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為兒子做了個牛頓擺球,用了5個玻璃球,結果和我想的不一樣

2021-01-09 騰訊網

小小的玻璃球承載了80後太多的童年回憶。找一塊平整的土地,挖一個玻璃球大小的坑,三五個小夥伴趴在土地上360度隨意匍匐,這種樂趣現在的孩子真的不懂!我們小時候雖然物資匱乏(窮),但那才是真的快樂!真正的童年,天真無邪!現在雖然不能像小時候那樣玩彈珠了,但我們還可以這樣玩啊!

用5個彈珠做一個這樣的牛頓擺球小玩具也很好玩哦。話說你知道牛頓擺球為什麼是5個嗎?猜猜我做的牛頓擺球能擺多久呢?

【牛頓擺球教程】

準備一塊11*16釐米的紙板當底座,然後再準備8塊2*11釐米的紙板,每兩塊用熱熔膠固定在一起(兩層加固)

把這4根2*11釐米的兩層紙板分別固定在底板的四個角。

然後再這樣加固這4根支柱。

用一次性筷子固定在支柱的頂部。

用細線在玻璃球上纏半圈,然後用熱熔膠把細線粘在玻璃球上。

把細線的兩端分別粘在筷子上。這樣依次粘5個玻璃球。

一個簡單好玩的牛頓擺球就做了。最好塗上顏色或貼壁紙。

喜歡的朋友趕緊為自己的寶寶做一個吧,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下面評論留言!猜猜我做的牛頓擺球能擺多久呢?

原創作者:我是美麻

版權聲明:轉載請註明文章來源,侵權必究!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製作玻璃球-牛頓擺
    牛頓擺又叫牛頓擺球、動量守恆擺球、永動球,是由法國物理學家伊丹·馬略特(Edme Mariotte)最早於1676年提出的,是一個桌面演示裝置。質量相同的球體由吊繩固定,彼此緊密排列。當擺動最右側的球並在回擺時碰撞緊密排列的其他球,最左邊的球將被彈出,並僅有最左邊的球被彈出。
  • 外國大叔做「牛頓擺」實驗,15個小鐵球,像150個一樣
    外國大叔做「牛頓擺」實驗,擺動15個鐵球,像一條毛毛蟲 牛頓提出的牛頓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都為物理界做出了相當傑出的貢獻,
  • 用5個直徑1米的球組成牛頓擺,到底有多可怕?看看西瓜就知道!
    用5個直徑1米的球組成牛頓擺,到底有多可怕?看看西瓜就知道!牛頓擺是一種有趣的桌面演示裝置,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靠牛頓擺證明能量守恆和動量守恆定律,而在今天,牛頓擺也成為了很多人桌面上的小擺件,因為它本身就是特別有趣的,賦予它多大的力量。
  • 將100個球組成牛頓擺,當第一顆球砸下去後,實在是太刺激了!
    將100個球組成牛頓擺,當第一顆球砸下去後,實在是太刺激了!對物理比較感興趣的朋友,應該都曾經了解過牛頓派,這是一個19世紀60年代發明的桌面演示裝置,由五個質量相同的球體由吊球固定,彼此緊密排列,當擺動最右側的球,並在回擺時碰撞,緊密排列的另外四個球,最左邊的球就會被彈出去,而且只有最左邊的球被彈出。
  • 老外將5個直徑1米的鐵球製成牛頓擺做實驗,破壞力實在是太強了
    老外將5個直徑1米的鐵球製成牛頓擺做實驗,破壞力實在是太強了文/動感創意網羅世界新奇,感受科技之美,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新一期的動感創意,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意。說起牛頓擺,相信應該有小夥伴們有見過,在生活中,牛頓擺會被人們當做一件擺設品,也是一件不錯的消遣物品,在無聊的時候,在無聊的時候可以用來打發時間。但是在老外的手中,牛頓擺還可以用來做實驗,就有一位老外將5個直徑1米的鐵球製成了牛頓擺來做實驗,所帶來的破壞力實在是太強了,下面跟隨小意一起去見識下吧,真的太厲害了。
  • 牛頓擺在真空中能無限擺動嗎?讓我們一起探究一下吧
    牛頓擺是一個1960年代發明的桌面演示裝置,五個質量相同的球體由吊繩固定,彼此緊密排列。牛頓擺是由法國物理學家埃德姆·馬略特1676年提出的。通過下面的實驗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其中的原理吧!反覆調整校準五個球的位置,讓它們保持同一高度和一條直線上才是到位。
  • 將5個直徑一米的大鐵球,打造成牛頓擺,威力到底有多大
    將5個直徑一米的大鐵球,打造成牛頓擺,威力到底有多大 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牛頓擺是以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命名的物理學玩具,這樣一個小玩具也是很多人的消遣玩具,當牛頓擺最左側的球撞擊時,最右側的球就會彈起,當右側的小球落下時,左側的球就會被再次彈起
  • 牛頓擺是什麼?它如何工作?
    這種擺動球的設置可以減輕某些人的壓力,並激發其他人的創造力,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僅僅是吸引人眼球而已。該設備用艾薩克·牛頓爵士(Isaac Newton)的名字命名,也被稱為牛頓擺,牛頓搖杆,更隨意地稱為牛頓球。牛頓擺除了是優雅的裝飾物外,還展示出兩個非常重要的基本物理定律,即動量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
  • 牛頓擺的新玩法?15個鐵球同時擺動,整個過程讓人眼花繚亂!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木易機械牛頓擺的新玩法?15個鐵球同時擺動,整個過程看得我眼花繚亂!牛頓擺是個很好玩的小擺件,最早是作為一種物理演示的工具,不過人們發現這個東西看起來挺好玩的,就慢慢被人們做成了各種各樣的小擺件,原理也非常簡單,一排等質量的小球被掛成一排,最邊上的一個被拿起後,撞擊挨著的下一個,只有另一邊最外面的一個會被彈飛,在重量的影響下,再次循環這樣的動作。
  • 小逄觀星:做個慈祥爸爸不容易——也觀星爸親子秀
    眼見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而Cindy依然哭著不願起來,忍無可忍的田爸爸終於爆發了,要扔下女兒獨自走,但看著女兒哭成淚人似的叫著自己,又不忍心。最後,田爸爸使勁克制著,幫女兒穿好了衣服。田亮說的話很幽默:「我得做一個慈祥的爸爸。」  田亮是在鏡頭下做的「慈祥」爸爸,如果沒有鏡頭,孩子你哭去吧,爸爸不陪了。忍耐是有限度的,這應該是男爺們的通病。  一邊看節目,我一邊檢討自己。
  • 原來玻璃球中間的「花芯」是這樣做出來的,解開了我十多年的疑惑
    :玻璃球坯經過螺旋輥槽成型,成型的過程中球坯溫度逐漸降低玻璃球承載著我們一代人的童年記憶滾動在歷史的長河中,不知道在座的各位直觀學機械的讀者們,你們兒時是否也把玩著玻璃球不知疲倦其實,玩玻璃球也有玩出驚豔世界的奇蹟。Satoshi Tomizu 是一位日本玻璃珠藝術家,他能把浩瀚的宇宙做進一個個小小的玻璃球裡,並獲得了獲得了新型工作室設計獎(Atelier Nova Design Award)。看到這些玻璃球,我深深的被震驚了!
  • 為啥牛頓、愛因斯坦和霍金都得叫他爸爸?
    如果你追到我,我就讓你計算加速度,速度和時間伽(又想了想):「但是一個快的帶一個慢的速度不應該是處於中間嗎?」做個實驗就知道了比薩斜塔上伽利略放下兩個大小不同的鐵球往下一扔結果發現兩個球在空中的高度居然一致
  • 將100個鐵球做成「牛頓擺」,第一顆砸下去後,震撼才剛開始!
    將100個鐵球做成「牛頓擺」,第一顆砸下去後,震撼才剛開始!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視頻,牛頓版又被稱為永動球、碰碰球、動量守恆擺球,它是一種消遣時間的小玩具,但在這個簡單的小玩具中,卻蘊含著大量的物理知識,很多人都會將其當成一個擺件放在桌子上,而這樣一個擺件在玩的過程中,也是非常有趣。
  • 小夥用5個直徑1米鋼球拼成牛頓擺,威力多厲害?看了下場驚呆了
    喜歡物理的朋友們一定都知道牛頓擺,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的牛頓擺只是桌面上的小擺件,只要擊打最外側的一個鋼球,然後就可以運動好長時間。雖然不少朋友都玩過,但是不知道其中的原理,牛頓擺應用的是能量守恆定律,當然並不是牛頓發明的,很多人都誤以為牛頓擺應該就是牛頓發明的,牛頓擺是由法國物理學家伊丹·馬略特,最早於1676年提出的,是為了直觀展示能量守恆定律,當然國外的幾個小夥伴,可能覺得普通的牛頓擺太小了,如果放大牛頓擺的體積,那麼還滿不滿足能量守恆定律呢,這幾個小夥子還真的是說幹就幹,一點都不含糊,他們準備了5個直徑為一米的鋼球來組成牛頓擺
  • DIY力學原理科技小發明牛頓擺 環保材料五球碰擺小製作 小實
    3.用剪刀剪出5根長度相等的棉線。    4.如圖用針把5根棉線分別穿到吸盤上面。    6.如圖把5個玻璃球分別粘到吸盤上面(粘好後,放在一旁晾乾,晾20分鐘左右就可以)。    7.如圖用籤字筆和尺子在做好的框架上面畫好點。
  • 羽毛球高遠球的四個必要步驟:抬、落、擺、打,記住這四個字!
    羽毛球高遠球的四個必要步驟:抬、落、擺、打,記住這四個字!落:是指大臂不動,小臂向腦後,象梳頭一樣,肩是準線,不許落到肩的前面(主要目的是抬好肘部),初學者總是老早就把肘尖衝前,把拍背好等球,那樣是發不出力的,就象我讓你原地起跳,你肯定不會在我沒說跳時候你就早已蹲下了身體。
  • 爸爸被兒子用金箍棒打傷崩潰報警,兒子委屈:我不是故意的
    爸爸被兒子用金箍棒打傷崩潰報警,兒子委屈:我不是故意的9月14日,長沙市某派出所民警接到了一起報警電話,電話中有一名男子崩潰稱,自己被12歲的兒子打傷了,請民警趕赴現場處理。民警抵達現場見到報警人張先生後了解到,張先生在批評教育自己的兒子軒軒時,被兒子用玩具「金箍棒」打到了眼睛,疼得張先生的眼睛都看不清東西了。
  • 十年前看這部電影為長江七號流淚,十年後為小迪和爸爸的感情流淚
    在爸爸的教育下,小迪從小就三觀很正,從來不會自卑,也不會因為自己的生活十分艱辛就不停抱怨。但是再怎麼懂事,他也只是一個小孩子,在看到同學玩很高級的玩具時,他也很想玩。後面在商場看到了玩具,他第一次任性了,想讓爸爸給他買一次玩具。但是爸爸怎麼買得起呢,只能打了小迪,想讓他聽話。後來在老師的勸解下,小迪還是和爸爸妥協了,其實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家的情況,只是懂事得太久了之後,也想偶爾任性一下。
  • 媽媽血癌復發,12歲女孩再次捐獻骨髓:「我想做個有媽的孩子」
    「媽媽,我一定要救你!我的命都是你給的,為你捐兩次骨髓算什麼,十次我都不怕。」10月9日,在濟南軍區總醫院,12歲的曲慧婕用堅定的語氣對躺在病床上的媽媽曲小瑩說。曲小瑩艱難地拉著女兒的手,哽咽著說道:「對不起,媽媽沒用,沒能照顧好弟弟,還拖累你和爸爸。
  • 專訪球球:我若不是趙本山的女兒,有色眼鏡都看不到我
    球球從初中開始就是在新加坡度過的。較早的離開中國,讓她並沒有享受到父親的光環所帶來的優享待遇。一是身邊的同學家庭條件都不錯,無人襯託她的與眾不同。二是身在國外的球球感知不到「趙本山」這三個字的影響力。「我從來不知道我爸爸在國內有多紅,我也沒有多崇拜他,爸爸對我來說就是爸爸,我對他的感情和普通人家的女兒對爸爸的愛是一樣的。」球球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公主。