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寶寶一喝奶粉就嘔吐、腹瀉!」「這是奶粉不對還是寶寶腸胃出了問題?」不要著急,這很有可能是乳糖不耐受。關於乳糖不耐受,大概很多人都聽過,但具體怎麼回事卻說不明白,今天小艾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到底是什麼是乳糖不耐受,又該如何應對。
關於乳糖不耐受那些事兒!
所謂「乳糖不耐受」是指人體內缺少「乳糖酶」,導致攝入的乳糖無法分解成可被人體直接消化吸收半乳糖和葡萄糖。而寶寶出現乳糖不耐受,則有可能是腸黏膜發育不成熟或受損,以及腸道內先天缺乏乳糖酶,因此對母乳或者奶粉中的乳糖無法分解,所以才會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
寶寶乳糖不耐受的表現
寶寶出現乳糖不耐受,會在進食乳製品或者母乳後的30min至2個小時發生反應。最顯著的就是腸胃出現異常情況,伴有腹痛、腹瀉。排氣增多等情況。新生兒極易容易出現尿布疹、嘔吐情況。而乳糖不耐受長期下去,則會造成發育遲緩的情況。
乳糖不耐受和牛奶過敏的區別
關於乳糖不耐受和牛奶過敏的區別,大部分的媽媽都會搞混,因為症狀比較相像,出現排異的介質也都是一樣的——牛奶,所以分不清這兩種情況的人,簡直不要太多了。下面小艾就給大家詳解一下,到底乳糖不耐受和牛奶過敏有什麼不同。
乳糖不耐受較少發生在嬰兒身上,成人居多。因為斷奶後,人體內的乳糖酶就會減少直至消失不見。而牛奶過敏則又可以被稱為蛋白質過敏,這種情況更多見於嬰兒,是由於新生兒的免疫系統還不成熟。除了對奶類蛋白質過敏外,像花生、雞蛋中的蛋白質也會稱為過敏源。
乳糖不耐受怎麼辦?
少量多次攝入乳製品,每次食用量儘可能控制在250ml,每日也要制定合理的總進食量;不要空腹喝奶製品,應多與肉類和含脂肪的食物同食;患有乳糖不耐受的寶寶,可用羊奶代替牛奶和母乳;有乳糖不耐受等情況的寶寶,在喝奶的時候要注意,應該儘量的不喝牛奶、母乳等飲品,營養又養胃。此外,發酵乳也可代替鮮乳,例如酸奶等。
乳糖不耐受是否必須換成無乳糖奶粉?
症狀不是很嚴重的寶寶,真的沒有必要換成無乳糖奶粉。平時多注意為寶寶調理脾胃,而且乳糖酶是大腦發育的營養物質,在餵奶前補充乳糖酶就可以了。刻意把乳糖不耐受是否必須換成無乳糖奶粉,只會使寶寶營養不均衡,出現發育遲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