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遇見一位好老師,足矣

2020-11-19 衛紅說


今天我們的諾貝爾獎系列,我們要講一講今年的自然科學獎獲得者,4個國家8位獲獎者裡面唯一成就不是在美國取得的這位英國的老頑童數學家。


(年輕的時候這也太帥了吧!)

首先講講他的名字,哎,人爸媽是怎麼起名字的這麼好聽?他叫Penrose,鋼筆和玫瑰。這人生這調性你看就確定了嘛。他有著特別傳奇,而且老頑童的一生,不得不服。

今年獲獎他都89歲了,可是你知道他說什麼?他說「諾貝爾獎可千萬別發給我,我還要一直上班上到九十幾歲,還有好多書要寫呢!不過呢,如果發給我的再早一點,就把我變成了一個宴會科學家,那我這一輩子的研究事業就完了!」這老頭也太可愛了吧!

(忍不住想起回憶中的那個老頑童啊!)


這個老頑童啊,除了他的科學造詣成就非常高之外,人在生活中也是豐富幽默的要命的。他講他那一天接到獲獎通知的畫面,也是個妥妥的被博士耽誤了的段子手。他說那天一大早上他正要去衝個淋浴,他的秘書從牛津大學打過電話來說「教授,有一個外國人口音特別重的人打電話,非要問你家裡的電話號碼,我磨不過來我就告訴他了,您可千萬得小心,說不定是專門騙老人的!」。結果他的秘書剛放下電話,這騙子就打電話來了,跟他說他是瑞典諾貝爾獎委員會的,他心想說「小樣騙子!」,直接就把電話掛掉去衝淋了。

結果這家裡的電話它就響個不停,神煩他只好出來接電話,結果這回還真的是瑞典諾貝爾獎委員會主席打給的,用很重的瑞典口音的英文跟他說「教授祝賀你獲獎了!」。這..這也只能接受了。

然後更神的是,牛津大學所有的這些同事老朋友們說,你老兄都89歲了,現在榮獲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咱們等到90大壽的時候給你好好的慶祝一個!他說「我今年89歲那才叫大壽,90歲那就不靈啦」。

為什麼?你記得鋼筆玫瑰先生的主業是數學家嗎?他說「知道斐波那契數字嗎?兩位數裡面最大的就是89了。斐波那契數字是什麼呀?我是半個理科生出身哈,給大家解個惑。是從第3個數字開始,每一個數字就等於前面兩個數字的總和,是這麼一串不規則的數列,這個數列在科學的很多方面有應用。


這老爺子就說「兩位數裡面我只能活到這個最大的斐波那契數字89了,超完美,在接下來的一個斐波那契數字?唉呀,小弟是活不到了,接下來的一個數字是144歲」。這老頑童,我服他!

更神的是,老頑童還不只是數學上有成就,老頑童今年拿的諾貝爾是物理學獎,而且今年的三個物理學獎裡面,他是獨佔50%,剩下的兩位科學家是共享餘下的50%,那他拿了這一半的物理學獎,大概相當於說50萬美元吧。老爺子說「撓破頭我也不知道要買啥,我啥都不缺呀!」

更有意思的是,他接受這個採訪的時候是站在牛津大學數學樓的外頭,數學樓外頭的地面上鋪的地磚,世界獨一份。



為什麼呀?是鋼筆玫瑰老頑童設計。看到嗎?地磚的設計是這樣,這是他對世界科學界的貢獻,這個圖案,沒有兩個是重樣的。理論上來講,它的這個圖案延伸下去可以是通向無窮大的數字,而且不重樣。


他的這個設計在他年輕時候曾經被荷蘭的一個先鋒藝術家看到,還在這個基礎上設計了一些震驚世界,獲得極大聲譽的作品。


再插播一個小段子,就他這個設計,被好多的500強公司看中。其中有一家吧,我們就不點名表揚了,怎麼那麼聰明?偷偷的盜用了槍炮玫瑰老頑童先生的設計,用在了自家最高端的衛生紙上。你想你家的餐巾紙、衛生紙一抽出來,這麼高尚的設計,而且是不重樣的。


我就說。這巧心思我也絕了,可惜不幸的是這家500強公司的抄襲之作被老頑童先生給發現了,私下和解獲得了相當驚人的一個數字(我這麼跟你說,我要是找到這個衛生紙,我一定悄悄的屯上十卷!)。




見過這個圖形嗎?它是著名的彭羅斯三角,就是以鋼筆玫瑰老先生的姓命名的。最早是由瑞典藝術家Oscar Reutersvärd在1934年製作,老頑童和他爸參與設計和推廣,在1958年的《英國心理學月刊》中發表,稱之為「最純粹形式的不可能」。


潘洛斯三角看起來像是一個固體,由三個截面為正方形的長方體所構成,三個長方體組合成為一個三角形,但兩個長方體間的夾角似乎又是直角。這些特質無法在任何一個正常三維空間的物體上實現,只能存在於一些特定的歐式三維流形中。



我只想問英國知名潮牌Palace是付了多少錢才買來老頑童專利使用權的呀?


然後咱們再說說這個老頑童的獲獎的成就,有人說是應該和霍金一起去共享這個物理學獎,他說不,這個是他用數學公式第1次證明了黑洞理論的存在。在那之前幾十年,他已經跟霍金肩並肩的獲得了另外一個物理學獎,兩個人一起推出了這個黑洞理論的假說。但是這個數學的驗證存在是他獨自提出的,以及去年人類第1次拍到這個黑洞的照片,證明了他們理論的真實性,所以他的這個理論n年前就提出了。


更有意思的,他不只是在做這些數學理論物理的研究,而且他還寫了很多的專著。除了學術專著之外,他還寫了很多的科普書。你聽這名字啊,《思維裡的坑》,想買!《皇帝的新思維》,想買!而且他出的科普書吧,全都是大大的暢銷書。



要說老頑童的成長曆程,那也算是個傳奇。咱們不是有研究說,父母一代如果智力超群的話,孩子往往會智力回歸均值嗎?這研究對他們家,不適用!他們家往上數三代人全都是智力爆表的。從他的這個祖父母一代開始,一邊是物理學家,一邊是數學家,連他的外祖母都是從俄羅斯逃過來的猶太裔數學家。他的父親英年早逝,但是也是牛劍這一級的數學家和理論物理學家。他的哥哥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他的姐姐是大學醫學院專門研究癌症遺傳學的專家,他的弟弟就更炸裂了,是英國蟬聯10年的西洋棋冠軍,大師級的人物。


就說他父親,他回憶時說他父親不是那種現代派的那種,跟孩子們打成一片,不要居高臨下,要跟孩子做朋友的,絕對不是。他說他父親算是比較木訥的,跟他在一起的親子活動就是「唉,你看我正在做的這個數學題挺有意思的,你看我畫的這個圖形啊,都還是有規律的」。

老頑童就說,從小他們兄弟姐妹幾個人都是在這種薰陶底下成長的。但是呢,其實老頑童是在10歲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所以在二戰的時候,他是跟著媽媽一起搬到加拿大,在那裡遇到了人生的第1次挫折。一個大數學家培養出來的孩子到了加拿大普通的一個公立小學去上學(這都是說英文的,沒有語言障礙哈),竟然被公立學校的老師說「你腦子太慢,數學跟不上,我們沒辦法教你」。

於是就把他在一個班裡降到比較低的級別,讓他去學一點跟他的智商「相襯」的更簡單點的東西,後來那個小學老師突然生魂靈了,他想我要是在我的班裡讓你降到比較低的水平,我還是得額外得花好多時間來給你做點簡單的題,等著你做完。你不是反應慢嗎?我不是不想教你嗎?我給你升班,我給你跳的更高一級,把你送走,我就再也不用跟你這笨小孩打交道了。結果陰差陽錯的就把那個時候的「小笨蛋」老頑童給升了一級。

他小時候一直是對自己的數學才能和智商都是很不自信的,結果他回到英國倫敦在現在的UCL附中上中學,意外的有一位數學老師就仔細花時間跟他心談過,觀察他上課做題思考。發現他雖然很慢,但是那個數學老師說「你知道嗎?你不是笨,你是非常嚴謹,所有的題目你都是要按照你的系統化思考,一個環節都不落,最後得出答案,雖然慢但是你整個的思維過程無可挑剔」。

最後這位數學老師得出來一個和加拿大的那位老師完全不同的結論,他說「你在數學上很有天賦!」在最後升高二的時候,英國的學校是要求選課的,所以小頑童在那個時候受到老師的鼓舞,很自信的選了數學和高數。從後考入了UCL,就是全球前10的大學上了數學的本科,然後再到牛津大學去拿了博士學位。

之後他在美國的4個大學,普林斯頓、萊斯、雪城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先後進行研究和教職,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最後榮歸到牛津和霍金一起做出了理論物理上的極大貢獻,同時在他數學的這個道路上一騎絕塵。

他的這個故事真的是很炸裂,更神奇的是這位89歲的老先生在接受祝賀時說「別這樣!我還沒有退休,這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又不是奧斯卡的終身成就獎,我還要上班呢,我還有好幾本書要寫的」 這樣的老頑童你能不愛他嗎?

好了,如果覺得老頑童的故事好聽,點個讚?我們一起不管多老,都要做個這麼開心的老頑童。

相關焦點

  • 《遇見未知的自己》:學會原諒自己,才能過好自己的一生
    直到遇見《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才完全的解決了自己的疑問,書中對於人生困難種種的解釋是這樣說的:問題和困境不是來找你麻煩,而是來幫助你,幫助你找到你自己,幫助你內在成長,變成一個更接近你自己本質的人。《遇見未知的自己》的作者華語世界首席心靈作家張德芬,這本書也算是張德芬的自傳,其中發生在書中主角身上的故事也都是張德芬本人的經歷。
  • 遇見好老師是怎樣的一種體驗?15部著名教育電影,15種偉大老師形象
    威廉姆是一位恪盡職守的教師,他不僅十分熱愛自己所教授的課業,同時將教書育人當做是人生的終極目標。威廉姆十分重視的凱撒知識問答大賽即將開始,貝爾在預選賽中獲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可是,只有前三名能夠進入決賽,看著手上的成績單,威廉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此時的威廉姆並不知道,他接下來的舉動將徹底改變貝爾的一生。
  • 校長如何評價一位老師是否是一位好老師?
    中國的學校教育有一種怪現象:站在不同角度,對一位老師的要求和評價也可能完全不一樣。 站在學校角度,所有的校長期望自己的老師都是特級教師;教學質量沒得說,對學校事物負責認真,盡職盡責。 但所有的學生卻期望自己的老師都是實習老師!學生記不住老師教的有多好,但一定記得住老師對他有多好!
  • 遇見好老師:希望每個學生都是生活的強者
    一個人遇見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環球網教育頻道特別推出了大型訪問欄目《遇見》,一起遇見好老師。在教育的行進道路中,老師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學生知識體系構建的引導者,更是帶領莘莘學子通往精神世界的引路人。當前財會類職業培訓及相關職稱考試熱度不減,如何高效備考功課、攻克考試難點成為考生關注的重點方向。
  • 我們這一生總是在遇見,也總是在離開
    在這個世界上有77億人口,我們人生中的每一天都在遇見,遇見一些未知的人和事。但是在我們遇見很多人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在我們的人生中總是會遇見很多人,也總是有很多人從我們的身邊離開,而且大多數人的一生都是在遇見和離開之中度過。
  • 「雲深塵情記31」有些人遇見就是一生,有些人最好一生都不要遇見
    而這一切,僅是因為遇見了一個薛洋。有些人,遇見就是一生,無限美好;而有些人,最好一生都不要遇見,一旦遇見,即是噩夢不斷。一抹斜陽透過窗欞照射進來,昏黃昏黃的,它賜給了宋嵐一層光環,把他身上承載的沉重和悲痛圈起來,賦予了輕鬆和希望。
  • 遇見一個有趣的老師是什麼...
    物理老師用腳印在雪地上踩出「巨型」物理公式!遇見一個有趣的老師是什麼體驗? 近日,北京初雪後,一位中學物理老師用腳印在雪地上
  • 雙魚座:不負遇見,一生所求,愛與自由,你與溫柔
    導語:雙魚座:不負遇見,一生所求,愛與自由,你與溫柔司空見慣的場景是你與誰在一起的畫面,又是誰令你心亂如麻,坐立難安望眼欲穿。我們不曾渴望天長地久,甚至不奢望長命百歲。這便是雙魚認為的愛情,那個可以一生都執著的信念,反反覆覆疼痛的眼。最終不過是一張臉,一生所求罷了。只是還是想大膽地告訴你:不負遇見,一生所求,愛與自由,你與溫柔。雙魚其實是個特別靦腆又安靜的小孩。別看他們總是唯唯諾諾的樣子,活潑起來也是個撒了潑的神經病,歡脫的像個猴子。雙魚是極端化的兩種存在,一種是溫柔繾綣,纏綿悱惻的那種我見猶憐。
  • 我們下輩子不一定遇見是什麼歌 《下輩子不一定遇見》歌詞完整
    近日,在網上有一首歌特別的好聽,這首歌其中的一句歌詞是「我們下輩子不一定遇見」,這是一首什麼歌呢?據了解,這首歌的歌名叫做《下輩子不一定遇見》,一起來看一下這首歌的演唱者及歌詞介紹。  1、我們下輩子不一定遇見是什麼歌  「我們下輩子不一定遇見」是歌曲《下輩子不一定遇見》當中的一首歌,演唱者是梅朵。
  • 威廉·莫裡斯《愛便足矣》|迪新讀詩
    迪新讀詩咕噠鎮- - - 迪新讀詩 - - -Love Is Enough愛便足矣作者:[英] William圖片來源:Wallpaper Abyss - Alpha CodersLove Is Enough愛便足矣
  • 音樂背包客:遇見鄉村老師求知的目光和孩子們爽朗的笑聲
    如果你有七天假期你會想做什麼你可能會選擇離開熟悉的城市,走進陌生的風景,遇見未知的奇妙和新鮮的故事。有這樣一群人,TA們選擇走進鄉村學校,為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上音樂課,為鄉村合唱團做排練指導,遇見鄉村老師求知的目光和孩子們爽朗的笑聲,也遇見和自己相似的靈魂。TA們的名字叫快樂合唱3+1音樂背包客。
  • 做有用的事,說勇敢的話,渴望美好的事,一生足矣——艾略特語錄
    ——艾略特不存在任何方法,除非你才華橫溢——艾略特做有用的事,說勇敢的話,渴望美好的事,一生足矣——T·S·艾略特探索的終點將是開始時的起點——艾略特我們不應該停止探索而所有探索的盡頭都將是我們出發的起點並且生平首次了解這起點——艾略特為了最終理解你所不理解的,你必須經歷一條愚昧無知的道路
  • 詩詞丨當李清照遇見張愛玲,一個驚豔了時光,一個溫柔了歲月
    李清照,一位「千古第一才女」。明明有著公主的命,卻活得像個戰士;張愛玲,一位「民國曠世才女」。明明有著至高無上的才情,卻用盔甲將自己包圍。當兩位靈魂相似的人相遇,便是人間最美妙的碰撞,一個溫柔了時光,一個驚豔了歲月!
  • 這一生,你不可能第二次遇見我
    是得,有些人就像青春一樣不會第二次再遇見。1寫畢業論文沒有頭緒時,天漸漸地黑了,一個人守著窗子,感覺周遭都是寂靜的,畢竟在這麼一個封閉的環境,很多時候,都感覺是一個人,因為沒有迴響。但這就是真實的生活。
  • 人的一生,總有一次,不負遇見,不負此生
    餘生,總有一個人為你而來,寵你一生,視你如命。哪怕此刻,生命裡都是冰霜,得到的都是冷落,甚至此刻沒人痛,沒人愛,也要相信幸運早晚會來臨,也許那個人已經在路上,為你匆忙而來。人的一生。總有一次不負遇見,不負此生,總有一個人,會看破你所有的偽裝,那你活出自我。
  • 有些人,只能遇見一次,錯過了,就是整個一生
    歲月輪迴中,我們遇見了許多人,也會和許多人分離,於是才逐漸明白,在人生的旅途中,註定就是孤獨的,大部分的人只能陪你一程,大部分的時光,也都是自己一個人。在愛情的世界裡,那個所謂的一輩子,似乎真的太長了,不管兩個人多麼的用力,好像都走不完。
  • 很多人,一輩子只能遇見一次,擦肩而過就是杳然一生
    很喜歡一句話:「一輩子那麼長,如果遇見一個人,需要花光你所有的運氣,你願意嗎?」我們總以為人生,有很多來日方長,所有的遇見,所有的相識,生命都會留給我們足夠的時間,好好的珍惜,好好的道別。人最喜歡後知後覺,很多人在你身邊,突然散場後,才知道要開始好好珍惜。
  • 感恩這一生遇到的所有人,下輩子,我們再也不會遇見了!
    這一世能夠遇見父母,是我們無上的福氣,他們或許不是很富有,但卻把無私地愛了,滿滿的都給了我們,那份無私的給予日月可昭。在一個幸福的大家庭裡,和兄弟姐妹能有一世的緣,這是也很美妙與快樂的。一樣的血脈,彼此的陪伴,即便長大了,那份親情也是無法割捨,父母之外你們永遠是最親的人。
  • 有幸遇見你,餘生就是你,無論往後你愛與不愛,你都是我靈魂愛人
    有幸遇見你,餘生就是你,無論往後你愛不愛我,你都是我靈魂深處的愛人;無論你是住在我心裡,還是出現在我生活裡,你都是我今生最美的遇見,是我最深情的愛戀。大千世界,能在茫茫人海中遇見你真的不易,把你丟失於人海找你更難,難得比登天還難、比海底找針還難,比水中撈月還難。
  • 我與達令家的故事|相信相信的力量,遇見奇蹟,遇見更好的自己
    考前三天,我的座位被一位胖師兄霸佔,於是我被迫轉移陣地,然後邂逅我生命裡的另一半。所以,你說對待那次欺負自己的人,是該怨恨,還是感激?17年前的這個季節,在大學老師的鼓勵下,我去了當時所在的城市,最好的三甲醫院毛遂自薦。新上任的院長說:「這麼多孩子來應聘,別人放下簡歷就走了,只有你最執著,就衝你這一點,我打算幫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