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日前,美國一項研究表明,近10年來全球大氣中甲烷濃度出現飆升,很可能是美國頁巖油氣活動開採所致。當前正值美國環保署計劃取消對能源企業甲烷排放限制之時,此研究一出即將美國頁巖油氣行業推向了風口浪尖。
美國的頁巖油氣開發狀況如何?對全球原油市場格局產生了哪些影響?請看來自頁巖油方面的報導。
近十年來,美國頁巖油產量持續增長。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和BP能源統計等權威披露,2011-2018年間,美國頁巖油產量從不足 150萬桶/日飆升至750萬桶/日左右,推動該國日均原油產量在2018年突破1500萬桶/日,超過沙特和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一大產油國。伍德麥肯茲則預測,未來十年間,美國頁巖油產量仍將持續增長至1000-1100萬桶/日,將佔世界原油供給總量10%。
美國頁巖油產量持續增長已對全球原油市場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一方面,美國頁巖油與OPEC和俄羅斯等傳統產油國在全球原油供給市場形成「零和博弈」,使國際原油市場在一定時期內出現供大於求的狀況,直接引發了2014年下半年以來的本輪低油價。另一方面,頁巖油支撐美國由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向能源獨立逐漸邁進,也對全球油氣地緣政治格局產生了較大影響,可能增加中東等傳統油氣產區的地緣風險並使得全球原油市場供給不確定性增加。此外,頁巖油成功經驗的溢出效應,帶動了全球範圍內常規和非常規油氣田開發進一步向降本增效發展,也進一步擴大了世界油氣供給資源潛力。
不僅如此,隨著頁巖油開發在技術和管理兩個層面的不斷取得進步,以及生產企業在經營策略上的持續調整,頁巖油產業已逐步進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從頁巖油開發的角度看,首先,技術進步為頁巖油「規模化」開發提供了支撐。譬如,通過創造合理的造斜時間和合適的水平段部位,能夠有效的減少頁巖油開發井的井間連通,客觀上有助於實現加密鑽井和配套基礎設施的規模效應,能夠有效的將井成本降低約10-20%。其次,管理優化為頁巖油「規模化」運營提供了保障。現階段,規模較大的頁巖油平臺式鑽井費用約2.5億美元,在工程的體量、複雜性和投資額等方面已與部分海上平臺相差無幾,頁巖油生產商普遍通過優化運營管理協調投資、配套基礎設施及材料採辦等諸多事宜,保證項目較快投產。事實上,現階段日趨「規模化」發展的頁巖油在開發過程中仍面臨部分難題,也需要企業進一步加強技術和管理創新努力克服。一是頁巖油生產「甜點」區域資源的已動用程度逐步提高,未來開發區域資源條件相對較差,將對頁巖油低成本開發影響負面;二是「規模化」的頁巖油開發缺乏靈活性,如果初始產量不理想,平臺式鑽井或被放棄;三是同時開鑽多口井難以兼顧每口單井情況,過程反饋不及時或將導致大量無效投資;四是完成規模較大的平臺式鑽井需要9個月左右時間,作業時間有待進一步壓縮。
從公司經營策略的角度看,由於頁巖油單井生命周期內存在明顯產量遞減,頁巖油開發需要不斷鑽新井維持產量規模,屬於典型的資本密集型產業,且根據彭博社統計,美國頁巖油行業自2006年以來投資回報率基本未超過10%。一方面,石油公司需要一定生產規模以保持頁巖油項目收益;但另一方面,受多重因素影響,頁巖油生產企業在資本市場上融資成本逐年提高,部分中小型石油公司產量增長受制。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受美聯儲停止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等因素影響,2018年美國頁巖油生產商通過發債等手段獲得融資總額僅200億美元左右,不足2016年一半。基於以上原因,現階段部分石油公司對待頁巖油開發的態度也出現了分化。其中,埃克森美孚、BP和雪佛蘭等國際石油巨頭依託其上中下遊一體化的全產業鏈競爭優勢,以及抗風險能力更強的財務狀況,正在將頁巖油作為未來重要的產量增長區域,通過資產和公司併購等手段大規模進入二疊盆地等重要頁巖區帶,顯著提升了頁巖油行業集中度。康休資源公司和響尾蛇能源等大中型頁巖油生產商同樣希望通過併購活動進一步實現資源開發的規模效用:一是通過上遊資源併購提升頁巖油開發的運營效率並持續降低單位成本;二是通過公司併購獲得更好的區域油田服務技術優勢;三是通過規模提升吸引資本市場投資者的關注。而部分中小型頁巖油生產商則逐步被「擠出」二疊盆地等資源條件較好的頁巖區帶,更多依靠技術開拓技術服務類利基市場或轉向開發其它資源條件相對較差的頁巖區帶。
從生產商應對風險的角度看,為避免國際油價大幅波動對生產經營的不利影響,頁巖油生產商利用金融手段應對油價風險同樣呈現「規模化」趨勢。以頁巖油生產商諾貝爾能源公司為例,從該公司持有的2019年金融衍生品頭寸看,其平均約有9萬桶/日的產量實現了對衝,約佔公司日均產量的75%。其中,基於互換交易手段,公司實現頁巖油產量對衝約為4.5萬桶/日;基於各類期權交易手段,公司實現頁巖油產量對衝約為2萬桶/日。另據高盛公司統計,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美國約有50%的頁巖油產量利用套期保值等金融手段對衝風險,提前鎖定相對較高的利潤額度,有效的保障了頁巖油開發活動的平穩運行。
綜上分析,頁巖油開發遵循了大多數礦產採掘行業「小公司出技術、大公司上規模」的演進規律,未來的「規模化」發展趨勢已基本確認。而如何更好的借鑑「美國經驗」,從技術工藝、運營管理以及金融避險等諸多方面有力支撐國內頁巖油「規模化」發展,也正是我國加快實現頁巖油商業化突破、保障國內原油產量穩定增長亟需解決的難題。
延伸閱讀
報告稱未來10年美國在新增油氣產量中佔比過半
據今日油價報導,美國可能在未來10年「讓世界淹沒在石油中」,根據全球見證組織(GlobalWitness)的說法,這將給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帶來災難」。
未來10年,美國將佔所有新增油氣產量的61%。該組織最近的一份報告稱,為了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最壞影響,負擔不起從世界任何地方的新油田中開採石油和天然氣。當然,這將很快導致全球赤字,因為世界每天繼續消耗大約1億桶石油。
GlobalWitness指出,儘管獨立的油氣公司和資金緊張的油氣公司最近削減了開支,但美國的油氣行業並沒有放緩。如果說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二疊紀和其他頁巖盆地的整合——越來越多地由石油巨頭主導——確保了未來幾年鑽探活動將繼續以穩定的速度進行。
並不是說世界其他地區也在放緩。據RystadEnergy的數據顯示,全球石油行業今年將批准價值1,230億美元的海上石油新項目,較去年的6,900億美元增加近一倍。事實上,儘管在過去一年裡,由於投資者的懷疑和糟糕的財務回報,頁巖鑽探活動有所放緩,但離岸項目已開始加快步伐。
但這種趨勢可能只是曇花一現。預計美國仍將佔據大部分新鑽井和絕大多數新產量,其中大部分來自頁巖氣。美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近年來,這一速度有所加快。2018年,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分別增長16%和12%。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顯示,2011年美國天然氣產量超過俄羅斯,位居榜首,去年美國石油產量超過沙烏地阿拉伯。
未來,美國的新產量將是全球第二大增長源加拿大的8倍。事實上,據全球見證稱,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將是世界其他國家總和的1.5倍。
但由於美國的鑽探活動集中在少數幾個地區,美國各州都有自己的鑽井平臺。如果德克薩斯是一個地區,它將成為世界上新石油和天然氣產量最多的地區。該組織表示,在2020年至2029年間,德克薩斯州油氣產量可能佔所有新增產量的28%。
加拿大和賓夕法尼亞州並列第二和第三,各佔7%。其次是新墨西哥州,增長率為5%,北達科他州為4%。俄克拉荷馬州、巴西、科羅拉多州、俄羅斯和俄亥俄州的增長率均為3%。
換句話說,未來10年全球新油氣產量前十的地區中有7個來自美國。
GlobalWitness在報告中表示:「如果情況不發生變化,到下一個十年末,美國新油田和天然氣田的產量將是沙特目前產量的兩倍以上。」
全球見證組織表示:「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為了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最壞影響,我們的分析顯示,未來十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氣產量需要下降40%。然而,在新油田擴張的推動下,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將在這段時間內增長25%,而不是下降。」(來源:中國石化新聞網)
石油策統籌:董雲龍
平臺編輯:華槿顏
聯繫電話:010-64523190、010-6452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