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大叔做「牛頓擺」實驗,15個小鐵球,像150個一樣

2021-01-08 騰訊網

外國大叔做「牛頓擺」實驗,擺動15個鐵球,像一條毛毛蟲

說到牛頓想必各位小夥伴並不陌生吧,

作為英國最著名的物理學家,

牛頓提出的牛頓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都為物理界做出了相當傑出的貢獻,

現在的很多發明也是以牛頓的名字命名的,比如說牛頓擺。

這是一種物理學桌面演示裝置,由五個質量相同的球體由吊繩固定,

彼此緊密排列,當最左邊的球來回擺動時,有且只有最右邊的球會被彈出。

而國外有一位大叔「腦洞大開」,既然五個球時最左邊擺動,

最右邊彈出,那麼球多一些會怎麼樣呢?於是這位大叔做了一個由15個小鐵球組成的牛頓擺進行實驗。

但這個牛頓擺與普通的牛頓擺不同,這個牛頓擺雖然排列整齊但是長短有致,

當大叔將它們的「方位」做出調整時,這個牛頓擺就像是一條慢慢蠕動的毛毛蟲一樣,乍一看還有些「毛骨悚然」呢。

接著,這位大叔拿出了一根小木條,將全部的小鐵球向前移動,

等到移動到一定高度之後,將木條鬆開,

此時小球也因為沒有了木條的支撐而開始有序地擺動了起來,一開始這些小鐵球擺動的速度很快,

而且擺動的非常有序,但是很快這些小鐵球的曲線開始蜿蜒起來,

隨著時間過去的越久,這些小鐵球擺動的曲線也越來越大,

到最後就像是嬰兒床上掛著的玩具那樣,開始旋轉,

而隨著擺動的幅度的減小,小鐵球更是讓人看得「眼暈」,

好像不是有15個小鐵球,好像有150個小鐵球一樣,讓人暈的「想吐」。

而隨著「力」的消失,小鐵球的擺動也是越來越整齊,

雖然還在繼續著擺動作業,但是擺動的幅度卻是沒有之前那麼大了,

到了最後,這些小鐵球也是恢復成了最初的擺動狀,

就像一條毛毛蟲一樣蠕動「前進」,直到停止。

不得不說,這個實驗還是蠻有趣的,除了讓人看著「眼暈」之外倒是沒什麼大問題,不過小編真的是看著想吐,看得頭暈暈的,但對於其他小夥伴來說,這個東西可能看一天都不覺得無聊吧。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介紹到這,歡迎大家把自己腦洞大開的想法看法,寫到留言區和我溝通,我能看見哦!

相關焦點

  • 老外將5個直徑1米的鐵球製成牛頓擺做實驗,破壞力實在是太強了
    老外將5個直徑1米的鐵球製成牛頓擺做實驗,破壞力實在是太強了文/動感創意網羅世界新奇,感受科技之美,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新一期的動感創意,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意。說起牛頓擺,相信應該有小夥伴們有見過,在生活中,牛頓擺會被人們當做一件擺設品,也是一件不錯的消遣物品,在無聊的時候,在無聊的時候可以用來打發時間。但是在老外的手中,牛頓擺還可以用來做實驗,就有一位老外將5個直徑1米的鐵球製成了牛頓擺來做實驗,所帶來的破壞力實在是太強了,下面跟隨小意一起去見識下吧,真的太厲害了。
  • 牛頓擺的新玩法?15個鐵球同時擺動,整個過程讓人眼花繚亂!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木易機械牛頓擺的新玩法?15個鐵球同時擺動,整個過程看得我眼花繚亂!牛頓擺是個很好玩的小擺件,最早是作為一種物理演示的工具,不過人們發現這個東西看起來挺好玩的,就慢慢被人們做成了各種各樣的小擺件,原理也非常簡單,一排等質量的小球被掛成一排,最邊上的一個被拿起後,撞擊挨著的下一個,只有另一邊最外面的一個會被彈飛,在重量的影響下,再次循環這樣的動作。
  • 將5個直徑一米的大鐵球,打造成牛頓擺,威力到底有多大
    將5個直徑一米的大鐵球,打造成牛頓擺,威力到底有多大 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牛頓擺是以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命名的物理學玩具,這樣一個小玩具也是很多人的消遣玩具,當牛頓擺最左側的球撞擊時,最右側的球就會彈起,當右側的小球落下時,左側的球就會被再次彈起
  • 將5個直徑一米的大鐵球,打造成牛頓擺,威力到底有多大?
    將5個直徑一米的大鐵球,打造成牛頓擺,威力到底有多大?在物理實驗當中,有一些實驗是非常有趣的,就比如說牛頓擺,製作牛頓擺非常的容易,只需要將一些等質量的小鐵球擺放在一起,利用到能量守恆的作用就能夠讓它們按照一定的規律擺動起來,那將5個直徑一米的大鐵球打造成牛頓擺,威力到底有多大呢?
  • 將100個鐵球做成「牛頓擺」,第一顆砸下去後,震撼才剛開始
    將100個鐵球做成「牛頓擺」,第一顆砸下去後,震撼才剛開始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牛頓擺」是我們物理學課桌上,遇到的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小物件,這種小物件不僅有趣,還內涵著很多有趣的物理學知識,這種由5個小鐵球製成的牛頓擺。
  • 用100個鐵球做成「牛頓擺」,第一顆砸下去後,震撼剛剛開始!
    將100個鐵球做成牛頓擺。第一顆砸下去之後。震撼才剛剛開始。想必大家一定非常感興趣吧。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說起牛頓擺啊很多小夥伴們都比較陌生。它一般是由5個等同質量的小球構造而成。當我們隨意擺動一方的小球時。另外一側的小球也會受到撞擊。
  • 將100個鐵球做成「牛頓擺」,第一顆砸下去後,震撼才剛開始!
    將100個鐵球做成「牛頓擺」,第一顆砸下去後,震撼才剛開始!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視頻,牛頓版又被稱為永動球、碰碰球、動量守恆擺球,它是一種消遣時間的小玩具,但在這個簡單的小玩具中,卻蘊含著大量的物理知識,很多人都會將其當成一個擺件放在桌子上,而這樣一個擺件在玩的過程中,也是非常有趣。
  • 外國大叔賣「巨蛋」小吃,每個150元,一天賣100個就收攤
    而擺在賣家們面前的選擇只有創新,才能抓住吃貨們的眼睛和味蕾,創新不足的小店是沒法熬過開業初期的,不但我國如此,在國外也是一樣。一位外國大叔製作的美食,不但吃起來美妙,關鍵是外觀很養眼,製作方法更是奇特。每個售價20歐元,折合人民幣150元,每天都會有人圍觀這個製作過程,並為此買單。
  • 將多個鐵球做成「牛頓擺」,第一顆下去後,這才是剛開始!
    將多個鐵球做成「牛頓擺」,第一顆下去後,這才是剛開始!遊遍世界美景,品讀百味人生,牛頓擺飾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益智工具,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一般的牛頓擺飾有5個同質量的小球構造而成的,當人們擺動任意一側的小球時,就會撞擊另外一側的小球,在此期間會發生動量守恆的現象。
  • 爸爸為兒子做了個牛頓擺球,用了5個玻璃球,結果和我想的不一樣
    找一塊平整的土地,挖一個玻璃球大小的坑,三五個小夥伴趴在土地上360度隨意匍匐,這種樂趣現在的孩子真的不懂!我們小時候雖然物資匱乏(窮),但那才是真的快樂!真正的童年,天真無邪!現在雖然不能像小時候那樣玩彈珠了,但我們還可以這樣玩啊!用5個彈珠做一個這樣的牛頓擺球小玩具也很好玩哦。話說你知道牛頓擺球為什麼是5個嗎?猜猜我做的牛頓擺球能擺多久呢?
  • 將5顆鐵球製成牛頓擺,威力到底有多可怕?看西瓜下場就明白!
    將5顆鐵球製成牛頓擺,威力到底有多可怕?看西瓜下場就明白!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見過牛頓擺,它是由幾個質量相同的小球,在頂端拴上一根線,藉助外力的作用。將小球撞擊其它的小球。理論上它們並不會停下。而這遵守的就是能量守恆定律。
  • 製作玻璃球-牛頓擺
    視頻畫面源於K-Kids TV,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各位小朋友及大朋友們,希望每日實驗,能增強孩子動手創造力,讓孩子能像工程師一樣解決問題。牛頓擺又叫牛頓擺球、動量守恆擺球、永動球,是由法國物理學家伊丹·馬略特(Edme Mariotte)最早於1676年提出的,是一個桌面演示裝置。質量相同的球體由吊繩固定,彼此緊密排列。當擺動最右側的球並在回擺時碰撞緊密排列的其他球,最左邊的球將被彈出,並僅有最左邊的球被彈出。
  • 36歲大叔擺心形玉米,向22歲女孩求婚,女孩只回了大叔五個字
    36歲大叔擺心形玉米,向22歲女孩求婚,女孩只回了大叔五個字大家都知道現在想要找結婚對於男生來說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36歲的黃永玉正蹲在地上為自己的求婚準備旁邊還站著幾個穿著一樣衣服的人,白色的衣服上面都印著「接受他少個競爭對手」,「營救單身汪」,「我沒房沒車,但是我有一顆真心」等等的字樣,這些人應該是來為黃先生求婚壯聲勢的。
  • 物質無限可分與牛頓的「絕對時空」實驗方法
    物理上的可分性,其實和數學上存在著根本的差別,就說數學上的棍子是數軸,這東西取之不盡,是靠本身定義好的,不需要做實驗的,全部的(有理無理)是平鋪的,沒有組織結構的。物理上的棍子,你說他取之不盡,是個信仰,分不分,做了試驗才知道,而且實驗本身越來越邪門,到底是不是在分棍子,越來越說不清。
  • 自由落體實驗做了幾百年為何還要做?它的重要性超乎你的想像
    在念小學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從課本得知,伽利略從著名的比薩斜塔,扔下了兩個大小不一的鐵球,結果兩個鐵球同時落地。伽利略這個實驗,推翻了亞里斯多德對運動的錯誤理解,科學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這,就是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
  • 自由落體實驗做了幾百年為何還要做?它的重要性超乎你的想像
    在念小學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從課本得知,伽利略從著名的比薩斜塔,扔下了兩個大小不一的鐵球,結果兩個鐵球同時落地。伽利略這個實驗,推翻了亞里斯多德對運動的錯誤理解,科學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這,就是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
  • 小夥用5個直徑1米鋼球拼成牛頓擺,威力多厲害?看了下場驚呆了
    喜歡物理的朋友們一定都知道牛頓擺,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的牛頓擺只是桌面上的小擺件,只要擊打最外側的一個鋼球,然後就可以運動好長時間。雖然不少朋友都玩過,但是不知道其中的原理,牛頓擺應用的是能量守恆定律,當然並不是牛頓發明的,很多人都誤以為牛頓擺應該就是牛頓發明的,牛頓擺是由法國物理學家伊丹·馬略特,最早於1676年提出的,是為了直觀展示能量守恆定律,當然國外的幾個小夥伴,可能覺得普通的牛頓擺太小了,如果放大牛頓擺的體積,那麼還滿不滿足能量守恆定律呢,這幾個小夥子還真的是說幹就幹,一點都不含糊,他們準備了5個直徑為一米的鋼球來組成牛頓擺
  • IYPT 2019 Background Kit | No.15 Newton's Cradle牛頓擺1
    牛頓擺的振動會逐漸衰減,直到擺球靜止。探究相關參數,例如擺球的數量、材質和排列方式對牛頓擺衰減速率的影響。——from Wikipedia牛頓擺是一個使用一系列擺球來演示動量與能量守恆的裝置。當一端的擺球被舉起釋放時,它會撞擊靜止的擺球,通過靜止擺球傳遞力量推動最後一個球向上。最後一個球擺擺回並撞擊相鄰的靜止小球,在相反方向重複該效果。此裝置以17世紀英國科學家艾薩克-牛頓爵士的名字命名。也叫牛頓球或辦公室球擊器。
  • 還原歷史真相,伽利略真做過兩個鐵球同時落地?
    最近幾天,當我在網絡上瞎逛時,我發現了一個令我感到詫異的消息,伽利略沒有做鐵球實驗。不知道各位讀者朋友聽到這則消息時是否和筆者一樣的震驚呢?人教版的小學課本收錄的內容,還會有假?這可是官方的權威。經過反覆的實驗和驗證,他在人們的嘲笑和懷疑中登上了比薩斜塔,並用實驗驗證了真理。這篇文章讚揚了伽利略不迷信權威的獨立人格和他對真理的執著追求。筆者也很想強迫自己去相信課本內容的權威信,可是真相併不站在小學語文課本那一方。
  • 牛頓擺是什麼?它如何工作?
    該設備用艾薩克·牛頓爵士(Isaac Newton)的名字命名,也被稱為牛頓擺,牛頓搖杆,更隨意地稱為牛頓球。牛頓擺除了是優雅的裝飾物外,還展示出兩個非常重要的基本物理定律,即動量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