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信息網訊 2011年10月14日下午13:00,BCEIA 2011之「材料分析分會場學術報告會」在北京展覽館第五會議室順利召開,50餘位來自材料分析領域的專家學者、廠商代表參加了會議。
北京材料分析測試服務聯盟副秘書長凌玲女士主持會議
北京材料分析測試服務聯盟常務秘書長李樹勇先生
李樹勇先生在題為《北京材料分析測試機構合作模式創新》的報告中談到,隨著國際製造業向中國的加速運轉,國內測試服務業的發展潛力巨大,據預測2011年國內檢測市場容量將超800億元人民幣,國內測試服務機構平均收入以15-20%的速度快速增長。然而,國內測試行業還處於發展初期,缺少行業規範及品牌影響力與競爭力,同時地區壟斷和保護現象明顯;再加上國外近百家檢測機構紛紛進駐中國,使得國內檢測機構發展面臨挑戰,因此行業發展需要不斷尋找突破口,打造首都測試創新與服務品牌!
在這種背景下,2004年12月16日,由北京市科委、北京新材料發展中心牽頭,在京國家級測試機構、地方測試機構、高校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了區域性協作組織——北京材料分析測試服務聯盟。目前已匯集檢測儀器設備3000多臺套,聯盟會員2010年實現檢測收入8.5億元,年均增長30%,同時承擔了500餘項標準制定及100多項科研課題任務。
中航工業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陶春虎教授
報告題目:電子探針輕元素分析技術
陶春虎教授首先說到,日前,中航工業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與淄博三林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立了中航試金石檢測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為公眾服務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專門從事金屬、非金屬材料的分析檢測、技術推廣、檢測設備研發及檢測技術培訓等業務。
同時,陶春虎教授在報告中介紹到,電子探針分析是對材料進行物理冶金相關檢測的最常用手段之一,物理冶金檢測最基本的內容包括組織、結構和微區成分三部分,電子探針是其中微區成分定量分析最有效、最準確和最常用的分析手段。另外,輕元素濃度分布對材料的組織和綜合力學性能的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電子探針給出的正是輕元素分析與化學元素分析的根本區別。最後,陶春虎教授指出了電子探針輕元素分析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並詳細介紹了電子探針輕元素分析技術流程中分析條件如何優選。
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市場部陳豔鳳女士
報告題目:島津——高分子材料分析全面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陳豔鳳女士在報告中指出,島津公司擁有著豐富的分析測試儀器產品線,能夠為用戶提供專業的整體解決方案,如在材料的表徵方面,島津公司可以提供流變學特性、粉體物理性、熱特性、靜/動態強度力學特性等測試儀器。
例如,在熔點、結晶度、玻璃態轉化點等熱特性測試領域,島津公司可提供差式掃描量熱儀、熱重分析儀、熱機械分析裝置等;在添加劑、殘留溶劑及重金屬殘留的分析中,島津公司可提供氣質聯用儀、原子吸收光譜、等離子發射光譜儀、掃描電子顯微鏡等;在材質評價/品質管理行業中,島津公司則有飛行時間質譜、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等。同時,陳豔鳳女士用大量的數據圖表強調了「島津公司是一個全面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李華昌教授
報告題目:金屬礦產資源開發中的特殊環境問題及汙染物檢測技術
李華昌教授在報告中首先指出,有色金屬行業快速發展,已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礦產資源開發給各礦區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也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尤其是礦產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和利用,同時「三廢」的排放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和生存。其中,礦產資源開發中的特殊環境問題包括:(1)持久汙染物(POPs)汙染問題;(2)礦山飄塵中PM10和PM2.5問題;(3)礦產資源開發中二次汙染問題;(4)礦山複合汙染問題。
隨後,李華昌教授針對以上4大問題分別舉例介紹了一些用於汙染物檢測的技術,如GC-MS技術檢測9538捕收劑;電子顯微鏡與電子能譜可以看到有幾十到幾百納米的鉛、鋁微粒;ICP-AES可用於檢測重金屬等。
珀金埃爾默儀器(上海)有限公司葉鵬博士
報告題目:Hyper DSC在高分子材料分析中的應用介紹
葉鵬博士首先說到,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是用來表徵材料的熱性能,被廣泛應用於高分子、醫藥及化學工業。長期以來,如何提高DSC分析技術的靈敏度和效率一直是從事熱分析儀器研發工作者所面臨的挑戰。
珀金埃爾默公司開發的Hyper DSC則屬於一種高速掃描DSC技術,它能在高速線性掃描的條件下準確測量溫度和熱流值,其最高升溫/降溫速率高達750 ?C/min。對於這種功率補償型DSC而言,由於能在很寬的溫度範圍內實現快速的降復溫掃描,從而具有比傳統DSC高10倍以上的靈敏度和效率。由於實現了快速掃描,熔融過程中的再結晶現象和熔融後的分解現象可以基本消除,故也消除了由此引起的未知熱事件。同時,葉鵬博士還舉例介紹了Hyper DSC在高分子材料表徵過程中優勢所在。
中國建築材料檢驗認證中心有限公司萬德田先生
報告題目:脆性材料力學性能測試新技術
萬德田先生談到,如何評價脆性材料在不同服役條件和不同載荷形式下的材料性能及其變化規律,並由此分析構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預測構件的殘餘壽命,這對於材料的安全應用至關重要。中國建築材料檢驗認證中心經過研究開發,提出了力學性能評價的三種新方法——痕跡法、相對法、預測法,這些新方法可以對服役中的陶瓷材料和部件進行在線測試和可靠性預測,為脆性陶瓷的工程應用和安全檢測提供了一種簡易的評價手段。
其中,位移敏感壓痕與殘餘痕跡方法是指從表面殘餘痕跡確定材料的基本性能,看用於失效分析和惡劣環境下的材料性能評價,這對於材料的失效診斷和性能預測、以及材料在特種環境下使用過程中的性能演變監測具有實用價值,並可以推廣應用到建築工程,地質勘探,宇航探險,無損在線性能評價等領域。
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