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新奇研製出一種低凝點生物柴油—新聞—科學網

2021-01-09 科學網

 

 

廣東新奇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召開發布會現場。

 

 

廣東新奇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勝文介紹新技術產品研發。

 

11月1日下午,記者從廣東新奇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獲悉,由廣東高奇能源工業研究院院長冀星帶領的石油大學(北京)正和生物柴油實驗室研製出一種低凝點生物柴油,經國家石油石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凝點為-47℃。

 

廣東新奇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勝文表示,該成果是由廣東高奇能源工業研究院與石油大學(北京)正和生物柴油實驗室及南京農業大學等單位共同研製。目前,科研團隊正致力於凝點為-50℃生物柴油的開發。

 

據介紹,-47℃的生物柴油,具有良好的低溫啟動性,可在全國各地年最低氣溫高於-47℃的任何地區單獨使用,擺脫了必須通過石油石化柴油加油系統才能進入消費終端的限制。此類生物柴油由於具有良好的減排性能,適用於軍工及高精度要求的尖端科技設備使用。

 

據王勝文透露,目前,新奇韶關基地的消防、綜合環評已經全面通過有關部門的驗收,正在進入生產倒計時階段。韶關基地醚化油品生產將在全自動智能化方式下進行,臺班實際值勤人員僅2至3人,就可達到日產五百噸醚化油品的生產規模。基地儲罐的容量可達三千噸以上,可儲存生產原材料5至7天的用量。

 

成立於2014年的廣東新奇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科、工、貿於一體的民營科技企業,是廣東省節能協會副會長單位。「新奇是一家致力於新能源技術產品研發、生產的民營科技企業,不僅有過硬的技術產品,在排放治理方案制定等方面,已經走在了同行的前面。」王勝文說。

 

 

相關焦點

  • 一種新型元DNA結構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   從一維到三維的一系列亞微米或微米級DNA結構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樊春海院士團隊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Hao Yan(顏顥)教授團隊合作發展了一種通用的迄今為止,研究人員一直很難組裝出更大(微米至毫米級)的DNA結構,這嚴重限制了DNA摺紙技術的廣泛使用。 為解決這一問題,該研究團隊發展了一種通用的「元DNA」(M-DNA)策略,研製出了一種新型元DNA結構。該結構與人頭髮絲的寬度相當,直徑是原始DNA納米結構的1000倍。而且,這一亞微米級的6螺旋束DNA結構可像放大版的單鏈DNA一樣自我組裝。
  • 我國研製出可修復柴油汙染的「納米海綿修復劑」
    新華社合肥6月29日電(記者徐海濤)柴油在開採和運輸的過程中,難免有不少洩漏到水體和土壤中,造成環境汙染。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所吳正巖研究員課題組在柴油汙染修複方面取得進展,他們研製出一種可高效去除水體和土壤中柴油的新型納米修復劑。
  • 多功能黑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問世—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吳成鐵與常江帶領團隊通過對傳統的白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矽酸鹽和磷酸鹽等)進行熱還原處理,研製出新一代「黑色生物活性陶瓷
  •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研製出國內首個光陰極X射線管—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光電子學研究室聯合該所條紋相機工程中心,研製出國內首個光陰極X射線管。
  • 非洲麻風樹可提煉出生物柴油 商業前景看好(圖)
    非洲「耐旱明星」麻風樹  麻風樹是非洲許多國家的一種常見植物,被稱為植物界中的「灰姑娘」。  近來它被開發出了新的用途——煉製生物柴油,這位「灰姑娘」為非洲經濟帶來了新的希望。  定於下周出版的美國《新聞周刊》報導說,麻風樹現已成為世界上最熱門的綠色能源來源之一。  商業前景看好  生物柴油生產成本低,是一種可再生能源,而且比傳統的礦物柴油更為潔淨,對環境的損害少得多。麻風樹果實煉製的生物柴油就具有以上特點,其燃燒後釋放的溫室氣體只有礦物燃料的五分之一。
  • 廣東科學中心國慶中秋異彩紛呈—新聞—科學網
    廣東科學中心鳥瞰圖  吳晶平供圖    記者從廣東科學中心獲悉,10月1日至
  • 科學家研製出新型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論文—科學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曾傑團隊與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教授鮑駿團隊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
  • 微生物製造生物柴油
    使用生物柴油代替柴油是應對溫室氣體引起的氣候變化並減少粉塵排放的有效方法。然而,由於原料的不可靠供應,目前通過化學處理植物油或廢食用油例如棕櫚油或大豆油來生產生物柴油的方法受到限制。 汽車尾氣是粉塵和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 因此,人們正在積極努力通過轉化作為農業或伐木業副產品而產生的木質纖維素生物質來發展生物燃料,而不是消耗食用農作物的原料。木質纖維素生物質是一種經濟,可持續的原材料,可以通過微生物代謝轉化為環保的汽車燃料。
  • 深度報導:一文剖析生物柴油產業發展路徑
    21世紀初我國開始開發生物柴油技術,冀星領銜的中國石油大學正和生物柴油實驗室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開發出了加酸、減酸與平衡酸生物柴油合成工藝。2002年,首個20萬噸/年生物柴油產業化項目被列為國家技術創新計劃。
  • 國產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近日發布消息,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順利引出200兆電子伏特的質子束流,實現高能量級超導回旋加速器技術的關鍵突破
  • 廣東科學中心推出全新科普主題展—新聞—科學網
    展覽現場,一小朋友觀看野生動物標本  5月15日,廣東科學中心結合當前疫情和公眾科普需求,推出全新科普主題展覽——《病毒——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從客觀中立的角度闡釋病毒的相關基本概念和原理、人類與病毒的抗爭故事,以及人類與環境如何和平共處的思考。
  • 韓國研製出新型醫用生物晶片
    2.科學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生物柴油
    視頻只有5分鐘,很簡短的介紹了本來應該被倒進下水道的食用油的另一個用處,用來生產生物柴油。生物柴油(Biodiesel)又稱脂肪酸甲酯,以植物果實、種子、植物導管乳汁或動物脂肪油、廢棄的食用油等做原料,與醇類(甲醇、乙醇)經酯交換反映獲得。相比石化柴油,生物柴油更清潔。
  • 替代氮肥:生物固氮有了路線圖—新聞—科學網
    一個世界性農業科技難題 生物固氮能夠為作物提供生長所需的氮素。依靠固氮菌,氮利用率可達到100%,全球生物固氮量可達每年2億噸,超過工業氮肥生產總量,在農業生產中應用潛力巨大。 然而,「利用生物固氮替代化學氮肥是一個世界性的農業科技難題。」該任務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林敏說。
  • 千年桐——500億生物柴油夢想
    陳立國,60歲,邵陽市人,早年在廣東從事建築工程,現在國內地房首富、廣東碧桂園[3.02 0.33%]董事長楊國強曾經在他手下打工;魏榮隆,54歲,目前為湖南玖榮林業生物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隆回人,政府公務員出身。因為對生物柴油共同的興趣,兩人前幾年一拍即合。
  • 粉紅粘帚菌能產生天然柴油
  •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關鍵部件研製獲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6月18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能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相關的物理和關鍵技術預研究」等項目的支持下,CEPC加速器部分的關鍵設備研製取得了多項成果
  • 生物柴油的理化指標及測定方法
    作為柴油的替代燃料,生物柴油應當滿足柴油的使用要求,才能保證其作為燃料使用。生物柴油的碳鏈長度一般為l4—20個碳原子,而礦物柴油為8一l0個碳原子。因此生物柴油的黏度要比礦物柴油稍高一些(如表1)。將生物柴油以一定比例與礦物柴油或其他溶劑混合,可以有效降低其黏度並改善其低溫性能。運動黏度的測定可按GB/T265—88進行。     4 密度     油品密度的大小對燃料從噴嘴噴出的射程和油品的霧化質量影響很大。
  • 研究部分揭示生物體內氧化還原過程對生物的影響—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 劉萬生報導】6月19日,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組韓克利研究員所帶團隊,通過引入含碲穀胱甘肽過氧化物模擬酶開發出了一種可逆近紅外螢光探針檢測生物體內過氧化亞硝醯和穀胱甘肽之間的氧化還原循環
  • 地溝油提煉生物柴油前景如何
    「捷盛能源」總經理王翌說,經過多次完善,S500產品已經在工礦企業的柴油車輛上使用,公司正加緊在金華市規劃布點加油站,預計到2016年,市區柴油私家車主可加到這種清潔環保的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優點很多 事實上,生物柴油並不新鮮。在國外,荷蘭皇家航空公司已經採用地溝油煉製的生物柴油作為飛機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