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敲黑板」(ID:qiaoheiban8),作者 貢曉麗,36氪經授權發布。
真的不要時時刻刻盯著你的手機、平板或是筆記本了,屏幕發出的藍光可能會加速衰老並最終縮短你的壽命,這是來自俄勒岡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的警告。
俄勒岡州立大學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由LED產生的藍色光波會損害大腦細胞和視網膜,這項研究於10月17日發表在《衰老與疾病機制》雜誌上。
俄勒岡州立大學的這項研究使用了一種被廣泛應用的生物果蠅,這是因為果蠅與人類擁有相似的發育和細胞機制。
研究中,果蠅每天12個小時暴露在循環的LED藍光下,這種藍光廣泛存在於消費級平板和智慧型手機。
研究人員發現,相比處於完全黑暗或濾除藍光環境下的果蠅,每日接受藍光照射12小時的果蠅壽命更短。
這些果蠅不僅視網膜細胞受到了損傷,而且大腦神經元細胞也出現損傷,甚至果蠅在籠子裡爬牆的能力也出現了退化。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實驗中的一些果蠅是沒有眼睛的突變體,可是這些果蠅在藍光照射下同樣表現出腦損傷和運動障礙,這表明果蠅並不一定要看到光線才會受到傷害。
也就是說,只要暴露在藍光下,即使藍光沒有在你的眼裡閃爍,依然可能加速你的衰老並最終縮短你的壽命。
為什麼藍光會這麼危險?
你小時候可能做過三稜鏡實驗——拿一個三稜鏡放在太陽下,地上就會出現一道彩虹,這種顏色分布叫做光譜,光譜上的顏色都有特定的波長,從開頭的紅色到末端的紫色,波長越來越短,而波長越短能量越高,穿透力就越強。藍光的波長屬於較短的那種。
雖然藍光能量弱於紫光,但現代電子產品的普及,卻讓我們幾乎時時刻刻暴露在藍光之下。拿最常見的家用LED電視屏幕舉例,因為消費者普遍喜歡偏冷的色溫,暖色則被認為會影響畫面清晰度,所以電子產品的屏幕通常會調地更藍一些。甚至在很多電子設備裡面,白光就是通過LED藍光加螢光粉調出來的,所以相比紫光,我們其實更容易跟藍光發生親密接觸。
圖片來源:愛眼清視界公號
藍光對視力會產生什麼危害?醫學研究也早有說明,在我們視網膜中央有一塊非常敏感的地方,叫做黃斑區,主管色覺和視覺,這塊地方的任何病變,都會讓視力嚴重下降,看東西模糊甚至變形,而長時間的藍光照射會提高黃斑區的病變風險。
當然,藍光要對視網膜造成傷害,它的量也要達到一定閾值,問題在於,目前的研究並不足以支持我們搞清楚這個閾值的範圍。
那麼,藍光又是如何讓人變老的呢?俄勒岡州立大學的論文中提到,藍光是抑制大腦分泌褪黑素的重要因素。
而褪黑素是人體調節生物鐘的重要指標,白天接受陽光(主要是460nm的藍光部分)抑制褪黑素分泌保持精神,天黑後人體分泌褪黑素才能促進睡眠,可是如果你晚上老是刷手機(LED背光藍光比例很高),就會越來越難以入睡,這是藍光抑制褪黑素分泌的典型影響。
除了影響睡眠,藍光對皮膚也會造成直接傷害。
早在2005年,美國科學家的論文首次闡述了藍光對人體皮膚的傷害。研究表明,與UVA(長波紫外線)、UVB(中波紫外線)相比,藍光能侵入皮膚更深處,使皮膚色素沉澱概率增加、減弱抗氧化能力、衰老加速等。
隨著科學家對藍光研究的深入,一個普遍的觀點是,藍光照射會降低細胞的抗氧化能力,抑制成纖維細胞增長,減少細胞外基質,導致光老化。同時,藍光還會影響上皮細胞的代謝,可能導致DNA損傷,甚至可能導致細胞凋亡。
當然,這裡提到的所有傷害,都是基於一定的照射時長之下。
隨著LED照明和電子設備顯示器的廣泛使用,人們受到的藍光照射越來越多。我們不可能避開所有的人造藍光,但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我們可以通過佩戴琥珀色鏡片來過濾掉部分光線以保護眼睛,或是打開手機、平板或筆記本的護眼模式以減少藍光。
當然,更靠譜的方法是,不要把所有的時間浪費在電子產品上,你可以外出活動,或是陪好家人,實在百無聊賴的時候,讀上一本好書,也能讓你收穫更充實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