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敏化太陽能技術將為下世代太陽光電產品帶來新風貌

2021-01-19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來各種太陽能發電的技術受到市場矚目,這是因為矽晶太陽能技術固然已經成熟,但市場仍期待有更新穎的太陽能技術。我們最近訪問了臺灣廠商永光化學(EverlightChemical),該公司創立於1972年,主要從事高科技化學品之研發、生產及銷售。永光產品發展的軌跡由紡織產業用的色料化學品開始,除不斷在色料化學品發展外,永光已逐步研發多元且高科技化學產品,如特用化學、電子化學、醫藥化學及奈米材料等產品事業,所生產的產品屬於高附加價值與產業關鍵化學品。

永光化學的董事兼任副總經理周德綱博士,日前在接受EnergyTrend訪問時表示,永光化學將持續積極利用自身已有的核心競爭力發展「環保、新能源與健康醫藥」的經營策略與市場定位,透過其高科技化學品的專業背景擴展公司未來觸角。因為看好未來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發展,且符合該公司色料研發的核心化學專長,永光化學於2006年以自有技術投入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關鍵化學品的研發(如染料、TiO2漿料、白金漿料及電解質),至今已有申請多篇染料與電解質的研發創新專利,且已開發出高挑戰性的敏化染料量產技術,未來將全力朝向成為全球敏化染料最大生產廠商而努力。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的發電機制來自於仿生化的光合作用,利用塗布在導電基材上的染料,吸收陽光來激發染料分子的電子軌域間跳躍,並利用電解質來幫助此受刺激電子從對電極的傳遞完成整個光導電的「類光合」運作機制。相較於第一代與第二代太陽能技術,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技術有許多無法取代的好處,其中包括能在弱光環境下發電、適合室內與攜帶式消費型太陽光電產品應用及可迎合時尚的太陽光電產品需求加入色彩元素。周副總經理指出,該公司除了提供褐色系的釕金屬染料外,並有不同色彩的有機染料能滿足客戶在時尚的太陽光電產品設計上的色彩需求。

周德綱博士認為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產業目前還處於初期發展階段,以研究來說歐洲及日本等政府均非常重視此前瞻研究並長期投入大量研究經費的支持,而近年韓國及中國也已積極投入此研究領域,中國大陸十二五計畫將DSSC‧列為未來新能源發展重點之一,並於2010年10月於武漢正式成立了一個國家級的DSSC實驗室;韓國國家級研究機構(KIST)更在2010年6月明確指出DSSC已列為韓國未來十大重要技術發展目標之一。而臺灣目前只有零星的學術研究,仍缺乏國家級整合型的前瞻統整計畫。周副總表示,若臺灣產學研無法有效迅速整合與加速各種應用技術的開發與專利布局,臺灣未來在此第三代太陽能光電的產業發展上將不具競爭力,實非政府正積極推動臺灣產業創新與轉型所樂見。

以行動能源與室內用途概念為出發點

周博士進一步說明,現階段DSSC技術與產業化的應用相較第一代與第二代太陽能技術是不同的市場區隔而不是彼此競爭,DSSC初期產品應以行動能源與室內使用概念為出發點,適合應用在消費型電子產品,如遙控器、無線鍵盤等有需要便利性及在室內弱光使用下的民生消費電子產品(電子標籤、室內指示燈、biosensor、室內裝飾、....)。此外,例如需要微量電力的電子書、各類功能性與有顯示幕的電子禮品、卡片等也很適合DSSC的應用。由於DSSC技術應用廣泛,也更需要跨領域技術結合(化工、材料、機械、電子、汽車、建築與生物科技..),才易有殺手級終端商品問世與有效帶動DSSC的產業發展機會,而在歐、日、韓與大陸均有政府的政策主導與整合力量來推動,周博士認為臺灣非常適合發展DSSC技術與產業,主要原因為臺灣是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生產重地且DSSC所需的主要關鍵化學品均可由國內化工產業供應,而DSSC元件生產所需連續式的網印設備國內廠商也能自行生產,不再仰賴國外進口。故期望政府能擔任跨產業的溝通橋樑與整合平臺,統籌將各領域的專業串聯起來,進行產業鏈的整合,為發展臺灣下世代太陽光電產業儘早布局。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 於3C的應用
    尤其以太陽能電池發展與應用最被矚目。為扶植我國太陽光電產業成為下一波的明星產業,工研院於2006年成立太陽光電科技中心,募集優秀頂尖之研發團隊,並結合產學研團隊與國際合作,開發各種嶄新且自主的太陽光電技術。
  • 技術解析: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矽太陽電池雖然已經商業化,轉化效率較高,但是其材料的純度要求較高,工業複雜,成本昂貴,限制了其普及應用。化合物太陽電池包括Ⅲ-Ⅴ族和Ⅱ-Ⅵ族化合物電池,分別主要有砷化鎵(GaAs)電池、碲化鎘(CdTe)電池等,但這些電池原料具有來源不豐富,對環境不友好等缺點。
  • 技術|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堪薩斯州立大學(Kansas State University)研究生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即使是替代能源技術,有時也可以更環保一點。阿姚米·佩雷拉(Ayomi Perera)是斯裡蘭卡(Sri Lanka)的化學博士生,他的工作是在化學教授斯特凡·博斯曼(Stefan Bossmann)指導下,改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這種電池是一種太陽能技術,使用染料,從陽光中吸收能量,製成一種替代能源產品,可取代化石燃料,而且更環保。
  • 在全世界的DSSC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其中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dye-sensitized solar cell)也被稱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其使用有機(Organic)、奈米晶體(Nano-Based)或染料敏化(Dyesensitized TitaniumOxide)等材料,因其材料便宜、可在低溫、簡單的製程製作,為所有太陽能電池中製作成本最低者,且應用廣泛。
  • 染料敏化納米DSSC太陽電池技術
    索比光伏網訊:摘要:介紹了染料敏化納米太陽能電池(DSSC電池)的結構和原理,對納米TiO2膜、敏化染料、電解質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並對其應用前景作出展望.關鍵詞:染料敏化;納米薄膜;太陽能電池1引言太陽能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具有其它能源所不可比擬的優點.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分布廣泛,價格低廉,使用安全,不會對環境構成任何汙染.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是利用太陽能的一種重要形式.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利用半導體光電化學電池替代常規固態光伏半導體太陽能電池來完成太陽能轉換的潛在經濟價值日益顯現
  • 新技術使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更高效
    那些安裝在屋頂上或者被陽光照射到的空地上的太陽能電池,都在悄悄收集太陽能輻射能,都是綠色能源運動的旗手。但是他們可以更高效,更耐用,成本更低嗎?這是德雷塞爾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工程師藉助小納米技術和大量數學建模想要找到的答案。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s)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與液態電解質相比,固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敏化劑的氧化還原電位,可以和空穴導體的工作函數更好的匹配,所以固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獲得的Uoc值很高,可以達到接近1V。以固態電解質取代液態電解液應用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可以提高和改善電池的長期穩定性。  敏化劑:敏化劑吸收太陽光產生光致分離,它的性能直接決定太陽電池的光電性能。
  • 【視點】中科院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功轉讓
    昨天,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果轉移籤約儀式在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舉行。據悉,上海矽酸鹽所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轉讓給深圳光和精密自動化有限公司,共同推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轉讓費共計人民幣1億元。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小知識
    你知道太陽每年可以為地球提供多少能量嗎? 你知道地球上人類一年工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活動一共需要多少能量嗎? 那麼你知道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可以扮演什麼角色嗎? 什麼是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只是利用太陽光發電的方式,目前使用的太陽能電池主要是多晶矽、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嫩電池是近幾年研究非常熱門並且逐步走向實用化的一種太陽能技術。太陽究竟賦予了地球多少能量?
  • 中科院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功轉讓—新聞—科學網
    據悉,上海矽酸鹽所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轉讓給深圳光和精密自動化有限公司,共同推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轉讓費共計人民幣1億元。   1991年,瑞士科學家格蘭澤爾教授將納米技術引入太陽能電池的製備工藝,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由此發明。
  • 染料敏化太陽電池光利用的研究
    王海1,2,許紅梅1,劉勇1*,沈輝1  (1中山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太陽能系統研究所,廣東廣州510006;2桂林工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系,廣西桂林 541004)  摘 要:本文對傳統三明治結構染料敏化太陽電池在光利用方面作了簡要的論述,重點探討了作為染料敏化太陽電池光陽極材料的
  • 中科院以1億元人民幣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
    中科院以1億元人民幣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轉讓給深圳公司發表於:2016-08-19 00:00:00     來源:中國上海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是模仿光合作用原理工作的一種新型太陽能電池,1991年由瑞士科學家發明。
  • 中科院1億元整體轉讓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
    原標題:中科院1億元整體轉讓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  ■本報記者 黃辛 通訊員 朱泰來   8月18日,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以1億元人民幣轉讓費,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轉讓給深圳光和精密自動化有限公司,共同推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的介紹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的介紹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3-27 08:03:00 人們普遍認為,太陽能電池可以大致分為三個技術「代」之一。
  • 上海矽酸鹽所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果實現轉移
    8月18日,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果轉移籤約儀式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舉行。上海矽酸鹽所黨委書記、綠色光電轉換技術研發項目部主任劉巖與深圳市光和精密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明籤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轉讓協議,共同推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的共敏化應用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英文簡寫為DSCs)是由Grätzel和O』Regan發展的第三代光伏電池,它具有較低的成本、製備簡單、可調變的光電性質、自然透明性、良好的光伏輸出和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PCE)其使其在太陽能窗戶和室內設計的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應用。共敏化已經成為一種提高DSCs效率的方法,最著名的作用是推動DSCs的功率轉換效率達到世界紀錄值。
  • PVP對染料敏化太陽電池特性的影響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為成膜劑,採用刮塗的方法製備染料敏化太陽電池光陽極中的TiO2薄膜。將一定量的PVP溶解到無水乙醇中與0.5gP25以及其他有機小分子物質混合,攪拌均勻後研磨製成TiO2膠體,將其均勻塗覆在導電玻璃上(膜厚度約為14μm),經過450℃燃結後浸附燃料,製成TiO2光陽極。
  •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果實現轉移
    上海矽酸鹽所成功開發出全球首條兆瓦級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關鍵材料實現低成本批量化生產;將所內一幢大樓建成染料敏化電池光伏一體化幕牆示範;形成較完整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智慧財產權體系,申請發明專利50餘項,形成可滿足產業化需求的全套系統工藝文件,制定電池產品企業標準4項,初步形成較完善的標準化體系。
  • 成功大學29日舉辦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產業論壇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具有室內光源可發電、可透視性、多彩性等特點,應用場域更加多元,市場廣大。目前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已可達12.3%,由於製程簡單,不必投入昂貴設備及無塵室廠房等設施,材料價格便宜,生產成本低廉,也是具備發展潛力的重要關鍵。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可使用質輕可撓的電極基材,採用全印刷製程,捲軸式的大量生產。
  • 中科院1億元整體轉讓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新聞—科學網
    第一代晶矽太陽能電池和第二代薄膜太陽能電池,因受困於對太陽光的「高要求」——陰雨天、霧霾天,甚至光照角度傾斜太大,發電效率都會大打折扣,難以充分滿足全球每年約1000億美元的光伏太陽能產業市場。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是模仿光合作用原理工作的一種新型太陽能電池,1991年由瑞士科學家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