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與環境是學校教育中三個核心因素

2020-12-02 讓生活越來越美

所謂「教」就是教師按社會要求對學生進行教書育人,是施教的主體,並起主導作用;所謂「學」則是指學生通過學習去接受教師千山群體所給予的廣泛影響而獲得知識與技能,使能力、品格得以一成長,同時,學生也是學習的主體。然而教與學總是處在學校情境及社會背景這一環境之中,自然要受其制約和影響,反之,教與學的績效也會引起社會相應的反響和學校情境的變化。三者構成一個相互作用的系統。學校中的一切現象、問題與發展,皆由該互動系統所致,只有抓好這三個因素及其互動中的所有方面,學校工作才能順利進行。

相關焦點

  • 2021教師招聘教綜之學校教育及其作用、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1教師招聘教綜之學校教育及其作用、個體的主觀能動性,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辯證地看待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第一,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作用不是萬能的; 第二,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的主導作用是有條件的 教育萬能論:愛爾維修、康德、洛克等   二、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 構建基於數字環境的教與學新常態 ——以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電子書包」是指以電子課本為載體、交互平臺為支持的數位化教與學的系統,具有資源價值和平臺價值。「電子書包」的首要價值在於幫助老師們擺脫了「做資源」的辛苦,轉而從「電子書包」中「藉資源」,教師從繁雜的不熟悉的微課製作中解放出來,更多的精力投入課程研究,針對重難點知識,有選擇地輔以必要的微視頻支持。
  • 日本教育學最好的學校有哪些?
    去日本留學,學校排名可以說是學生會考慮的第一方面,另外,想必學生對自己想申請的專業也是比較重視的,日本教育學最好的學校有哪些?具體課程圍繞課程開發、教員養成、學校經營、特別支援教育、國語文化教育、教育史等分野展開。畢業生多成為教師或各領域的教育學學者等。
  • 「美好教育,智育未來」 蕭山舉行國家級「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郎露寅 文/攝12月22日,國家級「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啟動儀式暨智慧教育學術論壇在蕭山中學舉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出席活動並講話。蕭山區教育局相關領導、美好教育聯盟成員單位代表以及中小學校長、教師代表等近300人參加活動。活動分智慧·共贏、共創和共生三個篇章進行。激發「教與學」的活力,實現「智慧·共贏」「智慧·共贏」的第一篇章,進行了致辭、國家級「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授牌和啟動儀式、「學科智能教學」合作項目籤約儀式、教育信息化工作優秀單位和個人的表彰儀式等環節。
  • 回饋教育 | 中教啟星向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捐贈教學設備
    12月2日,在八朝古都開封,中教啟星向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捐贈教學設備儀式在該學院舉行,中教啟星總裁王天祥,教研中心總監王秋平,渠道部總監馬爭科,河南省銷售負責人楊秉奮,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黨委書記鄭洪濤,執行院長、黨委副書記喬家君黨委副書記徐小軍,副院長潘少奇,地理科學系教師張廣花等領導出席了本次捐贈儀式。
  • 求真啟善 以美立人 三新學校東部校區打造和美教育
    「三新」優質品牌引領 三新學校創建於2005年9月,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校名「三新」二字取自儒家經典《禮記·大學》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體現了不斷反省革新、與時俱進的精神。學校位於三新北路300號,現有規模59個班,學生數近3000人。
  • 人工智慧融入學校教育的發展趨勢
    (二)智能教學系統的功能延展   描述智能教學系統的框架較多,最典型的是1973年由哈特利(Hartley)和斯利曼(Sleeman)提出的三模型結構(ClanCey,1982)。其核心組件包括領域知識模型、學習者模型和教學模型,分別解決教授知識過程中教什麼、教學對象和如何教的問題。
  • 跟誰學聯創羅斌:決定在線教育競爭終局的三個因素
    11月24日,在芥末堆舉辦的主題為「或躍在淵:教育的信心與發展」的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上,跟誰學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羅斌做了《對當下在線教育的思考》的主題演講。 此次演講,羅斌主要從名師、AI課以及跟誰學今年來屢遭做空的情況展開分享。在他看來,名師是整個產品力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 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這套漫畫教給你~
    從那之後就覺得上學很痛苦,甚至有一次到了學校門口非要鬧著回家去。我們當時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只能壓著她,讓她自己挺過去。我知道她那段時間過得很壓抑,如果當時能遇到《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系列叢書就好了。《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是由日本株式會社旺文社出版。
  • 菲律賓遊學讓我從「學英語」到「教英語」!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故事主人公塗老師,曾在學校擔任兒童心理教育老師。退休後,決定在55歲,再次挑戰自己年輕時候的職業目標,做一名「兒童英語老師」。我們來聽聽塗老師職業轉型的第一步學習之旅:菲律賓老年英語遊學經歷 。3周的遊學生活,可以用「完美」來總結選擇這次菲律賓遊學,真的太棒了!可以說完美。
  • 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智慧教育體系構建
    「課程走活」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課程自主權回歸學校。固定學時總量,學時總量按照周學時、年級學時進行相應的規定,而把課程如何安排的自主權交給學校。教師走網需要解決三個關鍵問題:一是教師在線服務折算模型;二是教師在線服務身份流轉機制;三是教師在線服務精細化分類。關於「教師走網」的具體步驟和策略體系已在作者其他文章中論述,這裡不再贅述。3.學生走學「學生走學」是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群體在健康成長和發展中的不同需求,努力實現個性化學習。
  • 王歡:對未來學校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一)聚焦認識 面對複雜的社會,核心的、不變的力量是人的價值。「人」內蘊著成長的意義,彰顯著教育的追求,決定著社會的未來。未來教育更要聚焦人的發展,在無畏無懼的學習行動中揮寫一個個頂天立地的「人」字。
  • 乂學教育打造虛擬特級教師松鼠AI,背後有哪些核心技術?
    其中,乂學教育的松鼠AI獲得"AI+教育"類別中的"最佳教育機器人獎"。松鼠AI是一個以高級算法為核心的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引擎,簡稱「智適應學習引擎」,乂學教育擁有完整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就像AlphaGo模擬圍棋大師,乂學AI系統模擬特級教師給孩子一對一量身定做教育方案並且一對一實施教育過程,能夠比傳統教育效率提升5到10倍。
  • 愛因斯坦:把學校所學的一切全都忘記後,還剩下來的才是教育
    為了能夠讓孩子專注與學習,很多家不僅給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而且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做。這樣的做法,看起來雖然是對孩子的學習負責,然而這樣做對孩子真的好嗎?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當在學校所學的一切全部忘記之後,還剩下來的才是教育。」
  • 英國正規教育中的環境教育課程
    二、英國環境教育的內涵  環境教育在英國的全部內涵主要體現在:關於環境的教育,在環境中或通過環境教育,以及為了環境的教育。  「關於環境的教育」是指,教給學生環境方面的基本知識,對這些知識的習得與理解都是有助於培養學生對環境欣賞的態度,從而使他們願意去關心和保護環境。
  • 京師妙筆核心引擎"妙筆超腦",人工智慧賦能教育
    ,合理配置教育教學內容,科學實施因材施教,真正實現個性化培養和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關於智能教育的內涵,本屆大會程序委員會主席、京師妙筆首席科學家周建設教授如是說。圍繞本次大會主題,周建設教授指出,智能教育實施要從四點出發,即促觀念更新、強政策保障、建生態環境、學科智能化。其中,學科智能化為智能教育生態在學科中的體現,主要包括智能化教學工具、智能化課程體系以及智能化教學環境三個方面內容。
  • 寧夏鹽池:沙漠中的教育綠洲
    「老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老師,我想補充一個觀點」,在老師的循循善誘下,孩子們一個個儼然成了課堂的「小主人」,而此時,老師則成了「忠實的聽眾」,一邊聽學生各抒己見,一邊不時地順勢引導一下。這是鹽池縣自2013年開展「構建高效課堂,推進素質教育」活動以來,學校課堂上發生的變化。
  • 「GET2019」佳一教育王曉兵:教學質量是K12校外培訓機構競爭力的核心
    佳一教育創始人王曉兵芥末堆11月27日訊,在主題為「教學相長,學以促用」的GET2019教育科技大會上,佳一教育創始人王曉兵發表了題為《校外培訓機構教學質量提升思路與做法》的演講。王曉兵在會上提到佳一教育與大部分培訓機構的不同點在於,過去的十六年間,佳一教育一直深耕三四線城市。他指出,三四線城市中,每一家機構從萌芽、成熟到發展壯大、擁有一定的行業地位,教學質量一定是貫穿其中的。王曉兵認為「教學質量是K12校外培訓機構競爭力的核心。」王曉兵指出應重點關注四個階段。首先,他認為學生的成長是機構管理中最核心的部分。
  • 達內教育技術副總裁郭陟: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天極網IT新聞頻道】8月28日,「達內教育集團—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優秀項目分享會暨2020年第十四屆達內集團校企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以「創變求新,聚智前行」為主題,分享了優秀的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經驗和實踐,探討了校企合作新趨勢和新模式。   本次分享會由達內教育集團主辦,中教全媒體承辦。
  • 家庭教育的三要素:榜樣、關係、環境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父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教師。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強調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緻而複雜的任務。」這就說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