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見鎢材料!中國車載晶片為啥不缺「芯」眼?

2021-01-14 中鎢在線

在IT行業飛速發展的今天,晶片可謂是各種數據分析的大腦,是核心!現在,對高純濺射靶材而言,其最高端的應用領域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晶片製造領域,其實也就是半導體晶片等領域,還佔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而且,未來半導體晶片的市場容量將隨著汽車等終端消費領域對半導體晶片需求的持續增長而進一步得到提升!筆者認為,中國車載晶片,從不缺心眼,在不遠的將來,也會不缺「芯」眼!

中國的車載晶片依稀可以窺見鎢材料,更具體地說,是高純鎢濺射靶材,也就是純度達到99.999%(5N)以上的鎢靶材。那麼,什麼是鎢濺射靶材?鎢濺射靶材是製備電子薄膜的關鍵材料,也是濺射過程中的轟擊目標。鎢濺射靶材按照化學成分可以分為純鎢濺射靶材、鎢合金濺射靶材和氧化鎢濺射靶材。高純鎢濺射靶材的生產鏈主要包括金屬鎢的提純、高純鎢靶材的製造以及濺射鍍膜等過程。其中,高純鎢靶材的製造和濺射鍍膜是整個高純鎢濺射靶材生產鏈中的重要過程。

既然濺射鍍膜是整個鎢濺射靶材生產鏈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就很有必要了解一下什麼是濺射技術?濺射技術是製備電子薄膜材料的主要技術之一,是物理氣相沉積技術中的一種。濺射原理:用高壓加速氣態離子轟擊鎢靶材,將鎢靶材的原子一個個濺擊出來,並使被濺擊出來的鎢材質如雪片般以薄膜的形式沉積到目標基板上,也就是矽片上。製程反應室內部的高溫與高真空環境可使這些金屬鎢原子結成鎢晶粒,再透過微影圖案化與蝕刻,最終形成一層層金屬導線。車用半導體晶片的數據傳輸就是靠的這些金屬導線實現的。

中國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就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和進口大國了。但是,目前,中國只有華為、紫光以及寒武紀能研發生產部分簡單晶片之外,其他重要核心晶片幾乎都要依賴進口。因而,我們有何底氣證明自己不缺「芯」眼?

從來,「中國製造」走向世界都不是一句空話!中國的紫光、華為、中興以及阿里巴巴等高新企業有望實現國產晶片替代進口晶片的偉大理想!有些讀者可能會問了,可有憑據?

首先,來說說華為。華為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通信研發製造企業,而且一年投入幾百億美元的研發資金在核心科技上。華為還是一個讓歐美國家懼怕的高科技企業,其產品基本上實現自研自造。再說說紫光。紫光這幾年在國產晶片的研發上發展非常迅猛,如其成功研製第一批擁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32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而且,紫光投資一千億為存儲晶片領域創建研發基地,估計在不久的將來,國產存儲晶片有望代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進口晶片。接著嘮嘮中興。中興是世界第四、中國第二的電子通信企業,有消息稱,幾個月前該公司高層曾對國人做出承諾:中興之後會大力研發自己的核心晶片,今天的歷史不會重演——之前的中興事件。最後,當屬馬雲的阿里巴巴了。阿里巴巴一年投資一千億創建集合了多個世界級晶片研發領域的專家的阿里達摩院,只為儘快造出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核心高科技晶片。

半導體,往大了說,是信息產業的基石,往小了說,也是電子產品的核心!因而,中國科技崛起的必經之路之一就是——發展半導體晶片。正如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座談會上說的——傳統的「MADE IN CHINA」我們還要做,但「中國製造2025」的核心,應該是主打「中國裝備」。筆者認為,半導體晶片是中國走科技強國路的「中國裝備」之一!

相關焦點

  • 缺、熱、漲!一枚晶片引發的「蝴蝶效應」!青島「芯」在發力!
    一位智能硬體公司創始人表示,包括內存等在內的多種上遊元器件目前都處於缺貨狀態,「中國的頭部手機品牌全都吃不飽,供應量甚至達不到需求量的六七成。」以葉女士的故事為起點,輻射到整個半導體行業的中上遊,行業熱度也得以窺見。
  • 中國也有2nm晶片?中科院取得突破性進展,現在只缺光刻機!
    中國也有2nm晶片?中科院取得突破性進展,現在只缺光刻機!由於歷史原因,晶片研發上的落後一直是我國的心病,近年來,隨著華為公司的崛起,我國終於實現了晶片領域上的零突破,而近日,又有一個重磅消息,傳來,那就是在5nm晶片還未普及之時,中科院製造出了2nm晶片!
  • 中國也有2nm晶片?中科院取得突破性進展,現在只缺光刻機!
    中國也有2nm晶片?中科院取得突破性進展,現在只缺光刻機!由於歷史原因,晶片研發上的落後一直是我國的心病,近年來,隨著華為公司的崛起,我國終於實現了晶片領域上的零突破,而近日,又有一個重磅消息,傳來,那就是在5nm晶片還未普及之時,中科院製造出了2nm晶片!據悉,此次被研發出的2nm晶片名為「垂直納米環珊電晶體」,這種晶片由三種物質構成,所以又叫做矽-石墨烯-鍺基片。
  • 中國「芯」的希望!國科大5位本科生,用4個月成功研發出晶片
    近日,華為麒麟系列晶片將成絕唱的消息,再次讓中國「芯」備受關注!大家心中都有一個困惑:我們何時能夠有自己的中國「芯」?一「芯」難求,威脅的不僅僅是華為,而是我國整個科學生態。如今要錢有錢,為何連小小的晶片都造不出來?難道造晶片比造原子彈還難?對的,造晶片比造原子彈難。晶片製造是一個納米級別的微觀工程,把數以萬計、數以億計的集成電路刻在納米級別的矽膠上,難度可想而知。就如華為總裁任正非所說,我們缺的不是錢,是人才。沒有人才,砸錢再多,也是枉然。
  • 十三年專「芯」致志,敏芯股份實現MEMS晶片中國造!
    MEMS晶片中的齒輪,可與蟎蟲腿一較大小。這些小而美的精密MEMS傳感器晶片,構成了信息技術的感知層,並服務於5G環境下的物聯網、人工智慧等行業。正在衝刺科創板的敏芯股份,就是一家MEMS傳感器晶片龍頭企業。
  • 歌爾股份與敏芯股份,誰在潛心做中國的MEMS晶片?
    人家擬上市公司成立到現在都13年了,根據IHS的統計,敏芯股份MEMS麥克風裸晶片出貨量早在13年就名列全球第4了,早不告晚不告,偏偏在競爭對手公告IPO輔導之後開始輪番出擊,早幹嘛去了?那是什麼動機呢?大家其實都明白,就是商業利益,也就是說敏芯股份未來很快就要動到歌爾股份的核心利益了,而且敏芯股份目前規模也沒那麼大,又處在上市的敏感時期。此時不告,更待何時?
  • 中國芯利好!中國半導體教父張汝京聯手任正非,為麒麟晶片做後盾
    因此,中芯國際堪稱中國內地版臺積電。臺積電作為行業大牛,近十年在製程工藝遠遠引領行業,其7納米與5納米等製程更領先三星半年以上量產。2019年,臺積電營收346.3億美元。全球超過60%晶片,都是由臺積電代工生產。值得一提是,中芯國際創辦人、中國半導體教父張汝京,還與臺積電張忠謀有過一段公案。雙方多次對簿公堂,張汝京是張忠謀在德州儀器時的上級。
  • 海滄集成電路「芯」光燦爛
    國內半導體產業投資機構、業內相關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等近兩百名行業人士親臨現場,第一時間掌握行業發展「芯」訊息,感受海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蓬勃脈動。「芯」光燦爛,邁向錦繡前程。「芯」產品嶄露頭角 前期投入釋放效益昨日的發布會上,位於海滄的廈門碼靈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帶著新產品CFW32C7UL單核A7 MPU晶片登臺亮相,為二維碼掃描技術開啟全新探索。「落戶海滄源於『將想法實踐』的初衷。」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晶片|中芯國際|華虹...
    要聞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專用集成電路是針對特定系統需求設計的集成電路,通用性不強。每種專用集成電路都屬於一類細分市場,例如,通信設備需要高頻大容量數據交換晶片等專用晶片;汽車電子需要輔助駕駛系統晶片、視覺傳感和圖像處理晶片,以及未來的無人駕駛晶片等。
  • 4種常用車載雷射雷達光源技術的優缺點解析
    雷射器晶片的發射單元結構已由單層發展到兩疊層或三疊層甚至四疊層。隨著雷射雷達對905 nm 脈衝雷射二極體輸出功率及光學點陣雲要求的提高,雷射雷達所需的晶片結構也由單通道發展到4通道,甚至6通道或8通道。這樣,905 nm 雷射器的峰值功率隨之顯著增加,由單通道結構約75 W提高到多通道結構400 W甚至近千瓦。
  • 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正式上市
    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正式上市,打造MEMS全產業鏈國產化平臺蘇州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敏芯股份」、股票代碼「688286」)成功登陸科創板,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 1330萬股,發行價62.67元/股,截止收盤,敏芯股份報收231.5元,較發行價上漲
  • 科創板半導體晶片領域再添黑馬 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上市
    為什麼敏芯股份科創板上市會被投資者重點關注?因為這是科創板MEMS第一股,在中國整個A股市場上,也算得上第一股了。雖然A股上市公司歌爾股份、蘇州固鎝、士蘭微都有MEMS相關產品,但都不是公司主業。敏芯股份是一家以MEMS傳感器研發與銷售為主的半導體晶片設計公司,可以說敏芯股份是中國MEMS第一股。
  • 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正式上市 打造MEMS產業鏈國產化的中國...
    8月10 日,科創板半導體晶片設計領域再添一黑馬公司,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正式上市,作為中國MEMS產業鏈中唯一一個全國產化平臺,這家具備半導體基因的研髮型公司成功登陸科創板,再次彰顯了科創板助力「中國芯」持續發展的又一力證。敏芯股份是誰?為何能成為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
  • 中科院研發出2nm晶片,萬事俱備,只缺2nm光刻機!
    中科院研發出2nm晶片,萬事俱備,只缺2nm光刻機!晶片行業一直都是我國的軟肋,尤其是在晶片的製造工藝上,這麼多年來我國也沒有取得多大的進展,原因是我國缺乏製造晶片的必要設備——光刻機。當今世界主流的晶片是採用7nmEUV工藝的晶片,臺積電甚至已經準備開始5nm晶片的量產了,而我國國產晶片卻還停留在14nm時代,光刻機更是停留在90nm時代,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但同時也是激發我們進步的動力。
  • 3400℃熔點的鎢材料照打不誤,鉑力特3D列印創造「鎢」限可能
    南極熊最初對於鎢材料的認識主要來自於燈泡,愛迪生使用鎢絲髮明了燈泡。但實際上,鎢材料是典型的稀有金屬,具有極為重要的用途,是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鎢材料廣泛用於電子、電光源工業,也在航天、鑄造、武器等部門中用於製作火箭噴管、壓鑄模具、穿甲彈芯、觸點、發熱體和隔熱屏等。
  • 中芯國際7nm工藝量產在即,中國晶片為什麼長期受制於人?
    由於在光刻機設備引進上的進展,中芯國際在今年即將突破7nm工藝,有望在不長的時間內完成14nm工藝向著7nm工藝的突破。從2017年以來,全球ICT(信息產業)產業總體規模一直穩定在5萬億美元以上,其中信息產業製造業的市場規模達到了18000億美元以上,從製造業細分的角度,集成電路、軟體和IT服務和通信是各國尖端力量角逐的主要領域。
  • 捧出「中國芯」共圓北鬥夢——訪中國北鬥導航晶片研發先鋒韓紹偉...
    SiRF公司副總裁一職,躊躇滿志回到祖國,帶領團隊主導建設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010年是收穫的一年,他發明了中國第一顆北鬥多模多頻高精度晶片,並在該晶片的基礎上繼續形成模塊、板卡、接收機產品;2014年,他來到武漢光谷-母校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所在的城市-成立夢芯科技有限公司,並擔任武漢導航與位置服務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武漢導航院」
  • 65家中國晶片設計企業上榜!CB Insights首次發布中國晶片設計企業...
    運算晶片:主要包括 CPU、GPU、MCU、FPGA 晶片和 ASIC 晶片。車載晶片:主要包括自動駕駛晶片與車載功率晶片。車載晶片分布於整個電控系統、自動駕駛系統和娛樂網聯繫統,主要包括攝像頭(CMOS 圖像傳感器晶片)、超聲波/毫米波/雷射雷達晶片、頻射晶片和功率類晶片等。國外汽車電子巨頭壟斷車載控制器,中國企業分羹難。車載控制器晶片由國外巨頭壟斷,瑞薩、恩智浦、德州儀器和意法半導體形成主導力量,中國在此環節國產化率低、話語權少,尚處於早期、亟需發展的階段。
  • 就算買到了光刻機也不夠,還缺光刻膠、掩膜版等各種晶片生產材料
    #光刻機#都說中國晶片業最缺的是光刻機,鬧了半天才發現,就算中國買到了光刻機也不夠,中國還缺光刻膠、掩膜版等各種晶片生產材料。1、近年來,因為華為被M國卡脖子,既買不到晶片,自己研發的晶片又沒人敢代工,後來,大家就開始對光刻機感興趣了,因為大家發現,光刻機是中國最缺的晶片核心設備之一,導致中芯國際無法更早上馬7納米晶片工藝,也無法給華為代工。
  • 迦美信芯倪文海:紮根芯行業30餘載,一直做射頻的「頑固派」
    後來因緣際會相識後,當張汝京向他拋出橄欖枝時,他內心十分激動,但又放不下對射頻的眷戀。最終一番糾結後,他還是聽從了內心的聲音:紮根射頻領域,做出中國芯。也許當時前路還未看清,來日的漫天「芯」光也還未到來,但倪文海願意成為來者,用一貫的「頑固」做派,繼續紮根射頻。回國第一站,倪文海加入了位於上海張江的——中國大陸首家射頻晶片設計公司鼎芯通訊(Comlent)。在那裡,他主導團隊開發出了兩顆TD-SCDMA晶片套片,以及帶隊完成了小靈通手機終端晶片的量產、FM收音機晶片的研發,可謂是戰功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