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倒幾十萬加侖的牛奶,是否意味著美國會再次進入大蕭條時期?

2021-01-08 月光影視菌

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22萬,美國疫情的防控態勢也愈發嚴重。

白宮前不久披露了預測模型:「若防控措施不當全美可能會有150萬到220萬人死亡!」

而川普昨天還煞有介事地宣布,如果美國的死亡人數最終控制在20萬內,就說明美國的防控措施做得很好了。

看到川普這樣的發言,大家不免會想到前幾天他信誓旦旦地說,美國的防控措施很好,只要將新冠病毒死亡人數控制在10萬內,就能證明他們的措施優秀有效。

可笑的是,才短短幾天功夫,川普的這張嘴就換了層皮,口徑居然一下子增加了10萬,如此不負責任的說法不禁讓人對美國的防控措施很擔心。

就在大家將注意力放在美國與日俱增的感染人數上時,美國又爆出來一則新聞:因美國牛奶過剩,威斯康星州的奶農們被迫傾倒數十萬加侖的牛奶。威斯康星州相關部門正敦促美國農業部購買剩餘商品,重新分配至慈善項目。

美國牛奶過剩的原因很簡單,一般情況下威斯康辛州的奶農是直接向餐館、學校和酒店等行業出售牛奶的,但因為疫情關係,很多場所都已經關閉,導致牛奶的供貨渠道中斷,只能被迫倒掉。

這一幕似乎歷史曾上演過,還記得中學教科書中提到的「美國牛奶傾倒事件」。

1929年大蕭條重創美國農業,具體到奶牛養殖,大蕭條頭5年,全美最大的產奶州威斯康星州牛奶零售價由4.79美元降到3.48美元,奶農在零售價中收益佔比由46%降到30.5%;紐約州情況也類似。

當時的奶農有三種選擇:

第一是保存牛奶,等待價格上漲,但這對於保鮮極為困難的牛奶顯然不適用,就算是如今的技術,仍然無法長期保存。

第二是降價銷售,在紐約州,3.5%乳脂含量牛奶平均收購價(直接從奶農收購的價格)由1929年1月的每100磅3.48美元,降到了1933年4月的每100磅0.99美元。這麼低的牛奶收購價直接導致奶農們的基本生活都維持不下去,連生活必需品都買不起。

第三就是很多人後來看到的政府鼓勵奶農倒掉滯銷的牛奶。大量牛奶退出市場,市場就會由原來的供大於求轉為供求平衡,價格自然也會維持正常水平。

但這樣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只有在經濟大蕭條時期才會使用,試想在經濟正常的情況下,牛奶價格趨於穩定,有正常的售貨渠道,一切都很順暢,哪個奶農會將自己的辛苦心血付之一炬?

如今歷史重演,雖然起因和1928年時有區別,一個是經濟蕭條,很多人經濟困難,例如牛奶之類的非必需品就會大量滯銷。

這一次是因疫情的影響,許多家庭在疫情爆發前就囤積了足夠的牛奶,原本奶農們供應牛奶的場所關閉,銷售渠道中斷。

同時疫情又帶來了大量的失業,調查顯示六成美國人的存款不足1000美元,疫情之下的失業讓更多人沒有多餘的錢來買生活用品。

有人說,這兩次倒牛奶的起因不同,前者本就是在大蕭條的陰影下的必然產物,而這次是疫情關係,和經濟沒有必然聯繫,為什麼還說會引起大蕭條呢?

其實倒牛奶事件只是美國經濟衰退的表象之一,像之前的美股史無前例的連續熔斷,美聯儲推出的無限量寬鬆計劃都是表象。

試想如果疫情再持續幾個月,失業率越來越大,當那些失業者花光所有積蓄,疫情仍然沒有結束,美國政府勢必會推出更多福利救市的政策,其中就包括瘋狂印錢。

眾所周知,美國多年來一直在向世界「借錢」。它的債務已經達到23萬億美元,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加。

作為這個世界的最大債務國,美國近年來債務不僅未減,增速還明顯加快了,僅從2019年2月到11月就增加了近1萬億美元。

而大量的印鈔勢必會導致物價升高,最可怕的是疫情如果不能及時控制,持續性的救市但經濟仍未見起效的話,這樣的惡性循環只會導致經濟泡沫一觸即破。

因此,美國是否會再次進入大蕭條時期,就要看疫情的持續時間有多久,如果一不小心美國人仍將虛偽的「自由民主」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全民動員抗疫的話,目前的經濟危機就非常有可能引起當年那樣規模的大蕭條。

一旦美國發生經濟大蕭條,靠內部來緩解肯定很困難,試問那怎麼辦呢?

除了借更多的錢,另一種辦法就是靠賺戰爭財,像一戰二戰一樣,「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美國就像漁翁的角色,在交戰雙方激戰正酣時賣武器撈一筆,等戰爭快結束時參戰再撈一筆。

然而一戰二戰這樣的機會並非時時都有的,那更大的可能就是美國用各種理由挑起戰爭。

聯繫歷史考慮問題,真是容易細思極恐,但願美國的疫情能有效控制,但願世界和平,沒有戰爭!

相關焦點

  • 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倒下水道!網友:經濟大蕭條場景...
    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倒下水道經濟大蕭條場景再一次重現新冠肺炎蔓延之際,日常提供牛奶的學校關門,商店限制每戶家庭的牛奶購買量,很多家庭在疫情初期囤足了牛奶如今無需購買……各種原因導致牛奶過剩,威斯康星州奶農被迫倒掉數十萬加侖牛奶。視頻截圖這樣不少網友喊道:這情景我在歷史課本上學到過......
  • 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倒進下水道
    來源:九哥財經你可曾記得1929~1933年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經典一幕:縱使很多人喝不上牛奶,奶農產的牛奶也賣不上價,只能好把牛奶倒掉。新冠疫情下的美國,經濟危機屢屢見端倪,美股史無前例地遇10天4次熔斷,2周內失業人數逾千萬,如今「經典重現」,「倒牛奶」場面又一次上演:4月3日,威斯康星州的奶農們被迫傾倒數十萬加侖牛奶;美國廣播公司(ABC)隨後解釋,受疫情影響,通常在餐廳提供牛奶的學校現在關閉、商店限制每戶家庭的牛奶購買量,加上許多美國家庭在新冠大流行初就囤積了大量牛奶,導致現在對牛奶的需求不高。
  • 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倒入下水道:倒掉是最好的辦法?
    4月2日,據外媒報導,眼下新冠肺炎席捲全球,美國當地經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甚至出現了牛奶過剩倒入下水道的情況。據報導,由於威斯康星州的學校全部關門,加上商店限制每戶家庭的牛奶購買量,很多家庭在疫情初期囤足了牛奶,而奶牛卻持續產奶,種種原因導致了當地牛奶的過剩。
  • 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被倒下水道,萬惡資本主義的歷史又重演了嗎?
    來源:江瀚視野4月3日,美國出現了牛奶過剩的現象,威斯康星州的奶農們被迫傾倒數十萬加侖的牛奶。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解釋說,出現牛奶過剩的現象,是由於通常在餐廳提供牛奶的學校現在關閉,和商店限制每戶家庭的牛奶購買量、而許多美國家庭在新冠大流行開始時就囤積了大量牛奶,現在對牛奶的需求不高等原因所導致。來自西本德黃金「E」乳牛場的瑞安·埃爾貝說,他們周二(3月31日)接到了美國農民的電話。
  • 數十萬加侖牛奶直接倒掉,美國衰退釋放信號
    據環球網4月3日報導,美國威斯康星州農場出現這樣悲慘一幕:因為疫情影響牛奶供大於求,奶農無奈將數萬加侖牛奶倒入下水道,據悉,該操作還會延續到下周三。疫情不光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威脅,同時也對民眾的消費心理產生影響,在被疫情搞得焦頭爛額的情況下,民眾購買慾明顯下降,因此,美國多地出現了牛奶過剩的情況。
  • 「美國倒掉數十萬加侖牛奶」上熱搜第一,這一幕似曾相識?
    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倒下水道,今天(4月3日)上了微博熱搜第一。怎麼回事?原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美國出現了牛奶過剩的現象,威斯康星州的奶農們被迫傾倒數十萬加侖的牛奶。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解釋說,出現牛奶過剩的現象,是由於通常在餐廳提供牛奶的學校現在關閉,和商店限制每戶家庭的牛奶購買量、而許多美國家庭在新冠大流行開始時就囤積了大量牛奶,現在對牛奶的需求不高等原因所導致。來自西本德黃金「E」乳牛場的瑞安·埃爾貝說,他們周二(3月31日)接到了美國農民的電話。
  • 因牛奶過剩 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被傾倒
    據《威斯康星州日報》3日報導,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帶來的連鎖影響,當地乳製品行業被迫將賣不出去的牛奶倒入下水道。與此同時,美國不少地方的民眾,正對著搶購一空的牛奶貨架犯愁。 1929年美國大蕭條期間,由於供需關係混亂,曾出現「奶農賣不掉、民眾買不到」的尷尬局面,「倒牛奶」也成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一大象徵。
  • 疫情期間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倒入下水道,要是換成中國會怎麼做?
    這些奶農向餐館、學校和酒店行業出售牛奶,然而到處關門致使牛奶過剩,使得經濟大蕭條時的場景再現,奶農們被迫傾倒數十萬加侖的牛奶。威斯康辛州大約三分之一的乳製品,主要是奶酪,是在食品服務行業出售的。一些奶農說,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今年春天牛奶價格下降到無利可圖的水平。這樣的事假如發生在中國會怎樣?中國每年牛奶年產量達4千萬多噸,除了飲用外還有很多用途如牛奶糖、奶酪、奶粉、牛奶護膚品等。
  • 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倒下水道:「供大於求」英文可不是「more」那麼...
    今天小編看到一則新聞:「教科書式危機重演,疫情期間美國牛奶過剩,數十萬加侖牛奶倒下水道"(什麼!小編最愛喝牛奶了,在線心疼!)上一次這種事情還只是出現在歷史課本上一直以來,小編都以為這種事情只會出現在歷史課本上,是被時間塵封的一頁而如今隨著美國疫情的日益嚴重,這種情況卻再次上演發生了........
  • 美國倒10萬加侖牛奶,9國禁止糧食出口……但我還是不建議你囤糧
    圖片來自新京報 今天「美國奶農傾倒10萬加侖(1加侖≈3.785升)牛奶進下水道」的新聞更加重了人的恐慌,很多人說這不是歷史書上似曾相識的一幕嗎? 所以在如此嚴峻外界條件下,國內糧食自給狀況究竟如何,我們要不要囤糧呢? Q1:目前國內糧食的供給狀況如何?
  • 全球大流行病至暗時刻 大衰退、大蕭條會來嗎?
    最糟糕的事莫過於1929年爆發的大蕭條——它造成了人類歷史上所前所未有的災難。大蕭條的場景如果做最壞的打算,將這次全球經濟的短期「急劇收縮」視同為「大蕭條」會怎樣?不妨先看看20世紀的大蕭條時期到底在發生什麼?大蕭條的頭五年,美國GDP萎縮了50%。1929年,按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經濟產出為1050億美元。
  • 美國大蕭條時代的生活:"米老鼠""唐老鴨"問世
    資料圖片:1929年10月24日投資者聚集在紐約證交所門前,當天成為大蕭條起點  1929年10月28日,紐約證券交易所股指暴跌13%。第二天,道瓊指數一瀉千裡,暴跌22%。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經濟危機拉開序幕,迎接人們的是長達10年的大蕭條。
  • 疫情致農產品滯銷,美國農民忍痛割愛
    據雅虎新聞網4月13日報導,疫情期間,因農產品滯銷,美國的廣大農民只能傾倒他們辛辛苦苦種植和養殖出來的農產品,於是美國各地上演了倒牛奶、毀雞蛋、碾蔬菜等一幕幕令人心碎的場景。威斯康星州和俄亥俄州的農民向潟湖和糞坑傾倒了成千上萬加侖(1加侖≈3.7升)的新鮮牛奶。
  • 任澤平:大蕭條,美國1929貿易戰啟示錄
    最終全面失控,金融危機不斷升級至經濟危機、社會危機、政治危機乃至軍事危機,二戰爆發,人類進入自我毀滅模式。教訓慘痛,殷鑑不遠。 二戰後,國際社會吸取經驗教訓,逐步建立布雷頓森體體系、關稅及貿易總協定(WTO前身)、世界銀行等國際協調機制和組織,世界經濟進入相對較為繁榮穩定的發展時期。
  • 1929年美國金融大蕭條,底層人民有多慘?上千萬人活得連牲畜都不如!
    大量美國人在大蕭條之中過著悲慘的生活。 為了減少損失,大量的農民不得不將自己種植的農產品一把火全部燒掉,牧民將自家的牛奶倒進了密西西比河,導緻密西西比河被牛奶裝滿,成為了「銀河」。 在城市裡的市民的生活,仿佛一夜之間從天堂到地下。
  • 地球進入小冰河期模式?美國幾十萬鳥類離奇死亡,屍橫遍野
    我們知道明朝崇禎年間,災荒不斷,很多專家學者認為明朝的滅亡跟地球進入「小冰河期」,氣候變冷有關。令人擔憂的是,2020年也是災荒不斷,從澳洲山火到全球疫情、再到洪水颱風泛濫,這些異常的天氣是否跟崇禎年間一樣與「小冰河期」有關?
  • 李迅雷:本輪危機與1929大蕭條比較
    2)按照當前債務規模, 2019年10月非金融企業債務佔公司市值的比重為29.85%,根據我們測算,按照美股本輪已經出現的30%下跌幅度,該指標會擴大至45%(與2012年歐債危機時期表現相當)。這意味著美國企業出現債務危機的概率不應被低估。
  • 俄亥俄州再次打破紀錄 克利夫蘭某加油站 以每加侖94美分銷售汽油
    有外媒報導稱,受到俄羅斯和沙特兩大產油國的價格戰影響,美國地區的平均油價,在未來幾周內有望跌價到每加侖 1.49 美元。在這幾年裡,肯塔基州的某個加油站就率先打破下調記錄,他們將零售油價下調到1 美元以下,現如今俄亥俄州又再次打破了油價下調記錄。
  • 1932年,美國為何寧願將牛奶和肉倒進密西西比河,也不給貧民吃?
    在1932年,美國的資本家為何寧願將牛奶和肉倒進密西西比河?卻也不肯給貧民吃。這個問題一直成為當時直到現今極具爭議的話題,有人反對這種行為,就有人支持這種行為。如果以人道主義的精神來說的話,這些東西不應該浪費,而應該分給那些食不果腹的窮人。但如果從資本家的角度,丟掉這些牛奶以及肉是最合理的選擇。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 北極海冰覆蓋達1505萬平方公裡,地球真的進入小冰河時期了?
    而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3月25日科學報告指出,位於南北極冰川地區又出現了新狀況,那就是「北極海冰覆蓋今年到目前為止 比 過去10年中的大多數年份都更廣」,什麼情況?海冰增加,難道我們地球又在降溫了?是進入到部分科學家們說的小冰河時期了嗎?確實在2019年的時候,小冰河時期的到來備受熱議,而到了2020年的時候,就連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都說地球將可能進入小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