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在照顧寶寶的時候,會把寶寶的情況作為參考,甚至把便便的狀態當作健康的指示器,只要他便便的形狀不正常,初學者的媽媽就會特別著急。有一天寶媽在群裡問,自己的孩子總是被「拉肚子」困擾,到底是怎麼回事?現在就來談談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同樣疑問的寶媽們,快來了解一下。
細菌感染
導致嬰兒腹瀉的情況很多,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細菌感染,如果腹瀉是由病毒引起的,嬰兒就會出現發熱、嘔吐等症狀,一般冬天最容易發生。嬰兒飲食不衛生,極易發生細菌感染性腹瀉,嚴重的話,便中還會有血,甚至發熱,抽搐。因此,寶媽在給寶寶餵食時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食物要清洗乾淨,餐具也要保證消毒,除此之外,平時吃飯時,不要讓寶寶吃冷食,否則,寶寶還會拉肚子。
蛋白過敏症
若嬰兒免疫系統出現異常,就會出現蛋白過敏的情況,腸道免疫細胞會將蛋白誤認為有害物質,導致機體產生一系列的過敏反應。嬰兒自身免疫系統還不成熟,很容易出現這樣的過敏症。因此父母平時最好不要給寶寶吃這類食物,如豆類、雞蛋等,等他慢慢長大,這種過敏狀況就會慢慢改善,寶媽不必太擔心。
奶糖不耐
乳糖不耐症是指嬰兒缺乏分解乳糖的乳梅,使他在食用乳製品後,產生腹瀉、氣脹的感覺。另外,乳糖不耐受在亞洲人群中最為普遍,許多人喝奶後拉肚子,如果父母確定寶寶是乳糖不耐受者,最好讓他喝無乳糖奶粉,可以緩解他乳糖不耐受的症狀。
吃抗生素。
實際上,細菌與人類是共存的,一個成人腸道裡的細菌會有5斤左右,而嬰兒體內的有益菌群,與成人相比就會少很多,有些寶媽在嬰兒生病後,會讓他服用抗生素,雖然抗生素能抵抗病菌,但很容易殺死有益菌,導致菌群失調,進而導致嬰兒頻繁腹瀉。
最後還得提醒父母,平時照顧寶寶的時候,儘量不要給他吃太多的藥,藥物對寶寶的腸胃傷害很大,有時餵食,可能只會加重病情,無益。寶貝們,你們平時是怎樣照顧寶寶腹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