越多面臨長期失業的人不再具備常規失業救濟領取資格,只能依靠緊急失業補貼等「兜底」計劃為生,一旦國會繼續無所作為,政策繼續「空轉」,這些失業者恐將墜入「紓困懸崖」,失去最後的補助。這樣一來,勢必會令飢餓問題雪上加霜。

  多地食品援助需求井噴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導,隨著疫情肆虐,紓困措施到期,美國的飢餓問題越來越嚴重。在節日期間,那些過得好的美國人吃得越來越豐盛,但貧困家庭的人卻苦於食物不足,不僅沒法讓孩子開心,也感覺怠慢了客人。不少人索性選擇閉門謝客,反正因為疫情的理由,也不會顯得太不近人情。

  目前,休斯敦是全美飢餓問題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今年夏天,疫情令當地醫院不堪重負,而石油價格疲軟則嚴重衝擊了地方經濟,導致情況雪上加霜。休斯敦成千上萬輛汽車大排長龍等待領取食品援助的畫面在網上瘋傳,凸顯當地溫飽問題的嚴重性。美國人口統計局數據顯示,大休斯敦地區約700萬人口中,超過20%的成年人正在挨餓,而在有孩子的家庭中,這一比例高達30%。休斯敦地區「食品銀行」在為7300個家庭提供服務後,食品就已消耗殆盡,但還有更多家庭正在排隊,明顯供不應求。

  而在洛杉磯地區「食品銀行」,最近的節日期間,裝滿食物託盤的叉車來來往往不停地發出聲響,志願者在包裝食品盒時,幾乎沒有時間去看周圍的環境,忙得不可開交。當地「食品銀行」負責人麥可·弗蘭德表示,自疫情暴發以來,一直都是這種狀況,現在還變得越來越忙。

  飢餓人口破階段性紀錄

  根據智庫政策研究所的一份報告,在疫情期間,即2020年3月至11月,美國億萬富豪的總財富增加了近1萬億美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飢餓人口居高不下,並通過越來越多的數據反映出來。

  羅德島地區「食品銀行」執行長安德魯·希夫表示:「每個人都看到了同樣的事情。隨著政府緊急援助的削減,在食品銀行前排隊的隊伍越來越長。」該機構最近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羅德島州每4個居民中,就有1個經歷了糧食不安全,而2019年時,每11個居民中,僅有1個經歷了糧食不安全。對比之下可以發現,該州今年的飢餓問題急劇惡化。

  美國人口普查局報告顯示,12%的美國人報告稱,他們缺乏足夠的食物,這是疫情暴發以來的第二高,在今年7月的第三周,這一數字曾創下了12.1%的疫情期間最高紀錄;在有孩子的家庭中,約有16%的人表示,過去一周他們有時或經常吃不飽飯,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影響巨大,已經引發各界高度關注。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同時顯示,目前吃不飽飯的美國人數量已達階段性最高水平,近2600萬成年人缺乏足夠的食物。

  由200多家「食品銀行」組成的全國性組織「賑饑美國」(Feeding America)預計,未來12個月,美國將面臨高達80億份的食物短缺。不少經濟學家指出,由於政府紓困措施紛紛到期,飢餓人口正在激增,而隨著一系列救助計劃進一步在聖誕節後到期,新一輪紓困措施又遲遲無法出臺,情況將會變得更糟。

  上千萬人失業救濟告急

  由於美國大選、國會換屆、兩黨對峙等因素,美國正面臨著部分經濟政策「空轉」的問題——特別補助無法出臺,常規救濟瀕臨結束。

  美國勞工部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領取各州常規失業救濟的人數正在減少,因為面臨長期失業的人不再具備失業救濟領取資格,轉而求助疫情救助計劃。如果疫情救助計劃無法延期,那麼將有數百萬美國人面臨失去全部救助的風險,被迫墜入「紓困懸崖」。

  美國勞工部日前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11月初,根據疫情救助計劃領取失業救濟金的美國人數量繼續上升,這些計劃將在聖誕節後到期。這意味著數以百萬計的家庭在聖誕假期後收入將會大幅下降,這將使他們更難負擔房租、雜貨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據路透社分析最新數據,截至11月7日,共有1370萬人通過《關懷法案》相關計劃領取失業救濟金。這一數字高於截至10月31日當周的1310萬。儘管一些人可能在救助計劃到期前找到工作,但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增加可能抑制假日招聘,放緩經濟復甦並增加失業風險,導致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口繼續失業,卻又沒有任何補助。

  據不完全統計,在這1370萬通過《關懷法案》相關計劃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中,大多數參與了流行病失業援助(PUA)計劃,為910萬人,該計劃將失業救濟範圍擴大至通常不符合救助資格的自由職業者和自僱人士;另有大約450萬人獲得流行病緊急失業補貼(PEUC),為已經用盡各州常規救濟的民眾提供13周的額外救濟。該計劃參與人數近來穩步增加,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無法參加常規救助——大多數州的常規救助最多持續26周。

  隨著上述這些「兜底」計劃即將在聖誕節後到期,一個巨大的「紓困懸崖」已經若隱若現。但目前,國會仍未就替代這些計劃的新一輪紓困措施達成一致,民主黨希望新增逾2萬億美元紓困規模,共和黨則傾向於較小規模,妥協不知何時達成。(央視記者 顧鄉)

相關焦點

  • 美國噩耗連連,中國與10國又辦成了一件大事!杜特爾特:感謝中國
    截至目前,美國疫情仍在持續惡化,近日隨著美國感恩節假期到來,人們大量出行,有專家擔憂,假期過後,美國疫情可能出現進一步的暴發。拜登25日在講話中也警告稱,美國面臨「一個漫長而艱難的冬天」。    伴隨著美國疫情逐漸加重,隨之而來的便是各種危機浮現。據多家美國媒體報導,近期隨著疫情肆虐,紓困措施到期,美國的飢餓問題越來越嚴重。
  • 美國人做夢想不到,拜登態度180度大反轉!此時美國又收3個噩耗
    ,但川普拒絕承認大選結果,隨著美國疫情惡化,拜登也緊急喊話川普儘快移交權力。即使這個速率不再繼續惡化,截至2020年底,仍將有額外700萬美國人口感染病毒,僅這部分額外新增人口就「大約相當於美國人口的2%」。美國知名的凱撒家族基金會最新研究表示,目前新冠肺炎已經成為僅次於心臟病和癌症的美國第三大死亡原因。如果當前趨勢繼續下去,到新年前夜,死亡人數可能會達到30萬人。
  • 新的經濟刺激法案長期難產 研究報告:800萬美國人因疫情墜入貧困
    現在,美國國會依然處在僵局當中,新的新冠病毒疫情經濟刺激法案長期難產,但是最新研究已經發現,由於疫情的影響,以及之前援助計劃的消失,已經有數百萬美國人淪為了貧困人口。
  • 疫情最新消息!美國累計確診超503萬例,疫情新特徵需警惕 美元反彈...
    公衛專家也警告,如果該國繼續面對這種病毒,而又沒有統一的國家佩戴口罩和遠離社交的政策,那麼新的高位不可能標誌著疫情形勢走向平穩或高峰。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艾倫·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主任何大一(DavidHo)譴責美國民眾肆意行為以及該國對該病毒的處理。何大一說:「美國抗疫工作沒有國家戰略,沒有國家層面的領導,也沒有敦促公眾採取一致行動並共同執行各項措施。
  • ...紓困計劃 美國疫情恐遇第二波高峰 黃金重現歷史周期最遠可至4000
    (現貨黃金小時圖,來源:)  影響金市的不安因素:  1.川普:並不完全支持1兆美元救濟法案  本周共和黨通過了下一份美國經濟紓困包裹的計劃  然而,事態轉變的是,美國總統川普周二表示,並不支持1兆美元計劃中的所有內容,尤其是失業補助金的部分。  由於美國疫情反彈,至少有29個大州已經收緊封鎖並延緩重啟經濟,這導致美國就業市場面臨更大的壓力,也使得下周7月非農報告可能再次欠佳。
  • 疫情之下臺灣經濟的「寒潮」來了!業者嘆:乾脆讓我們倒掉吧
    「疫情衝擊比想像嚴重」從餐廳賓館「熄燈」、旅行社股價慘跌到航空公司鼓勵員工休無薪假,臺灣餐旅和交通業成為疫情首當其衝者。臺發展規劃部門負責人日前坦言,若疫情延燒至6月,最悲觀預估恐讓臺灣經濟成長率減少1.4個百分點,下修至1.32%,今年將難「保2」。
  • 12.11美國【鳴鳥】一種名為COVID-23的病毒肆虐全球
    -23的病毒肆虐全球,突變後的病毒致死率超過50%,全球邁入大封鎖第四年。美國政府為了控制疫情,強制將所有染疫的美國人送往名叫「Q區」的隔離營,以非人道的手段進行管理。在這絕望的世界,對病毒免疫的快遞員尼可(K·J·阿帕 飾)與女孩莎拉(索菲亞·卡爾森 飾)墜入了愛河,兩人卻因為居家隔離的緣故無法相見。
  • 疫情恐影響到明年春天 張國煒警告:航空巨頭慘了
    [新聞頁-臺海網]臺灣星宇航空7日的活動班機由董事長張國煒擔親自執飛,許多粉絲興奮地表示,疫情期間能坐上「K董」駕駛的班機出遊,簡直是值回票價。而張國煒近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恐影響到明年春天,越大的航空公司越可能倒閉,這將是星宇航空以及其他臺灣航空公司的機會。
  • 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倒下水道!網友:經濟大蕭條場景...
    大量鮮奶由此退出市場,市場就由供大於求轉為供求平衡,價格就不會繼續下跌了。甚至極端情況下,奶農會幹脆殺掉奶牛。為什麼要倒牛奶?據媒體分析,市場經濟中參與者,總是會遵從一個簡單的規律,那麼就是在進行市場活動時,其獲得的收益必須要大於付出的成本。對於大蕭條時期的農民來說,隨著牛奶價格的降低,他們逐漸發現似乎沒有在進行牛奶交易的必要了。
  • 大量美國人斷糧!露宿街頭隨地大小便,兩黨忙著互相甩鍋:都怪你
    環球網本月3日消息,近日,美國接連傳出糟糕的消息,第二季度GDP暴跌33%,創下該數據有史以來的最大跌幅紀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的人數,連續兩周上升;3月底批准的紓困計劃中,幾條關鍵的計劃已經到期,大量失業人員因為每周600美元的失業救濟金被切斷,已經斷糧了。
  • 美國參議院阻止對2000美元紓困支票投票
    美國聯邦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周五(2021年1月1日)進一步重申了反對2,000美元疫情紓困支票,參議院再次阻止了對這項救濟措施進行投票。麥康奈爾駁斥2,000美元支票是「普及現金派送」,並不是向最需要的人提供有針對性救濟的正確方法。
  • 2021美國形勢展望:如何治癒疫情蔓延、政治極化等「五大病」
    病症一:疫情蔓延疫情猛於虎。2021年,能否遏止美國國內肆意蔓延的新冠疫情,是拜登政府面臨的一大考驗。過去一年,美國累計確診和死亡病例數長期位居全球之首。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預測,2021年1月中旬可能是美國疫情的「至暗時刻」。作為全球最大的發達國家和醫療水平最先進的國家,美國卻淪為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 新冠疫情肆虐 美國放行「唾液篩檢」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還在全球肆虐,美國耶魯大學研究團隊近日研發出「唾液篩檢」(SalivaDirect),並於8月15日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簡稱美國食藥局,FDA)的緊急使用授權。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8月16日宣布上述決定。
  • 世界銀行專家憂疫情持續 全球恐面臨金融危機
     《聯合早報》1月14日報導:世界銀行經濟學家擔心,若冠病疫情遲遲不終結,全球恐將面臨金融危機。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萊因哈特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指出,冠病大流行曠日持久,可能會使家庭和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不堪重負,並演變成金融危機。
  • 美聯儲打開流動性水龍頭 我國貨幣政策更應具備定力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我國貨幣政策更應具備定力繼實行「零利率」後,美聯儲打開了流動性「水龍頭」。3月23日,美聯儲宣布將實施不限量、開放式量化寬鬆。這已是美聯儲在1個月之內第三次推出超常規貨幣政策。疫情衝擊愈演愈烈,對經濟的影響很大,美股估值原本也已處於高位,最近資產價格暴跌根本上還是由經濟和金融形勢決定的,呈現典型的流動性踩踏,因而美聯儲的行動宜早不宜遲。美聯儲為維持充分就業和經濟穩定,為企業和金融市場提供流動性支持,從而防範疫情對經濟從短期衝擊演變為長期衰退。「美國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關聯度非常高,金融衝擊會反向再衝擊居民和企業,形成『螺旋反應』。
  • 疫情影響報告:需求不足仍是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調研聚焦疫情對企業經營發展的總體影響、具體影響因素、應對措施、政府政策支持到位情況、未來預期五個維度40個問題,樣本來自我國內地全部31個省、市、自治區各行各業的市場主體以及少量大陸企業駐港澳臺分支機構,具有廣泛的代表性。鑑於在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企業生產恢復狀況已趨於穩定,本期報告的關注重點將轉向對一些重點問題的深入分析。
  • 傾倒幾十萬加侖的牛奶,是否意味著美國會再次進入大蕭條時期?
    大量牛奶退出市場,市場就會由原來的供大於求轉為供求平衡,價格自然也會維持正常水平。但這樣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只有在經濟大蕭條時期才會使用,試想在經濟正常的情況下,牛奶價格趨於穩定,有正常的售貨渠道,一切都很順暢,哪個奶農會將自己的辛苦心血付之一炬?如今歷史重演,雖然起因和1928年時有區別,一個是經濟蕭條,很多人經濟困難,例如牛奶之類的非必需品就會大量滯銷。
  •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2020年2月1日,儋州市白馬井鎮設立的疫情防控卡點,儋州公安局西聯分局黨員吳興國在黨旗下夜間執勤。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2020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而來,蔓延全國。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黨中央沉著應對、果斷決策;海南省委、省政府周密安排、科學部署,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落實「四早」「四集中」等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擴散、守護了群眾生命安全。出臺一批紓困惠企、支農扶貧等政策,全面復工復產復市復學。
  • 曹遠徵:全球疫情持續影響經濟政策,城市化助力內循環
    今年抗疫、紓困、經濟表現反彈,明年是疫情得到控制,紓困經濟政策退出,經濟表現平穩。經濟表現和政策由此就呈現為一個相對對稱的鏡像關係。如果疫苗不能如期大規模接種,明年有可能仍然在疫情的籠罩之下,甚至還會持續的時間更長一點。這就需要財政貨幣政策持續寬鬆,以對衝疫情所導致的經濟衰退。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的貨幣政策設定是在2023前維持現有利率0-0.25%水平的原因,歐洲也大致是如此安排的。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中國現在疫情控制住了,經濟復甦強勁條件下,全球財政貨幣政策的分化也還會對宏觀政策的退出產生牽制。
  • 彭文生:巨大不確定性面前,什麼樣的政策組合副作用更小?
    按照光大證券研究所量化分析組的估算模型,假設各個大陸均採取類似義大利封城後的隔離措施,那麼歐美主要國家在4月中旬達到新增高峰,而病情發展較晚的南美洲和非洲將在5月中上旬達到新增高峰。如果隔離措施力度沒有那麼嚴格(類似美國截止4月初的情況),那麼歐美主要國家在4月下旬達到新增高峰,而南美洲和非洲將在5月下旬和6月上旬達到新增高峰。情景二,發展中國家疫情波浪式發展,蔓延時間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