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70%嬰兒腹瀉與乳糖不耐受有關,你卻在給孩子傻傻吃藥

2020-12-04 母嬰放大鏡

李阿姨家8個月的寶寶一直奶粉餵養,最近孩子總是愛放屁、大便有氣泡,肚子咕嚕嚕的聲音,而且常常帶出少量糞便在尿布上,起初李阿姨以為寶寶就是單純的拉肚子,次數不多沒在意,就給孩子用了上次寶寶腸炎醫生開的藥物。

但是接下來的觀察發現寶寶腹瀉並未沒有好轉,而且大便呈青綠色而且很稀,聞起來有酸臭的味道,剛喝了奶,又開始拉粑粑,次數越來越多,每天四五次,而且大便裡有奶塊一樣的東西。

就這樣孩子前前後後持續了半個月,直到鄰居說,你家孩子最近怎麼瘦成這樣了?她才著急忙慌帶著孩子去了醫院,發現是竟然是乳糖不耐受,根本不需要用抗病毒藥物,醫生囑咐注意補水,讓她暫停普通奶粉餵養,去購買無乳糖特殊醫學配方粉。

李阿姨還是不放心,問道:「這個孩子真的不用吃藥了嗎?」,醫生說道:孩子只是食物乳糖不耐受,又不是什麼細菌病毒感染,別給孩子瞎吃藥了。

李阿姨喃喃自語到:啥是乳糖不耐受?我家老大怎麼那會沒遇見過啊?

什麼是乳糖不耐受?可能很多家長都迷糊

乳糖不耐受是一種常見的營養吸收障礙。嬰兒乳糖不耐受症是由於寶寶體內乳糖酶缺乏,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奶粉(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病。相對於母乳餵養,奶粉(牛奶)導致的乳糖不耐受更常見。

80年代後期起,國內對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瀉逐步重視

近10年來的文獻報導在嬰兒腹瀉中乳糖不耐受的發病率佔46.9%~70.0%,竟然佔到了一半以上,其實很多時候寶寶腹瀉,並不是家長一味以為地著涼了或者病毒感染,多數情況下是乳糖不耐受所致,家長憑著經驗用藥不可行!

乳糖不耐受不可怕,怕的是家長不當回事

乳糖不耐受導致的腹瀉不像是病毒感染那樣來勢洶洶,大約每天腹瀉三四或四五次次,腸道氣體多,常有少量糞便在尿布上,稀糊便或呈蛋化湯樣,較緩的起病讓很多家長容易忽視。

乳糖不耐受對嬰幼兒影響較大,易造成營養物質(蛋白、脂肪等)流失,各種礦物質吸收不良並,腸黏膜受損,腸道菌群失衡,同時伴有尿布疹、嘔吐、生長發育遲緩等,成人有時伴噁心反應。

乳糖不耐受用普通的抗感染藥或助消化藥均無明顯療效,因此家長沒有要盲目用藥,及時糾正飲食可獲得良好效果。

乳糖不耐受如未早期確診,部分患兒會演變成遷延性或慢性腹瀉,導致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等嚴重後果,對小兒的健康危害甚大。因此,家長別拿人家不當回事,小心我給你點顏色看看呦。

乳糖導致孩子腹瀉機會這麼高,不吃可以嗎?當然是不可以!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奶粉時,總是談「糖」色變,如白砂糖、蔗糖,但是有一種糖卻一直被家長當作選購的金標準,那就是「乳糖」。很多奶粉達人普及到奶粉中乳糖含量越高,代表其餘廉價糖葡萄糖漿、麥芽糊精就越少,是否真的如此?

選擇乳糖的必要性

1)乳糖是母乳中主要碳水化合物:

乳糖是母乳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也是新生兒碳水化合物的來源;碳水化合物能夠為新生兒生命發育提供充足的能量,通俗來講,這是用來長肉的。

人乳中含乳糖達到7.2g/L,約7%,牛奶中含乳糖僅為4.7g/L4.5%~5.0%,因此嬰幼兒奶粉在進行配方設計時,就會力求與母乳最接近,使用於母乳中含量最高的乳糖來為寶寶供能。

2)乳糖與寶寶大腦發育密切相關:

乳糖必須經乳糖酶水解成單糖後才能被小腸吸收利用。葡萄糖主要為機體提供能量,而半乳糖以糖苷鍵結合於神經醯胺上,形成半乳糖腦苷脂,從而參與大腦的發育。

嬰兒期是神經發育的關鍵期,因此,乳糖對嬰兒期的神經系統的發育至關重要。

因此乳糖成為了奶粉中碳水化合物中的主要成分,也被大家所喜愛。所以寶寶生命初期還是真的離不來乳糖呢!

乳糖如此好,為什麼有的奶粉中出現了麥芽糊精等?

很多家長可能存在一個疑問,為什麼奶粉中要加其餘的糖?降低成本?其實目的不僅僅於此

在GB10765—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規定0-6月齡對於乳基嬰兒配方食品,首選碳水化合物應為乳糖、乳糖和葡萄糖聚合物。只有經過預糊化後的澱粉才可以加入到嬰兒配方食品中,不得使用果糖(蔗糖、白砂糖)。

嬰幼兒國家奶粉中明確要求了乳糖必須大於碳水化合物的90%,所以往往乳糖會出現在奶粉配料表的第一位,剩餘的10%碳水化合物部分可以用葡萄糖聚合物來替代,如麥芽糊精、葡萄糖漿等。

麥芽糊精添加於奶粉等乳製品中,除了功能以為,可使產品體積膨脹,不易結塊,速溶,衝調性好,延長產品貨架期,同時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也可改善營養配比,提高營養比價,易消化吸收,尤其可以用在配製功能奶粉。葡萄糖漿是一種以澱粉為原料在酶或酸的作用產生的一種澱粉糖漿,主要成份為葡萄糖、麥芽糖、麥芽三糖、麥芽四糖及四糖以上等,又稱為液體葡萄糖,葡麥糖漿,具有易消化吸收的特點。除了其本身的特性,乳糖和葡萄糖聚合物混合的奶粉配方從一定程度上降低奶粉中乳糖含量,降低乳糖不耐受的風險。足月兒和早產兒都已具有蔗糖、麥芽糖和麥芽糊精的水解酶,消化酶中以乳糖酶發育最晚,而其他雙糖酶的活性已接近成人水平。葡萄糖漿和麥芽糊精成分為葡萄糖、麥芽糖、三糖和多糖等,能夠被人體腸道消化吸收,不會引起不耐受症狀。

因此,綜上而言,乳糖的確是個好東西,對於胃腸道發育完善的寶寶,選用100%乳糖嬰幼兒奶粉配方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對於經常腹瀉、胃腸道較差、腸黏膜損傷嚴重的孩子,在選擇奶粉時,其實適當選擇可以乳糖含量稍低的嬰幼兒配方配方。

乳糖是如何導致寶寶腹瀉的?

乳糖是乳類(母乳、牛奶等)中主要的糖,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組成的雙糖。人類的腸道不能直接吸收雙糖,乳糖必須經乳糖酶水解成單糖後才能被小腸吸收利用。

乳糖酶在寶寶所有雙糖酶中成熟最晚、含量最低,最易受損,修復又最慢。哺乳期嬰兒以乳類為主食,乳糖的攝入量很高,因而很易因乳糖酶活力不足或缺乏導致乳糖吸收不良。

在乳糖吸收不良的狀態下,一般不會有明顯的表現,但是當寶寶持續的攝入乳糖,當腸道內乳糖積累到一定程度,過量的乳糖如法在寶寶體內消化吸收,被細菌分解,寶寶便會表現出腹瀉、腹鳴、腹脹、腹痛等表現。

例如,一個人可以對每次消耗12g乳糖具有耐受性,但是對於24g乳糖就不具有耐受性。

所以說,當寶寶已經開始出現乳糖不耐受的前期症狀,比如肚子咕嚕嚕叫、愛放屁,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前奏,若此時繼續攝入乳糖,孩子就是開始不停的腹瀉,越餵越拉.

乳糖不耐受後的臨床表現?

乳糖不耐受多表現為寶寶攝入奶製品後30分鐘——2h,出現噁心、嘔吐、腹脹、腹瀉、腹痛等,一般起病比較慢,易被忽視,症狀嚴重程度與攝入乳糖含量(奶製品含量)有關,乳糖不耐受患兒大多能耐受一定乳糖,但隨著乳糖攝入增加,症狀越發嚴重。

簡單來說分為一問二看三聽

因此在寶寶生命初期,我們不建議過量餵補,一個是考慮到胃容量的問題,另一個就是過量乳糖攝入可能導致孩子腹瀉,原因就是出現了乳糖不耐受。因此家長一定要留意,如果寶寶一旦越吃越拉,警惕乳糖不耐受!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寶寶不僅僅會對奶粉中乳糖產生乳糖不耐受,母乳可能出現乳糖不耐受。因此當媽媽一定別不把孩子慢性腹瀉不當回事,可能沒有急性腹瀉那麼兇猛,但是持續腹瀉會導致孩子腸黏膜嚴重受損,恢復也是更困難。

乳糖不耐受可分為三類

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遺傳疾病,一般而言,此種類型的發病率極。嬰兒出生後即不能適應母乳餵養,出現明顯的嘔吐、水樣腹瀉等症狀,停止母乳餵養即可緩解。如不使用無乳糖食品餵養致能領缺乏,嚴重營養不良而死亡。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新生兒不能採用母乳或者普通奶粉餵養,必須用無乳糖的特殊配度過嬰兒期後可存活至成年,而且成年後必須迴避乳糖,即不能正常飲用奶製品。

2、原發遲發性乳糖酶缺乏

乳糖酶非持續性,是由於乳糖酶活性隨年齡增長逐漸降低引起的,是最常見的一種,因此其並不是嬰幼兒專屬疾病,可發生在嬰幼兒期、兒童期及成人期。

中國兒童3~5歲組、7—8歲組和11~13歲組中,乳糖不耐受的發生率分別為38.5%、87.6%和87.8%。患者多表現為腸鳴活躍、排氣增多、腹痛,其次為頭暈、稀便、腹脹和腹瀉[5]。

原發性乳糖不耐受可耐受少量奶製品,且長期堅持食用奶製品可改變腸道菌群,提高耐受性。針對於兒童,原發性乳糖不耐受還可通過少量多次飲奶、與其他食物同時食用等增加奶類攝入量;必要時換用無乳糖配方粉。

3、繼發性乳糖酶缺乏:

目前認為是在小腸上皮黏膜疾病和一些全身性疾病(如感染性腹瀉、腸道手術、免疫低下和急性胃腸炎等疾病)後,由於小腸黏膜的病變和損傷,導致表面乳糖酶含量可逆性下降,若此時繼續使用含乳糖飲食,將會導致繼發性乳糖不耐受,造成腹瀉的惡性循環。

其中輪狀病毒性腸炎導致繼發性乳糖不耐受的發生率最高。

繼發性乳糖不耐受應主要治療原發病,可暫時採用無乳糖配方,可明顯縮短病程,提高住院止瀉率,減少因腹瀉引起的營養消耗,為患兒康復贏得時間和療效。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持續感染後腹瀉14天的兒童(嬰幼兒)應避免攝入含乳糖的配方。

哪些狀態下寶寶易出現乳糖不耐受腹瀉?

1、警惕持續的生理性腹瀉型

國內將生後不久出現腹瀉、大便次數增多但不伴嘔吐、食慾好、體質量增加不受影響、到添加輔食後大便自然恢復正常稱為生理性腹瀉。其發病機制尚未闡明,有學者認為可能與滲出性體質、母乳前列腺素含量增多等因素有關。

研究發現,有不少符合生理性腹瀉標準的嬰兒糞便乳糖陽性,採用去乳糖飲食後,腹瀉在2~3d內迅速控制。因此對於持續性生理性腹瀉的寶寶,如果家長不放心,可以去醫院進行檢查,查看是否為對母乳中乳糖產生了不耐受!

2、少數早產兒乳糖不耐受

乳糖酶發育與胎齡有關,26-24周胎兒的乳糖酶活性是足月兒的30%,因此早產兒在功能上可能有輕度乳糖不耐受。

早產兒小腸中乳糖的不完全消化限制了碳水化合物的能最供應,早產兒的乳糖消化率僅為79±26%(平均值土標準差),乳糖發酵率為35±27%,極易發生餵養不耐受而出現嘔吐、腹瀉等,因此護理時要注意。

3、腸炎後腹瀉型

該型乳糖不耐受大多以急性感染性腹瀉起病,但腸道感染控制(熱退、大便中膿細胞、紅細胞消失或細菌培養轉陰)後,腹瀉仍持續。

以往誤認為這是對抗生素耐藥所致,但更換抗生素後,腹瀉仍不見好轉。近年來開展糞糖檢測後,發現其中約有1/3—1/2糞糖陽性,凡糞糖陽性者改用去乳糖飲食後,腹瀉很快停止。

因此對於寶寶細菌或者病毒等疾病感染時,一般建議在藥物治療的同時,若出現腹瀉加重或遷移,建議更換為無乳糖配方奶粉。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持續感染後腹瀉14天的兒童(嬰幼兒)應避免攝入含乳糖的配方。

4、遷延性、慢性腹瀉型乳糖不耐受

此型患兒體質較弱,常伴有佝僂病、營養不良,受涼或飲食不當後出現腹瀉,常規糞便檢查未找到致瀉病原。

糞糖檢測陽性者給用去乳糖飲食後,腹瀉逐步減輕,但不像生理性腹瀉和腸炎後腹瀉二型見效迅速。

5、腸道外感染繼髮乳糖不耐受

以消化道外症狀起病如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病初大便正常,在病程中出現腹瀉,糞便常規陰性,糞糖陽性。部分患兒在原發病好轉後腹瀉亦逐步減輕,若用去乳糖飲食,則腹瀉控制較快。

不同年齡的乳糖不耐受患兒如何護理?

對於嬰幼兒時期乳糖不耐受:

1)普通奶粉餵養換用無乳糖配方配方粉

無乳糖配方奶粉中乳糖含量較低,能夠緩解嬰幼兒因乳糖酶不足引起腹瀉、腹脹等問題;針對其它因素引起的腹瀉,通過降低乳糖攝入量,能夠有效減少繼發性乳糖不耐受的發生。

無乳糖配方粉中乳糖含量低,用麥芽糊精或葡萄糖漿等碳水化合物代替乳糖,而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仍保留,保證蛋白質的足量供應和良好作用.研究發現,低滲透壓配方避免腸黏膜對高滲透性食物的敏感,有利於減輕腹瀉症狀。

純乳糖不耐受一般3~7天慢慢止瀉,注意補水,無需其餘治療方法;病毒性腸炎常有繼發性雙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對疑似病例可暫時給予改為低(去)乳糖配方奶,時間1—2周。腹瀉好轉後轉為原有餵養方式,建議慢一些。2)母乳餵養寶寶+乳糖酶

針對於乳糖不耐受患兒,可配合乳糖酶繼續進行母乳餵養,但是部分部分患兒補充外源性乳糖酶仍然腹瀉,則需要換用無乳糖配方奶粉或與母乳混合餵養。

乳糖不耐受主要由於乳糖酶缺乏引起。理論上乳糖不耐受時最佳選擇是補充乳糖酶。但乳糖酶的作用效果與乳糖劑量、乳糖酶的劑量和在胃腸道內活性保持時間有關,即酶在消化道的降解、胃內的pH值(最佳的pH為5-5~6.0,口服時易被胃酸破壞其效價)、膽汁濃度、食物對胃腸蠕動的刺激等因素都將影響服用乳糖酶的效果。

因此,需要在飲奶前很短的時間內服用乳糖酶才有較好的效果,這增加了該方法依從性的難度,因而嬰兒期可能出現外源補充乳糖酶依舊腹瀉的情況,此時便不得已要暫停母乳了。

3)益生菌製劑

雙岐桿菌、乳酸桿菌能酵解、利用乳糖,而且這些細菌在酵解乳糖時只產酸,不產氣,因而不會產生腹脹、腸鳴等不良反應。但外來的益生菌一般在腸內定植的時間不太長,故其療效仍在觀察之中。可以作為一輔助嘗試,但是不建議為主要方式。

4)輔食注意事項:

大於6個月的患兒可繼續食用已經習慣的日常食物,如粥、麵條、稀飯、蛋、魚末、肉末、新鮮果汁。鼓勵息兒進食,如進食量少,可增加餵養餐次。避免給患兒餵食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食物。

對於學齡前兒童及兒童期乳糖不耐受

在我國,乳糖不耐受和乳糖酶缺乏以成人型乳糖酶缺乏為主,成人發生率為80%~100%,學齡兒童發生率也較高,超過80%。

學齡前兒童及兒童期是孩子骨骼發育的黃金期,對蛋白質和鈣質的需求巨大。頻發的乳糖不耐受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對奶製品的攝入,導致奶製品攝入不足。

學齡前兒童每天食用或飲用的奶製品應達到相當於350—500克液態奶;兒童每天食用或飲用的奶製品應達到相當於300克液態奶,即純牛奶或酸奶300克,或奶粉12.5克,或奶酪10克。有什麼好方法幫助學齡前兒童及兒童減少乳糖不耐受呢?

1)可以少量多次進行食用奶製品:

據文獻報導,乳糖酶缺乏人群,多數能耐受6.5~l2.5g,乳糖,相當於125~250ml牛奶。症狀不太嚴重患兒可將奶製品少量分次應用。研究發現,有規律的每日攝入一定量的乳糖可降低乳糖不耐受的症狀,並可以誘導大腸菌群對乳糖的適應性,減少產氫。

有人提出,少量乳製品(25g奶粉,乳糖6g)攝入可以降低氫呼出量,即少量多次飲奶可減輕或不出現乳糖不耐受的症狀。即使是乳糖酶缺乏個體,也可耐受少量乳類(120~240mL),不會出現不耐受症狀。

因此對於輕度乳糖不耐受兒童,應保證每日乳糖攝入不超過12g,且少量多次食用,每次不超過100ml液態奶為宜,也可減輕乳糖不耐受反應。如果每次飲牛奶時能掌握合理的間隔時間和每日攝入總奶量,可避免出現乳糖不耐受症狀。

2)不宜空腹飲奶 

乳糖不耐受者不宜清晨空腹飲奶。也有學者提出,乳糖不耐受者在與其他食物一起攝入牛奶時對乳糖的耐受可相應提高如在進食其他食物的同時飲用牛奶、乳製品,可減輕或不出現乳糖不耐受的症狀。

3)選用舒化奶:

乳糖酶水解法是在牛奶中加入乳糖酶 , 經過一定時間和溫度的水解 , 利用乳糖酶 ( β - 半乳糖苷酶 ) 來分解乳糖 , 達到降低乳糖的目的。

乳糖酶水解生產的低乳糖牛奶 , 只是其中的70%~80%乳糖被分解為半乳糖和葡萄糖 , 口感甜度大幅升高 , 而蛋白、脂肪和礦物質等其他成份的含量並不發生變化 , 總體營養成分改變不大, 有助於舒緩乳糖不耐受,因此可以作為乳糖不耐受孩子的飲食替代。

4)選用發酵乳

發酵法是在牛奶中加入保加利亞桿菌、嗜熱鏈球菌等乳酸菌 , 經一定時間和溫度的發酵 , 利用活菌所產生的 b - 半乳糖苷酶來分解乳糖。

酸奶發酵乳(特別是酸奶)在發酵的過程中有 40 %~60 % 的乳糖被分解 ,乳糖水平降低 ,能夠緩解乳糖對腸道的刺激 ;易於消化吸收;食用酸奶代替鮮乳, 還能改善乳糖消化不良和乳糖不耐受,食用也非常方便。

5)奶酪:

經細菌發酵而成的半固體。除其中部分乳糖可被細菌發酵外,因其系半固體,在胃內排空及腸內轉運的時間均較慢,因而可減輕的症狀。

6)豆漿:

不含乳糖,蛋白質含量較高,價格低廉,但含豆腥味,部分患兒不願飲服。

如何預防乳糖不耐受的發生?

預防早產,預防感染,提倡母乳餵養,有助於減少新生兒期發生乳糖不耐受。當新生兒發生各種餵養不耐受時,應及時就醫,查明原因,及時糾正飲食,減少繼發性乳糖不耐受的發生。對於學齡兒童或者兒童期,可以採用少量多次餵養進行誘導。溫馨提示:

寶寶無論什麼原因腹瀉,都會導致腸道黏膜受損,進而降低乳糖酶活性,因此每個孩子根據其病程不同,恢復期也是不同。

簡而言之,寶寶腹瀉時間越長,腸道損害越嚴重,恢復越困難,這也就是很多家長糾結的一個問題所在,別人家孩子一樣是乳糖不耐受,怎麼他家3天就好了,我家6天還沒有完全止瀉?原因就在於此。

急性乳糖不耐受數在l~4周內恢復,遷延性和慢性腹瀉,多數有腸黏膜損害,乳糖酶修復較慢,通常需數周至數月,因此媽媽觀察到孩子腹瀉,一定及早積極幹預,別不明原因就傻傻吃藥,及時就醫,尋找原因。

參考文獻:[1]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消化學組. 兒童腹瀉病診斷治療原則的專家共識[J]. 中華兒科雜誌, 2009, 47(8):634-636.[2] 姚福寶. 嬰兒乳糖不耐受的診治研究[J]. 臨床兒科雜誌, 2010, 28(5):496-498.[3] 趙顯峰,蔭士安.乳糖不耐受以及解決方法的研究動態[J].中國學校衛生,2007,28(12):1151-1153[4] 吳暉,牛晨豔,黃巍峰,etal.乳糖不耐受症的現狀及解決方法[J].現代食品科技,2006,22(1):152-155.[5] 鍾燕. 059乳糖不耐受基礎研究進展[J]. 環境衛生學雜誌, 27(3):168-171.[6] 孫俊,楊娜,吳芝嶽,etal.無乳糖配方粉的研究進展及應用[J].食品安全導刊,2016(22):74-76.[7] 江佛湖.乳糖酶缺乏者飲乳糖酶處理過 的牛奶其吸收和耐受性觀察 [J].中華消化雜誌 ,199 1,9 (3 ):149—150[8] 喬蓉 , 黃承鈺 , 杜輝章 , 等 . 牛奶不耐受膳食改善措施實驗研究 .第二屆中國西部營養學術會議專題報告及論文摘要彙編 . 成都 ,2006:100 – 101[9]HERTZLER SR , SAVAIANO DA. Colonic adaptation to daily lactose feeding in lactose maldigesters reduces lactose intolerance. AmJ Clin Nu 2tri , 1996 , 64(2) :232 - 236.[10] 江佛湖 , 顏紀賢 , 李明嶽 , 等 . 乳糖酶缺乏者飲乳糖酶處理過的牛奶其吸收和耐受性觀察 . 乳糖酶及低乳糖乳製品專題研討會文集 . 北京 , 2001:34 - 36.

相關焦點

  • 嬰兒腹瀉的原因很多,餵食不當,過敏,乳糖不耐受,你能分擔嗎?
    初學者在照顧寶寶的時候,會把寶寶的情況作為參考,甚至把便便的狀態當作健康的指示器,只要他便便的形狀不正常,初學者的媽媽就會特別著急。有一天寶媽在群裡問,自己的孩子總是被「拉肚子」困擾,到底是怎麼回事?現在就來談談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同樣疑問的寶媽們,快來了解一下。
  • 什麼是乳糖不耐受,你對它了解多少?一起來看看
    然而,有些人在使用牛奶後會出現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這在醫學上被稱為「乳糖不耐受」。什麼是乳糖不耐受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下。什麼是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主要是指人們無法有效消化牛奶、含奶飲料或乳製品中的乳糖,如黃油、奶酪等食品,導致腹脹、噁心、腹瀉等問題,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乳糖酶。乳糖是人和哺乳動物乳汁中的重要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組成的二糖。
  • 乳糖不耐受的你,還能愉快喝牛奶嗎?
    乳糖不耐症的患者無法完全消化牛奶中的糖(乳糖),因此在食用乳製品後會出現腹瀉或腹脹等不適,這種疾病也稱為乳糖吸收不良。二、為什麼會出現乳糖不耐症?有哪些臨床表現?乳糖不耐症的患者通常會出現腹脹、腹痛、腹瀉、腹鳴、噁心和嘔吐等。這些症狀通常在攝入乳糖半小時到兩小時後出現,其嚴重程度與乳糖攝入量有關。三、哪些因素會造成乳糖不耐症?1.年齡:乳糖不耐症通常在成年期出現。
  • 乳糖吸收不良與乳糖不耐受是一回事嗎?
    我們營養師在科普乳糖酶的過程中發現好多寶媽對乳糖吸收不良和乳糖不耐受傻傻分不清,今天我們就來講解一下如何區分乳糖不耐受和乳糖吸收不良。我們都知道6個月以內的寶寶,處於腸道發育的過程中,而且腸道非常脆弱,任何細微的變化都會導致腸道黏膜屏障受損,比如母乳寶媽飲食的變化、天氣變化、轉奶、加輔食、生病、用藥,都可能會導致腸道黏膜受損,從而直接導致消化不良,主要反映在寶寶大便有奶瓣、顏色綠、水便分離、有泡沫,這些其實都是消化不良的表現,這裡需要注意,其實消化不良也包含了乳糖吸收不良,在小腸的吸收功能減弱的情況下
  • 什麼是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怎麼解決?
    新晉寶媽在哺育孩子的過程中經常會聽到一個詞叫」乳糖不耐受「,那麼什麼是乳糖不耐受呢?孩子出現乳糖不耐受怎麼解決呢?要了解乳糖不耐受,那麼我們要先知道什麼是乳糖乳糖是母乳、牛乳、羊乳等哺乳動物乳汁中特有的一種營養物質。乳糖是乳汁中的雙糖,因此而得名。乳糖是嬰幼兒生長發育的主要營養物質之一對嬰幼兒智力發育十分重要,特別是新生嬰兒絕對不可缺少的。什麼是乳糖不耐受?
  • 乳糖不耐受的寶寶能長期吃嗎?
    對於嬰幼兒來說,乳糖不僅是重要的能量來源,還參與腦部發育。但有些寶寶由於乳糖不耐受,食用乳糖後出現腹瀉現象,往往會通過食用低乳糖、無乳糖配方奶粉或者添加乳糖酶等方式來改善,那麼乳糖酶是什麼,乳糖不耐受的寶寶能不能長期吃呢?
  • 孩子「乳糖不耐」容易引起腹瀉,媽媽要學會辨別,及時採取措施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家庭中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腹瀉的情況,但是你對腹瀉背後的原因真正的去了解過嗎?尤其是對於小孩子而言,如果出現腹瀉狀況,他們好起來的速度要比大人慢得多。但是引起腹瀉的原因卻有很多種,如果僅僅是按照腹瀉的調理原則去做,並不一定就會收穫很好的成效。孩子「乳糖不耐」容易引起腹瀉,媽媽要學會辨別,及時採取措施王女士說自己的孩子在最近十幾天都出現了腹瀉的狀況,看著孩子遭罪她也難受,但是已經按照腹瀉的原理去調理了,可是並沒有收到什麼成效。
  • 寶寶乳糖不耐受,是否一定要換無乳糖奶粉?
    「為啥寶寶一喝奶粉就嘔吐、腹瀉!」「這是奶粉不對還是寶寶腸胃出了問題?」不要著急,這很有可能是乳糖不耐受。關於乳糖不耐受,大概很多人都聽過,但具體怎麼回事卻說不明白,今天小艾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到底是什麼是乳糖不耐受,又該如何應對。關於乳糖不耐受那些事兒!
  • 科普乳糖和乳糖不耐受,80水蘇糖搭配益生菌才是解決乳糖不耐受的...
    科普乳糖和乳糖不耐受,80水蘇糖搭配益生菌才是解決乳糖不耐受的高手。 【作者:嶽遠卿】 眾所周知,乳糖是兒童生長發育的主要營養物質之一,對青少年智力發育十分重要,特別是新生嬰兒絕對不可缺少的,在自然界中唯有哺乳類動物的奶中含有乳糖。
  • 「乳糖不耐受寶寶就喝它」真的靠譜嗎?
    乳糖不耐受一般可分為三種: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多見於新生兒,由乳糖酶先天性缺乏或活性不足引起,發生率與種族和遺傳有關,症狀的嚴重程度因酶缺乏的量和活性程度而不同。繼發性乳糖酶缺乏:多發生在腸道感染後,而且以輪狀病毒引起的乳糖不耐受更為常見。因為寶寶腹瀉後,腸道黏膜受損,會使小腸黏膜上的乳糖酶遭到破壞,使腹瀉遷延難愈。
  • 關注| 乳糖不耐受,就與牛奶無緣嗎?
    這是因為牛奶中所含的糖分大部分是乳糖,由於部分成人的消化液中缺乏乳糖酶,影響了對乳糖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造成這些人喝牛奶後胃部不適甚至腹瀉,稱為「乳糖不耐受症」,這也是很多人不能喝牛奶的原因。酸奶經過乳酸菌發酵後,乳糖分解成了乳酸,游離胺基酸和肽增加,發酵而成的酸奶蛋白質生物價提高,脂肪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水解,更易消化吸收,營養價值更高。因為乳糖被分解,故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以食用。
  • 乳糖不耐受的典型症狀是什麼?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乳糖不耐受發生的主要原因,其實就是人體中「缺少乳糖酶」或者「乳糖酶活性很低」,無法分解掉奶製品中的「乳糖」,這時候腸道中的細菌就會出動,幫你去分解掉這些乳糖。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發酵產生各種氣體,讓整個腸道變得「脹鼓鼓」的,不適感就這樣出現了......
  • 寶寶乳糖不耐受?究竟應該加乳糖酶還是轉奶粉?一文解決!
    不過我們注意到當寶寶腹瀉或天生的乳糖酶活性較低時,不能攝入含有乳糖的食物,否則容易出現腹瀉、屁多、哭鬧等症狀,那麼此時應該怎麼辦呢?滲透壓乳糖不耐受的元兇常見的乳糖不耐受有三種情況:原發性乳糖不耐受、繼發性乳糖不耐受和先天性乳糖不耐受。對於嬰幼兒而言最常見的是原發性乳糖不耐受和繼發性乳糖不耐受。
  • 寶寶乳糖不耐受喝什麼奶粉?我推薦雀巢藹兒舒
    寶寶乳糖不耐受喝什麼奶粉?我推薦雀巢藹兒舒2017-09-13 17:30:5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乳糖不耐受,是指寶寶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從而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主要的症狀就是腹瀉,嚴重時每天都會腹瀉,同時還會伴有腹脹和不同程度的不安、易哭鬧,少數寶寶還會有回奶或嘔吐的現象。那麼乳糖不耐受的寶寶能喝奶粉嗎?如果能,乳糖不耐受喝什麼奶粉?我推薦雀巢藹兒舒。  為什麼乳糖不耐受的寶寶可以喝雀巢藹兒舒奶粉?  因為雀巢藹兒舒不同於普通的配方奶粉。首先它是由雀巢旗下的雀巢健康科學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
  • 寶寶身體有這幾個症狀,很可能是乳糖不耐受
    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尤其對於寶寶而言,如果乳糖不耐受這個病症在很多的小寶寶身上表現的特別明顯,如果不及時的調整孩子的餵養方式,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 乳糖不耐受,到底該不該喝奶?
    醫生說:你這是乳糖不耐受,以後不喝牛奶就沒事。這一切,都是因為乳糖不耐受在搗亂。什麼是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指的是:人體中缺少乳糖酶或者乳糖酶活性很低,無法分解掉奶製品中的乳糖,這時候腸道中的細菌就會出動,幫你去分解掉這些乳糖。
  • 乳糖不耐受的危害有哪些?
    ①乳糖不耐受會導致腹瀉,由於常見的止瀉治療的手段都藥不對症,往往會出現久治不愈的現象。②乳糖不耐受直接導致嬰幼兒無法消化吸收乳糖,因此體內缺乏半乳糖和葡萄糖的攝入,而半乳糖是腦神經細胞發育的重要營養物質,因而長期缺乏乳糖會對生長發育和智力發育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可參見前幾期談到的有關乳糖的重要性)。③長期腹瀉又會間接影響其它各種營養物質(微量元素、維生素、蛋白質)的攝入和流失,甚至會引起厭奶等情況。
  • 益生菌、乳糖酶對這類腹瀉的好處,你知道嗎?
    其實,就是你平時總能聽到的「乳糖不耐受症」。你可能要問了,[寶寶之前吃的奶粉有乳糖,都不會腹瀉,怕不是這原因吧?]那就請帶著這個疑問聽我幫你分析吧。其實,「乳糖不耐受」是引起寶寶腹瀉的常見原因之一,據國內研究,新生兒乳糖不耐發生率約40%,而很多乳糖不耐受症都發生在寶寶腹瀉後,為什麼呢?
  • 90%以上的中國人都是乳糖不耐受 為什麼都還好好喝著牛奶?
    在事實數據面前,你不得不服。是什麼造成90%以上的國人是乳糖不耐受呢?也就是說乳糖耐受的人一直都擁有這個酶,所以乳糖在進入乳糖耐受者的小腸的時,會被分解成單糖被小腸吸收,但在乳糖不耐受人中則沒法吸收直接成為腸道菌的食物。嬰兒通常都可以正常合成乳糖酶,因而可以消化吸收母乳中的乳糖。在斷奶(一般2歲)以後,體內乳糖酶的合成便會逐漸減少。所以這也是即便是乳糖不耐受,也基本發生在成年人身上,而較少發生在嬰幼兒吃奶的時期的緣故。
  • 乳糖不耐受的寶寶有什麼症狀
    典型的乳糖不耐受的表現是大便量大,呈泡沫和水樣,或呈蛋花湯樣,顏色可呈黃色或青綠色稀糊便,有奶塊或泡沫,可以有明顯的酸臭味。同時寶寶還會表現出哭鬧,腹脹,放屁多等情況。家長最好可以取寶寶大便去醫院做還原糖試驗或尿半乳糖試驗來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